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渊2010总第年3第期12冤
期商业经济No.12袁2010SHANGYEJINGJI
TotalNo.3
[文章编号]1009-6043渊2010冤12-0105-03
基于低碳模式对湖州旅游业发展的研究
王
燕
渊浙江财经学院袁
浙江
杭州
310018冤
[摘要]目前袁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模式存在的问题袁主要是工业发展与城镇化加速同低碳经济存在的矛盾曰公众对低碳认知程度不高袁思想意识不强袁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袁低碳旅游的理念推广存在一定难度等遥湖州市应完善法规体系袁强化资源保护袁通过推行低碳旅游机制袁制定低碳景区评价体系和监督机构袁加强碳补偿袁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遥旅游企业要引入低碳理念袁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袁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袁打造低碳旅游企业遥同时袁旅游社区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和维护袁构建和谐的低碳旅游社区环境遥旅游者也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为袁树立低碳的消费理念袁实行野碳补偿冶或野碳抵消冶的旅游消费方式遥[关键词]低碳旅游曰低碳模式曰评价体系[中图分类号]F0
[文献标识码]
B
自2003年英国能源提出野创建低碳经济冶以势突显遥首先袁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旅游业占用来袁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袁这种以低能自然资源少袁而且景区资源可持续利用率高袁因此袁旅游耗尧低污染尧低排放为基础的发展模式获得越来越多的关业的发展具有碳排放少的优势遥其次袁旅游发展与环境密注遥而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袁相对于其他切相关袁保护环境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内在动力遥景区可产业袁能耗低袁在节能减排方面更具优势袁发展低碳旅游袁以通过发展旅游袁促进环境的保护和改善遥再次袁旅游业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遥湖州市拥有丰富的
是国际贸易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袁据世界旅游组织称袁旅游资源袁也有良好的区位优势袁但其旅游业的发展却止
在世界50个最落后国家中袁旅游业是其中46个国家的步不前袁本文将试图在湖州市实行低碳旅游开发模式袁以主要外汇来源遥因此袁在低碳经济潮流兴起的背景下袁旅保护旅游资源为前提袁以开发低碳旅游产品为龙头袁以市游业应该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遥低碳旅游是为场为依托袁向旅游者以及周边社区宣传低碳理念袁并通过获得更大的旅游经济尧社会和环境效益袁寻求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的制定袁重视环境体系的检测袁进行碳补偿等袁方式的一次全新突破袁是旅游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行打造湖州旅游业低碳化的崭新名片遥
动遥低碳旅游为生态文明导向下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方式一尧低碳旅游概述
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遥
(一)低碳旅游
二尧案例区背景
旅游袁向来就与环保存在很大的关联遥有这样一组数(一)湖州旅游业概况
据院短途飞行一次袁排放CO2500kg曰长途飞行一次袁排放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袁东邻上海袁南接杭州袁西依CO2800kg曰使用电脑20h袁排放CO2250kg噎噎居住酒店时天目山袁北濒太湖袁与无锡尧苏州隔湖相望袁是环太湖地区使用24h空调尧电视机等排放出CO2就更多了遥面对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遥湖州地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全球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袁旅游业作为国民地区和沪杭宁中心地带袁交通便利袁随着杭宁高速公路和经济的一个重要做成部分袁必然要顺应低碳经济的内在杭宣铁路的提速袁沪苏浙皖和申嘉湖高速公路的建成袁以要求袁大力倡导并推动野低碳旅游冶模式遥
