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 型 杨爱民 (福建省南靖县第一中学,福建南靖363600)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与研究 摘 要:情境教学法是目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它 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实际运用中的重要环节 高中化学教 师在教学中能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 设生动有效的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 生很好地掌握书本知识,因此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 应用的意义、原则和途径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应用意义应 用原则 应用途径 在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中,学生除了要理解一些抽象的 理论知识外,还必须学会将其运用实际生活中。《高中化学新 课改标准》提出:“高中化学课,应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 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 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 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①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创新潜能,培养学生探索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和融 会贯通的能力,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创设一些情 境,优化教学效果。那么,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 体运用情况如何呢?本文将从应用的意义、原则和途径三个方 面进行探讨。 一、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 我国素质教育中特别注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 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情境教学法通过 将日常生活巾的实践经历引入课堂.架起学生探索化学知识 的桥梁,指引学生探寻解决化学问题的途径。从而调动学生积 极思维,在理解知识的过程巾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这个过程可 以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并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化学理论知识的理解. 且能培养学生活学活用的意识。 高中化学的教学目标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基础知识和 基本技能,还要引领学生了解该学科在科技发展、国家强大、 世界进步巾的重要作用,关注该学科在生产领域中的重要地 位。情境教学法通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参与和亲身体 验,使得化学书本中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的抽象概念和知 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依据化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会、仔细观 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化学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掌握。 (三)情境教学法有利于德育教育内化,提高学生的综合 素养。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课程教学改革,关键是教育观念和方 法的改变,其过程也渗透德育方面的改革。新课改的三大目标 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运用情 境教学法不仅能为学生传授化学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能 将德育思想内化到学生的知识体系中。在情境教学法中.结 合当地一些名人逸事、化学史等精彩材料,能够让学生内心 既有一份自豪感,又有一份责任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形 成健康的道德意识.与传统说教法相比情境教学法起到的作 用更大。 二、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 154 则,否则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通常说来,我们要遵循i 个原则:第一,科学性原则,即所选取素材和创设的情境要有 科学依据,教学目标清晰,能够运用高中化学的相关知识进行 分析和探讨,最终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第二.趣味性原则.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 知识,增设一些学生容易感悟的、或能去体验的具体情境。提 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第三,实践性原则,即要求在教学活 动中所创设的情境在实际生活、工作中的各个领域普遍存在. 或者是多数学生已经体验过的.从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的学习能力和意识。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的途径比较丰富,下 面对一些常见或笔者经常使用的途径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利用生产、生活实践经验创设情境。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互动的过程,分别承担不同的角色. 并且这些角色是变化的。通常来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 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人。因此,在化学教学中,学生 原有经验和知识会不自觉地被带人课堂,教师适时利用生产、 生活中的事情,选用丰富的感性材料。循循善诱地将学生的思 维引入化学思维中,尝试让学生用科学思路解决情境中的问 题,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理解和 掌握的效率。 例如,在教授氯气的物理性质时,可以创设这样的情境: 清晨,同学们打开自来水龙头刷牙、洗脸的时候,常常能闻到 一股刺激性气味,你知道那是为什么吗?氯气有毒。为什么可 以用于自来水杀菌消毒呢?在学习完氯气和碱的反应后。可以 创设这样的情境:如何正确使用和保存漂白粉?如此利用生活 中常见的化学背景知识.让学生懂得化学知识与生活息息相 关,理解学好化学知识的实践意义。 (二)利用化学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是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可以揭下化学神秘的面纱。 各种各样新奇的化学现象可以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 欲,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学生生理和心理 的反应来说,学生多种器官参与到化学实验中.提高了大脑皮 层的兴奋性.有利于新旧知识的整合.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 的内驱力,从而强化学习效果。 