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同课异构

同课异构

来源:九壹网
同课异构——《生活中的比》听课反思

七一小学的谭俊凤老师,垣曲中心校的陈赟老师共同做了一节示范课——《生活中的比》。两位老师所授内容相同,但教学设计各具特色,谭俊凤老师的激情飞跃,陈赟老师舒缓柔美,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我主要谈谈陈老师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知识。

教学本课时,陈老师主要从生活中的相片入手,巧设悬

念:“为什么图片有的像,有的不像,到底蕴藏着什么秘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

二、运用直观操作,分散教学难点。

在教学中,陈老师从实际出发,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

对比的认识建立在大量的感性材料基础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节课陈老师并不是一下子就归纳出“比”的概念,而是充分创设时间、空间,让学生小组合作,动手实践,探索图片“像”与“不像”的秘密,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是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的经验。

三、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实践使我们清醒的认识到,我们今天的教是为了明

天的不教,学生今天的学是为了将来离开学校在实践中能够自学。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打开思路想问题。

比如:这节课中出现了“球赛的比分是不是比”陈老师首先引导学生明确今天所学习比的意义是“两个数相除”的关系,而体育比赛中的比分是一种比多少,也就是差比,并不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比。

总之,此次听评课活动,让我受到很大的感触,在今后

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进取,争取早日成为一名新课程理念下的优秀教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