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不尿裤教案

不尿裤教案

来源:九壹网


不尿裤教案

【篇一:排尿理论教案】

任务模块十一 排泄护理

任务11-1 排尿护理

(3min)【新课导入】

案例:患者,王某,自诉术后12h未排尿,下腹部膨隆,疼痛,叩诊呈实音。

1.如果你是护士,请判断患者出现那哪种排尿异常?

2.患者出现排尿异常时,如何护理?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掌握区分异常尿液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征、尿潴留、尿失禁的定义。

3.职业核心能力:掌握对排尿异常患者的护理措施;

掌握对排尿异常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

培养独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树立工作严谨的态度以及及增强慎独精神。

(5-8min)【新课讲解】

排尿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但是许多因素可以影响排尿,导致排尿形态的改变。护理

人员应用熟练的护理技术,协助病人维持正常的排尿功能。

一、排尿活动的评估

1.尿量与次数 正常成人24h尿量1000—2000ml,平均约1500ml(①③)。一般日间排尿3—5次,夜间排尿0—1次,每次排尿约200—400ml。

2.颜色 正常尿液呈淡黄色,受食物和药物影响

(1)血尿 尿液中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含红细胞多时呈洗肉水色。常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

(2)血红蛋白尿 酱油色或浓茶色,隐血试验阳性。常见溶血、恶性疟疾和阵发性睡

眠性血红蛋白尿。见于溶血性贫血(①)。

(3)胆红素尿 呈黄褐色或深黄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和肝细胞性黄疸

(4)乳糜尿 因尿液中含有大量的淋巴液而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5)脓尿 呈白色絮状浑浊。常见于泌尿系结核、非特性感染等病人(①②)。 (5-8min)3.透明度 正常尿液清澈透明,放置后可出现微量絮状沉淀物。当泌尿系感染时,尿中有脓细胞、红细胞和大量上皮细胞、管型时新鲜尿液即呈浑浊状。

4.气味 正常尿液气味来至尿内挥发性酸。久置后有氨臭味。泌尿道感染时,新鲜尿液有氨臭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味①。

5.酸碱反应 正常尿液呈弱酸性,ph4.5-7.5之间,平均6(②③).酸中毒时可呈强酸

性,严重呕吐时可呈强碱性

6.比重 正常情况下,比重在1.015—1.025之间,若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的低水

平,提示严重肾功能障碍。

(10min)(二)影响排尿因素的评估:(小先生)

1.心理因素 过度焦虑紧张

2.饮食因素与气候 含盐分较高的食物、机体排汗增多导致尿液减少。多食西瓜、咖啡等、机体水分散失减少导致尿液增多。

3.排尿习惯 起床后或睡觉前排尿;排尿姿势和周围环境影响排尿。

4.治疗因素 麻醉剂干扰,有些患者会出现尿潴留。泌尿系统损伤导致尿失禁或尿潴留。

5.疾病因素 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病变。

6.年龄与性别 婴儿,大脑发育不完全,排尿次数增多。老年人,膀胱肌肉张力减弱,尿频。妇女妊娠时,胎儿压迫膀胱,尿量增多。月经期、尿量增多。男性前列腺肥大压迫尿道可出现尿潴留,行导尿术(④)。

(10min)(三)排尿异常

1.尿量异常

(1)多尿 24h尿量超过2500ml。见于大量饮水(②)、正常妊娠(②)、糖尿病(③)、尿崩症(③)等病人。

(2)少尿 24h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17ml。见心脏(①)、肾脏(①)、肝脏功能衰竭和休克(①)等病人。