例如,在观察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可以让学生尝试做这样 的实验:“滴水生火”——将一小块金属钠藏在酒精灯的灯芯 内,然后用胶头滴管滴加几滴水,酒精灯被点燃。根据生活常 识,水火不容。用水能将酒精灯点燃,在带给学生惊奇的同时, 会造成思维上的认知冲突.利用这样的趣味实验可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三)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情境。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学生对网络上的信息十分熟悉和 注,其积极、健康的信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教学的时代 感.还能让学生感受化学知识的实践性。教师利用网络技术将 一些影像生动、图文并茂的感性材料呈现给学生,不仅能集中 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氯气的知识前让学生观看2005年3月29日京 沪高速公路淮安段氯气泄漏的场景图片.同时提出如下问题: (1)氯气泄漏造成人员伤亡,说明氯气具有怎样的性质? (2)高速公路两边的小麦一片枯黄的原因是什么呢? (3)消防人员在现场用高压水向空中喷水,目的是什么? 考试周刊 2013年第58期 中和热测定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赵军华 (莱芜市凤城高级中学,山东莱芜摘 要:中和热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应热。本文 271100) O: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 就中和热测定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总结,并提 合液的比热.△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 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对学生加深理解中和热的相关问题起 因此,计算Q的式子可表示为Q=一(V酸P酸+V碱P碱)・C・ 到一定辅助帮助作用。 (t2-t1) 关键词:反应热 中和热 测定原理 常见问题 解决 本实验中。我们所用一元酸、一元碱的体积均为50mL,它 策略 们的浓度分别为0.50mol/L和0.55mol/L。由于是稀溶液,且为了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化学反应,释放或者吸收的热量,称 计算简便,我们近似地认为,所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 , 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中和热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反 中和后所得溶液的比热为4.18J/(g・oC)。 应热。 V酸=V碱=50mL c酸=0.50mol/L 稀溶液中.酸和碱反应生成1摩液态水时的反应热,称为 c碱=0.55mol/L 中和热。学生在对中和热这一概念理解和进行简单计算时经 p酸=p碱=1g,cm,c=4.18J/(g・℃) 常会出现偏差,故必须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必须是酸和碱 把以上数据代入上式,得出Q的表示式。其中热量的单位 的稀溶液.因为浓酸溶液和浓碱溶液在稀释时会放热。2.强酸 用kJ。 和强碱的稀溶液反应才能保证H(aq)+0H(aq)=H,0(1)中和 Q=一0.418(t,一t )kJ 中和热是稀的酸、碱中和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而 热均为57.3kJ・mol‘.而弱酸(或弱碱)在水溶液中只是部分电 50mL0.50mol/L的盐酸与50mL0.55mol/L氢氧化钠反应后生成 离,所以弱酸(或弱碱)与强碱(强酸)发生中和反应,存在弱酸 的水只有0.025mol,故以上所求得的不是中和热。中和热应表 (或弱碱)的电离作用(需吸收热量,即解离热),总的热效应将 示为AH=Q/n(kJ/mo1)。 比强酸强碱中和时的热效应的绝对值要小。即弱酸或弱碱在 中和反应中由于电离吸收热量,其中和热小于57.3kJ・mol‘。3. 为了提高中和热测定的准确性,实验时应特别注意以下 以生成1mol水为基准。4.反应不能生成沉淀( ̄I:IBa(OH),+H,S0 几个方面。 1.作为量热器的仪器装置,其保温隔热的效果一定要好。 =BaSO +2H,O)。5.中和热是以生成lmolH,0所放出的热量来测 定的.因此书写它们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生成1mol水为标准 因此。可以用保温杯来做,也可用块状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制成 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KOH(aq)+I/2H2S (aq)=l/ 与小烧杯外径相近的绝热外套来做,以保证实验时的保温隔 热效果。若按教材中的方法做,就一定要使大小烧杯杯口相平, 2K,s (aq)+H ̄O(1)AH=-57.3kJ/otol 这样可减少热量损失。否则会导致所测中和热的数值出现偏 中和热测定的实验原理 差(偏低)。 Q=一mcAt 2.盐酸和Na0H溶液浓度的配制须准确,且NaOH溶液的浓 (4)如果氯气泄漏时,你恰好在事故现场附近,你该如何 要的,教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合理安排好师生互动的时间和具 自救? 体方式。 使学生学习了关于氯气方面的知识,同时学会了安全自 情境教学法是高中化学教学中往常使用的教学方法,由 救的常识。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知识的实践意义。 于教学环境、师生状况等因素不同,该方法收到的效果不同。 (四)利用经典故事等文字、图片材料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这些材料,通过化学知识竞赛 注释: 的方式将故事和化学知识联系起来,也可以通过故事会的形 ①王飞.高中化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J].传奇・传记文学 式将这些素材呈现给学生,并鼓励其展开讨论。与初中化学知 选刊(理论研究),2010(03). 识相比,高中化学知识充满了人文气息,因此除了教学知识 外,还要强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四、启示 [1]刘长庚.浅谈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教 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优势. 育教学论坛,2012(22). 且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个教 [2]王金芳.高中化学教学中情境创设初探[J].教育教学 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论坛,2011(18). (一)情境教学法除了配合课程章节讲解需求外,教师要 『3]王后雄.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 有关心时事、驾驭时事和评价时事的素养。文化素养在化学教 究[J].化学教学,2008(7). 学中渗透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使得化学课程更具有现实 [4]刘秀丽.化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的途径[J].中国教 意义。 育科研与探索杂志,2007(3). (二)情境教学法在运用时要自然,并且要适合相应的理 [5]何玉刚.创设问题情境优化课堂教学[J].滁州职业技 论知识。问题的难度要适中,否则,容易打击学生学习积极性. 术学院学报.2005(2). 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性 [6]朱征.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设教学情境[J].中学化学 (三)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是非常重 教学参考.2002(12).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