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3期】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
刘
瑾
(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江苏淮安223001)
一、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必要性
类型的阅读材料,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能力。三、阅读教学的几种策略
:“阅读是三种互相有关而各有区别的信古德曼指出息(即形符、句法和语义),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种形”学生通过阅读,能积极思考并对所感知的书面语言式。材料信息进行提取、分析、加工、重新组织和再现。我国小学英语教学比较重视会话教学、情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忽视了阅读教学,以至于学生普遍英语阅读能力较低。他们只能简单地去认识英语单词和句子,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欠缺,但《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二、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
传统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以“课堂、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对英语阅读的兴趣,而且阅读材料有限,使得英语阅读教学显得非常单调和枯燥。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不但要了解并熟练地运用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而且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段、心理特征和语篇特点,运用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来更好地组织小学英语课堂阅读教学。1.师生互动性策略。师生互动性策略主要是师生共同积极参与,组织课堂教学。它主要适用于英语学习能力较低或一般的学生。这一教学策略的主要教学步骤如——学生感知———学生精读———教师讲解下:教师导入————巩固操练———内化语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导入时可以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借助教学的阅读材料和背景资料,让学生从不同维度感知这些阅读材料,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2.主动参与性策略。主动参与性策略是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交给学生,这一策略比较适用于英语学习能力——小较强的学生。它的一般步骤如下:学生自主阅读———巩固总结。主动参与性组合作学习,组内交流讨论—策略的应用能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而教师在这一课堂主要起到了一种监督和解惑的作用。3.自主开发性策略。自主开发性策略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内阅读的基础上,以阅读课外教学文本为基础,扩充阅读量,训练阅读能力。自主开发性策略一般要求教师能广泛收集,选取适合学生学习程度的课外阅读材料,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技能。在实施自主开发性策略教学时,教师选取的阅读材料要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好是图文并茂,富有情趣;阅读活动要有固定的时间,长期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师在活动中能指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合作学习,以及探究性学习。阅读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使用合适的阅读教学策略,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运用恰当的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责任编辑:晨光)的英语阅读能力。1.明确目标。在设定阅读教学目标之前,要深入分析和把握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新课标的有关内容,制定度的教学目标,包括情感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设定的教学目标要做到适量、全面、明确、适度和合理。2.指导预习。在阅读课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效地预习,有意识地了解语篇的背景知识,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让学生在有准备的情况下进行语篇学习。,《译林小学英语》三年级起点六上Unit1Thelion例如andthemouse,这段语篇的教学,要提前布置学生了解这篇寓言知识,之后听录音,跟读语篇,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单词或句子,这样的预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在阅读课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取知识。3.创设情景。情景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融入具体的阅读材料的情景中,能体会到阅读材料所要表达的主题。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的实际需要,利用多媒体、自制教具、简笔画、手势、肢体语言等来创设有意义的情景,让学生能形象而生动地感知到语篇所展现出的情景,在情景中创作,在情景中学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实现语言的高效输入和输出。4.拓展阅读。教材中所呈现的阅读语篇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教师应该适当地寻找其他教学资源,拓展阅读。教师在阅读课中,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将课堂衍生,拓展更宽的阅读渠道,有意识地收集不同作者简介:刘瑾(1987-),女,江苏淮安人,江苏省淮安市富士康实验小学,中小学二级。
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