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行游记
2013年7月,盛夏,酷暑,开始了难忘的西行游。西部,自然风光旖旎,美景数不胜数,
十天行程仍无法细细品味,但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足以在层层叠叠的日子里成为幸福的画面,激荡起对生活的热爱,收纳大自然的馈赠。 1、第一次坐飞机
第一次坐飞机,飞往西安,到达咸阳机场。坐飞机的感受远没有想象的好,原本二个小时的时间,因为遇到积雨云,临时迫降到了郑州,再飞往咸阳,坐了五个多小时,因此也格外的印象深刻。
飞上天空的那一段,失重的感觉像是在游乐场,巨大的隆鸣声不绝于耳。窗外的景色却与地面大不相同,吸引我们不断向往张望。哇,房子街道慢慢变得越来越小,河流像玉带一样展现出美妙的曲线,天上的白云随着气流拉手飞舞。随着飞机越飞越高,城市渐渐消失了。穿过云宵,阳光蓝天环抱着我们,天真蓝,蓝得没有一丁点杂质,无边无际;云真白,像一床巨大柔软的棉被,厚实蓬松;阳光在下午五六点钟的时,比在地上更加光芒四射,第一次觉得与太阳这么接近。飞机平稳飞行到预定高度后,我们已经将白云踩到了脚底。厚厚的白云像地毯一样,像羽绒,像绸缎。像流水一样从眼前流过,时而紧凑,时而稀薄,阳光照射在白层里,折射出橙黄的颜色,还忽明忽暗。从稀薄的云丝里,看得见地下的景致,一幅幅不必修改的地形图,错落有致,高低起伏。飞过西部天空时,地表景象变成了戈壁,大片大片的黄沙,在白云映衬下流淌。“哇,实在太美了!”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坐飞机的难受也忘到了九宵云外。
尽管第一次坐飞机,时间太长,又两次起飞两次降落,也只好当是买一送一的大优惠,回想起来,还是让人忘记了难受,只想得起美景。 2、古都西安
西安是到达的第一站,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现代化的都市已到找不到丝绸之路的风尘,整齐宽敞的城市布局却给南方来的我们感觉最为舒畅。
到西安一定要去兵马俑。站在兵马俑坑里,浩大的气势,悠远的气息,壮观的兵士,土黄的黄土让人震憾,“气场”这个词用在这个地方是最为恰当不过。
一尊尊出土的俑,似乎在无声地与游人对话,“静极则生动,愈静则愈动”。当年也不似那么遥远,他们列着队,驾着车,骑着车,整齐划一地准备出发。他们时而眼光深遂,时而威武坚定,时而专注凝神,不到面前,很难体会这种气魄。不论国籍、语言、文化是否相通,站在
兵马俑前,“此时无声胜有声”,给人不同的体味。
西安除了兵马俑,还有很多可以游览的地方,大雁塔、碑林、法门寺、街,几天也玩不完,而我们第二天就必须到到下一站敦煌,不能一一去游玩了。 3、神秘敦煌
敦煌、飞天、丝绸之路、大漠,很多的词语交织出没有来敦煌之前的印象,一直觉得很远,很神秘,27日晚上九点我们抵达到敦煌机场。这里与北京时间有两个小时左右的时差,九点才日落西山,早晨五六点太阳就升起,日照时间长,想想这里的人们工作时间也忒长,真是很勤劳。
敦煌地处甘肃西北部,地广人稀。全市总面积3.12万平方公里,其中绿洲面积1400平方公里,被沙漠戈壁包围,故有\"戈壁绿洲\"之称。两天在敦煌,最值得称道是莫高窟、鸣沙山、瓜果。