及杭宁尧申湖尧嘉湖城轨的建设袁湖州在沪杭宁中心区位低碳旅游是一种降低野碳冶的旅游袁也就是在旅游活优势将更加凸显出来袁这是争取客源的重要前提遥另外湖动中袁旅游者尽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袁即以低能耗尧低州市一个山水环抱的城市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袁其中以污染为基础的绿色旅行袁倡导在旅行中尽量减少碳足迹野山尧水尧湖尧茶尧竹尧城冶为特色袁为湖州打造了一道道观光与二氧化碳的排放袁也是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遥其中包旅游的风景遥
含了与旅游企业推出的相关环保低碳和低碳旅(二)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的必要性
游产品与服务遥它不仅对旅游资源的规划开发提出了新2008年世界自然基金会在中国以上海和保定两个城的要求袁而且对旅游者和旅游全过程提出了明确要求遥
市作为野低碳城市冶发展项目的试点地区袁希望打造一个(二)低碳旅游对于低碳经济的意义
可复制模式袁向全国推广遥随后袁杭州尧珠海等城市也采取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袁作为第三产业的旅游业优
相关措施积极打造低碳城市遥
[收稿日期]2010-11-19
105--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商业经济第2010年第12期构建低碳旅游模式对湖州市旅游业有着重要意义遥第一袁国内目前还没有正式建立低碳模式旅游袁湖州市打造国内首个低碳旅游景点袁从而树立一个全新的旅游形象袁打造一张闪亮的旅游名片袁将为湖州市未来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机遇遥第二袁湖州市经济基础雄厚袁科技创新能力强袁与国际社会交流频繁袁有助于加快低碳旅游技术的发展遥第三袁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模式有助于成为全国旅游业低碳发展的典范袁增强湖州旅游业的综合竞争力袁并从中探索低碳旅游发展的正确方式和道路袁积累经验为中国低碳旅游导航引路遥
(三)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拥有的优势
湖州市旅游业实行低碳化具备以下优势院第一袁地理位置优越袁湖州毗邻上海袁受其强大的辐射能力影响袁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袁另外世博会的召开袁也为湖州市旅游进行低碳化产生积极影响遥第二袁经济基础雄厚袁后备资金充足遥并且可以依托周边经济较发达的大中城市袁如杭州尧南京尧苏州等袁吸收它们的资金来湖州投资开发遥第三袁生态环境良好袁湖州素以野山水清远袁人杰地灵冶著称遥西南尧西北部袁层峦叠翠袁山明水秀袁山水景观浑然一体袁有莫干山尧龙王山袁渚湖尧仙湖等遥野山水清丽袁笔墨清香冶可以概括出湖州优美的自然风光袁名山尧秀水尧绿色的生态环境遥在倡导低碳生活的当代袁湖州市整合旅游资源袁走低碳旅游发展道路袁构建低碳旅游发展模式袁即是挑战也是机遇遥
(四)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模式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院首先是工业发展与城镇化加速同低碳经济存在的矛盾袁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袁不仅要保持工业增长和城镇化发展袁又要节能减排袁创造低碳经济袁是湖州市构建低碳旅游面临的最大问题曰其次袁构建低碳旅游和人们传统生活习惯相悖袁如何改变传统的耗能尧高碳的生活习惯袁同时保证生活质量不受影响也是一大难题曰再次袁公众对低碳认知程度不高袁思想意识不强袁人口素质参差不齐袁低碳旅游的理念推广存在一定难度遥
三尧案例区研究
(一)湖州市低碳旅游开发模式
湖州市旅游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袁所以要采取综合的低碳旅游开发模式袁可归纳为图3.1所示遥
图3.1湖州市低碳旅游开发模式106--
SHANGYEJINGJINo.12袁2010
该模式强调以旅游资源保护为前提袁以湖州市旅游资源和环境为基础袁以旅游产品为龙头袁以低碳旅游市场为依托袁通过社区广泛参与袁宣传低碳理念袁重视生态环境监测袁并通过碳补偿促进湖州市实现旅游的低碳化及其可持续发展遥
