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作文教学的三问与三答

作文教学的三问与三答

来源:九壹网
本版编辑/张倩 —丨论语I那么,与“三不教”相对应的“三要教”又是什么呢?“聚焦的重点段落”要教,重点段落是单元语文要素交

(四)校本组合学科课程校本化管理是教学的一种追求,校本化管 理即遵从校情、学情,又能发挥学校教学的优势。一是注重跨学科整合。语文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

汇处,如《慈母情深》中“我”向母亲要买书钱的场景, 母亲的动作、语言和神态以及“我”的心理描写,不但要

重点教,还要有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的补充,否则学生 础,同时也是其他学科的载体。跨学科教学不仅能丰富 语文内容,还能进一步发挥出语文学科的优势。如统编

对“舐犊之情”难以体悟到位。“学生的质疑”要教,如《父 爱之舟》中,学生熟悉的是“父爱如山”,但课文为什么 要以“父爱之舟”为题? “明确价值取向,促进认识的

教材已有“写观察日记”“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跨学 科成分,但得还不够。形成和升华”要教,如《狼牙山五壮士》不惜牺牲生命而 英勇跳崖和珍惜生命教育的冲突。教学中,_是通过预习单预习和教师对预习情况进 行检查、统计与分析,明确“学生已经会的”是什么。二

是交流预习中的困惑与问题,解决“能学会”的,明确“学 不会”和不需要学的。三是鼓励学生提问、质疑,从而聚

焦需要学的内容,教学中适度补充、拓展和延伸,把该 教的教透。作文教学的三问与三答管童中文大学文学院,999077管建刚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长安实验小学,江苏苏州215299一问:爱阅读的孩子怎样才能会写作?孩子挺喜欢看书的,为什么不喜欢写作文?为什

么还是写不好作文?为什么还是一提起作文就愁眉苦 脸?1.这一问误解了 “多读多写”不能说”多读” 了自然能“多写”,更不能说“多读” 了自然”会写”。一个人既要多读,也要多写,多写的过 程中多读,多读的过程中多写,“多读”和“多写”在交

互中促进。把“会写”的宝压在”多读”这一根绳上,这

二是开发好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的空间很大,

它是学科课程最有效的补充。教师要从丰富和提升语 文教学需要出发,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如“古诗文读 本”“名著阅读指南”“国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集萃”等。三是利用好本地资源。把本地特色资源引入课堂,

这不仅是知家乡、爱家乡教育的需要,也是丰厚教学资

源的需要。©根绳会承受不起。多读,并不一定能多写,更不一定能

会写,因为阅读跟写作相比,写作辛苦得多。很多人都 会阅读(手机阅读也是阅读),但是很少写作。阅读和

写作,就像看电影和演电影。看电影是轻松的,拍电影 是辛苦的。99%以上的人都看过电影,但99%以上的

人都不可能拍电影,即使是在自媒体时代。2.误读了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基础只是提供了 “成”的可能性。阅读是写好作文 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要条件。作文观念不正确,看再2020.12 |语文秋学逓讯•小学| 19 I论语丨— 本版编辑/张倩多书也不一定会写。经典的作品都在说真话,都在说自 己想说的话,作家写虚构小说也会写得泪流满面,路遥

问题是正常的,到了下一阶段自然会消失的;哪些问题 是当下必须要解决的,哪些问题是现在无法解决,要等 到以后再解决的,这一方面来自教学经验的积累,另一

写《平凡的世界》,写到田晓霞死了,哭得无法继续写下 去。马尔克斯写作《百年孤独》时,曾因书中布恩迪亚上

方面还来自语文老师自己的写作实践,比如讲场面描

校的死亡而在妻子身边啜泣不止。霍达写《穆斯林的葬 写,“一人是主角的场面”“多人平均用力的场面”“旁 人衬托主角的场面”,如果老师都有自己的写作经验,教 起来也就水到渠成。老师的“教”成了聊自己的写作经

礼》,她说:“我的稿纸常常被眼泪打湿,有时甚至不得 不停下来痛哭一场。”蔡骏写《谋杀似水年华》,女主人 公田小麦和少年时代的恋人秋收共同搭乘摩天轮俯瞰整 验,学生一般不会感到枯燥。座城市,蔡骏突然忍不住哭了。蔡骏说,民工的儿子怎

