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农业科学2008,45(1):175—179 Xin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鹰嘴豆在旱作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 产量影响的研究 库尔班・尼扎米丁 (1.农业大学草业工程学院/草地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鸟鲁木齐830052) 摘要:试验在乌鲁木齐和奇台县碧流河乡旱作条件下进行,主要研究了鹰嘴豆种子出苗、幼苗成活以及获得 高产的最佳播种时期。试验结果表明,鹰嘴豆在北疆农牧区旱作条件下可以栽培成功,最适宜的播种期为4 月上旬。在无灌溉条件下选择其他时期播种时种子出苗及幼苗发育均不佳,而种子产量也不高。试验研究结 果为在北疆地区旱作条件下种植鹰嘴豆并提高其产量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鹰嘴豆;旱作;播种期;产量 中图分类号:s529.0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33o(2oo8)ol一0175—05 Study on the Effect of Diferent Souring Seasons on Yield of Cicer arietinum Under Non—.irrigation Condiiton in the North Xinjiang Kuerban‘Nizamiding (Key Iztboratory of Grassland Resources and Ecology of Xinjiang,College of Pratacuhural E, ,lee ,lg,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Urumqi 830052,China) Abstract:This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o seek sprout and small seedling surviving under the non—・irirgation condition in Ummqi and Qitai.The result indicated that C/cer adeKnum call be cultivated successfully under the non—irrigation condition offarming and livestock areas n Nortih xJnj ̄ag,and lsao indicated hatt he tbest sowing time is the first ten days of Apfil.Cicer arietinurn can not survive any more under the non—irrigation condition in other period,except the fistr ten days ofApril.The result ofthis experiment Can only be applied to the dry area in North Xinjiang where there is much snow in the winter and no irrigation,and alo prsovides feasible method,new technology,as well as scientific basis for Cicer arietinum cultivating. Key words:Cicer arietinum;non—irrigation plant;sowing time;yield 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又叫桃豆,为豆科鹰嘴豆属植物,我国有四种,均产于。它们是:一 年生的栽培鹰嘴豆(Cicer arietinum L.)、多年生的野生准噶尔鹰嘴豆(C.soongoricum)、昆仑鹰嘴豆(C. jacqumontii)及弯梗鹰嘴豆(C.gexuosum)【卜9l。 栽培用鹰嘴豆是饲用、食用和保健用的珍贵豆类作物,有两个亚种即白花白粒鹰嘴豆和紫花皱 粒褐色鹰嘴豆。中亚和南亚各国也有种植,在我国东北和甘肃河西走廊零星空地种植紫花皱粒褐色鹰 嘴豆。主要种植白花白粒鹰嘴豆。 鹰嘴豆籽粒含蛋白质28%一32%。由于其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钙、磷、铜等矿物质,具有较高的 医用价值。长期以来维吾尔医视其为珍贵滋补品,同时也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保健食品和主要的补钙 药品。 鹰嘴豆与其他豆类作物及抗旱作物相比,具有需水少,成本低,经济价值高的特点。据乌鲁木齐和 奇台县种植结果表明,鹰嘴豆在北疆积雪地区不灌水、不施肥的条件下籽粒可达140 kg/667 m2(相当于 42 kg蛋白质)。这对干旱缺水地区开展生态农业来说是一个较好地栽培作物。 