(3)无尿 24h尿量少于100ml或12h内无尿。见于严重休克、急、慢性肾功衰竭、药物中毒等病人。

2.膀胱刺激征 每次尿量少,伴有尿频、尿急、尿痛及尿不净。常见于膀胱炎患者。

(5min)3.尿潴留(1)尿液大量存留在膀胱内而不能自主排出。膀胱容积可增3000—4000ml

(2)病人主诉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

(3)体检见耻骨上膨隆、可扪及囊性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

(4)机械性梗阻(前列腺肥大)动力性梗阻(外伤、疾病)排尿习惯、 心理因素。

(8min)尿潴留

病人的护理

1.心理护理 给予解释和安慰,消除病人焦虑和紧张情绪。

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关闭门窗,屏风遮挡。

3.调整体位和姿势 协助病人去适当体位排尿。

4.诱导排尿 利用条件反射,如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以诱导排尿。

5.热敷、按摩 按摩、热敷病人下腹部,可解除肌肉紧张,促进排尿。

6.健康教育 指导病人养成及时、定时排尿的习惯。

7.药物治疗 根据医嘱肌内注射卡巴胆碱。

8. 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可根据医嘱采用导尿术。

(5min)4.尿失禁 膀胱括约肌损伤或神经功能障碍而丧失排尿的控制能力,尿液不自主地流出。根据尿失禁的原因分为:

(1)真性尿失禁(完全性尿失禁)

(2)假性尿失禁(充盈性尿失禁)

(3)压力性尿失禁(不完全性尿失禁)

(8min)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1) 心理护理

2) 皮肤护理

3) 尿液管理 尿垫 尿裤 尿壶

4) 室内环境.

5) 重建正常的排尿功能

①持续的膀胱训练 白天每隔1-2h使用便器一次,夜间每隔4h使用便器一次。 ②摄入适当的液体 每日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

③肌肉力量的锻炼 指导病人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每次10s左右,连续10遍,

每日进行数次。

6)导尿术 长期尿失禁的病人,可行留置导尿术。

(4-5min)【巩固练习】

1.尿潴留

2.(1)心理护理

(2)提供隐蔽的排尿环境

(3)调整体位和姿势

(4)诱导排尿 听流水声,用温水冲洗会阴,腹部热敷或按摩,针刺穴位。

(5)药物治疗

(6)经上述措施处理无效,遵医嘱给予留置导尿。

(5-10min)【课堂小结】

1.尿量与次数正常成人24h尿量1000—2000ml,平均约1500ml

(1)多尿:2500ml/24h。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

(2)少尿:400ml/24h或17ml/h。见于心脏、肾脏疾病等。

(3)无尿:100ml/24h或12h不排尿。见于肾炎晚期、急性肾衰竭患者的无尿期。

(4)膀胱刺激征:主要表现为尿急、尿频、尿痛。

2.颜色

(1)血尿时呈洗肉水色。

(2)血红蛋白尿呈酱油色或浓茶色。

(3)胆红素尿 呈黄褐色或深黄色。

(4)乳糜尿呈乳白色。

3.透明度

当泌尿系感染时,新鲜尿液即呈浑浊状。

4.比重

比重在1.015—1.025之间,若比重固定在1.010左右的低水平,提示严重肾功能障碍。

5.气味

泌尿道感染时,新鲜尿液有氨臭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尿液呈烂苹果味。

6.尿潴留病人表现

下腹部胀痛、排尿困难。体检见耻骨上膨隆、可扪及囊性包块,叩诊呈实音,有压痛。

7.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每日白天摄入液体2000-3000ml;指导病人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

8.尿潴留病人的护理上述措施处理无效时,可根据医嘱采用导尿术

(10min)【护考模拟】

【a1型题】(以下每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排便反射减弱的因素有

a.进食量多 b.缺乏膳食纤维 c.进食粗粮d.食用低蛋白,低脂饮食 e食用低糖饮食

2、关于正常尿液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3、下列关于影响排尿活动的因素表诉正确的是

a.焦虑时可出现但不会出现排尿困难b.手术后病人常出现尿失禁 c.老年人因膀胱张力差,易出现尿频症状 d.咖啡、茶、酒类和含盐饮料可有利尿作用 e冬季寒冷,外周血管收缩,使