莫高窟,上千年的历史,一句两句不足以概括她的内涵,亲身去看去感受也只能看到很小的一部分,被称为千佛洞,中国四大石窟之首,连讲解员的都是由此衍生专门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学科——敦煌学的研究生来担任,可见其博大精深。景色如何我不想去描绘,因为语言不足以道其万一,文字不足以讲明,一路下来只给我留下两个想法。历史留给我们无比丰厚的宝藏,是先人的智慧结晶,我们才有幸看到。无论哪朝哪代,人都对幸福无比渴望。第二个是保护文物,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更加完整的念想。莫高窟也见证着弱国被外国列强瓜分的血泪史,上到国家下到个人,不进则退的残酷现实没有中止过一刻,莫高窟也在与我们同呼吸共命运,默默诉说历史的尘埃。
第二天去鸣山沙,看到了月牙泉,真是像歌里唱得那么美。一座城市里居然有一座沙山,还能发出奇特的声音,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功。第一次见到真的沙漠,每走一步路都是那么的费劲,高温下的炙热,让人很难坚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多高武功的侠客来这里也会有有力使不出来的感受。于是沙漠里最有趣的项目便应运而生——骑骆驼。骆驼没有想像中那么好看,那么伟岸,小小的骆驼驮着游客绕着鸣沙山走到月牙泉。坐在驼骆上比在沙里走路是省力多了,但一步一颠的抖动骨头也似要拆散架一样的颠簸。像骆驼、牛这些个吃草的动物性格都还是比较温驯的,低头做事,需要很少,在这种地方如果没有骆驼生活难以想象会怎样。
敦煌盛产大量的瓜果,味道甜美无比,是中国境里瓜果最好吃的地方之一。哈密瓜几毛钱一斤,个个甜蜜无比,是我目前为止吃得最甜的哈密瓜。而这种甜,可能一辈子也不会忘记,也很难忘记。
4、玉门关与阳关
离敦煌不远的,驱车赶到玉门关,当时太阳特别的大。但冲着“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大家都想去体会一下诗人的情怀。到了那里,就是一个小土堆,实在没有什么可看的,但想想出了这里就算是塞外,再也见不到故乡的人,故乡的草了。站在此处的诗人是怀着怎么悲怆的心情,依依惜别,是别友人还是别家园还是别祖国?大漠的风沙肆无忌惮地刮,几十公里也见不到一个人,只有这玉门关孤立的矗立在这里,还能看见一滩水草,有一个能站人的土堆像一个驿站一样的能让人靠一靠,能马上吃口草,似乎雪中送炭般的温暖。不知道当初王之涣站这个土堆前怎么就能写下那么脍炙人口的《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阳关,基本上只有一个小山包,在上面复建有一些建筑。大诗人王维的雕像,弓背手指正前方。阳关也因“诗佛”王维的《渭城曲》而名声大振: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大漠风情里,孕育了边塞诗派,留大量的优秀作品,如广宽的戈壁一样历久弥新。 5、天下雄关
看着美景吃着哈密瓜的旅程很快到了第五天,下一站来到了嘉峪关,天下第一雄关。远远可见的祁连山雪在八月份还没有融化,流淌下来的雪水冰凉刺骨,广阔的戈壁,一座始于明代的长城,拔地而起,不似北京的长城依山而建,但依然气势如虹。风干的土砖经历岁风的风霜,傲然不倒,稳固如新。
去的时候有一部分正在进行改建,但主体部分还是游人如织。城楼上远远望着戈壁,连绵的小山,山都不太高,吹着凉凉的西北风,尽管顶着大太阳,却让人联想起大漠深处多少将领戍守边关的英姿。这一点走到将军府更是让人体会颇深。嘉峪关里设有将军府,小小的院落,里面塑有高分子仿真雕塑,再现了将军接见外国使者,管家算帐,士兵兵器等,都惟妙惟肖,如身临其境。
非常值得一提的这嘉峪关又吃到非常美味的烤全羊和小吃摊上的烤牛羊肉。这里的牛羊多,肉质好,在南方是没有办法养出这样的牛羊,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美食。这一路上最甜敦煌哈密瓜是很不错的,烤羊肉也是地道的,最后还可以去兰州吃到最正宗的拉面,这一路的美食都够人回味好几壶了。 6、丹霞地质公园