收稿日期:2 ̄97—01—15;修回Et期:21307—03—23 基金项目:困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项目(2004~2006) 作者简介:库尔班・尼扎米_『(1952一),翼(维吾尔族),人,剐教授,博士,硕导,研究方向为饲料生产和旱生牧草(作物)的建植技术 (E—mail)kurbann@xjau.edu.eFt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176・ 农业科学 45卷 长期以来,由于鹰嘴豆在高产栽培技术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加上生产手段落后,管理不善,从而导致产量 低而不稳。因此开展鹰嘴豆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验于2004年和2006年在奇台县和乌鲁木齐市旱作条件下进行,主要研究鹰嘴豆种子出苗、小苗 成活及获得高产最适宜的播种期。该研究结果对北疆农牧区旱作种植鹰嘴豆提供技术指导。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区概况 1.1.1奇台县碧流河乡试验区 奇台县碧流河乡山前旱地,海拔高度1 300 1 600m,半干旱气候,冬季严寒,积雪覆盖厚,春季升温 快,夏季不太热,年平均温度5.5℃,年绝对最高温度38.8℃,年绝对最低温度一39.5℃,年降水量270 340 mm(所试验年份的降水量为270 r姗),蒸发量2 170 r姗,土壤为荒漠灰钙土和黄土灰钙土,11月上旬 上冻,4月上旬解冻,无霜期可达150 d。试验地前一年种植大麦。 1.1.2鸟鲁木齐市试验区 位于乌鲁木齐市老满城农业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海拔高度850 900 m,半干旱气候,冬季严寒, 积雪覆盖,春季升温快,夏季酷热,年平均温度6.5℃,年绝对最高温度41.8℃,年绝对最低温度 一41.5℃,年降水量200—250 mm(所试验年份的降水量为210 I姗),蒸发量2 570 I姗,土壤为荒漠灰钙 土和灌溉灰钙土,11月中旬上冻,3月中旬或下旬解冻,无霜期可达165 d。试验地为长时间无灌溉的荒 地。 1.2材料 试验用的鹰嘴豆是白花白粒种,种子来源于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千粒重15 25 g,发芽率为98%。 1.3方法 1.3.1试验处理 试验在两个地区分别设5个播种时期,即4月1 5日、4月l0 15日、4月2o 25日、5月1 5 日、5月10—15日(奇台县每次晚播5 d),每个处理播6行,小区面积2X 3=6 m2,重复三次。 1.3.2播种方法 试验地在每次播种前深耕、平地,采用条播,行距30 cm,一行播30 cm种子,播种深度3 4 cm。 1.3.3田间管理 试验过程中不灌溉,不施肥,两次松土除草。没有出现病虫害。 1.3.4观测及计算 从早春开始每10 d测定一次耕层土壤含水量和地表温度,并观察生育期。种子出苗后测定其出苗 率,种子成熟后进行单株考种,并按小区分别收种计算各处理的种子产量,最后分析和比较。 2结果与分析 2.1 土壤水分和地表温度的时间变化 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地的土壤含水量早春高,达48%,晚春低,初夏开始干旱,仅在12%左右。地表 温度早春低,仅为7℃,以后逐步升高,6上旬达29℃。分析其原因:试验地冬季积雪,早春融化的雪水渗 到土壤里,使土壤耕层含水量达到较高的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气温不断升高,土壤含水量逐渐降低,地 表温度逐渐升高。给出各时期土壤含水量和地表温度。图1,图2 2.2各个处理的种子出苗率和产量动态结果 两个地点不同播种时期播种的鹰嘴豆出苗率和种子产量变化为,在老满城教学实习基地和在奇台 县碧流河乡山前旱地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种子产量虽有一些差异,但是产量变化趋势是一致的,说明两 地进行的试验方法可行。试验结果中除处理1与处理2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处理之间差异是极显 著。综合两个地区的试验结果,可得出北疆冬季积雪的、年降水量220 340 r姗的广大农牧区在旱作条 件下可以种植鹰嘴豆,而且产量较高,成本低。 由两地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鹰嘴豆种子产量与播种时期有很大的相关性。即两地播种时期选择在 4月1—5日时种子产量最高,达1 950 kg/hm2和1 860 kg/hm2。这是因为鹰嘴豆种子发芽所需要的水分 多,温度要求较低的缘故,而试验地4月上旬温度较低(仅在7℃左右),土壤含水量较高,达48%,满足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库尔班・尼扎米丁:鹰嘴豆在旱作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177・ 鹰嘴豆种子发芽的要求。