(二)湖州市低碳旅游可持续开发模式的实施1.完善法规体系袁强化资源保护遥通过建立健全法规体系袁依法进行旅游资源保护袁是湖州市旅游业发展低碳模式的保障和前提袁进一步建立低碳旅游景区评价体系遥部门可以对旅游景区尧旅游交通和旅游饭店等制定严格的低碳标准袁加强对旅游相关企业低碳的考核制度遥对高能耗尧高排放尧高污染的旅游企业征收排污税尧碳税尧污染税等环境资源税袁从而强化湖州市旅游资源的保护遥要积极实施旅游业的清洁生产袁从着重于末端处理转变为全程控制袁积极引进先进的环境保护技术尧生态资源遥感(RS)与GIS管理技术袁全面促进湖州市旅游区生态协调可持续发展遥
2.做好节能减排袁提供绿色产品遥旅游企业包括旅游饭店尧旅行社尧旅游交通尧旅游景区等遥湖州市旅游企业不仅要做好自身的节能减排工作袁还应肩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袁积极引导游客参与野低碳旅游冶袁向旅游者提供绿色旅游产品尧绿色旅游服务遥如在城郊和郊县开展农业观光旅游尧充分发挥湖州的农业优势袁大力发展竹乡旅游尧采茶旅游尧古生态旅游尧农家乐尧渔家乐尧度假农庄等把现代农业与旅游观光尧休闲度假有机地结合起来遥
3.明确市场定位袁适度开展促销遥旅游产品开发必须以市场为依托袁开发具有竞争力和需求旺盛的旅游产品袁在旅游产品开发之前袁应进行充分调查尧科学论证和合理规划袁明确市场定位袁以确保运行效率与效果遥充分发挥野中国旅游城市冶的品牌效应袁明确自己所具备的特色性和独占性优势袁推出古生态和湿地等新的旅游产品袁并尽快串成线尧连成网袁构筑湖州旅游的新亮点袁拓展旅游产品的销售渠道袁把整个城市旅游有机地融入到野长三角冶旅游圈中遥并可以依托上海世博会的举办袁宣传推广湖州市低碳旅游产品袁扩大其市场影响力袁并可进一步提高湖州的旅游品牌的知名度遥
4.宣传低碳旅游袁吸引社区参与遥低碳旅游时环保旅游的深层次表现袁是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遥倡导低碳旅游必须加大对低碳旅游理念的宣传袁让旅游者积极行动起来成为低碳旅游消费中的一员遥提高当地社区和旅游者的低碳意识袁不仅是低碳旅游的主要目标袁又是低碳旅游可持续开发的关键遥要吸引湖州市旅游景点周边社区参与到低碳旅游开发模式中来袁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决策尧规划设计尧项目建设尧经营管理尧环境保育和利益分配等活动遥同时也必须加强社区的建设袁完善社区环境尧设施和功能袁促进社区和低碳旅游的协调发展遥
5.倡导碳补偿袁消除碳足迹遥携程网率先推出的野碳补偿冶活动袁为湖州市旅游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袁此类
活动也是低碳经济在旅游业中切实可行的途径之一遥低
.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王燕院基于低碳模式对湖州旅游业发展的研究碳旅游作为一种对环境负责任的旅游方式袁将部分旅游度分为最适宜尧中等适宜尧一般适宜尧不太适宜尧不适宜5收入返还给生态环境袁消除碳足迹袁用于生态环境和保个等级遥根据评价结果袁提出建设性意见袁为低碳旅游开护袁对低碳旅游的可持续开发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遥旅游发商尧经营商提供开发尧营销建议遥
企业在旅游出游各个环节均可以结合自身行业的特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各个方面)袁充分借鉴类似经验袁大力四尧建议
开展碳补偿活动袁为游客低碳消费提供选择机会和具体对于湖州市构建国内首个低碳旅游景区拥有的优势可行的方式遥
和存在的问题袁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院第一袁通过推行低碳(三)湖州市低碳旅游模式适宜度评价体系
旅游机制袁制定低碳景区评价体系和监督机构袁加强碳补1.低碳旅游模式适宜度评价的概念与作用遥低碳旅偿袁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遥第二袁旅游企业要引入低碳游模式适宜度评价袁是根据不同景观低碳旅游活动的权理念袁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袁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重及其在空间上的组合袁依据上文所建立的模式体系袁并备和服务方式转型袁打造低碳旅游企业遥第三袁旅游社区在此基础上袁对低碳旅游区不同地段是否适合开展低碳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和维护袁构建和谐的低碳旅旅游模式进行评估袁确定是否适宜袁如果适宜袁其适宜的游社区环境遥第四袁旅游者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为袁程度如何遥低碳旅游模式适宜度评价的作用院使低碳系统树立低碳的消费理念袁实行野碳补偿冶或野碳抵消冶的旅游能够最低程度的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曰为低碳旅游区的消费方式遥
