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沉浮俯仰 △chãnfúfǔyǎng △典故:形容人、事物、时势的盛衰。 △出处:汉·刘安《淮南子·原道训》:“与道貌沉浮俯仰。”高诱注:“沉浮犹盛衰。” 2▲沉李浮瓜 △chãnlǐfúguü △典故: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淝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 3▲粗心浮气 △cūxÿnfúqì △典故:浮:浮躁。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出处:清·叶燮《原诗外篇》卷四:“学诗者不可忽略古人,亦不可附会古人。忽略古人,粗心浮气,仅猎古人皮毛。” 4▲泛萍浮梗 △fànpíngfúgþng △典故:浮动在水面的萍草和树根。比喻踪迹漂泊不定。 △出处:唐·徐夤《别》诗:“酒尽欲终问后期,泛萍浮梗不胜悲。” 5▲浮白载笔 △fúbáizǎibǐ △典故: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
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例子: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仅成孤愤之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 6▲浮瓜沉李 △fúguüchãnlǐ △典故:吃在冷水里浸过的瓜果。形容暑天消夏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例子:这样时候,多少王孙公子雪藕调冰、~也不为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7▲浮光掠影 △fúguünglûâyǐng △典故: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例子:学问从实地上用功,议论自然确有根据;若~,中无成见,自然随波逐流,无所适从。(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八回)
8▲浮花浪蕊 △fúhuülàngruǐ △典故: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出处: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9▲浮家泛宅 △fújiüfànzhái △典故:泛:漂浮;宅:住所。形容以船为家,在水上生活,漂泊不定。 △出处:《新唐书·张志和传》:“愿为浮家泛宅,往来苕、霅间。” △例子:明太祖为惩罚叛逆,不准他们在岸上落脚,因而~在富春江上,以打鱼为生。(高阳《清宫外史》下册)
10▲浮名薄利 △fúmíngbïlì △典故:浮名:虚浮的名声;薄利:微薄的利益。形容名利微不足道。 △出处:宋·赵师侠《扑蝴蝶》:“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 11▲浮名虚誉 △fúmíngxūyù △典故:浮名:虚有的名声;虚誉:不实在的称誉。虚有的名声和不实在的称誉。 △出处:明·桑绍良《独乐园》第三折:“欷歔,白发垂户老更癯,空有些浮名虚誉,不能够补衮衮朝班,则落的抱瓮村居。” 12▲浮皮潦草 △fúpíliáocǎo △典故:形容不扎实,不仔细。 13▲浮生若梦 △fúshýngruîmâng
△典故:浮生:空虚不实的人生;若:象。把人生当作短暂虚幻的梦境。 △出处: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14▲浮声切响 △fúshýngqiâxiǎng △典故:浮声:平声;切响:仄声。指古汉语中的平仄声。 △出处:《宋书·谢灵运传论》:“夫五色相宣,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物宜。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生,则后须切响。” 15▲浮文巧语 △fúwãnqiǎoyǔ △典故:华丽而空泛的言词。 16▲浮想联翩 △fúxiǎngliánpiün △典故: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例子:这幅画饱含诗情,使人~,神游画外,得到美的享受。 17▲浮一大白 △fúyÿdàbái △典故:浮:违反酒令被罚饮酒;白:罚酒用的酒杯。原指罚饮一大杯酒。后指满饮一大杯酒。 △出处:汉·刘向《说苑·善说》:“魏文侯与大夫饮酒,使公乘不仁为觞政,曰:‘饮不釂者,浮以大白。’” △例子:得此喜信,胜听挞音,当~。(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 18▲浮语虚辞 △fúyǔxūcí △典故:指大话、空话。 △出处:《东观汉记·隗嚣传》:“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厌浮语虚辞耳。” 19▲浮云蔽日 △fúyúnbìrì △典故: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出处: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例子: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陈毅《赠同志》诗) 20▲浮云朝露 △fúyúnzhüolù △典故:漂浮的云彩,清晨的露水。比喻时光易逝,人生短促。 △出处:《周书·萧大圜传》:“人生若浮云朝露,宁俟长绳第景,实不愿之。” 21▲浮云富贵 △fúyúnfùguì △典故:浮云:飘浮的云彩。把富贵看成飘浮的云彩。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例子: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22▲浮踪浪迹 △fúzōnglàngjì △典故: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安定的人或生活。 △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23▲富贵浮云 △fùguìfúyún △典故: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出处:《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例子: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六回)
24▲人浮于事 △rãnfúyúshì △典故:浮:超过。原指人的才德高过所得俸禄的等级。后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出处:《礼记·坊记》:“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 △例子:老兄还没有晓得这里的情形,实在~,安插不来。(清·张春帆《宦海》第九回) 25▲随俗浮沉 △suísúfúchãn △典故:自己没有一定的想法,随着潮流走。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且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 26▲心粗气浮 △xÿncūqìfú △典故:形容人不细心,不沉着。 27▲心浮气躁 △xÿnfúqìzào △典故:形容人性情浮躁,做事不踏实。 28▲与世沉浮 △yúshìchãnfú △典故:与:和,同;世:指世人;沉浮:随波逐流。随大流,大家怎样,自己也怎样。 △出处:《史记·游侠列传》:“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沉浮而取荣名哉。” 29▲载沉载浮 △zàichãnzàifú △典故:在水中上下沉浮。 △出处:《诗经·小雅·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