从4月1日开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种子产量逐步下降,5月10播种时种子出 苗最差,基本上没有开花结实。这是因为随着时间的推迟,气温逐渐上升(27℃),蒸发加快,土壤湿度降 低(仅在12%左右),种子出苗得不到充足的水分,大量种子没有出苗而不能保证单位面积内的苗数,从 而产量降低。鹰嘴豆早春播种时产量高的主要原因除了早春土壤含水量高,种子容易出苗外,还与幼苗 早春时期在一定的低温条件下能够通过春化作用有关。而晚春、初夏播种由于土壤含水量低,又缺乏低 温条件,幼苗不能通过春化阶段,从而造成开花结实少种子产量降低。鹰嘴豆播种时间从早春开始每推 迟10 d,种子产量下降8%~20%。图1~4,表1~3 一。\・\一.\. 4・l 4・ll 4・2l 5・l 5・ll 5・2l 6・l 6・ll 测定时削 图1 0~3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动态 Fig.1 Average water content of 0~30 cnl soil 0 一一… 一 4・1 4・1 1 4・21 5・1 5・1 湖0 t时Jgj 图2各个时期地表平均温度变化 Fig.2 Average temperature of soil surface in different periods 表1 奇台县碧流河乡试验区不同播种时期鹰嘴豆种子产量结果 Table 1 The result of seed yield changes of Cicer arietinum (rI1le result of in Qitai Biliuhe Experimenta1)in diferent sowing seasons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1期 库尔班・尼扎米丁:鹰嘴豆在旱作条件下不同播种期对产量影响的研究 ・179・ 3 结论 3.1北疆冬季积雪年降水量240~340 rfllTl的广阔的农牧区在旱地条件下可以种植鹰嘴豆。鹰嘴豆种 子产量与播种时期有很大的相关性,在旱地条件下4月上旬(1~10日)播种的种子产量最高。从4月1 日开始随着播种期的推迟,种子产量逐步下降,推迟到5月中旬种子出苗最差,产量最低。所以,在北疆 地区种鹰嘴豆时千方百计抢墒播种,即必须在4月10日之前播种完备。 3.2该试验结果只能应用在北疆冬季积雪而不浇水的旱地。有灌溉条件的地区鹰嘴豆最佳播种期有 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库尔班・尼扎米丁.旱生豆粒良药一鹰嘴豆及其栽培技术[J].农业科学,1984,(6):42—47. [2]闵继淳,肖凤,紫花苜蓿秋、冬播种的研究[J].草地与饲料,1988,(3):12—13. [3]阿米娜,热依拉・木合甫力.鹰嘴豆引种初探[J].农业科学,1997,(4):161—162. [4]库尔班・尼扎米丁.驼绒藜旱作建植技术的研究[J].八一农学院学报,1992,(3):82—84. [5]库尔班・尼扎米丁.鹰嘴豆的最佳播种量[J].农业科学,2000,(2):8—10. [6]龙静宜.食用豆类种植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O02:103—107. [7]库尔班・尼扎米丁.鹰嘴豆栽培新技术[M].乌鲁木齐:青少年出版社,2004. [8]阿米娜・阿布力米提,祖丽哈娅提・那思尔丁,刘成,等.诺胡提(鹰嘴豆)的开发利用研究[J].农业科学,2002,39(1):45—47. [9]吐热依河木・依米提,艾买尔江・吾斯曼,王冀川,等.鹰嘴豆地膜覆盖栽培试验[J].农业科学,2004,41(2):100—101. 简 讯 《农业科学》被评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 2006年10月30日本刊收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的函: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 究所组织,依托中国农学会科技情报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图书馆分会、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期刊分会, 2005--2006年进行了中国农业核心期刊评选。本次评选根据文献计量学原理-9方法,经多项指标定量 评价,并邀请专家对定量结果进行了定性评审,共评远出152种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其中<农业科 学)被评选为“中国农业核心期刊”,并编入<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06)。 <中国农业核心期刊概览2006)于今年9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 <农业科学>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