尿量减少

4、尿失禁病人的护理不妥的是

a.给予病人安慰与鼓励 b.做好皮肤护理 防止压疮 c.控制饮水,减少尿量 d.酌情留置导尿 e指导病人锻炼盆底肌肉

5、压力性尿失禁又称

a.真性尿失禁 b.假性尿失禁 c.充溢性尿失禁 d.完全性尿失禁 e.不完全性尿失禁

6、尿潴留患者叩诊耻骨上部呈

a.鼓音 b.实音 c.浊音 d.清音 e过清音

7、影响排尿的因素不包括

a.饮食与气候 b.排尿习惯 c.疾病因素 d.心理因素 e性格特征

8、利用条件反射促进尿潴留病人排尿的措施是

a.用屏风遮挡 b.耐心安慰、鼓励 c.用热水袋热敷下腹部 d.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e助病人做起排尿

9、正常尿液比重波动范围

a.1.10-1.015 b.1.015-1.025 c.1.005-1.020 d.1.015-1.035e1.025-1.045

10、下列哪项说法不正确

a.胆红素尿呈黄褐色 b.脓尿呈白色浑浊状c.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 d.乳糜尿呈乳白色 e血红蛋白尿呈暗红色

11.新鲜尿有氨臭味,见于

a.健康者 b.膀胱炎c.糖尿病 d.有机磷农药中毒e.肾病综合症

12、少尿是指24h尿量少于

【篇二:生活教案】

第一课:我会自己上厕所

教学目标

1、教会学生自己上厕所,不尿湿裤子。

2、教育学生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学会谦让。

教学重点

学生会正确入厕

教学难点

知道男生上男厕所,女生上女厕所

教学准备

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学生参观。

教学过程

1、参观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本班活动室的厕所。让学生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

2、认识男厕所和女厕所。

分清便池、便桶或便槽,知道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的。男孩站着小便,用便池;女孩坐在便桶上或蹲在便槽上小便。

3、参观学生园公用厕所。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学生园的公用厕所,告诉学生在室外活动时,可就近入厕。

4、让学生懂得大小便时要上厕所。

(1)带学生回到活动室,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

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教育学生在集体活动前、饭前、睡觉前上厕所,有小便时应及时上厕所小便,不要憋尿,尿湿裤子。)

(2)教师请学生谈谈讲讲。

小便时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学生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教男孩子上厕所。

(1)教师请男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

(小便时,不要离便池太远,避免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赃裤子。)

(2)教师还要告诉男孩子,穿有拉链的裤子小便时,要小心,不要损伤皮肤。

6、教女孩子上厕所。

教师请女孩子谈谈,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小便时,要将裤子脱低一些,然后坐在便桶上;蹲在便槽上小便时,要用手托住裤子。)

7、请想上厕所的学生去小便。教师观察学生入厕情况,及时予以评价。

教学反思

1、在日常活动中,教师应随时提醒学生及时大小便,用厕所人多时应相互谦让。

2、请家长注意不要给男孩子穿带拉链的裤子。女孩子的裤子要易于穿脱。

第二课:我要上厕所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能够大胆向老师表达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2、知道有便意时及时入厕,养成不憋屎、憋尿、不尿湿裤子、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教学重点:

有便意时,知道告诉老师要上厕所。

教学难点:

不把尿尿在裤子里。

教学准备:

1、故事挂图、课间、图片。

2、表格、哭脸笑脸标志。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讲述故事《小刚的裤子湿了》。

2、集体讨论:(1)、故事里的小刚怎么啦?他为什么会尿湿裤子?

(2)、你尿过裤子吗?尿在裤子里会有什么感觉?

3、引导学生体验尿湿裤子的感受:(1)、出示体验。

(2)、请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现在是冬天,天气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时告诉老师尿在裤子里,就会像刚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样,冰冰凉凉、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裤子里会很脏、很臭。

4、引导学生说说有了大小便该怎么做。

二、引导学生观看课件,激发学生在活动中能大胆表达自己有便意的需求。

1、课件一:蒙氏自主活动中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2、课件二:集体活动中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3、课件三:做操时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4、课件四:户外活动时

提问: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他怎么啦?他是怎么做的?

