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
新乐市乡村振兴战略调研报告
孙红毅1 赵丰杰2
(1.新乐市统计局,河北 石家庄 050700;2.新乐市农业农村局,河北 石家庄 050700)
摘 要:本文通过2018年新乐市农业数据及发展现状的阐述,分析全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乡村振兴的对策及建议。关键词:新乐;乡村振兴;调研报告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37X(2019)08.0055-03一、新乐市农林畜牧业发展现状
新乐市位于河北省西南部,辖8镇3乡1个事处,160个村,面积52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7万亩。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日较差较大,寒暑悬殊,雨量集中,干湿期明显,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和林果种植,产业结构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经持续发展,培育形成了以西(甜)瓜、花生、蔬菜、林果、生猪、奶牛为主的特色产业。
(一)种植业生产现状
1、传统种植业——粮食生产稳定
新乐是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项目县,是省粮食生产吨粮县。2018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78.11万亩,总产34.29万吨;其中小麦36.51万亩,亩产435.40公斤,总产15.90万吨;玉米39.42万亩,亩产451.65公斤,总产17.80万吨。
2、特色农业——(西瓜、花生)优势明显
多年来,新乐市持续围绕域内“木刀沟”“大沙河”做文章、抓农业结构调整,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沙地经济”产业。已是“河北省大棚西瓜之乡”“省秋冬棚室蔬菜生产县、蔬菜生产大县”“省油料生产大县”,出产的“新乐西瓜”“新乐花生”相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8年申报“新乐甜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目前,我市均在有效期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4个:天灌公司2个(花生、西甜瓜)、庄稼主合作社1个(菜)、国峰合作社1个(西甜瓜);无公害农产品6个:天灌公司3个(花生、西瓜、甜瓜)、庄稼主合作社1个(茄子)、国峰合作社2个(西瓜、甜瓜)。
3、现代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逐步提高
(1)家庭农场发展迅猛。全市现有家庭农场150个,其中省级示范家庭农场6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个。
(2)农民专业合作社逐步规范。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37个,包括种植(近200个)、养殖、农机服务(5个)、植保服务类等合作社。其中在有效期内的国家级合作社示范社1个(国峰)、省级5个(嘉联、雨露、天佑、助农、嘉禾)、市级2个(源康、滋农),省市级示范合作社全部为种植类合作社,包括大田作物、瓜菜、中药材、马铃薯种植。
(3)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全市2015年开始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工作,庄稼主现代农业园区被认定为市级现代农业园区,2016年建成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评为省五星级示范企业和“乡村寻胜•2016年度石家庄市十佳现代农业园区”;2018年1月庄稼主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目前庄稼主园区向农业部申报的国家级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项目正在审核中。2017年全市认定12个县级园区,休闲农业发展势头强劲。
(4)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稳步发展。2016-2018年度石家庄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我市被认定7家,其中小麦加工类1家(石家庄市佳乐面业有限公司)、玉米杂粮加工类1家(新乐市庄稼主杂粮有限公司)、蔬菜类1家(石家庄葡林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奶类1家(河北三元食品有限公司)、肉类2家(河北双杰肉类食品有限公司、河北正信牧业有限公司)、其它1家(河北利华药业有限公司)。
(二)畜牧业——生猪、奶牛实现规模发展
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达到71家,2018年肉蛋奶分别为5.99万吨、6.69万吨、8.04万吨。是国家和省级生猪调出大县,生猪存栏30.5万头、年出栏59.68万头,年出栏万头以上猪场2个(正信、姬润);奶牛存栏2万多头,全部实现规模饲养,13家奶牛养殖小区由原来的小区饲养模式转变为牧场式饲养模式,县域奶业正逐步发展成牧草种植、奶牛养殖、奶业加工为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中元牧业有限公司为部级示范场,设计奶牛存栏30000头,截至2018年12月实际存栏1.98万头,日产鲜奶220吨。全市目前日产鲜奶310吨,主供三元、蒙牛、君乐宝、伊利、光明5家乳企。病死畜禽无害化集中处理全覆盖。羊存栏1.55万只、鸡存栏695.81万只。
(三)林果生产趋于产业化