能与的女儿谈恋爱?所以,我被迫也是必须让他们 从摩天轮下来,从此分别,十年都没有再见过面……故

事是虚构的,可是内在的情感和思想是真实的。然而相 当多的孩子以为写作文是要写大人要听的话、老师要听

的话、考试要写的话,有了这个错误的观念,那么他的 阅读就很难跟作文对接起来。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阅 读是一回事,写作是另一回事,那么读再多书也未必会 写作文。3.阅读时要有一颗“作文心”一个老师能够唤醒、激励、鼓舞学生,学生会认为

能写好作文是一件光荣的事、幸福的事。“作文心”活了, 带着一颗“作文心”去阅读,阅读就跟以往不一样了,

就像一个一心想要当演员的人,带着一颗“演员心”看

电影,他看的电影就跟以往不一样了。大部分孩子在“写 好作文”的愿望下看书,他的“看”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 质的变化,他不只关注故事写了什么,还会关注故事是

怎么写出来的。一些孩子在“作文心”的指引下,会闯进 “怎么写”的阅读世界,也有一些孩子没有经过专门的 训练,他一直在“写了什么”的阅读世界中,而不能捅破

那一层窗户纸,进入全新的“怎么写”的阅读世界。这样 的孩子,要给他们再上一课,指出作者的写作奥秘。每

次点出一两个奥秘即可,时间久了,孩子的阅读发生变

化了,作文也会发生变化。二问:如何把写作技巧有趣地教给学生?1.要有趣地教给学生写作技巧,老师心中先要有一

肚子的写作技巧学生作文要有”谋篇意识”,老师自己不知道“谋篇”

是什么意思,“谋篇”有哪几种方式,“有趣地教”当然 无从谈起。写作技巧不能停留在别人的书里,那是知识,

知识只有经过反复训练才能成为能力。作文知识是怎么 转化为作文能力的,转化过程中会出现什么问题,哪些

| 20 |语文秋学通讯•小学| 2020.122. 老师要用儿童一听就懂的话讲作文技巧技巧可以讲,却不能照搬教参、杂志、专著上的话, 那些话是讲给成人听的。要对自己有一个要求,不在作

文课上讲所谓的术语。讲“写生动”,跟学生说“变化就 是生动”,写说话不总用“说”字,写擦桌子不总用“擦”

字,写扫地不总用“扫”字,那就是生动。讲“写具体”, 跟学生说,就是“按住一个地方使劲打”,拳打,脚踢,

膝顶,头撞,嘴咬,反正能使上劲的地方都使劲。这样的 话儿童很容易懂。听得懂的作文课就是儿童想听的作文

课。3. 每一堂作文课都要有一个清晰的小内容,一学就

能上手写人的作文一般会涉及到外貌描写。外貌描写要分 好几次教,如,那些总在争功的“五官”——五官只抓

一个;那些该写却没写的“五官”——五官都写,如围

绕胖来写;那些总被忽略的“第六官”——外貌描写不

写五官写其他;那些跟特点没关系的外貌——外貌与特 点相匹配;那些总在第一段写的外貌——外貌什么时候

写;那些写一次就消失了的外貌一外貌可以分几次 写。第一次教外貌,只教“那些总在争功的’五官'”就 可以了,学生学得会,学会了下次再教新的。每次都学

一个小小的新知识,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学会,学生就 会越学越有信心,越学越想学。4. \"学得会”\"听得懂”的几种常见手段第一种,对比。什么是好的语言,什么是坏的语言,

两段话一出示、一对比,就清楚了。什么是写具体,什么

是不具体,什么是生动,什么是不生动,两段话一出示, 一对比,就清楚了。“先写后教”,用学生写出来的例子,

好的坏的一比较,不只是一目了然,那些例子都来自自

己的班级,自己的伙伴,作者就在身边,上课自然不会 走神。第二种,类比。老师要能用身边的人、事、物来讲

解作文技巧。讲抓特点,一起来欣赏人物漫画,学画人 物漫画;讲选材,从课桌的材料说起,哪个材料值钱,本版编辑/张倩 —丨论语I哪个材料不值钱;讲事例的搭配,就用穿衣服的搭配, 炒菜的搭配来解释。第三种,演示。讲对比,让班级里最 本一分享自己的成功经验,原来,每次比赛前,山田本

一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_遍,并把沿途比较 高、最胖的人跟班里最矮、最瘦的人站在一起;讲细节