小结:你喜欢刚才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三、熟悉学生入厕环境,培养学生不随地大小便的习惯。

1、图片一:厕所里外环境——简单介绍入厕方法

2、图片二:厕所男女标志——区分男女厕所

3、图片三:男、女孩入厕——正确入厕

4、图片四:清洁员清理厕所——提醒学生要将大小便便到便槽里。

四、判断对错

1、介绍表格及哭脸笑脸标志

2、引导学生根据图中学生表现判断对错,并贴到表格中合适的位置。

五、组织学生集体入厕

教学反思

1、要一个一个的教他们正确大小便方法,便后整理衣服。

2、生活中,加强学生入厕能力的培养

第三课 自己事情自己做

教学目标: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学生知道学生园入厕的地方,学习自己上厕所,并知道大小便及时入厕。

2、养成便后洗手,拉好自己的裤子,逐步形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3、学会自己穿衣服。

教学重点:

有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的意识。

教学难点:

会自己上厕所,自己拉好裤子。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小动物大小便的图片,和小朋友自己学会穿衣服的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活动

师问:小朋友,你们会大小便,知道在什么地方吗?

教师讲解有关入厕的地方,动作,每个小朋友都要模拟学会练习,做到不拥挤,有次序的好习惯。知道大小便后,应该怎样?

(有些不会的小朋友,在没有学会之前,想要大小便,可以告诉老师,不能等到来不及了再说,以防弄在身上。

2、师问:小朋友,你们会自己穿衣服吗?

师要讲解,衣服要天冷添加,天热要脱掉,要模拟衣服有两种穿法,套头的衣服、有衣扣的衣服、裤子的穿法。每个小朋友要加以练习穿

衣服的技巧,学会自己动手能力。

3、学会自己动手,掌握生活自理能力。

活动结束:

日常生活中可随时提醒学生自己动手做自己的事。

听儿歌:穿衣服

小褂褂,小裤裤,都有几个小窗户,小扣扣探出头,夸我学会穿衣服。

教学反思:

学生会会穿带扣子的衣服,不太会穿套头的衣服,要一个一个单独指导,日常生活中,要多加培养他们穿衣的能力。

第四课: 讲卫生

教学目标:

1.解儿歌内容,初步学会念儿歌。教育学生懂的作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好孩子。

2.学习词语:剪指甲、擦鼻涕、换衣裳。

教学准备:

图片一套、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的头饰若干。

教学重点:

熟读讲卫生儿歌。

教学难点:

有讲卫生的意识,知道什么是讲卫生。

教学过程:

1. 教师出示小鸭、小鸡、小狗、小猫的图片,引出课题。今天,我们班来了几位客人,看看,他们是谁?

2. 教师示范朗读儿歌一遍。

3. 教师结合图片示范朗读,并依次提问:

①小鸭怎么叫?叫我们干什么?

【篇三:幼儿园大班我会上厕所教案】

篇一:我会上厕所教案

适应科教学设计

篇二:健康活动《我要上厕所》

春江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稿

点捏橡皮泥,还有的在画画,可是只有小刚一个人坐在旁边,低着头,双腿夹得紧紧的,

小红看见了说:“小刚,你快过来玩啊?”小刚低声说:“我的裤子尿湿了。”说完脸红了,头更低了。小红喊了起来:“真羞啊!

小刚的裤子尿湿了。”小朋友一起笑了起来。这个时候,小刚却伤心地哭了。 篇三:健康教案

小班健康活动

健康:我要上厕所

活动目标:

1、 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不尿湿裤子。

2、 知道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

活动准备:

1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和使用。

2教师将幼儿分成男孩组和女孩组。

活动过

1、 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故事《小刚尿湿了》

(1)、故事里的小刚怎么啦?他为什么会尿湿裤子?

(2)、你尿过裤子吗?尿在裤子里会有什么感觉?

