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二次函数》说课稿

《二次函数》说课稿

来源:九壹网


《二次函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二次函数是初中阶段研究的最重要的函数,在历年来的中考题中占有较大比例。同时,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有着密切的联系,进一步学习二次函数将为它们的解法提供新的方法和途径,并使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数形结合”的重要思想。而本节课的二次函数的概念是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是为后来学习二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做铺垫。所以这节课在整个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分析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 2、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中各项的系数

能力目标:1、通过讲练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分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与他人沟通交流、团结合作的能力。 3.重点难点

重点:1、分析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 2、确定二次函数关系式中各项的系数 难点:通过实例分析、确定二次函数关系的表达式 二、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1)采用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3)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从而体验到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4)通过“导入”“探索”“归纳”“运用”“总结”突破重点和难点。2.学法

分析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学习和团结合作中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 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

优扶差,满足不同。” 3.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物投影、小测纸等手段,及时反馈相关信息。 三、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一般形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复习已学习的函数表达式,唤起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有关知识和经验,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新的概念,以及很好地掌握新旧关联知识的对比。】

(二)探索新知

例1、请用适当的函数解析式表示下列问题情境中的两个变量 y 与 x 之间的关系:

(1)圆的面积 y ( cm2)与圆的半径 x ( cm )

(2)正方形边长为x(cm),另外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比它大5(cm2) ,长方形的面积y(cm2)是多少?

(3)矩形的长是xcm,宽是(x+3)cm,面积为ycm2,试写出y与x的关系式. (4)某商店1月份的利润是2万元,2、3月份利润逐月增长,这两个月利润的月平均增长率为x,3月份的利润为y

(1) 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意图:此题由简单的图形公式列关系式逐步过渡到具体应用列关系式,让学生经历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小组内合作学习:请找出上述函数解析式和所学过的函数形式有什么不同?(请写下来)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事例,让学生通过交流、合作等方式列出关系式,同时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出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联系: (1)函数解析式均为整式(这表明这种函数与一次函数有共同的特征)。(2)自变量的最高次数是2(这与一次函数不同)。】

(三)归纳总结 归纳:

经化简后都具有y=ax²+bx+c 的形式.(a,b,c是常数, a≠0 )

(1)等式的右边是一个关于自变量的代数式,而且一定是二次整式,其中a,b,c为常数,且a≠0.

(2)等式右边的整式最高次数为2,可以没有一次项和常数项,但不能没有二次项. 总结:

二次函数定义:我们把形如y=ax²+bx+c(其中a,b,c是常数,a≠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注意:

其中x是自变量,y是 x 的函数。

一般地,二次函数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其中,我们称:a为二次项系数,ax2叫做二次项 b为一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 c为常数项。

【设计意图:这里强调对二次函数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其特征,为接下来的判断二次函数做好铺垫。】

(四)巩固练习

练习1:(AB组)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__________ (1)y=3x-1 (2)y=3x2 (3)y=3x3+2x2 (4)y=2x2-2x+1 (5)y=x-2+x (6)y=x2-x(1+x)

(A组选做)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__________ (1)y=x2+ (2)y=(x-2)(x-3) (3) y=x22x3 (4)y=(x+2)(x-2)-(x-1)2

【设计意图:分层练习,让学生在自主选择中体验成功的快乐,A组选做题让高层次的学生体会知识的不同运用,勇攀高峰。】

练习2:y=x² + 2x–3中二次项是____,二次项系数是__,一次项是____,一次项系数是__,常数项是____

练习3:请指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一次项、常数项及二次项系数、一次

1x

项系数:

函数 (1)y = -3x2-1 (2)y = 3x2 (3)y = 2x2-2x+1 (4)y = x2-x(1+2x) 2x(5)y = -2x+-3 二次项 二次项系数 一次项 一次项系数 常数项 【设计意图:理论学习完二次函数的概念后,再次加强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什么样的函数是二次函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操作中。】

(五) 新知拓展

例2、(小组内合作学习)函数y=ax²+bx+c(其中a,b,c是常数),当a,b,c满足什么条件时 (1)它是二次函数? (2)它是一次函数? (3)它是正比例函数?

【设计意图:此题着重类比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特征,突出二次函数的特征——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2次,且二次项系数a不为0。】

(六)巩固新知

练习4:(A、B组)当m_________时,函数 y= (m+1)x2 +(m-3)x+m 是二次函数?

练习5:(A组选做) 1)已知函数y=(m-3)xm2)当k为何值时,

2y(k1)xkx1为二次函数? 函数

2-7

是二次函数,求m的值.

当k为何值时,它为一次函数?

3)若一个边长为xcm的无盖正方体形纸盒的表面积为ycm2,则y=_________,其中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设计意图:巩固练习,分层递进,加强学生对知识考点的掌握和巩固】

练习6:问题:是否任何情况下二次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都是任意实数呢? 例如:圆的面积 y( cm)与圆的半径 x(cm)的函数关系是 y =πx2其中自变量x能取哪些值呢?(注意:当二次函数表示某个实际问题时,还必须根据题意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突破难点。以学生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让学生体会函数自变量取值和实际问题的关系,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七)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一起归纳一下这节课所学习的内容: 1、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2、二次函数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由总结、归纳、反思,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且能熟练运用所学

知识解决问题。】

2

(八)自评与互评

课堂小测:(计时5分钟,总分100分) 总分__________ 1、(10分)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__________ (1)y=3x+ (2)y=(x-2)(x+2) (3) 2x2-2x+1=0 (4)y=ax²+c (a≠0)

2、(10分)若函数ym21xmm为二次函数,则m=_____.

22

1x3、(每空10分,共50分)函数y=-2x+3x2-3中二次项是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 ,一次项是____,一次项系数是__,常数项是____

4、(共30分,每空15分)要用长20m的铁栏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矩形的花圃,设靠墙的一边为x, 矩形的面积为y,试 (1)写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是__________ (2)当x=3时,矩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m2 自评:A、很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设计意图:通过限时课堂小测,能更准确、及时了解本节课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有利于今后在教学中对存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巩固。小测结果自评与互评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有效评估自己与他人的学习表现的作用。】

(九)作业

、书本P3练习1、2;

、练习册P1-2(第14、15小题A组选做) 四、评价分析

本节课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结构特点,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以学

生活动为主线,通过“导入、探索、归纳、运用、总结”等过程,让学生在复习中温故而知新,在应用中获得发展,从而收获解决问题的能力。整节课各环节环环相扣,紧密联系,体现了让学生成为行动的主体,让学生在活动、合作、探究、交流中,愉悦地参与数学活动的数学教学。 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因势利导,适时调整,把握评价的方式和尺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状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