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记录材料 2019年10月 第20卷第10期
浅析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胡 鹏,杨 浩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建设工程学院 安徽 合肥 231603)
【摘要】虚拟现实技术是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产生的,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至环境艺术设计领域,不仅能够使设计变得更为方便、精准,效果更为直观,还能够激发设计者的创作灵感,使其作品变得更为多样化。本文在概述虚拟现实技术的含义和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几点应用。【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环境艺术设计;应用【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9)10-0090-021引言
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创作手段和表现手法已然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因此如何增强环境艺术设计的视觉效果,丰富环境艺术设计的内容和张力,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质量和水平,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数字时代的发展需要,是当前环境艺术设计工作者亟待思考和解决的问题。而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带来了新的机遇,其不仅能够提升环境艺术设计的准确性、交互性和配景展示能力,还能够提升设计效果的直观性,方便客户进行感知体验。2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技术)集合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传感技术、人工智能、网络技术、电子信息等诸多技术,能够实现三维现实,并模拟真实世界的交互环境,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实用技术,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也就是说,该技术能够实现虚拟情景模拟,依托高科技硬件和软件生成逼真的虚拟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观看体验。
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交互性、多感知性、构想性等特征。其中交互性主要表现为人们可与虚拟场景和虚拟的物质内容进行互动,并对虚拟场景或物体进行设置和修改,并就此估算真实环境中可能出现的一些结果。多感知性主要表现为虚拟现实技术能够激发人们的视觉、触觉、听觉等感知能力,增强客户体验的真实感,进而实现统筹规划的目的。构想性主要表现为虚拟现实技术可满足人们对于客观上并不存在的场景的多样化的自由探索需求,并将人们的设想具象化。
3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
3.1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环境空间模型
与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的工具相比,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的原始模型的制作,具有超高的效率性。具体来说,在制定完整套的空间模型设计方案之后,设计人员可先行在AutoCAD上绘制三维平面图,并将其导入SketchUp之中,以方便通过复制、插入和调用创建模型的基本框架;之后运用Lumion等3D软件对精简后的建模工程文件进行材质、灯光的创建,并依据渲染的效果进行修改和调整;最后依据不同的具体设计要求,对尺寸、材质等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并将效果图导出成图片、
90
动画或者可执行文件。
3.2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项目定位
虚拟现实技术能够较为妥善地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项目定位问题,能够使设计者对于造型进行更好的把握。具体来说,设计者要先创建指定区域位置的二维平面图,之后运用3dsMax软件确定场景中物体的具体位置,并按照相关数据进行模型的构建,其中也包括材质贴图、灯光设计与调节、摄像头运动轨迹的设计等,最后经过渲染生成符合要求的视频或者静帧图等。除此之外,运用SketchUp软件还可对3dsMax软件制作的模型进行门窗、植物、家具、灯光、装饰物等方面的优化。虚拟现实技术能够快速进行三维虚拟场景的精确定位,并对其进行相关场景和物体的设计。
3.3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超高速场景渲染
三维空间的场景渲染是环境艺术设计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调整好摄像机角度、材质贴图、灯光等因素保证场景环境的统一的前提下,虚拟现实技术的GPU超高速处理系统能够对场景进行即时渲染,使客户能够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渲染效果,并且在客户对渲染结果提出修改意见后能够做到及时调整,极大地节省了设计者和客户的时间。在此期间,客户还能够得到沉浸式的空间体验,真正参与到设计的细节中去。
3.4 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场景效果展示
客户可佩带VR头盔或者VR眼镜,进入设计好的三维虚拟场景,并观看各部分的设计效果。虚拟现实技术中搭配着高性能大范围的全景显示器,能够放大虚拟场景中的小体积配景,方便客户观看。并且设计者还可运用3dsMax、SketchUp、Flash、AE等软件进行虚拟场景的漫游路径设计,并加入水声、鸟叫声、风声、水景、景观小品、实时跟踪的移动光影等元素,丰富客户的细节体验和感知体验。4结语
虚拟现实技术突破了思维的局限性,弥补了传统环境艺术设计的不足,为当代环境艺术设计注入了新的活力。虚拟现实技术可模拟出具有交互性特征的各种不同的三维场景,呈现更为强烈、直观的设计效果,能够极大地活跃设计者的思维、挖掘设计者的设计潜能,在人机的不断互动交流中提升设计的深度,同时还能使客户亲自感知,方便设计者与客户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大提
信息记录材料 2019年10月 第20卷第10期 信息:技术与应用信息技术在电工电子课堂中的应用感悟
顾玲芙