(3)、请幼儿谈自己的感受。

小结:现在是冬天,天气很冷,有了大小便不及时告诉老师尿在裤子里,就会像刚才毛巾放在胳膊上那样,冰冰凉凉、不舒服,而且如果是拉到裤子里会很脏、很臭

2、 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班级厕所。

3、 分别请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

(1)男孩子入厕。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将小便弄到便池外?(不要离便池太近,以免弄脏裤子)

(2)女孩子入厕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让小便弄湿裤子?

4、 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入厕的注意事宜。

——教师带幼儿回到活动室。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

——厕所里人多怎么办?小便急怎么办?(厕所里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5、 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幼儿园公用厕所。

反思:

我要上学厕所》是针对小班幼儿刚入园,有些生活行为不能自己完成而制定的课程内容。 因此,本活动目标设置为: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不尿湿裤子/知道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第一个环节教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故事《小刚尿湿了》,从这个故事中知道尿湿裤子对我们的身体和心理都不好。幼儿在听这个故事的时候很认真,提问后也能说出自己的想法。 第二个环节教师和幼儿共同参观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是大小便的地方,并能识别男厕所和女厕所的位置。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基本能识别男厕所和女厕所的位置,知道自己在哪小便。带幼儿参观厕所,幼儿显得很兴奋,像小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很是热闹,我说话的声音基本上被盖住了,演变为我说我的,他们说他们的一种状况。

第三个环节分别请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讨论怎样上厕所才不会弄湿裤子,请小朋友示范正确的动作。幼儿对这一环节很感兴趣,争相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积极性很高。 第四环节针对特殊情况做出相应的对策。玩游戏想上厕所怎么办,吃饭时想上厕所怎么办,集体活动时想上厕所怎么办,知道要和老师说,去上厕所。也知道当厕所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知道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活动结束后,幼儿知道小便要去厕所,男女小朋友都能找到正确的地方,能做到不尿湿裤子。 健康:手指兄弟

活动目标

1 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五个手指。 活动准备

幼儿用书:纸板“手”《手指兄弟》。

活动过程:

一、出示纸板“手”做游戏。引导幼儿认识手。

1.出示“手”以 “手”口吻导入课题并进行游戏。

2.让幼儿把小手举起来并提问:我们有几只小手?小手是什么样子?

3.师小结。

二、纸偶表演,引导幼儿了解各个手指名称。

1.幼儿用自己的手练习说手指名称。

2.幼儿在五个手指手上,练习做手指操。

三、师幼讨论:如何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1.小手是我们的好朋友,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手呢?

2.师幼一起看幼儿用书《手指朋友》:图上有尖锐品。并提问:这些东西能玩吗?为什么?

3.师幼一起看幼儿用书《手指兄弟》:冬天,小朋友在户外戴着手套。并提问:天冷了,怎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4.师小结:样保护自己的小手。

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节省了幼儿想象的时间,没有让幼儿很好的发挥想象,也许每个手指都该带着幼儿比一比,想一想,也许思想不会局限,比如一个手指还可以变成“毛毛虫爬呀爬”我忽略了。留给孩子时间想象是必要的!

健康:咕噜咕噜来漱口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2.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养成饭后漱口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小熊拔牙》故事ppt、洗手盆若干、漱口杯每人一个,温开水或矿泉水。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小熊拔牙》,仔细听故事,一会老师有问题问你。”

二、播放图片,讲述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一)问题:

1.妈妈为小熊买了多少糖?

2.妈妈对小熊说一天吃多少糖果呢?

3.妈妈对小熊说一天只吃一块糖,小熊答应了吗?

4.小熊后来是怎么做的?

5.最后小熊的牙齿怎么了?

6.小熊的牙齿为什么会这样?

(二)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你吃糖吗?吃多了会怎样? (引导幼儿说出多吃甜食对牙齿不好。)

三、通过观察、讨论,引导幼儿发现吃完东西会有残渣留在牙齿上,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漱口方法。

师:“小熊吃多了糖引起了牙痛,如果小朋友吃多了糖怎么办呢?”

