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来源:九壹网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 第29卷第4期2009年7月 (Philos.&Soc.Sci.Edit.)Vo1.29 No.4 July 2009 ・教育研究・ 论教师教 学反思 能力的提升 蔡宇宏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河南信阳464000) 摘要: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借劲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 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 师的过程。它具有超越性、实践性、过程性和主体性的特点。开展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升华教学经 验、形成实践性知识体系、增强职业幸福感。通过培养良好的反思意识,以专家型教师为样例,加强 教育理论学习,开展多元化的对话交流,可以有效地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加速教师的职业 成长。 关键词-教师;教学反思;教学反思能力;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64(2009)04-0077-04 知识经济时代对基础教育提出了诸多新的要 和再创造的过程就是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而在教学 求,应运而生的新课程体系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对教 反思过程中总伴随着对反思对象的再认识和再创 师的素质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多元智力和多元价 造,因此,教学反思必然具有超越性。反之,如果教 值取向决定了教学目标和结果的不确定性;学科的 师在进行教学反思之后,其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学质 综合性决定了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师生合作探究 量仍然长时间没有显著提高,即在原来基础上没有 决定了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的不确定性[1]。面对 超越,我们视其为无效的反思。 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诸多新问题,教师只有经常性地 (二)实践性 反思教育教学行为,深入思考现象背后的本质,才能 教学反思是一种思维活动,但不是脱离教学实 真正提高专业化水平。因此,解读教学反思的意蕴 践的凭空思辨,它是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及功能,探寻教师教学反思能力提升的基本策略,对 进行的一种行动性反思,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职业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重新审视、重新理解、重新优化的理性探索过程。通 一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关的教育 、教师教学反思的意蕴 教学行动。教学反思不同于一般的科学研究,不需 教学反思又称反思性教学,指教师借助行动研 要进行大量的证实或论证,它需要在具体的教学实 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 践过程中开展。离开教师的教学实践,就谈不上教 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 学反思。 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 师的过程 J。从教学反思的含义出发,我们认为, (三)过程性 教学反思是一个过程,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教学反思具有以下特点。 是阶段性和连续性的辩证统一。它要经过意识期、 (一)超越性 思索期和修正期三个阶段,三个阶段是相互渗透的, 教学反思是一种手段,教学反思的目的在于改 每个阶段都可能包含另外两个阶段的活动,如在修 进教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教学反恩 正期也可能包含意识和思索活动。教学反思中要对 是教师立足于自我以外,对自身的实践方式进行多 教学中存在的不合理甚至错误行为、观念及时觉察、 视角、多层次的思考,其真谛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 矫正和完善,三者在具体的教学反思中都是依照既 己,勇于正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善于突破和超越自 定逻辑顺序进展的。过程性的另一层含义是指教师 我,不断地向高层次迈进。根据认识论原理,再认识 收稿日期:2009-03—18 作者简介:蔡宇宏(1968一),女,湖北老河口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编辑学研究。 ・77・ 第29卷第4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7月 的教学反思能力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通过不 断地总结教学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怀疑自 己到否定自己再到超越自己,一步步从感性走向理 学工作不可或缺的保障。这是一套超乎理论知识且 被教师视为“自珍而实用”的知识哲学。这种知识 的建构与发展,基于教师的主观知觉及个体经验的 融合,它针对教学情景的实际事务,致力于问题的解 决与意义的重新诠释。这种实践性知识是在教师教 学背后真正起作用的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不仅 作为显性知识而存在,而且以一种缄默知识发挥作 性,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经验上升到规律,才能达 到专家型教师的水平。 (四)主体性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以个体方式进行的。教 学反思是教师自主、自律和自发地对自己的教学活 用。在多数实践场景中,教师做出的对策与其说是 动进行自我思考和研究的过程。它是作为教育教学 活动主体的教师为自身发展而产生的职业需要,而 不是外来的任务。在教学反思中,教师只有充分发 挥主体性,主动思考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并以批判的 眼光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发现自己的不足与失误, 才可能产生思维飞跃,公正地认识自我和改造自我。 任何被动的教学反思都是达不到目的的。 二、教师教学反思的功能分析 (一)教学反思有利于升华教师的教学经验 教师的教学经验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教育资源, 但经验不会自动成为自我的财富。工作了几十年的 教师并没有得到较大的发展,不是因为他没有经验, 而是他没有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反思是连接教师 自身经验与教学行为的桥梁,没有反思的经验毫无 价值。教育家范梅南认为:“教育学要求我们对生 活体验(孩子们的现实和生活世界)保持一种现象 学的敏感性。教育学要求我们具备一种解释能力, 以对生活世界的现象做出解释、理解,其最终目的是 理解与孩子共处情境中的教育意义。”所以,范梅南 强调教学关注个人经验,强调瞬间的体验。他认为, “理论反思使人具有责任感”,通过反思,自己“看问 题就有了新的视角和新的理解”L3 。如果教师 能够有意识地记录和分析、不断思考和追问自己的 经验,并将把这种经验的反思用于自己教学的改进 上,则教学经验就能转化为教师不断成长的养料。所 以,如果经验意味着成长,那么前提条件是这种经验 必然同时包含着反思。