果树面积0.497万亩,包括桃(黄桃为主、白桃、油桃)、苹果、葡萄、核桃、梨、樱桃、山楂、杏等树种,紧扣“特色、规模、品牌、效益”4个环节,标准化生产技术全覆盖,年总产量3万余吨。其中黄桃主要分布在承安镇的赤支、良庄、辛安、陶家庄以及大岳镇的安庄,已实现订单生产,重点供应北京、
2019年第8期
55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调查研究
河南、保定市及满城县的企业加工罐头产品。
(四)农业服务业加速发展
1、农机装备数量高速增长、结构不断优化
连续多年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大中型拖拉机和小麦、玉米、花生联合收获机械保有量近7000台,54台深松机全部安装智能监测终端设备,拥有农机专业合作社6个。2013年以来连年实施农机深松项目,全市耕地深松作业面积达到20多万亩,改善耕地质量,有力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性农业保险为广大农户免除了后顾之忧。对小麦、玉米、花生、设施农业(蔬菜)、育肥猪、能繁母猪、奶牛、农机(年度检验合格的拖拉机、联合收获机械)进行保险。
3、农业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建立了市、乡(区域站)、村(160个农技员)三级农技推广体系,实施了农村信息服务村村通工程、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项目、农技推广补助项目等,着力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实施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围绕粮食、瓜菜、生猪3个主导产业推广10个主导品种,瓜菜无公害栽培、玉米一喷多效等9项关键技术。
(五)农林业生态环境正强力改善
1、实施了多个节水农林业项目。2010年-2014年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田间工程项目区面积5.66万亩,其中铺设地下防渗管道总面积18.731万米;2016年(83个村)、2017年(77个村)分别推广实施了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25万亩、20万亩;2016年在承安镇的助农合作社实施了1000亩地下水压采综合治理试点粮食作物水肥一体化项目(伸缩式喷灌);2017年实施了5000亩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林业项目。在瓜菜种植区推广微滴灌、微喷节水面积达到1800亩左右。
2、在化肥农药使用上逐步减量。2017年测土配方施肥技术78万亩次,占作物播种总面积的80%以上;小麦、玉米病虫草专业化统防统治率38%,面积23.6万亩;大棚、温室瓜菜种植区有机肥、菌肥施用面积达到80%以上;个别规模经营主体大田作物租用了植保无人机喷洒叶面肥、农药。飞机喷药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全部采用生物制剂。
3、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有序推进。实施投资2亿元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主要建设大型沼气、粪污集中处理中心、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100%和90%以上。
按照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的利用方向,全市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7%以上,以直接还田和过腹还田为主。
推进地膜回收利用。新乐市为2013年地膜回收利用示范项目县,申报实施了国家地膜科学使用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在邯邰镇赤堠村建设了年废旧地膜回收加工能力500吨以上的2019年第8期
废旧地膜加工厂——新乐市振辉塑料颗粒厂,作为全市废旧农膜、塑料育苗壳等农业固体废弃物定点收购加工企业。目前全市农膜回收率预计达到74%。
4、绿化力度不断加大。通过实施退耕还林、绿色通道(高速、高铁、国省干道等)、两河(大沙河、木刀沟)绿化、村庄绿化及农田林网建设、环城绿化、市区西出市口—行唐界(无繁路东田、西田段)景观绿化等生态工程,全市基本形成两河、高速、铁路、国省干道等横纵绿化框架,生态林、用材林、经济林、花卉、苗圃等林种结构繁多的新乐现代林业。
二、存在问题
(一)农业生产成本与产出不成正比,缺乏推动力1、谷贱伤农。近年来玉米、小麦、花生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化肥、农药、种子等农资产品价格却居高不下,导致农业的比较效益低。如去年以来,玉米价低一路走低,最低时居然每斤只有0.7元左右;花生价格从2017年的2.7元~2.8元/斤一路跌到目前价格2元/斤。
2、肉贱也伤农。2018年生猪、猪肉价格达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猪价曾跌破5元/斤,猪肉6元~7元/斤,养猪业投入产出不成正比。
3、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导致土地价值上升。生产成本的快速增加与农业产出收益增长缓慢的矛盾,导致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缺乏推动力。
(二)投资观念改变,不想在农业上发展
1、劳务经济已成为不少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农业收入在农民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幅下降,农业比重效益低,收入反差促使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留守在家的多为老人儿童,无力耕种。