1.引导幼儿用正确的把粘在牙齿上的残渣吐出来,让幼儿观察吐出的残渣。

2.“咕噜噜”漱漱口,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漱口方法,让水在嘴巴里咕噜噜地唱歌,然后吐出脏水(可以让幼儿用温开水或矿泉水漱口,防止幼儿吞下水)。

3.让幼儿看看自己吐出的残渣,告诉幼儿吃完东西要漱口。

反思:

因为本节是小班的健康课,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抽象、夸大的教学方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在利用儿歌来强化漱口时我觉得我做的不够细致。本节活动的难点就是让孩子掌握漱口的方法,应该利用儿歌来调动幼儿的积极性,能够更加形象的掌握漱口方法。 篇四:第1周健康:《我要上厕所》

小班上学期健康活动:

《我要上厕所》

活动目标:

1、学习自己入厕,尽可能的不尿湿裤子。

2、知道当厕所人多时要排队,不争抢,注意安全。

重点:知道及时的上厕所,当厕所人多时不争抢。

难点:幼儿能正确的,排队上厕所。

活动准备:

幼儿熟悉本班的卫生间、教师将本班厕所打扫干净,便于幼儿参观和使用。 活动过程:

1、教师给幼儿讲述故事《小刚尿湿了》,并根据故事的内 容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正确的回答。

2、教师带领幼儿共同参观班级厕所。让幼儿知道厕所那是大小便的地方,男孩、女孩小便的方法是不一样。

3、分别请男孩子和女孩子上厕所,并提出入厕的要求。

4、教师和幼儿共同讨论入厕的注意事宜。

(1)玩游戏时想小便怎么办?

(2)吃饭时想小便怎么办?

(3)集体活动时想小便怎么办?

(4)厕所里人多怎么办?

(5)小便急怎么办?(厕所里人多时不争先,不拥挤,依先后顺序小便。小便急时,可与其他幼儿协商,让自己先用厕所。)

活动延伸提示:

效果分析:

附:

故事:小刚尿湿了

幼儿园的游戏时间,小朋友们正玩得很开心,有的搭积木,有的捏橡皮泥,还有的在画画,只有小刚坐在一旁,低着头,双腿夹得紧紧的。小红看见了说:“小刚,你快来玩呀!”

小刚低声说:“我把裤子尿湿了。”说着他脸红了,头更低了。小红喊了起来:“真羞啊!小刚的裤子尿湿了。”小朋友们一起笑了起来。小刚委屈地哭了。

篇五:健康教案

大班健康活动:我会自己睡觉

活动目标:

1. 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学会独自一人睡觉。

2. 能够大方地在集体前发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 培养能力和勇敢的品质。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 红色笔人手一支。

3.红花若干。

活动过程:

1. 教师讲述故事《乖乖睡觉》。

乖乖是个小女孩,她很聪明也很能干,就是胆小,每次睡觉都要妈妈陪。一天,妈妈出门去了,乖乖一个人躺在床上,她哭起来:“妈妈来拍乖乖睡觉??”住在山那边的熊妈妈听到了,赶过来一看,原来是乖乖不愿一个人睡觉。熊妈妈说:“乖乖,我来拍你睡觉吧。”熊妈妈就伸出大手,“啪啪,啪啪”地拍了起来,可是只听到“嘶啦----”一声,被子被熊妈妈拍破啦。熊妈妈难过地说:“唉,我的小熊宝宝从来不要我拍,都是自己睡觉的。”乖乖听了,很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对熊妈妈说:“我也长大了,我也会自己睡觉,我不要妈妈拍了。”

2. 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

教师:乖乖原来是怎么睡觉的?她这样哭闹对吗?为什么?

让幼儿知道自己长大了,应该自己睡觉,只有胆小、不懂事的孩子才会要妈妈陪,这样会影响妈妈做事,而且和大人一起睡觉,呼吸的人多,空气不好。

教师:熊宝宝是怎么睡觉的?这样好吗?为什么?后来,乖乖怎么对熊妈妈说的?让幼儿知道要向熊宝宝学习,独自一个睡觉。

3. 通过讨论,让幼儿明白独自睡觉的好处。

教师:你在家里独自一个睡觉吗?你独自一人睡觉感觉怎么样?你喜欢一个人睡觉吗?为

什么?