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促进教 师的成长,不加反思的经验不仅不能提高教师的工作 绩效,有时反而会成为教师处理教学问题的负担。 (二)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形成自己的实践性 知识体系 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 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和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 的认识。教师的实践知识比理论知识更重要,因为 它影响着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它支配 着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它是教师从事教育教 .78・ 意识化的知识与思考,不如说是无意识的思考,是隐 性的知识信念发挥了作用。教师需要通过教学反 思,了解自己的教学风格、类型和专业发展脉络,探 索教育教学行为或经验中所蕴藏的丰富意义,检视 或发现实践性知识与理论之问的差异并剖析其原 因,调整教学行为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改进和重建 自己的教育生活,从而明晰并形成自己的实践性知 识体系。 (三)教学反思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教师的幸福有丰富的内容,其中工作的胜任感、 职责的神圣感、创造的兴奋感、喜人的成就感等是其 核心。教学反思能帮助教师从冲动的或例行公事的 行为中出来,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把教学反思 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以审慎的方式进行教学。它不 仅可以使自己在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中始终处于主 导地位,提高教学工作的自觉性、目的性和创造性, 而且还可以帮助教师在劳动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 感上的欢悦,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思维品质,有效 改进教学实践,成为富有创见的教育行家。通过教 学反思,教师可以在创造性的劳动中体会到自己工 作的价值和意义,提高自我效能感,领悟心灵的感 动,获得职业幸福感。 三、提升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反思意识 教学反思意识源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的矛盾和冲 突,引领后继教学反思行为。教学反思能力是在教 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持久的教学反思行为历练而来 的。由此,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只能通过反思意识 主导的反思行为来实现,提高对教学反思的意识是 提升反思能力的重要环节。教学反思意识的强弱取 决于对教学反思认识的深浅。教师只有对教学反思 有清晰而正确的认识,才能在情感上接受教学反思 的思想,从而产生反思的动力,进而将教学反思付诸 于教学实践。有较强的教学反思意识,教师才会给 予教学反思以充分的重视,才会主动地寻求教学反 思的途径,学习教学反思的相关理论知识,积累教学 蔡宇宏:论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提升 反思的成果,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 (二)以专家型教师为样例 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学习主要靠观 察和模仿。专家型教师是活生生的教育教学思想和 方法的范型,是教师模仿学习的最好榜样。实践表 明,专家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学反思,其成长也充 分体现了教学反思的价值。专家型教师具备的教育 思想、策略、方式和方法是在无数次理论和实践的碰 撞中产生的,经历过实践的检验,有着极高的理论蕴 涵。因此,以专家型教师为样例,就像研习书法者临 摹名家书法一样,有助于抬高教师自己反思和发展 的起点,提高教学反思的层次和水平。 (三)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教师只有具备深厚的教育理论修养,广阔的教 育前沿视野,教学反思活动才可能顺利、有效的进 行。大量实践表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表现出的困 惑和迷茫反映出其教育理论的浅薄和偏颇,只有将 实践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并加以剖析,才 能探寻到根源,使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提升和 拓展 。教师的教学反思需要教育理论的支持,如 反思自己的课堂导入需要涉及学习动机理论;合理 控制课堂过程中学生的注意力需要灵活运用无意注 意与有意注意规律;课堂小结需要涉及学生对知识 的融会贯通和保持理论;等。因为“系统的理论分 析可以帮助教师审视那些教师教学中的直觉判断和 缄默知识,帮助教师认识和理解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而且还可以为他们的实践提供多种可能,增强他们 清晰地陈述自己行为的理论基础” j。但“理论的 直接目的是教育规律的揭示和价值体系的建构与选 择……只有实践主体吸收、消化并创造性地运用理 论,才是理论服务于实践的最后依托” J。因此,在 学习教育理论知识时,教师要学会用自身的经验来 解释和验证理论,赋予理论以实践的具体内涵。有 价值、有深度的教学反思需要教师把教育理论学习 和教育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习、运用和践行教育理 论,并以自己的反思实践去阐释、丰富与修正教育理 论,教育理论才能真正内化为个体的思想。 (四)开展多元化的对话交流 1.与自我对话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经说过:“人都有 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保 持和增强。”对于教师而言,使潜能得以实现的方式 之一是通过与自我对话进行自我剖析,这既是对自 我的批判性思维过程,更是自我提高的过程。教师 与自我对话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日志就是 其中最常见的一种。教学日志是一种转变教学观念 和变革教学行为的行动方式。教学日志记载着教师 教育过程中点滴的细节和事件,记载着教师在职业 道路上的详尽心理路程,它是教师成长最详尽的第 一手资料。教师通过写作来反思自己的教学思想和 教学行为,把教师内隐的个人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 行为,经由这种反思而发生变化。 2.与同行对话 专业引领是指专业人员对教师的一种引导和带 领。这里的专业人员既包括本校的优秀教师,也包 括校外的专家。通过本校优秀教师的引领,有利于 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与ih己进行对比,取长补 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通过校外专家的引导,有 利于走出学校这个圈圈,使教师的思想更有开放性。 教师还可以通过观摩公开课进行对比反思。通过观 摩优秀教师上课,阅读优秀教师的教案,倾听优秀教 师的备课思路,并与自己的教案、课堂进行比较,分 析自己的不足与成功之处及其原因,并从中吸取经 验教训。教师对教育经历的回顾和“个人理解”毕 竟有一定的局限,只有吸纳专家和同事参与相互讨 论、共同分析,才能实现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不断 促使教师学会借助集体的智慧矫正个人理解的偏 颇,进行更深刻、更全面的反思。 3.与学生对话 如今,教学是双主体的活动已得到普遍的认同。 双主体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通过同一个教学 过程,不但使学生得到进步,而且使教师也得到发 展。