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121000104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课程设计思路
1、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充分考虑学生原有的身体素质、体育素养和未来发展目标,并与高等职业教育的总体培养目标相一致。
2、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设计既要充分考虑体育学科的一般任务、目标和要求,也要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对体育学科的特殊要求。
3、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内容。体育理论基本知识、田径、篮球、排球、足球、健美操、民族传统体育、游戏、乒乓球、羽毛球、形体与健美、网球。
4、高职体育与健康课程开设一年半(三个学期)。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学生将:
1、增强体能,掌握和应用基本的体育与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 2、培养运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3、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表现出人际交往的能力与合作精神; 4、提高对个人健康和群体健康的责任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发扬体育精神,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 6、提高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 (二)学习领域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
1、 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2、 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运动技能目标
1、 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2、 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3、 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4、 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身体健康目标
1、 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2、 发展体能;
3、 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4、 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心理健康目标
1、 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2、 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3、 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情绪; 4、 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社会适应目标
1、 具备与专业特点相适应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社会专业工作需要;
2、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3、 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四、课程内容及情境设计 各年级教学要求与教学内容
大专一年级
理论部分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全面地掌握体育理论与方法的基本知识,明确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和体育教学基本原则,学习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和方法,初步掌握发展身体素质和制订锻炼计划的方法,并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培养组织体育活动能力,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使学生进一步明确终生体育意义,树立人生观,陶冶美的情操,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1)大学体育发展史与科学依据。 (2)运动人体三维科学基础。 (3)大学体育教育新理念 (4)体育锻炼的科学方法。
实践部分 (一)田径 1、跑
教学要求:
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各项跑的技术,增强耐力跑练习,全面发展身体素质,掌握和熟悉跑的各项练习方法。
教学内容:
(1)快速、变速跑的基本内容、各种跑的练习,如各种方法的快速跑、变速跑、短距离100米、中长距离、快速、变速跑。
(2)接力跑的基本内容的各种接棒方法练习,短距离传接棒练习:4×60米、4×100米接力。