讨论:一个人睡觉好,还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睡觉好?

4. 阅读幼儿用书《我会自己睡觉》。

引导幼儿看图说说:图上的小朋友是怎样睡觉的?为什么?请你给会一个人睡觉的小朋友送上一朵红花。

5. 评红花活动。

给独自睡觉的幼儿发红花给予表扬。鼓励其他幼儿回家学习一个人睡觉,做个懂事、勇敢的好孩子。

活动建议:

小班健康活动教案:睡觉要有好习惯

对于新入园的幼儿,稳定幼儿的情绪是我们老师工作的重中之重,另外新生的午睡也是老师最头疼的问题,有好多小朋友第一次在园午睡时都是大哭大闹,不愿意一个人入睡,就是愿意睡的,睡姿也各式各样,针对这一情况,我就设计了这一活动,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睡叫习惯。

活动目标:

1、通过比较,分清哪些是睡觉的好习惯。

2、逐步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图片三套(a陪睡与独睡,b早睡早起与晚睡晚起,c睡姿正确与睡姿不正确) 活动过程:

1、教师提问,引出陪睡与独睡的话题。

(1)是大人陪着睡的?谁是自己谁的?

引导幼儿说出大孩子是自己睡的?

(2)小朋友在家里是自己睡还是大人陪着睡的?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片a。

教师小结:小孩长大了,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学会自己睡,不要妈妈陪,这样你的胆子就越来越大。

(3)如果有的小朋友自己睡哟扑点害怕怎么办?让幼儿互相讨论,想出克服的办法。 教师小结:睡时开着小灯、听听轻柔的音乐,这些好办法都会帮助你,让你不要大人陪,自己慢慢睡着。回去可试试。

2、教师提出问题,引出早睡早起的话题。

(1)今天早晨你是几点起床的?昨晚你是几点睡的?为什么?

根据幼儿回答,教师出示图片b。

(2)你们觉得睡做得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早睡早起精神好,对身体有好处;晚睡晚起对健康不利。

3、出示图片c,提出问题:

(1)你睡觉是象谁的样子?

让幼儿从图中找出自己睡觉的姿势。

(2)小朋友觉得谁睡的姿势好?谁的姿势不好?为什么?

教师小结:要养成好的睡眠习惯,不蒙头,不趴睡??

4、教师与幼儿做游戏。当教师手指任何一张图片时,认为对的就拍手,认为错的就摇手。 幼儿园托班健康活动:牙齿白花花

设计思路:

宝宝们对“刷牙”这个动作很感兴趣,都争着想着一个个和我一起念着儿歌刷牙,每当念到“牙齿刷得白花花” 时都要笑上好一会儿。有了刷牙的兴趣,该培养正确刷牙的方法和习惯了,我觉得一定要家园一致共同教育,才会让每个宝宝真正做到爱护牙齿。可以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让家长们了解让宝宝们如何正确地刷牙等。

活动目标:

1、让宝宝们初步了解刷牙的正确方法。

2、了解爱护牙齿的基本常识,少吃甜食,早晚刷牙。

活动准备:

每个幼儿一个茶杯;牙刷、龋齿图片。

活动过程:

1、设置问题,引出主题。“宝宝,你们知道怎样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牙齿没有蛀牙啊?该怎么办呢?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让牙齿变干净?”

2、宝宝们都很感兴趣而且较有积极性。有的宝宝还迫不及待地问道:“那怎么办呀?”吊足了宝宝们的胃口,激发宝宝们的学习探索欲望。

3、老师示范漱口刷牙的步骤: 取半杯水喝一口,吐出口中的水,用牙刷在牙齿上来回左右上下的刷牙,然后再喝水把牙膏的泡沫吐出来,在连接喝几口水都不能吞到肚子里,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