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来源:九壹网
 课题 §3.1.1 一元一次方程 课型 新授课 第2课时 知 识 和 能 力 过 程 和 方 法 情 感 态 度 价值观 ①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 ②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教 学 目 标 ③培养学生根据间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 ④体验用估算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 教学 重点 教学 准备 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教学 难点 对于复杂一点的方程,用估算的方法寻求方程的解,需要多次的尝试,也需要一定的估计能力 教师 学生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问题: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 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小思的年龄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式子25-x和2x-8来表示,这说明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 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 可以写成:25-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 ①.尝试: 让学生尝试解答教科书第67页的例1。对于基础比 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作如下提示: (1)选择一个未知数,设为x, 设计理念 用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作为引入,能有效地激 发学生的参与欲望.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可以自然地列出方程. 本环节采用“尝试一交流一讲评一讨论”四个 步骤。 情境引入 自主尝试 (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 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台计算机的检修时间; 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 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3)找一个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②交流: 在学生基本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程,并解释方程等号左右两边式子的含义. ③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作补充讲解,并强调: (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 (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 简单地说:列方程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以第(1)题为例:方程左边的式子\"1 700+150x”表示计算机已使用的时间加上后来可使用的时间,也就是规定的检修时间.右边的\"2 450”也是规定检修的时间.这样就有“1 700十150x =2 450\". ④讨论: 问题1:在第(1)题中,你还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另一个量,再列出方程吗? 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讨论,然后分组汇报交流: 选“已使用的时间”可列方程:2 450-150x=1 700. 选“还可使用的时间”可列方程:150x=2 450-1 700. 问题2:在第(3)题中,你还能设其他的未知数为x吗? 在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的基础上交流: 设这个学校的男生数为x,那么女生数为(x+80),全校的学生数为(x+x+80). 列方程:x+80=52%(x+x+80). ①概念的建立. 让学生在观察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指数是一次. 这几个问题的提示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基础灵活处理. “解释式子的含义”有必要,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查的习惯。 强调的目的在于抓住列方程的关键。 讨论的目的在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灵活性,也为后面的“移项”打下伏笔。 建立概念 概念的建立要经历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判断”的目的就是为了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对概念进一步理(1)23-x=一7: (2)2a-b=3 解。 (3 )y+3=6y-9; (4)0.32 m-(3+0.02 m) =0.7. 112学生参与,渗透(5)x=1 (6)y4y 23建立数学模型的②引导学生归纳: 思想。 从上面的分析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一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用方框表示: 设未知数 列方程 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估算求解 列出方程后,还必须解这个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对于简单的方程,我们可以采用估算的方法. ①问题:你认为该怎样进行估算? 可以采用“尝试—发现—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后发现,要求出答案必须用一些具体的数值代入,看方程是否成立,最后教师进行归纳. 可以像教科书那样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尝试,也可以像下面的示意图那样按程序进行尝试. ②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人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应引起重视。 课堂练习 练习教科书第82页中练习 着重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 ①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②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 ③列方程的实质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同一个量. ④估算是一种重要的方法. 思考:教科书第81页中的“思考”.(不一定让学生估算出方程的解,目的是体验用估算的方法有时会很麻烦) 课堂小结 对于较复杂的方程,用估算的办法一时很难求出方程的解,只须让学生有所体验即可。 作业 必做部分 教科书第84--85页习题3.1第2,6,7,8题 设计 选做部分 课 后 反 思

教科书第85页习题3.1第11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