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河南省周口中英文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

来源:九壹网
河南周口中英文学校2015-2016年度下期高二期中考试

高 二 地 理

第I卷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下图为某年我国局部地区5月中旬至7月上旬降水量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 此时段华北地区主要的气象气候灾害是

①台风 ②寒潮 ③干旱 ④冰雹 ⑤洪涝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③④⑤ D. ③④ 2. 形成上述气象气候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① 副高控制,晴热少雨 ② 冷空气南下,触发强对流天气

③ 大气污染加剧,雾霾频频出现 ④ 夏季风尚未影响到此,雨带远在南方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广西梧州市是一座山城,多为丘陵地形,每年有百十起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崩塌多发生在地形坡度大于50度,高度大于30米以上的高陡边坡上,滑坡多出现在坡度50度以下的斜坡上。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的含义是

A.滑坡、降雨量、崩塌 B.崩塌、滑坡、降雨量 C.降雨量、滑坡、崩塌 D.降雨量、崩塌、滑坡 4.关于该市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该市地质灾害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均衡性 B.降雨是地质灾害主要的诱发因素之一

1

C.地质灾害的发生都与人类活动有关 D.海拔高处滑坡多,海拔低处崩塌多

5.产生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主要是( )

A.自然灾害的强度不同 B.自然灾害孕育在不同的地球表层环境中 C.个人对灾害的应急反应不同 D.文化水平不平衡

6.读图,分析杭州湾沿岸风暴潮频发并导致灾情严重的原因( )

① 地理位置特殊,受台风影响显著 ② 湾口呈喇叭口朝向太平洋 ③ 沿岸地势低平 ④ 人口密集 ⑤ 海底地震 ⑥ 地壳运动 A.③④⑤⑥ B.②③⑤⑥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读我国某类自然灾害出现频次图,完成7-9题。

7.此图反映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 B.台风 C.洪涝 D.寒潮

8.对图中甲、乙两区域灾害多发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7、8月 B.甲—3、4、5月 C.乙—5、6月 D.乙—12、1、2月 9.图中丙区域此类灾害出现频次大于周边地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 A.降水集中,多暴雨 B.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C.喀斯特地貌的影响 D.气温高,蒸发量大 10.关于我国气象灾害类型和地区组合不正确的是:

A.春旱—华北 B.伏旱—长江中下游 C.风沙—青藏高原 D.台风—东南沿海 11.下列属于预防洪涝灾害的工程措施的是

A.修筑堤坝和植树造林 B.修筑梯田和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和分洪区 D.跨流域调水和修整土地 12.我国地震和地震灾情分布的特点分别是

A.东多西少;东重西轻 B.东少西多;东重西轻

2

C.东多西少;东轻西重 D.东少西多;东轻西重

读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13~14题。

13.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这说明自然灾害具有( ) A.时间分布的规律性 B. 空间分布的规律性 C.空间分布的地域性 D.时间分布的交替性 14.干旱按表现特征分属于( )

A.缓发型灾害 B.突发型灾害 C.过渡型灾害 D.原生型灾害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下图,回答15~16题。

15.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C.蒸发量增加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16.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B.植被覆盖率增加 C.降水下渗量减少 D.城市热岛效应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 B.寒潮、台风、沙尘暴

3

C.干热风、暴雪、沙尘暴 D.干热风、寒潮、冻害 18.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准噶尔盆地 B.东北平原 C.华北平原 D.东南丘陵

19.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建筑物呈现出诸多的不同。下图为我国不同地区的传统民居,有关其组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 乙 丙

A.甲处民居—黄土高原—第二级阶梯 B.乙处民居—西双版纳—季风区 C.丙处民居—珠江三角洲—半湿润地区 D.丁处民居—塔里土盆地—寒温带

② 20.右图中③处对应的地理分界线大致 A.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 B.沿横断山脉一线 C.沿秦岭—淮河一线

D.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一线

21.我国四类土地分布示意图,在四组名称排序中找出与图序相符的一项是 半干旱地区 半湿润地区 旱地农业区 800mm年等降水量线 ③

草原放牧区 ① 湿润地区 水田农业区 ④

A.沙漠、林地、水田、草地 B.草地、沙漠、旱田、林地 C.草地、旱田、水田、林地 D.沙漠、草地、旱田、林地

22.具有明显沙化趋势的土地,主要是指由于土地过度利用或水资源匮乏等原因造成的介于沙化与非沙化土地之间的一种退化土地。图5为“2005年我国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利用类型结构图”。读图5,回答

