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影战狼中说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于何处?

电影战狼中说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于何处?

来源:九壹网


电影战狼中说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这句话出于何处?

导读

这段时间,电影《战狼2》火了,从不断出现在朋友圈到不断刷新国内电影票房纪录,坐上了目前中国电影史上票房的铁王座。

片中,主角冷锋那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不仅让人听的热血沸腾,更深深触动了咱们华夏儿女内心深处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今天和大家来聊一聊,“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出处。

这句话的原文引自汉代名将陈汤给汉元帝的上书中,全句为:“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释义就是“敢于侵犯强大汉帝国的人,即使再远,我们也一定要消灭他们。”。

陈汤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因为大汉好战,而是因为当时的边患匈奴郅支单于执意挑起冲突。

公元前49年,汉元帝即位,以道家无为思想指导下的文景之治给国家留下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大好江山社稷一片安详,刘家祖辈们已经差不多把能打的仗全都打完,边疆稳定,四海升平,卫青、霍去病等将星璀璨、驰骋沙场的时代逐渐远去。

可时隔数年,就在这片祥和中,平地响起一声惊雷:朝廷派到西域的使臣被匈奴郅支单于给杀了!

两国相争、尚且不斩来使,而郅支单于口口声声准备归汉,竟然出尔反尔、杀了大汉

使臣,这是典型的外交挑衅外加赤裸裸的敌意行为!一时间,朝野上下群情激愤。

而匈奴这边呢,郅支单于杀完人后冷静下来一琢磨,也后悔了,害怕大汉报复,干脆三十六计走为上!往哪走?越远越好!

公元前44年,郅支单于长途跋涉带领北匈奴来到康居东部居住,远离汉境数千里。

一代名将陈汤,就在此时登场。

他平民出身,祖上毫无功荫可袭,所以凡事亲历亲为,靠着勤奋和勇气在军界努力打拼。直到公元前36年(建昭三年),他终于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使西域。

这个二人组掌握着大汉王朝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权,也可以说就是当时的大汉驻西域军区司令员和政委。

面对郅支单于杀完汉使逃跑后远离汉境的情况,甘延寿和陈汤都倍感责任重大,郅支跑的远远的,虽然一时间边境再无烽火之忧,但从汉宣帝以来就确立的西域秩序开始面临挑战。

众多的西域诸国,都因为这事把眼睛瞄向汉朝,毕竟你当这么多年大哥,现在有人出手挑战你底线,大哥你看着办吧!

如果放任不管,大汉王朝多年来在西域用铁血刀兵辛苦打造出来的威望,恐怕就要鸡飞蛋打,因此暗暗定下决心:与其养虎为患,不如先下手为强。

公元前36年冬,在郅支单于杀害汉使、远离边境八年后,西域都护、骑都尉甘延寿、副校尉陈汤统率四万大军征讨,一举格杀郅支单于,并生俘一百四十五人,投降者一千多人,斩获颇丰、全胜凯旋。

事后陈汤给汉元帝写了一封流传千古、扬眉吐气的疏奏,而疏奏的最后一句话就是“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如今,汉王朝已成为历史,但这句话和这段壮志雄心的历史却让人时时读起依旧荡气回肠,也成了千百年来每一位中华儿女内心深处熊熊燃烧的斗志。

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

声明:本文章、配图均来源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