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浅谈班主任如何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来源:九壹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育人星空・班主任工作 ? 黧 謦瓣 赣瓣 孽糍 囊潆聱 漕_ 山东蓬莱市大柳行镇门楼小学(265614) 曲丽秀 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班主任只有教书 育人,为人师表,才能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响学生,培养 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 生观和价值观。二是以情感人,对学生要充满爱心,做学 生的德育工作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要将心 比心。对经济困难的学生、生病的学生,我主动关心照 顾,组织学生送温暖,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 把做思想政治工作同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结合起来。生活 中,我尽量做到以情感人、以情动人,把德育工作落到实 处。三是建立德育评价机制和规章制度。德育工作要逐 步规范化、制度化,要量化管理,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评 价机制和规章制度。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逐步完善量化管 理制度,其主要内容是: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道德等, 建立学生操行评分制。在严格管理的同时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使两者紧密结合;把规章制度的要求变成学生的 自觉行动,从而为做好德育工作提供机制和制度上的保 证。 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舵手,学生成才的导师,学生 灵魂的塑造者。我当班主时间不长,现就班主任如何做 好德育工作谈几点体会。 充分信任并真正尊重学生 “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尊重学生 是爱的前提。在尊重学生、师生平等的基础上去爱学生, 才能正确对待学生的过失,才会宽容学生所犯的错误, 也才可以赢得学生的爱戴。要做到真正尊重学生。只有 真正做到用真情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才能达到晓之 以理,动之以情,情理相济的目的。为此,教师要改善自 我,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 一、位置上,同他们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们。加强学习新理 论新知识,坚持“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并结合实际大 胆实践,积极探索。要改变过去那种“我讲你听”的陈旧 教育方式,在了解学生的同时,也让学生来了解自己,完 备教师的人格,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教师从心理上接 纳,从心底产生敬佩,师生关系才会和谐。 二、赏识自己的学生 成年人需要赏识,学生更需要得到家长、老师的赏 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应该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所 熟知的。其实,教育的奥秘就在于给孩子以信心,而老师 的期待和赏识正是开启学生潜能之门的金钥匙,同时这 种期待和赏识也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士为知己者死” 的信赖和真诚。因此,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其告诫和赏识 的积极作用。认真了解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发现他们的 长处,同时也要不断地反省自身的行为和态度,不要由 于自己的不公正而延误了学生的发展,不能仅仅以分数 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方面,如品 格修养、文明习惯、劳动态度等。 三、放下架子.主动接近学生 要了解学生,确立学生主人翁的地位。教师应该始 终明确自己的身份是学生的服务者、学习的引导者和兴 趣的激发者。只有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行为的主体。学 生的主人翁意识一被激发,他们就会自觉地要求学习, 自然地要求上进,能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生的个 性得到全面的展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因此,教师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就必须在某种程度上使自 己变为学生,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因而教师必须放下 架子,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 主动地、努力地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 进行交谈对话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 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做些什 么,想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 育,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四、与日俱进。探索德育新方法 班主任要根据新时期德育工作出现的新问题、新情 况,与日俱进,探索新的方法:一是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五、凡事不浮于口头。要身体力行 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不仅要在思想上、学习上、生 活上等给予关心,而且要具体体现在实际行动上,体现 在班主任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笑上。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过:“孩子们求学的欲望 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 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 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 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 不愿停留在家里了。”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 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比如,学生病了, 要打个电话通知家长或者亲自把他送回家。学生病假回 校,要能主动为他补课;并且时时注意天气情况,提醒学 生添减衣服。这些虽然是小事,但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 的记忆却是很深的。我们送出的是真情,收获的是更多 的真心回报。 六、做家长的朋友 学校教育不可能独自承担学生成长的全部责任,家 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因此,德育教育关注的范围不能局限于课堂教学或校园 生活,必须扩展到学生成长背景中更广阔的领域。学校、 家庭和社会等环境因素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从 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例如提高家长教养水平, 改善社区教育环境,引导和规范传媒内容,发展和利用 文化设施,建立良好社会风气等,努力创造一个适宜学 生健康成长的和谐背景,使学生成长为和谐的人。 通过近一学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实施一系列德 育教育工作,班级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这一切,我 想,就是施行德育教育所取得成效的有力见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