4

具有明显沙化趋势土地的主要利用类型及其比重是( )

A.草地 77% B.耕地 92% C.草地 68% D.耕地 23%

读中国四大区域图,回答23-24题。

23.下列描述与乙地区最相吻合的是( )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B.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C.烤肉青稞闻玉殿,白云熏醉落羊栏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24.下列四条河流中,最有可能位于丙地区的是( )

读我国三江并流图,回答25~26题。

25.三江并流地区突出的地形特点是( )

A.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南高北低,横断东西 C.板块挤压,地壳抬升 D.流水侵蚀、切割作用

26.图示地区河流的水系特征之一为流域面积小,其主要原因是( )

5

A.河流水流湍急 B.受地形影响,降水量小 C.受地形,两岸陡峭 D.该河为地上河

右图是我国海南岛水系图,据图完成27—28题。

2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岛的地势特征是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四周高,中间低 D、中间高,四周低28.该岛制糖、制盐工业共同的区位优势是

A、接近消费市场 B、力量雄厚技术 C、接近原料产地 D、接近能源基地

读下图,回答29~30题。

29.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是( A.丰富的煤铁资源 B.便利的水陆交通 C.资源型缺水严重 D.良好的农业基础

30.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是 A.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投资环境 C.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D.以重工业为主,发展高耗能产业

第II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每空分,共40分) 3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 ( )。6

材料: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首都震感强烈。 地震使尼泊尔建筑物、文化古迹等受到严重损毁,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可能超过50亿美元。

(1)据震中位置分析此次地震易带来的主要次生灾害。(4分)

(2)分析尼泊尔地震导致重大灾情损失的原因。(6分)

32、下面是我国旱灾和洪水灾害频发地区分布示意图,据图回答:(8分)

(1)从气候区上看,我国旱灾主要发生在 。 这种特点的形成原因是 。

(2)如果将两幅图叠加,可以发现 平原、 平原和 平原是我国洪水灾害和旱灾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在防治洪水灾害和旱灾方面,我国是世界上取得成效十分显著的国家。其采取的成功措施主要有哪些方面?

33、甲图和乙图为我国的两个区域,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7

(1)目前两个区域开发的能源资源主要是:甲______ 、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 将两区域连接在一起的大型工程是________。 这一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调配。 (2)两个区域内相同的经济作物是________________。

(3)甲区域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产生的原因有哪些(至少3条,6分)。

34、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简述甲河所在省份的地形地势特征。(2分)

(2)图中等温线的走向主要受 、 因素的影响。(2分) (3)图示区域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该区域粮食单产高,但商品率较低,简要分析该区商品率较低的原因。(4分)

(4)该地区最主要的生态问题是什么?试分析其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4分)

8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参》

一、单项选择题(每空2分,共60分)

1、D 2、B 3、C 4、B 5、A 6、D 7、A 8、B 9、C 10、C 11、C 12、A 13、B 14、A 15、D 16、C 17、A 18、C 19、A 20、C 21、D 22、C 23、A 24、C 25、A 26、C 27、D 28、C 29、C 30、D 二、综合题(四大题,共40分) 31、

(1)由于震中位于高海波地区,地震易引发雪崩、滑坡、泥石流、地面下沉或隆起等次生灾害(答到高海拔1分,灾害任意3点得3分)

(2)①本次地震震级大、震源深度较浅,内能释放巨大;②震区山势险峻、山地破碎,地质结构或地形复杂等,易诱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③ 震中位于首都附近,人口(城市)密集;④许多建筑物为砌石、土砖结构,抗震性能低;⑤内陆山国,对外交通困难,外界救援力量难以到达。(每点2分,达到3个方面即可得6分) 32、

(1)东部季风区 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 (2)华北 长江中下游 珠江三角洲

①在山区植树造林:加强生态建设。②在山区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③在河流下游的平原地区,修建排灌工程,开挖通海水道等。④在平原低洼地区和湖区,退耕还湖和不建立永久性定居地,洪水时用来储存洪水等(或建立分洪区)。(3点3分) 33、

(1)、石油 天然气 核能 西气东输 (2)、棉花 (3) 、土地荒漠化 原因:海陆位置,降水,人为因素等。 34、

(1)丘陵、山地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2) 地形(山脉走向)、海陆位置

(3)水稻种植业(1分) 人多地少,耕种规模小;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交通不够发达 (4)水土流失(1分)地面起伏大;年降水量大,多暴雨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