(江苏省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于推进现代化教育、智慧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在电工电子课堂中,信息技术为传统教学模式带来了革新,合理地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教学过程,更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机结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课堂效率大幅提高。【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信息化教学的应用;电工电子课堂教学【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24(2019)10-0091-021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对于推进现代化教育、智慧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信息化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进一步完善和有效补充,如何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手段,合理实施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一位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笔者通过一堂公开课的教学实践,得到了一些收获和启发。2信息化教学的优势
2.1 化抽象为具象,有助于学生的理解
职业学习的学生普遍觉得电工电子课程难学,其中有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很多电学原理非常抽象,如果只用传统教学模式讲解,学生听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图片、动画、微课等信息化手段就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2.2 信息多样化,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的编写有一定的局限性,固定的知识框架、内容和呈现形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互联网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学生可以通过资料的收集、多种信息的获取,提高了对知识和原理的理解能力,实现了对课本外知识的拓展,通过互联网,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到相关行业的最新动态以及前沿知识,从而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人机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电路的分析计算对于职校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如果采用按部就班的传统方式,十分枯燥,学生往往就会听得昏昏欲睡,若采用仿真实验信息技术手段,能让学生通过实验得出数据,根据结果反推过程,这样一来打破了沉闷,
使课堂变得灵动,从而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4 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
传统课堂,教师主要是通过提问、巡视来了解学生课堂的学习情况,这样的形式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无法全面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无法实现充分的互动。而信息技术的手段则很好地帮助我们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智慧课堂互动系统,教师可以实时监控学生的完成情况,及时点评,学生能将自己的答案和结论分享,同时也能查看到其他同学的解答,可以进行探讨,实现思维的碰撞。
3信息化教学在电工电子课堂中的应用
笔者以《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为切入点,浅谈如何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合理应用信息化手段,高效实施教学实践。
3.1 情境引入,布置任务
本堂课面对的是汽车维修专业的学生,整流电路是电子电路中的基础电路,整流模块也是汽车电源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了一段2分钟的视频,对整流电路的作用及电路组成进行介绍,通过视频简单直接地点明本堂课的主题,同时提出问题:什么是整流?整流电路的作用?整流电路中的核心元件是什么?让学生直观地明确本堂课的任务,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3.2 微课演示,突破难点
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做过一个关于人类获取信息来源的实验,即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他通过大量的实
升了设计方案的效率性和准确性。除此之外,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还能够规避一些隐性危险,节省设计费用,精确成本预算,预估建成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不断完善设计方案,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前瞻性优势。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不仅能够快速构建三维模型,进行精准定位,还能运用GPU超高速处理系统进行场景的即时渲染,并呈现细致的场景效果,进一步提升了环境艺术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参考文献】
[1]曹博闻.虚拟现实技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产业
与科技论坛,2019,18(06):62-63.
[2]高玉龙.环境艺术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策略[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8,35(12):123-124.
[3]陆晓翠.虚拟现实技术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需求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8(17):194+196.作者简介:
胡鹏(1978-),男,汉族,安徽阜南人,硕士,讲师,教师,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杨浩(1980-),男,汉族,安徽阜阳市临泉县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建筑装饰工程,环境艺术设计。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