的“细”,就用针和勺子来演示,明白针虽细小却有穿透 力。第四种,视频。能够成为经典的视频,要具备两个特

点,一是选材,二是拍摄手法。运用设置悬念、倒叙、对 比、反复等手法,好看的小视频都能成为很生动的例子。要有趣地教写作技巧,最重要的也未必是“教”本

身,而是“教”的那个人。教的那个人要好玩、有趣。 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玩的人,有趣的人,儿童喜欢的人,

这才是有趣地教作文技巧的根本。做一个有趣的人,那 不是技巧,那也许也没有技巧。很多老师有时听到一个

有趣的教写作技巧的例子,到了自己的课堂往往实践不 了。“有趣”而“学不会”,课堂上热热闹闹,课后愁眉苦

脸,并不是一线教学真正需要的。退而求其次,求听得 懂,求学得会。还是那句话,学得会的作文课就是有趣 的作文课。三问:作文批改用时多、实效低,怎么办?批改一篇作文大致需要5分钟。批改50篇作文要 用250分钟,相当于4个小时高强度脑力劳动。不过,

我们还是要说一句也许会被语文老师痛骂的话,批改一

次作文花4个小时,实在不算多。作文一般是两个星期 写一篇,老师两个星期批改一次。语文老师每天批改课

堂作业,50个学生的作业要用40分钟。每天批改作文 之外的作业要用1小时20分钟,_周用6个小时,两周

用12个小时(这还不包括双休日的作业)。跟阅读教学 相关的作业相比,作文批改的4个小时只是批改其他作

业时间的三分之一,真不算多。为什么大家都抱怨作文批改,而不抱怨其他作业的

批改?原因1:没有分散批改。其他作业都是分散的,每天 批改1个小时,不会觉得太累。作文的批改,很多老师 集中在一起,一个下午批改得头昏脑涨。50个作文本, 每天批10本,一个星期批完,会轻松不少。规划得合理

些,上午批5本,下午批5本,5天批完。再精细些,早

读时批3本,上午的课间批2本,下午的课间批2本, 下班前批3本,5天批完。一座大山分几次搬,每天都

规定自己搬多少,就不会觉得用时特别多,也不会觉得

特别累。1984年,名不见经传的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 得了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的世界冠军。10年后,山田

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 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40多 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

了。”山田本一说,“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

的目标定在40多公里外终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结果

我跑到十几公里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 路程给吓倒了。”批改学生作文要像山田本一那样用智 慧战胜马拉松。原因2:批改没有效果。其他作业,错了就订正, 订正好了就会有看得见的进步。作文批改花了那么多时

间,老师的辛苦付出就像扔进了大海里,连个水花也看

不见。时间久了老师自然就不想干了。如何让“批改”这 项工作在学生身上看到成效呢?我们的建议是要明确批

改目标。四年级的老师是从四年级100分的作文要求去

批改的,五年级的老师是从五年级100分的作文要求去 批改的。这是不对的。四年级上学期第一次作文的批改

要求,与四年级上学期最后一次作文的批改要求完全不

一样。批改的目标应该是从这一次的作文出发。很多老 师厌烦作文批改,是因为不知道批改该从哪里下手。这 其实是没有明确这次作文的批改要求,再往前追溯,那 就是没有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如果这次作文的要求是 写好连续的动作,那就主要批改这个部分,其他的可以

放一放;如果下次作文的要求是写好一个场面,那就主

要批改场面描写这个部分,其他的可以放一放……分得 越细,目标也就越细,学生也就越容易掌握,老师的批 改也有针对性。原因3:老师常带着显微镜、放大镜批改学生作文。 作文批改的目的首先是要发现学生的长处,让学生明白

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沿着自己的优势打造自己、成就自

己。长处找到了,发扬了,不避短也行。扬长就是避短,

扬长就是最好的避短。一个人的长了,短处就不叫 缺点了,而叫特点。小孩子的写作不可能完美,能有自 己的脾气,自己的特点,这就是完美。每次批改都能发 现一个又一个优点,一次作文批改下来发现了许多好标 点、好词语、好题目、好句子、好开头、好结尾、好细节、

好片段,老师就会越批越开心,越批越想批。学生看到 自己的作文有许多优点,也会越来越想写,越来越期待

看到老师批改后的作文本。©2020.12 |语文秋学逓讯•小学| 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