2、由于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不均衡,许多农民将投资重点由农业转向了教育,举家迁往城市(包括县城)居住工作、或带着子女到务工所在地、或在城市(包括县城)租房便于孩子就读,不愿在农业上投入精力。
3、受社会环境的影响,不少青年人婚后选择在城市(包括县城)生活、工作,觉得农活太辛苦,不愿意回乡耕种土地。
(三)现代农业缺少龙头企业带动,产业融合度不高农产品加工企业总量少、规模小,农产品加工转化能力弱,产业链接松散,农业附加值不高,没有精深加工龙头企业,受市场大环境影响,竞争能力弱。
(四)农业科技驱动还有差距,进步幅度小
全市目前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特别是一线农技服务人员不足,还存在非专业化现象;“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还未深度融合,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不广泛,应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农业企业少之又少;休闲农业、绿色农业等新型业态发展比较薄弱;农业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较低。
三、提高乡村振兴战略水平的对策
当前,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呈现出千帆
56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调查研究
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形势逼人,形势催人形势不等人,新乐市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赶超跨越、争先进位,要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必须付出加倍努力,咬定目标不放松,靠实干担当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
(一)治理农业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和建设美丽新乐1、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把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装备纳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实行敞开补贴。当前,要建设好中元牧业大沼项目,启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全市大型沼气数量将达到2个。
2、推进农作物秸秆和废弃农膜利用。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秸秆基本实现全量化综合利用。鼓励实施“旧膜换新膜”或推广使用加厚地膜、生物可降解地膜。
3、推进农业循环发展。鼓励种养结合,以种带养、以养促种,推广“畜-沼-果菜”“粮-畜-肥-田”等生态循环模式,支持畜禽养殖废弃物生产有机肥、食用菌等,发展规模化沼气工程,积极构建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实现农业内部融合。
4、推进农药减量控害与化肥减量增效。实施到2020年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实现减量提质、减量增效。积极争取、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
5、推进乡村绿化建设。力争到2020年,市境内乡级以上主要道路、铁路、南水北调干渠、“两河”两侧和环村全部实现绿化。
(二)实施提升行动,擦亮新乐特色农业产业名片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和品牌提升工程,坚持从增产导向向提
质导向转变,将“新乐西瓜”“新乐花生”打造成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争创名优产品。
1、西(甜)瓜产业。着力推进无公害西(甜)瓜标准化示范区建设;进一步调整西(甜)瓜品种结构、种植方式,西(甜)瓜品种继续向优新发展。
2、花生产业。鼓励发展花生精深加工,延长花生产业链条,不断提高花生产品附加值,花生秸秆、花生壳等实现综合利用。
3、积极培育发展其它特色农业。新乐市在中药材种植、薯类种植上有一定的发展基础,有省级合作社示范社2个(天佑中药材合作社、嘉禾马铃薯合作社),有生产薯苗远近闻名的合作社(新农红薯合作社)。中药材种植要扩大规模,增加品种;薯类生产重点培育加工龙头,“加工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农户)”,提高产品附加值。
(三)推进产业融合,提高新乐农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1、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农户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2、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新动能。切实增强龙头企业带动能力、提升农民合作社服务能力、强化家庭农场生产能力,提高带农增收能力,将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培育农业新动能的重要抓手。
3、拓展农业功能,做活农村新产业和新业态。积极打造传统产业园+现代农业园的特色产业格局,做优“农业+旅游”等休闲农业。
57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01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