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12月第7卷第23期Chin JMod DrugAppl,Dee 2013.Vo1.7,No.23 ・2ll・ 乳房。按需哺乳既保证了婴儿足够的营养,还延迟新生儿黄 疸的出现,而且程度轻,消除的快。 了产妇,使产妇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会了自我保健技能, 学会了自我护理和照顾新生儿。在融洽的护患互动合作中, 建立了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 3.1提高了母乳喂养成功率专职护士有计划地对产妇阶 1.3.4新生儿护理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 善,皮下脂肪少,因此出生后4—12 h需要保暖。12 h内不必 洗澡,洗澡时水温应在36~37 ̄C,室温不低于23℃。尿布随 时更换,粪便及时清洗,脐带保持清洁干燥。 1.3.5产妇自我保健及护理产后保持室内冷暖适宜,衣 裤清洁卫生,条件允许可用温水洗澡。自然分娩者6—12 h 可离床轻微活动(剖宫产适当延迟),产妇要保证每天8~10 h的睡眠。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的情况,恶露正常为血腥 味,如颜色、量及味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并酌情处理。产 段性的讲解与示范,使每一位产妇都全面地掌握了母乳喂养 的知识,做到按需哺乳,减少了奶胀的发生。 3.2提高了自我保健和护理的能力 通过专职护士根据产 妇的实际情况、年龄、文化程度及接受能力,制定有效的措 施,及时周到地到床边详细讲解,使产妇及家属改变了传统 观念的思想,对健康行为有了感性认知,建立了良好的健康 行为。 后2周可做健身操(剖宫产适当延迟),包括仰卧起坐、回转、 缩肛运动等,应循序渐进。 1.3.6计划生育产后6周因生殖器官未复原,禁止性生 活,以免造成产褥期感染。产后42 d开始,哺乳者以工具避 孕,不哺乳者以药物避孕。正常产3个月,剖宫产6个月可 以放置节育环。产后42 d来院复查子宫恢复及婴儿发育 情况。 2结果 3.3提高了护理质量和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专职护 士在“以患者为中心”的基础上,不断规范行为,提高自身素 质。制定明确详细的健康教育计划,分阶段地对产妇实施健 康教育,既让产妇感到亲切,又体现了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既满足了产妇的健康需求,又提高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 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可见产后健康教育的干 预,对产妇自我护理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母婴健康保障的提 高、护患关系的提高、护理质量水平的提高都有积极的意义, 值得产科病房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秀凤,杨晓涛,卢英荣.健康教育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 活质量的影响.现代护理,2003,9(4):256. [2]乐杰.妇产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5. 产妇出院以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总结出观察组对护 理工作及有关产后健康知识和母乳喂养知识的掌握率明显 高于对照组。 3讨论 专职护士在有计划地实施健康教育的同时,增加了自身 的修养与沟通能力,提高了专业知识水平,推动了产科护理 工作的发展,同时健康教育也把健康知识系统规范地传授给 心理护理干预对52例肺结核患者心理影响研究 盖涌梅 近几年来肺结核流行呈现逐渐升高趋势,结核也给患者 带来不小的精神压力并导致不良心理形成。结核患者不良心 理状态多种多样,有因为隔离措施导致的孤独心理;错误地认 为结核是不治之症导致的恐惧心理;由结核引发的其他疾病 而导致的悲观抑郁心理,一些结核患者对护理人员的言行非 常敏感,情绪不稳定,也影响了结核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心 理护理干预对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康复作用,对结核患者也 常规进行药物治疗,并进行积极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护理人 员要组织患者参加结核知识讲座,帮助患者接受完整的正 规的结核治疗知识。具体内容应结合患者和本院的实际条 件的情况来进行,如患者年龄、工作、文化程度和个性等采取 相应的措施,完善患者的知识也为下一步的心理护理打下很 好的基础。介绍有关结核病的治疗成功案例及国家对结核 病的重视和一些减免费,让患者充分了解到自己并不被 社会遗弃和孤立,要让患者了解到结核的治疗可能是一个漫 长的过程,消除其精神压力和不在乎听天由命心理。由于结 不例外。护理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促进和恢复自理能力,护 士应加强专业知识、心理学知识及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 沟通技巧,以满足患者需求,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从督 促矫正患者改变不健康的行为 J。本文就心理护理干预对52 例肺结核患者心理影响进行研究并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至2011年收治的52例肺结核患 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并观察对心理的影响。52例结核患者 其中男32例,女20例,平均年龄50岁;文化程度大学5例、 高中、职高、中专15例、初中22例、小学1O例。 1.2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老年肺结核患者常有有紧张、惧 核有一定传染性,而结核患者的体力也较差、加之咳嗽甚至 消瘦、睡眠差、他人不愿意和其接触等均可使结核患者产生 不良情绪低落,所以护理人员的关心和体贴对患者就非常重 要,要认真了解患者的以其个人情况所在,诱导患者正确宣 泄情绪,为患者树立走向康复的信心,全方位的为结核患者 建立良好的治疗环境环境和休息环境。护理人员要向其教 授人际交流知识,指导其主动融人家庭和社会不封闭自己, 特别要促进结核患者夫妻间情感沟通,使结合患者至少在家 里能实现正常的社会角色。另外要提高结核患者加强运动 的的意识,不能因为体力差就不工作、不锻炼、不出门甚至 不做家务,这样不利于结核患者身体的康复,适当的运动也 可提高结核患者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并消除不良心理。 2结果 怕、焦虑、抑郁和悲观等复杂的消极心理,而青少年患者多表 现为担心影响学习和和影响自身的形象,表现为躲避人和不 与人交际而情绪低落并沉默寡言。肺结核患者患者要坚持 作者单位:132000吉林市结核病防治研究所 52例肺结核患者患者心理护理干预后对肺结病知识等 ・212・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年12月第7卷第23期Chin J Mod Dmg Appl,Dec 2013 Vo1.7。