功能分区提供依据曰为低碳旅游活动项目的选择提供参低碳旅游时一种刚刚兴起的旅游模式袁但是它代表考曰为低碳旅游区的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遥
了世界旅游的发展趋势遥湖州市拥有国内少有的旅游资2.湖州市建立低碳旅游区适宜度评价遥研究思路是源袁但湖州旅游业由于在低层次下的快速发展袁已经对湖通过景点价值的大小来反映旅游资源的规模袁借助GIS州的旅游资源产生了不良影响袁而实施低碳旅游模式则的缓冲分析方法袁将景点的价值反映在辐射面积的大小是保护湖州旅游资源袁提升旅游品质的最新最好的策略袁上袁价值大的景点其辐射面积大袁将各景点辐射划分为现同时也为国内其他旅游景区提供了有益探索和借鉴遥
有景点资源辐射区与非现有景点资源辐射区袁用这种方[参
考
文
献]
法将现有的资源规模用空间表现出来遥
[1]蔡萌袁汪宇明.低碳旅游院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方式[J].旅
对于低碳旅游活动的权重袁可以借助层次分析法
游学刊,2010(1)
(AHP)进行计算遥在生态系统尧低碳旅游产品尧低碳旅游市
[2]刘啸.论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J].中国集体经济袁2009场尧游客低碳道德指标尧旅游区开发建设程度等评价因子(13)
布局图的基础上袁结合相对权重值袁借助GIS技术手段袁[3]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根据公式Sj=W1*U1+W2*U2+噎+Wj*Uj计算低碳旅游适济,2009(11)
宜度袁并进行系列图形叠加遥公式中袁Sj表示某一层次针[4]马驰,丁俊慧.基于低碳经济的旅游业发展对策研究[J].对低碳旅游模式总的适宜度水平袁Wi表示某层次不同影现代经济院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8(7)
响因子的权重值袁Ui表示该层次影响因子的内部因子(即[5]李洪波,黄安民.生态旅游等级评价要要要一个理论框架下一个层次)的权重得分遥
[J].生态经济,2003(10)
根据一定的标准袁将计算出的低碳旅游模式的适宜
[责任编辑院潘]
渊上接第63页冤
我国国情遥
要存在两种类型的保险费率模式院即单一费率模式和基[参
考
文
献]
于风险调整的差别费率模式遥从国际实践来看袁多数国家[1]苏宁.存款保险制度设计要要要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M].和地区采取的是单一固定的保险费率制度袁即对所有的北京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袁2007-01
投保机构按统一的费率征收保险费用遥但是袁单一的固定[2]符浩勇袁杨忠.美日德存款保险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J].费率制度不能反映具体银行未来置于存款保险系统上的海南金融袁2005(11):48-50
风险水平袁容易导致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等风险遥
[3]王自力.美国存款保险制度成功三要素[J].银行家袁2006为了避免单一费率制度所带来的各种风险袁越来(9):96-97
越多的国家采取了根据风险调整的差别费率模式遥差[4]王国刚.实施存款保险制度不宜操之过急[J].国际金融别费率与投保银行的风险水平挂钩袁按银行的风险水研究袁2007(7)
平确定保险费率遥差别费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银[5]刘降斌袁李艳梅.区域科技型中小企业自主创新金融支行加强对自身业务风险的控制袁鼓励银行将风险减少持体系研究要要要基于面板数据单位根和协整的分析到适当水平袁遏制银行在业务活动中的冒险行为袁督促[J].金融研究袁2008(12)
银行加强经营管理遥实行差别费率的前提是存款保险[6]刘磊.中小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展对策研究[J].农机构要能准确鉴别银行的风险水平袁这在实际操作中村金融研究袁2010(5)
难度很大遥我国在构建存款保险制度时袁要充分考虑
[责任编辑院刘玉梅]
107--.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