丹霞多美的名字,想想夕阳下,彩霞飞舞,真是美不胜收。而在此之前我们还去了雅丹地
质公园。丹在这此处是红色的意思,这是我个人的理解,因为土质基本上呈现出红色。加上喀斯特地貌(我们家乡就是这种地貌),还有高原、戈壁,西部特有的形态都看到了,这次西部行真是一堂生动的地理历史课。
地理书封面曾用丹霞作封面,可见其标志性地位。进了景区一看,果然是很美,是上天的馈赠吗?如油画一般的笔法,横看成岭侧成峰,居然还都形态各异,像众僧拜佛、火焰山等,都非常逼真。景区分有四个部分,有观光车循环还是比较方便的。五彩斑斓的色彩,浑然天成的形状,天然雕饰出来的画卷,在不同的气候、光照条件下还呈现出不同的景象。我们去的时候是五点多钟,再晚一点就可以看到夕阳落山余辉洒满丹霞山的景象。然而就是这样站在群山环抱中,山与天相接下,真让人感慨,在西部气候这么恶劣的地方,上天也似乎格外怜惜,赋于西部更加壮丽的的山河。 7、西宁
青海省的西宁,称之为夏都。今天已经是2013年7月31日,家里的气温已到达到了四十度,持续高温警报二十多天了。这一趟基本上都是干热的地带,怎么热也不太出汗,就感觉比烤,加上高原,这里烤着吃的东西比较普遍。
去西宁的路却是我这一辈子也无法忘记,也很可能很难超越。从嘉峪关到西宁坐了整整九个多小时的车,并且基本上全部是翻山越岭,海拔在三千米左右,最高处达四千多米,去时也很担心高原反应,又带着小孩,还好一路就坐着车没有什么难受的反应就到了西宁。不得不提一下,沿路来的看到的风景,一路风景一路惊喜吧。也不是没有见过图片,但是真的看到山和水,牛和羊的,但看到这么多,这么广的图卷还是很震撼的。没有什么图片能装下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相片能拍下所有的角落,这就是旅行最吸引人的地方。
重重叠叠的高山,那么近的矗立在眼前,高大雄壮,满山的羊群,真是像星星一样散落在地上,不注意看以为是不动的,仔细看全部在找草吃。星星点点的蒙古包是牧人们生活的场所,其实里面很简陋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好,生活的艰苦也是可想而知的,但他们乐于这样的生活,自由自在,天为被地为盖乐观豁达。
车行至甘肃民乐,人们疯狂叫喊起来,一路上的坐车人已经很疲惫了,被这种惊叹惊醒了,是大片油菜花,简直就是花海,在山高的坡地上黄澄澄的,蓝天、白云、高山、流水、油菜花,不必加工的艺术画,连画家也不能穷尽自己的笔墨去一一呈现。于是大家也非要下来照几照相片,恨不得把这里的美景带回家,把这里记忆做为自己的年老时的回味。此处只能配上几张照片有几张脸笑以解我文字的干涩,的确是美!
一路上的苦就不谈了,到了西宁就觉得真凉爽,绝大多数的宾馆都是不装空调的,难怪叫夏都。西宁的建设很不错的,到处可见的清真寺,吃什么东西都不必担心卫生问题。碰一个礼拜或是斋月之类的日子吧,们都关门去了清真寺。如果我们也有一个这样的日子就好,放下手上的一切活动,去静一静,听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在西部的这几天,随处也可以和其他少数民族,但对回族似有更亲切的感觉,这个民族纯洁、淡泊、友善。
此处的笔墨过多了,重点其实是下面的西宁两大胜地——青海湖和刹尔寺。 8、青海湖
从西宁出发150多公里,两个多小时的车程。坐过九个小时的车觉得两个小时也没有什么啦。