No.23 掌握程度明显提高,紧张、惧怕、焦虑、抑郁和情绪低落等不 质量和健康信念模式的教育,对提高结核病患者对肺结核相 关知识的认识能力和建立健康的心理状态非常必要 。有 研究认为让患者掌握自我放松的方法,如听一些欢快的乐 曲,以分散注意力,振奋情绪。为患者创造关怀、温暖的环 良心理明显改善,患者生活、服药、治疗及锻炼等保持科学合 理的状态。 3讨论 对护士进行培训非常必要,使其在各种复杂情况下以最 境,减少角色冲突,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接纳,产生良好的心 态可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 。 参考文献 [1]崔英福.结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中国医药指南,2012,10 (29):660-662. 合理和恰当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保护自身不受伤害,护士应把 所学的 tL,理调试方法和从科内讨论中获取的智慧,熏陶转化 为自己的性格,使之成为良好的心理素质,主动采用各种方 法积极调节情绪,并在护理操作和与患者交流中不断强化和 提高 。护理人员不仅与本院人员接触也与患者和家属接 触,可能还要介入患者家庭、单位、社区的语言和情感沟通, 就决定了护理服务的丰富性和需要树立良好护理道德,有人 [2] 姜云,李红,刘晓东,等.肺结核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调查与护 理干预.天津护理,2011,19(2):96-97. 建议采用一对一的 tL,理咨询,即用个体咨询的原理和方法, 定期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建立积极的信念 帮助患者解除心理障碍配合治疗,在咨询中中对患者各种困 难提出合理化建议,树立和增强患者的治疗信 tL,和积极的情 感,使护理人员树立全局观念,有应变和组织能力,有开拓精 神和竞争意识不能嫉贤妒能 。部分患者在用药时一些不 [3] 叶婷婷,李悦,刘曼.应用情绪管理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和自 我效能感的实践与体会.护理管理杂志,2012,2(5):374.376. [4]张天娥,牛进宝,于晓原.临床护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伦理 学修养.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5):68-69. [5] 陆秀琴,周文健,潘洪秋.46例耐多药结核患者的心理护理探 讨.临床医学工程,2011,18(11):1784 [6]史会军,李俊琴.肺结核病人护理与健康信念模式的探讨.全 科护理,2011,9(5):1361. [7] 王丽芹,焦卫红.住院肺结核患者 tL,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的相关 性.护理管理杂志,2010,10(5):322-324 [8] 黎梅花,陈静.肺结核患者65例护理体会,中国民康医学, 2011,23(6):736. 良心理可导致不遵医嘱,不能系统治疗或停止治疗,潜伏在 体内的病菌在骤然停药时,很容易产生耐药,使结核复发甚 至病情加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有关疾病认知的教育和 tL,理干预非常重要 。医护人员积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信 任关系,可以通过 tL,理咨询等方法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现实, 主动争取社会支持,提高患者的情绪自控力,缓解心理压力, 并与家属、朋友、同事沟通,让他们一起参与患者的治疗过 程,社会支持可以缓冲生活事件,淡化心理应激,是心理护理 [9] 史会军,李俊琴.肺结核病人护理与健康信念模式的探讨.全 科护理,2011,9(5):1361. [1O] 刘巧林.复治肺结核住院患者的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12,16 (8):1063.1064. 的重要力量。组织好社会支持力量,对于结核病的预防与控 制起着重要的作用 J。在结核病患者治疗过程中注重护理 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活质量与心理健 康的影响 郭凤珍 【摘要】 目的讨论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干预的相关程度。方法将80 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的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且每组的人数都是50例,对照组进行正常的护理,观 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对其进行护理干预,利用问卷调查的手段进行探讨生活质量以及护理干预 之间的相关联。结果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不仅可以改变甚至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对 照组患者生活质量要比观察组的差很多,两组比较有特别明显的区别(P<0.01)。结论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干预。 护理干预直接 影响患者的生活状态,为了帮助患者生活质量能够提升。就要确保高质量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应该注重 【关键词】 乙型肝炎;健康;生活质量;护理 1资料与方法 炎。就是因为这样,有很大一部分知道了自己患有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属于非常严重的临床疾 病。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一直是临床医生很难解决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者几十年来一直专心在从事慢性乙型肝炎的研 究,但现在为止的治疗的结果并没有达到令人满意的状态。 在全世界上大约有大于7%的人群曾经患有HBV感染,HBV 携带的概率大约为9%。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同时血清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持续异常超过半年者提示为慢性乙型肝 作者单位:130021吉林省人民医院 后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焦虑、恐惧等不好的情绪,进而影响了 生活质量,甚至影响治疗预后。为此,作者最近5年的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积极的生活护理以及心理干预,得到了显 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35例,平均(40.4±l1.0) 岁。病程8个月~24年不等,平均(8.9±5.4)年。全部通过 肝功能、乙肝五项、乙肝DNA及B超、CT等辅助检查确诊。 1.2方法对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 基础上给予相对应的辅助护理。发出问卷500份,回收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