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制度职责检查评价分析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物及污水管理工作,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依据《二级综合医院评审细则(2012版)》相关要求,总务科、院感科在全院范围进行医疗废物及污水处理工作专项督导检查,现将检查结果反馈如下。
检查内容:①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落实及履职情况;②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交接、登记;③医疗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转、消毒排放、检测记录,污水处理设备和数字监控系统运行情况;④化学性医疗废物收集与处置情况;⑤废弃药品包装的规范化收集处置情况。⑥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 存在问题
1. 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了解不清, 将无菌操作完毕后的一次后口罩、帽子、鞋套等丢进生活垃圾中,造成医疗废物与生 活垃圾混装,按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处置,造成环境的污染;
2. 医院工作人员缺乏对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宣 教和指导;
3. 物业收集人员多为临时工,普遍业务素质较低, 缺乏必要的消毒知识和必要的培训、指导。
4. 检验科、输血科医疗废物处置前未消毒
5. 污水处理站对消毒药物投放剂量没有严格控制,余氯过高 6. 污泥处理不规范,没有当成医疗垃圾处理
7. 污水处理过程缺乏有效监管,操作人员知识水平低,不熟悉操作原理和规程,无法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科学、有效运行。
8. 污水处理设施自动化程度低,密闭性和卫生防护条件不够,在系统运行过程中,需要管理人员直接接触污水和污泥,易造成感染 。 分析原因
对医疗废物危害性认识不够; 医护人员缺乏对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及相关的责任义务不明确;医院未建立完善的医疗废物管理组织体系,管理制度,岗位职责和质量考评;对物业收集人员 缺少定期的系统的专业化培训,未能对他们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 贮存、处置过程中工作进行示范指导。 整改措施
1.加强宣传和培训:医疗废物的规范管理是医院管理的一部分,通过院周会和等形式,加强“医疗废物有效管理重要性”意识教育, 要求医护人员牢固掌握医疗废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及医院制定的实施细则。要求医务人员对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进行医疗废物知识宣传和指导他们处置医疗废物。有计划的对物业收集人员举办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培训班,以提高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医院为他们配 备必要的防护用品,要求他们掌握有关医疗废物、消毒知识和个人防护知识及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2.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和交接登记,医生和护士在诊断、 诊疗过程中产生医疗废物, 必须了解和清楚产生了何种废物,每个病区和诊区,都设立分类垃圾桶,不得混装, 按包装要求暂存在各病区
的固定区域。收集人员在运送队疗废物前,应当检查包装物的标识、 标签及封口是否符合要求,不能将包装不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库房,收集人员在病区收集医疗废物后,每次要与护理站负责人员进行内部交接登记,填写医院内部交接登记表,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南充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作人员进行种类、数量核定办理有关交接、登记手续,并负责保存医疗废物管理档案。
3.加强污水处理过程监管,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掌握处理工艺及原理,熟悉操作规程,在业务提高同时,加强环保意识和工作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