(3)在障碍跑练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各种障碍跑技术水平。 考核项目:800米(女生)、1000米(男生) 2、跳跃
教学要求:
以立定跳远为主,并结合其他跳跃辅助方法,提高身体控制和集中用力能力,发展协调性和灵敏性,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精神。
教学内容:
立定跳远或各种方法的自然跳练习。 考核项目:立定跳远 (二)球类
1、篮球(第一层次) 教学要求:
通过复习和学习各项基本技术和战术训练学生快速反应能力和各种防守能力,并通过篮球教学比赛,巩固和提高已学过的技术、战术,增强攻与防意识。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运动器官功能,增强体质。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
(1)提高及巩固移动、传接球、运球(急起 急停)和投篮(行进间单手肩上投篮)为基本练习的单个动作综合练习。
(2)提高断球、抢篮板球及综合练习。
(3)战术、全场紧逼练习、传切配合及其综合运用。 (4)介绍篮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5)教学比赛:掌握单项技术、综合性练习或对抗赛。 考核项目:全场往返运球上篮 2、排球(第一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以前学过的基本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场上比赛的简单战术配合,了解排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进一步提高所学战术的能力,掌握好练习方法。增强人体的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发展爆发性的力量和速度,提高弹跳力和弹跳耐力,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
(1)以移动(交叉步、跑步)、发球(正面上手)、传垫球(正传、背垫)、4号位扣球、2号扣球、拦网等基本练习为综合技术运用。
(2)巩固、提高攻防技术“中一二”的防守位置、单人、双人移动拦网和补位及其综合运用。
(3)排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4)教学比赛:结合已学过技术、战术,分组进行对抗性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长场上应变能力。
考核项目:正面上手发球、双人或对墙双手上下传球 3、足球(第一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已学过的技术、战术和不同脚法、各种传接球基本技术,采用游戏方式进行教学,综合运用技术、战术,增强攻、防意识,提高人的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等内脏功能,培养人们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以及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等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
(1)巩固和提高移动、脚背正面传接球、脚内侧传接球、个人快速运球射门、顶球(正额)为基本内容的单个动作和综合运用。
(2)战术练习运球过人、二过一及其运用。 (3)足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4)教学比赛:所学单项和综合技术与战术比赛。
(5)足球游戏:在教学内容第二层次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变化。 考核项目:脚背正面、外侧直线或曲线运球和传球 4、乒乓球(第一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了解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提高视觉的敏锐性和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改善人的心血管、脑血管系统功能,使人的反应加快,身手敏捷,动作协调,四肢灵活、柔韧,形体健美;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培养机智果断、勇敢顽强、勇于进取和敢于拼搏的优良品质与作风。
教学内容:
(1)巩固和提高发球、推挡球、攻球、搓球、弧圈球等各种基本技术。
(2)熟悉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3)教学比赛:单打比赛、双打比赛 5、羽毛球(第一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了解羽毛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提高大脑的机能,增强反应力,改善视觉对远近距离判断的能力,改善两眼眼肌的协调活动,消除眼睛的疲劳和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教学内容:
(1)巩固和提高步法、发球、击球的各种基本技术。 (2)熟悉羽毛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3)教学比赛:单打比赛、双打比赛
大专二年级
一、理论部分 教学要求:
通过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要求学生要初步掌握体育保健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全面明确日常生活方式和健康关系,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不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内容:
(1)体育保健卫生 (2)体育医务监督
(3)中国传统体育养生 二、实践部分
1、篮球(第二层次) 教学要求:
在巩固与提高篮球各项基本技术的基础上,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比赛,培养学生比赛中应
变能力及个人意识,掌握好篮球规则。改善心肺功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和运动器官功能,增强体质。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
(1)移动防守各种基本步法。
(2)提高断球、抢篮板、快速反击综合练习。 (3)教学比赛各项技术综合运用。 (4)规则:篮球规则及裁判法。 考核项目:一分钟跳投 2、排球(第二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以前学过的基本动作,掌握基本技术和场上比赛的简单战术配合,了解排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进一步提高所学战术的能力,掌握好练习方法。增强人体的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等系统的功能,发展爆发性的力量和速度,提高弹跳力和弹跳耐力,培养机智灵活、勇敢顽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和组织纪律性,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思想等。
教学内容:
(1)同大专一年级已学过教学内容,掌握好各种练习方法。 (2)排球基本规则及裁判法。
(3)以游戏方式巩固上手、下手传垫球技术。 考核项目:传、垫、扣球 3、足球(第二层次) 教学要求:
以足球各项基本内容为单位综合性练习,提高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弹跳、耐力等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坚忍不拔和勇于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以及团结合作、密切配合、热爱集体等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内容:
(1)同大专一年级已学过教学内容。 (2)足球规则及裁判法。 考核项目:
(1)垫球和运球绕杆射门
(2)足球裁判法
4、乒乓球(第二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了解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提高视觉的敏锐性和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改善人的心血管、脑血管系统功能,使人的反应加快,身手敏捷,动作协调,四肢灵活、柔韧,形体健美;提高控制情绪的能力,培养机智果断、勇敢顽强、勇于进取和敢于拼搏的优良品质与作风。
教学内容:
(1)巩固和提高发球、推挡球、攻球、搓球、弧圈球等各种基本技术。
(2)熟悉乒乓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3)教学比赛:单打比赛、双打比赛 5、羽毛球(第二层次) 教学要求:
巩固、提高已学过的基本技术,了解羽毛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提高大脑的机能,增强反应力,改善视觉对远近距离判断的能力,改善两眼眼肌的协调活动,消除眼睛的疲劳和预防近视眼的发生。
教学内容:
(1)巩固和提高步法、发球、击球的各种基本技术。 (2)熟悉羽毛球比赛场地、设备和规则 (3)教学比赛:单打比赛、双打比赛 6、网球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培养学生对网球的兴趣,提高速度、力量、耐力、灵敏等素质,调节肌肉用力的紧张度,保持青春活力和健美形态。
教学内容:
(1)初步掌握网球的基本技术和练习方法 (2)初步掌握网球的基本规则及计分制 7、民族传统体育 教学要求:
初步掌握民族传统体育的练习方法,并运用我国传统健身方法进行自我锻炼,增强体质,培养勤奋、刻苦、果断、顽强、虚心好学、
勇于进取的良好习性,以及吃苦耐劳、砥砺精进、永不自满的品质,克服消极逃避关,锻炼勇敢无畏、坚强不屈的战斗意志。
教学内容:
(1)武术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 (2)武术的步型练习。 (3)组合练习。
课时分配表:
附表1 体育各项教学内容时数比重分配表 年级 时数、比重 课时 教材类型 体育基础理论知识 身体身体素质 锻必 炼修 实践内容
合 计 72 100 36 100 篮球、排球、足球 羽毛球、乒乓球、网球 民族传统体育 38 8 52.8 11.1 12 10 2 16.7 13.9 2.8 14 19.4 8 11.1 田 径 4 8 5.5 11.1 4 5.5 % 课时 % 一 二 五、教学实施建议
(一)贯彻执行体育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教育部颁发的教学基本文件,我们都必须认真执行。学校领导要领会大纲精神,明确大纲的要求,根据大纲检查和评估教学工作质量,体育教师要努力学习和钻研大纲,认真按照大纲的规定上好体育课,不能随意脱离大纲,各行其是。
