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浙江省永康市古山中学胡云辉 《新课程标准》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综合,这包 现规律,进而鼓励学生推测出1+3+5+7+…+19 括同一领域内容之间的相互连接,也包括选择若干具 —10。. 体内容,体现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之间 此后,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 的实质性关联,展示数学的整体性.对于数与代数的 进一步推广到一般的情形,推出1+3+5+7+… 内容,教材重视有关内容的几何背景,运用几何直观 +(Zn-1)一 。,并加以验证. 帮助学生理解、解决有关代数问题.我们常说,发现一 2利用图形求面积的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合 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发现”靠的并 不都是逻辑思维,直观性的思维有时更能出奇制胜. 并同类项法则、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平方差 数学科学的形成本身就经历了实际(直观教材)一抽 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恒等式 象(数学知识)一应用(问题解决)的一个螺旋式的过 2.1合并同类项法则 程,而直观的东西一直贯穿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 例2如图2,长方形由两个小长方形组成,用不 用,因为直观的东西一般容易被人接受. 同的形式表示长方形的面积. 在初中数学代数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学,了解其 从图2可以看出,这个长方形 几何背景,不仅能使课堂教学活泼起来,亦能激发学 的面积可用代数式表示为8 +5 生的学习兴趣,加深理解. 或(8+5) ,从而8,z+5n=(8+5) 一13 . 图2 1利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探索规律,得出 结论 这就是说,在计算8 +5 时,可以先将它们的系 数相加,再乘以 就可以了. 例1完成下列计算:1+3一? 2.2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 1+3+5一? 例3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图3 1+3+5+7一? 所拼长方形的面积S. 1+3+5+7+9=? 方法1:S:( +6)( +a); 根据计算结果,探索规律. 方法2:S= 口+mn+bn+ba. 教学中,可先让学生思考:从上面这些算式中你 从上图可看出( +6)( +a) 能发现什么?让学生经历观察(每个算式和结果的特 一m +m口+b +b口. 点),比较(不同算式之间的异同),归纳(可能具有的 从而得出: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 规律),提出猜想的过程.如果学生一时未能发现 式的每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 其中的规律,可以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进一步探索,同 相加. 时,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帮助.例如,如图1,根据平面 2.3完全平方公式 规则点阵中的排列规律来帮助学生理解. 例4如图4,一块边长为a的 正方形,将其边长增加b米,形成一 个新的正方形,用不同的形式表示 新的正方形的面积S. 方法1:S一(口+6)。; 利用图1的点阵,可使学生从数与形的联系中发 方法2:S—a。+ab+ab+b。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一n +2ab+b . 从而得出(n+6) 一n +2ab+b . 2.4平方差公式 (1)一杯越晾越凉的水(水温与时间的关系); (2)一面冉冉上升的旗子(高度与时间的关系); (3)足球守门员大脚开出去的球(高度与时间的 例5如图5,边长为n的大正方形中,剪去一个 关系);(4)匀速行驶的汽车(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边长为b的小正方形,把剩下的部分拼成一个长方 形,分别计算图5、图6中阴影部分的面积S. 解:(1)C;(2)D;(3)A;(4)B. 例8如图9,反映了某公司产品的销售收入与 销售量的关系及该公司产品的销售成本与销售量的 关系,根据图意回答: (1)当销售量为2吨 图5 图6 时,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各 是多少? S=a +b S一(n+6)(n一6) 从而得到(n+6)(n一6)一n 一b (2)当销售量为6吨 时,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各 是多少? 3利用数轴直观地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 例6解不等式组: f5x--2>3( +1), (1) (3)当销售量为多少 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9 弋-1≥7一 解:解不等式(1)得 > 5; 解不等式(2)得 ≥4. (4)当销售量为多少时,该公司赢利(收入大于成 (2) 本)?当销售量为多少时,该公司亏损(收入小于 成本)? 解:(1)当销售量为2吨时,销售收入2000元,销 售成本为3000元; 在同一条数轴上表示不等式(1)、(2)的解集,如图7: (2)当销售量为6吨时,销售收入6000元,销售 成本为5000元; (3)当销售量为4吨时,销售收入等于销售成本; (4)当销售量大于4吨时,公司赢利;当销售量小 所以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z≥4. 通过形象的展示,适时地将数与形有机地结合起 于4吨时,公司亏损. 观察理解函数图象的变化规律,便于人们直观的 来,使不等式的解集更真实的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可 判断事物发展的方向,作出相应的对策,寻求解决问 以说,数轴的引进,是数形结合较为理想的载体.通过 题的方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指出:“数”与“形”是数 数轴能直观的表示不等式组中各不等式的解集及其 学中最本质、最古老的两样东西.它们既分别发展着,公共部分,由此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相比口诀:同大 同时又互相渗透、互相启发,共同推动着数学科学的 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取中间,大大小小是无解. 利用数轴,更易于学生理解接受. 向前发展,形与数相比较,有着直观上的优势.初中学 生相对于抽象思维,普遍更喜欢形象思维,对图形的 记忆也总强于对文字、数式的记忆.教师应注意到学 生思维方式上的这些特点,在讲授有关的数学知识 时,尽可能数形结合、形数对照,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更 易于理解和记忆.而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同样应教给 4 利用函数图象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例7下列情境分别可以用图8中的哪幅图来近 似地刻画? , lJ L l/ O j O O —j A 学生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启发他们学会对一些数量 关系作出“形”的解释,发掘其中“形”的因素,以增加 、 O 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总之,在初中数学的代数教学中,重视相关内容 的几何背景,运用几何直观,使学生的思维有了一定 的载体,不再空洞乏味,在学生便于理解的同时,也增 图8 加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