学生对教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们从自己 的实际需要、兴趣和爱好出发,对教学方法、教学内 容、教学进程、课程安排及课堂组织形式等进行评 价,使教师不仅能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教学上的闪 光点与不足,而且能够更深人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感 受和需要。通过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可以更好地 了解教学,检查自己的教学实践是否达到了预期的 效果。正如布鲁・克菲尔德所说,“了解学生的学 习体验,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教学要求与学生所关心 的事情之间的关系。研究学生对教学的感受,可以 让我们提防那些由我们的行为所导致的问题和本来 可以避免的错误。了解学生意味着我们可以做出正 确的决策,指导我们怎样去教学,去教些什么”。 “了解学生对教学的体验是一个教师做好工作所需 要的基本的、首要的知识,没有这些知识,所有的教 育技能都将失去意义” ]】 。 4.与课程、教材对话 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主要参考资料,是顺利 .79・ 第29卷第4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参考文献: 2009年7月 开展教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新一轮 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课程、教材的开发者、实施者 和建设者。因此,与教材对话、研究教材、反思教材 [1] 徐武汉.反思能力:教师持续发展的一种必备素质 [J].中国教育学刊,2003,(10):28-29. 既是教学活动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同时也是教师 提升自我教学反思能力的基本途径。教师并不是单 纯的“教”教材,而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特 点“用”教材,“用活”教材。教师应将教材看做一种 特定课程资源,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编写、 开发和使用进行连续不断的思考。通过这种思考发 现教材中的问题,从而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实践。 [2]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0,(2): 59.64. [3] [加]马克斯・范梅南.教育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 [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张立昌.试论教师的反思及其策略[J].教育研究, 2001,(12):17-21. [5]赵昌木.教师在批判性教学反思中成长[J].教育理论 与实践,2004,(5).42-45. 因此,反思教材,与教材对话,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 助于教师确立经常性的教学反思意识、培养教学反 思行为习惯和提升自我教学反思的能力。 [6] 周作宇.论教育问题[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4, (1):54-56. [7] [美]布鲁・克菲尔德.批判反思型教师ABE[M].张 伟,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On How to Improve the Teachers’Ability of Reflecting upon their Teaching CAI Yu.hong (Journal Department,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Reflecting upon teaching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teachers try to unite“learning to teach”with“learning to study”, impmve their teaching ability and make themselves scholar・type teachers by incessently investigat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such a8 teacher,teaching aims and teaching apparatus,etc..Reflecting upon teaching is ̄vorable for teachers improving their teaching experi- ence,constructing their knowledge system based on practice and increasing professional happiness.By cultivating good reflection con- sciousness,taking scholar-type teacher as example,strengthening teaching theory study and carrying out multi-level exchange,the teachers’ability of reflecting upon their teaching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nd tahe g wth of their professional interest can also be ac- celerated. Key words:teacher;reflecting upon teaching;ability of reflecting upon teaching;improvement (责任编辑:吉家友) (上接第72页) On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Promoting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Peasants’Income XU Yong.xin (School of Politics and Law,Xi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nyang 464000,China) Abstract:To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the poasnats’income,we should make great efforts to develop modern agriculture, fully exploit the increasepotentiality of agriculture itself,construct and impreve the long・term effective system of transforming rural la- bors and promote the continuous increase of peasants’wage income.Furthermore,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policy of em— powering and favouring peasants,further improve the investment system of financially supporting agriculture,greatly develop rural so- cial undertkiangs and increas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peasants. Key words:poasant;income;countermeasure (责任编辑:吉家友) ・8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