教师要认真研究和探索教学的特点和规律,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通过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和实践课的整体配合,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二)加强素质教育,改革体育教学:
1、素质教育是义务教育的主要旋律,体育是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必须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学生的综合素质。
2、通过体育教学,使学生加深对体育目的要求的理解,摆正体育位置,上好体育课,增强体质,懂得体育理论与实践方法。
3、体育教师上课时应认真负责,既要贯彻教学原则,又要正确地运用教学方法,还应特别注意教会学生教和学的方法,在教学工作中为学生做出榜样,通过身教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经常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4、要重点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的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5、应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教学手段,提高体育教学效果,有条件的配备计算机和音像设备,应重视体育教学中的有关设施,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6、要十分重视体育课与生理卫生、人口教育、环境教育、健康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相互联系。既要密切地配合,又要防止重复。
(三) 积极开展课外体育活动:
新的课程计划未出课外活动的概念,但是,活动课与课外活动不是等同的。根据《学校教育工作条例》的规定,要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因此,在每周有一次固定的体育活动课的基础上,还应利用课余时间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锻炼和测验。对部分有体育才能的学生应组织他们进行课余训练。根据季节的传统开展小型多样的运动竞赛,每年举行一次全院田径运动会。开展这些活动,都应结合体育的比赛项目和组织方法,锻炼学生组织、指导和裁判工作能力,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应与活动课配合,但活动的内容和组织形式,学生应有更多的自主性。
(四) 在实施大纲中要不断充实改善体育场地、器材设备的教学条件:
1、应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学校体育场地和体育卫生器材设备标准,配合各项器材和设施。
2、按我院现有教学体育场地与体育教学设备,要完成新制定体育课程设置、计划必须解决与保证正常教学设备,以便实施。
(五) 加强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科学研究工作:
为了逐步做到体育教学科学化,并便于检查、比较和评估质量,要加强学校体育教学研究和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加强科学管理,建立
体育教学的指标体系,逐步做到学校自身不同群体的纵向追踪和校外相关群体的横向比较,不断改进工作。
体育教师都应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继续学习的自觉性,成为熟悉教育工作的行家。
六、课程考核建议
体育课成绩评定采用结构考核办法
(一) 体育课出勤及课堂表现(占30%)
1、考核内容:要严格检查体育课出勤情况,上课纪律、学习态度、体育作风等。
2、考核方法:
(1)、根据考勤薄出、缺勤的纪录核定。
(2)、凡一学年无故旷课2次(含2次),取消本部分分数,一学年无故旷课3次(含三次)以上,取消体育课成绩,病假应有医生证明,事假需经任课教师批准。病、事假累计超过全学年体育总授课课时数三分之一者,不予评定体育成绩。上课纪律不好,不努力参与各种活动与锻炼,适当扣分。
(二) 运动技术与方法(占35%) 1、考核与检查内容:对学生所学各项目术科的技评与达标技术、动作技术的检查与评定。考核项目见附表。
2、考核与检查方法:应将大纲规定的技评动作进行预先检查,并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测验与考评。特别要注意强调学生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能力的培养。一项主要教学内容教完后,对学生掌握动作技术和运动能力阶段考核与测验,学期成绩总评时可选择几个典型动作进行考核或测验,也可参照各阶段成绩进行总评,评出项目(技术动作)不少三项,评分标准见附表(附表2)。
(三) 运动能力(含身体素质,占35%):
1、测试项目:包括所开本科中各科人体基本活动能力和各学科专项身体素质。考核动作见附表(附表3)。
2、测验方法与评分标准:每学期每科测验不少于三项,每学年测验的动作必须是本科典型的基础动作。评分标准见附表(附表4)。
(四) 体育课成绩(百分制及四级分制)的计算和换算方法:
1、学生必须达到各部分基础分数的40%方可评定学期、学年成绩,否则,虽然个别项目分数很高,总平均也达到了及格标准,但不算作及格。
2、百分制与四级分制的换算方法:这两种评分方法可并存,一般可将定量的测试成绩采用百分制,将掌握动作技巧的成绩采用四级分制,百分制从30分起点到100分,四级分制,分为不及格、及格、良好和优秀,两者换算的标准:
90分以上为优秀,75—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
(五) 关于体育课补考、缓考、缺考的规定:
1、缓考:凡因受伤、患病或其他特殊原因无法参加考试者,可持有医院、校医证明,可申请缓考。
