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作业考核
《教育学》
满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1. 教育学
答:教育学是指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方法,对教育系统和运行过程进行研究,以探求教育制定模式、运行规律的一门科学。
2.教育的功能
答: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的作用,是指教育在运动过程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所发挥的效力或所起的作用。
3.教育问题
答:就是指人们所察觉到的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状态。
4.组合排列法
答:是从工作任务的不同组合排列中进行选择,以达到满意结果的一般性决策方法。
5.教育执行
答:教育执行就是将教育付诸实践的过程,具体地说,教育执行是教育执行主体依照教育的要求,采取各种手段和方法以实现教育目标、解决教育问题的过程。
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 1.请简要论述教育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答:(1)二者的联系。本质上属于同一个理论范畴,都是代表一定阶级利益的政治实体所确立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模式,都是为了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使命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2)二者的区别。教育方针主要规定教育的性质、目的以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教
育则范围要广泛的多。教育包含了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特殊的教育。
2.请简要回答教育问题的构成要素。
答:教育问题应是被察觉的,被体认的、教育问题应牵涉到社会大多数人的利益、教育问题反映了利益、价值观、规范冲突、机构认为有必要加以解决。
3.请简要回答教育执行的地位与作用。
答:教育执行是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环节、教育执行是检验教育正确与否的重要手段、教育执行是教育制定者接受反馈的重要依据。
4.请简要回答非确定型决策的原则性方法。
答:乐观原则、悲观原则、乐观系数原则、等可能性原则、后悔最小原则。
5.请简要回答教育的功能。
答:教育具有多功能性。由于分析的视角和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因而对教育功能的归纳和总结也不尽相同。主要有教育的导向功能、协调功能和控制功能。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 请论述我国制定过程的特点及启示。
答:我国以往的过程很难说是理性的结果。而就渐进模式而言,多元决策和精英决策都是由外部力量对施加压力和要求,其前提是一个利益高度分化的社会,而在我国,社会结构分化程度较低,社会利益的表达与综合并非由各种社会机构承担,而是由政治系统内部权力精英通过分析、研究和调查而将他们所认定的社会利益输入到公共中去。因而,我国制定过程是“内输入”式的。
2. 请结合实例论述教育问题认定的重要意义。
答:我们对教育进行研究和分析,无论是研究还是分析,研究是对于制定过程的设想,分析是对于已有制定过程的剖析,都要找到一个起点。换句话说,所有教育出台都具有其目的性,就是说教育是为了满足人们在教育领域内的某种需要而出台的。这个需要就是我们在研究教育的时候需要找到的源头。只有我们知道了这个是为了什么,我们才能清楚该如何制定,我们才能进行接下来的针对问题的解决
方案的设计、挑选和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