车渐行渐近青海湖了,路边多了很多骑自行车的旅友,有三五成群的,也有独行的。蔚蓝色从渐到深一点点离我们的眼睛越来越近了。远远望去那一边海就是青海湖。像海一样的湖,中国最美五大湖青海湖就快要到了。沿路看山看水,看黄土、沙砾,而这湖的蔚蓝似乎是海边的景象。像我们的心情一样,箭一般的到达目的地。大门前已经有不少游客在等候进入景区了,巨大的塔是藏民祈福用的,五彩的彩带,鲜明的向天空召示幸福美满。还没有进门,孩子就雀儿一般,点着脚尖头往里伸,恨不得就飞进去。好不容易进去了坐上电瓶车到湖边去登船。青海湖的面纱终于揭开了。大美青海,大美青海湖。湖面宽广,确实似海,我没有见过海,我想这里就是海。湖面吹过来凉风习习,比高原上的还沁人心脾。白色的石头一块块堆砌在湖边,湖面浪花阵阵,湖面很平,水很干净,水深20多米,海拔在三千米以上。这里没有任何工业,也没有人居住,水显得特别的蓝。湖水清澈,鱼来个头比较大,还打个圈戏嬉,让孩子惊呼:“捕鱼达人里面的鱼,真是会打圈。”
远处群山像慈爱的母亲环抱着青海湖,湖边成片的油菜花点缀,瓦蓝瓦蓝色的天空,棉花糖般的白云拉手,镶嵌着一颗蓝色的宝石,熠熠生辉。好几双新人穿着婚纱在湖边拍结婚照,真是中国境里绝美的景致。我们也连摸带爬的翻到石头边,拍下身后最美的青海湖,哪怕只能拍下青海湖的一角,只能收录下万分之一的美,也要把它带回家。
很快我们被催促着赶上了船,去湖中的二郎剑景区。头上不时飞过鸟,也叫不上名字,导游说这里可是动物们的天堂,生态环境特别好。她一边介绍,似乎我们都没有心思听,一个劲的东张西望,丹霞若是一幅油画,那这里就是一幅山水画,色彩柔美,清透明亮,线条细腻,简单明了,而我们就是在画中游走的人,也是美景的一部分哦。太神奇了,高原明珠,不愧为最美的湖。来了让人不后悔,甚至流连忘返,总要导游催我们抓紧时间。为什么我们久久不愿
意离去?我的感受是这里很干净,连风都是纯净的味道;这里也很平整,像湖面一样抚平人的心绪;这里又很安静,听得清每一只鸟鸣叫的声音;这里又很纯洁,容不下一点点污秽;这里又很柔美,清涤每一个疲惫的心灵;这里又很神奇,连天也如此的亲近„„可能每一个人的感受是不是一样,上天给我们这么样的美景,我们就应该来看看,装进心里,留下烙印,温暖自己。青海湖就是这样一个值得来看看的地方。
景区里还有可口的青海老酸奶,价格不高,酸甜可口,比南方很多景区人性化很多,看来这与天最近的地方人的心灵也纯美很多。 9、塔尔寺
这里除还有不少藏民,因为风俗和地缘我们对他们了解甚少,但藏传佛教还是有所耳闻。而塔尔寺是藏传佛教的六大寺院之一,名声特别大。
门口成片而又错落有致的别具风格的房子,一排排,很有气势。寺里的白塔特别出名,讲解员说是先有塔后有寺,因此得名。藏民对这里十分的崇敬,令我们也生了不少敬畏的心理。来游玩的人很多,里面的规模也是非常宏大的,信教的人在各个殿门口带着像床垫一样的东西在两侧磕头,那种虔诚是令人尊敬的。据说一个藏民正常情况下要磕三个月的头,是那种五体投地的磕法,不得不让人佩服信徒的诚心。
寺里除了塔,还有一个殿里堆砌了黄金和珠宝,从殿里的左侧一角里我真的见到了有生以来最大最多、堆积如山的黄金山,确实襄着宝石的金山,讲解员说至少有几个亿。藏民一生的积蓄都可以捐给寺里,而过着游牧的生活。让人不得不感慨信仰的力量是多大。 10、兰州拉面
这一路走来九天很快过去了,每一处景色都是那么美仑美奂,时间总觉得不够用。而等我们到甘肃首府兰州留给我们时间已经很少了,明天就要踏上回家的火车。
在兰州的印象不太多,路过了著名的兰州大学,在西宁时也路过青海大学。去吃了兰州拉面,到处都是卖拉面的,车子还穿过了读者大道,看见了穿城而过的黄河,三大名片都浏览了一下,只能说是蜻蜓点水。
西行十日记,在我十分控制篇幅的情况快结束了。久居南方的我们,对西部的美实在的太感叹了,竟想不出用什么词汇来总结这十天来看到的美景。美放在心里还不够,还需要分享出去,让更多的人去亲身体会西部之美,写这么多么就更有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