2、补考:凡期末成绩,学年成绩不及格者,批准缓考者,可申请补考一次,补考应按规定时间进行,过期不予补考。
3、缺考:凡期末无故缺考的学生,一般不给予补考。但有特殊情况,本人书面报告向校教务处申请,同意给予补考。
附表2 各年级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考核项目表
达 标 项 目 年级 跑 跳跃 球类 篮球:全场往返运球上篮 排球:正面上手发球、双人或对50米或(100)米 墙双手上下传球 一 800米(女生) 1000米(男生) 线运球和传球 篮球:一分钟跳投 50米或(100)米 排球:传、垫、扣球 二 800米(女生) 1000米(男生) 球裁判法
一分钟跳绳 立定跳远 足球:垫球和运球绕杆射门、足掷实心球 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 引体向上(男生) 一分钟跳绳 立定跳远 足球:脚背正面、外侧直线或曲掷实心球 一分钟仰卧起坐(女生) 引体向上(男生) 身体素质 附表3 各年级运动技术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及分数表
掷实心球 等 单项1000 800级 得分 米 米 男 女 男 女 远 103.23.215.8.6.7.2 2.6上 219198.6 11.6.3 7.3 5450米 立定跳引体向男 女 男 女 男 女 男 女 坐 5排球跳绳 篮球运球 足球运球 垫球 仰卧起 优 秀 0 98 7 3.28 3.34 3.27 3.29 3.32 3.35 3.38 3.42 3.46 3.50 3.54 3.57 15.2 14.4 13.6 12.5 11.5 11.3 10.9 10.5 10.0 9.5 6 8.5 8.4 8.2 8.0 7.8 7.7 7.6 7.5 7.4 7.2 7.0 6.7.3 1 6.7.4 2 6.7.5 3 6.7.7 4 6.7.8 5 6.7.9 6 6.8.0 8 7.8.2 0 7.8.3 3 7.8.5 5 7.8.6 6 7.8.7 7 7.8.8 8 8.8.9 0 8.9.0 1 8.9.1 2 6 2.65 2.63 2.62 2.60 2.58 2.56 2.52 2.48 2.43 2.38 2.35 2.31 2.26 2.20 2.14 2.16 25 24 23 22 21 20 19 18 17 16 15 14 18 193 186 178 168 158 152 144 136 124 113 100 1.0 4 179.6 5 166 154 142 137 130 122 112 102 98 10.3 11.1 12.0 12.4 12.9 13.5 14.3 15.0 15.6 16.92 6 17.86 5 18.2 11.6.5 5 12.6.9 0 12.7.3 6 13.7.7 3 14.8.2 0 14.8.5 6 15.8.9 6 16.9.3 5 17.9.9 8 19.0 19.8 20.9 22.0 23.5 25.0 25.8 10.4 10.7 11.2 11.7 12.3 12.9 13.3 0 14.9 15.6 16.7 17.8 19.3 20.8 21.2 2 14.5 13.9 12.5 11.5 11.10.9.4 8.6 7.8 0 49 46 44 41 38 37 34 32 29 26 25 23 21 18 15 16 44 41 38 34 30 29 27 25 23 20 19 17 15 13 10 9 2 51 50 49 47 45 44 43 42 40 38 37 35 33 31 28 27 96 1 3.394 3 3.392 5 3.390 9 3.487 2 3.484 81 良 好 78 3 3.575 8 4.072 5 4.169 66 及 格 63 6 4.360 3 50 不 0 0 4.43 4.37.3 2 8 4.27.5 4 6.9 4.23 4.18.0 6 6.2 4.18 4.18.5 8 6.3 4.08.9 0 6.8 4.09.3 1 7.9 3.55 3.48 101 94 3 185 2 175 1 9 71 66 70 78 8 20.0 20.6 2 4 及 40 格 30 4.47 4.54 5.020 1 5.010 8
4.37.0 7 4.46.7 4 4.56.2 1 5.05.8 0 6.0 5.7 5.4 5.0 8.9.3 3 8.9.5 5 8.9.8 6 8.8 10.0 2.08 9 2.07 6 2.06 3 1.95 9 40 35 49 44 58 53 59 21.6 22.5 23.8 25.0 26.9 28.0 29.5 31.0 13.8 14.3 15.0 15.7 21.9 22.5 23.18 2 17 0 8 6 26 25 23 24 24.5 3 4 1 附表4(一) 运动技术测试项目与评分标准(排球、足球)
技评项目 评分标准 完成动作质量较好,姿势较正确,部位100至90 1、双人或对墙双手上下传球(排球) 2、正面上手发球(排球) 3、脚背正面、外侧直线或曲线运球和传球(足球) 4、垫球和运球绕杆射击门(足球) 很准确,动作轻松自然,协调优美。 完成动作质量好,姿势正确,部位准确,至75 动作较轻松自然、优美 能完成动作,姿势基本正确,部位较准74至60 确,动作自然,不够轻松 不能完成动作,姿势不正确,部位不准59以下 确,动作紧张,不协调
不及格 及格 良好 优秀 技评分数 等级 附表4(二) 运动技术测试项目与评分标准(篮球)
达标评分标准(12.5) 全场往返运球上篮考核方法、要求 男(秒) 方法:由球场端线开始,面向球篮以右手运球,同时开始计时,当运球至中线前第一障碍物时体前变向换左手运球,过中线运至第二障碍物时再体前变向换右手运球上篮,投中篮后,抢篮板球以右手运球返至中线第三障碍物做变向不换手运球上篮,投中后停表。 要求:连续运球不得远推运球上篮,必须投中篮后才能继续运球,14″ 14″3 14″6 14″9 15″2 15″5 15″8 16″1 16″5 17″ 分值 12.5 12 11.5 11 10.5 10 9.5 9 8.5 8 女(秒) 16″ 16″3 16″6 16″9 17″2 17″5 17″8 18″1 18″5 19″ 上篮动作 2.5 运球动作 2 变向不换手运球 2 体前变向运球 3 动作质量 分值 技评评分标准(12.5) 投不中要连续再投,直到投中。投篮的手法和方式不限。每人可做两次,计其中最优成绩。 17″5 18″ 19″ 5 4 3 19″5 20″ 21″ 完整动作 3
附表4(三) 运动技术测试项目与评分标准(篮球) 达标评分标准(12.5) 一分钟跳投考核方法和要求 男 方法:第一个球以罚球线为准,在罚球线外投篮,并开始计时。投篮后自己抢篮板球,并运球至区外再投,连续做一分钟,计算投中次数。女生可做原地投篮,跳投者技评加分。每人可做两次,计其中最优成绩。要求:投篮出手前不得踩线违例,不得带球跑,男生必须向上起跳投篮,否则投中无效。
3 3 3 4 5 4 投篮、抢篮板和运球的连贯性持球动作 4 6 8.5 6 全身协调用力 5 7 5 2.5 7 10 7 投篮手法 4 9 分值 12.5 女 9 动作质量 持球动作 分值 2 技评评分标准(12.5)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标准》在课程内容上具有很大的选择性,为学校、教师创造性地实施《标准》提供了可能。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人力资源的开发
学校教育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过程中,除了体育教师以外,还应注意开发和利用班主任、有体育特长的教师和校医等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此外,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有体育特长学生的骨干作用,例如请他们作示范、当辅导员等。
(二)体育设施资源的开发
体育场地、器材是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增进学生健康的物质保证。对现有体育设施应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要努力开发它的潜在功能。
1、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体育器材一般都具有多种功能,例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投射门,还可以用作钻越的障碍等;利用跳绳可以做绳操、斗智拉绳等。只要转换视角和思维方式,就可以开发出常用器材的许多新功能。
2、合理布局学校场地器材
学校场地器材的布局,应当既要满足教学的需要,还要满足课外体育活动和校内比赛的需要;既要方便组织,又要方便教学活动;既要确保安全,又要保证学生有地方活动;要形成相互依托、互为补充的多功能活动区。
3、合理使用场地器材
应当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空地,使学生能进行安全、适宜的体育活动。学校要加强场地器材和周边环境的协调、管理工作,安全地、最大限度地提高场地器材使用率,同时要加强场地器材的保养工作,合理地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使每一件设施都能起到尽可能大的作用。例如:在课余时间对学生开放体育场地,安装多向篮球架,因地制宜设计自然地形跑道等。
(三)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 1、现有运动项目的改造
现有运动项目资源十分丰富,要大力开发,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身心发展情况加强对运动项目的改造工作,这是课程设计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方面。这里所说的运动项目的改造,主要是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器材等。
2、新兴运动项目的引用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适当选用健美操、跆拳道、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3、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体育文化源远流长,体育与健康课程应当大力开发和利用宝贵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资源,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歌舞、维吾尔族的舞蹈、朝鲜族的荡秋千、锡伯族的射箭、彝族的射弩、白族的跳山羊以及踢毽子、滚铁环、抽陀螺等。
(四)课外体育资源的开发
这里所说的课外泛指早晨上课前、课间和课外体育锻炼等时间。开展课前和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改变课前和课间只做广播操的单一活
动内容,增加防治脊柱侧弯操、眼保健操、跑步、球类活动、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等内容。应抓好课外体育锻炼和校内体育比赛,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班级、锻炼小组或课外体育俱乐部是课外体育锻炼的基本组织单位。锻炼内容可以由锻炼小组或班级确定,学生也可以自选锻炼内容。
(五)体育信息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如广播、电视、网络,获取体育信息,不断充实和更新课程内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