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肺炎流行与应对
【摘要】目的“不明原因肺炎(Unexplained Pneumonia,UP)”是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又称为SARS,以下简称“非典”)流行之后,卫生部提出的一类疾病的名称,随着“SARS”和禽流感的流行,使人们对“不明原因肺炎”产生了一种恐惧,积极应对“不明原因肺炎”,对预防和控制这一类传染病的流行和蔓延、保护人民健康和维护社会安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不明原因肺炎; 流行; 应对
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受到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威胁,不论是传统传染病的肺鼠疫或肺炭疽,新发传染病的传染性非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或军团菌肺炎,以及生物恐怖袭击导致的肺炭疽或肺鼠疫,这些疾病在发病初期均表现为“不明原因肺炎”,其患者一般病情比较重,常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比较高,且可能引起较大范围的传播和蔓延,处理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易引起公众极大的恐慌,易转变成社会危机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
1传统“不明原因肺炎”的流行情况
1994年9月印度突然暴发流行鼠疫[1],使得这个30多年前就宣布无鼠疫地区的国家遭受到巨大的冲击,人们恐惧、震惊,短短的数天时间里,100多人被肺鼠疫夺去生命,数千人隔离治疗,数10万人逃离家园,疫情迅速由苏拉特市扩展到印度的8个邦。1992~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共接到22个国家发生鼠疫的报告[2],共发病28 956 例,死亡20例;2002年接到13 个国家报告1925例, 其中 177 死亡;2003年接到9个国家报告2118例, 其中 182例死亡,这些国家主要分布在非洲,前苏联,美洲和亚洲的一些国家,这些鼠疫病例主要以地方性流行的形式发生;2006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又接到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生疑似肺鼠疫的报告,可疑病例1174例,其中50例死亡[3]。
1979年在前苏联的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发生肺炭疽流行[4],发生大量的人员发病和死亡,据文献记载共有42例病例死亡后进行了尸体解剖,确认为肺炭疽,造成此次肺炭疽的流行的可能原因是军方内储存的炭疽细菌外泄造成。
2新发“不明原因肺炎”的流行情况
由于环境的改变、微生物的变迁、科学技术的发展,世界上陆续产生或发现了一些新的传染病,有的危害巨大、传染性极强、病死率很高,给人类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1976年,美国费城的一次退伍军会期间,发生肺炎达221人,其中34人死亡,引起了人们关注。由于病因不明,且患病的人又都是退伍军人,称之为“军团菌病”。后来人们分离出这种致病的、以往未曾认识的新菌属, 将它命名为“军团病杆菌”。随后在欧洲、澳洲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现军团菌[5] ,2001年9月挪威奥斯陆国家公共卫生研究所报告了军团病病例19 例(通过尿抗原检查证实17例,疑似2例),死亡2例,国际上,多个国家已将军团菌肺炎定为法定传染
病之列,WHO也将其列入传染病报告范围,全球每年都有数起军团菌爆发流行,其发病率约为12/10万[6] 。1997 年发生禽流感病毒H5N1 亚型感染人并致死亡,这是人类首次发现禽流感病毒突破种间障碍直接感染人的事件。2004~2006 年,东南亚一些国家出现禽流感疫情,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全球有256 人经实验室确认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152 人死亡,其中前五位的国家是越南、印度尼西亚、泰国、中国和埃及,东南亚国家的发病数为196例,占全球76.56%[7]。由此引发了人类对禽流感病毒的深层忧虑。2002年11月16 日首先在我国广东省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波及到国内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亚洲、美洲、欧洲等32个国家与地区[8]。进入21 世纪, 人类似乎处于这一类传染病威胁的阴影之中。
3生物恐怖袭击导致“不明原因肺炎”威胁
进入21世纪以来,生物恐怖袭击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无法回避的问题。2001年发生于美国的炭疽芽孢邮件事件引起了人们对生物战剂恐怖威胁的关注,也对生物恐怖剂的医学防范和流行病学的科学认识提出了挑战,因此,公共健康和医学工作者迫切需要了解生物恐怖袭击引起损害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炭疽杆菌、鼠疫杆菌是生物恐怖袭击的主要武器[9,10],这通过被两种病原体污染的气溶胶,使被袭击者在1~6d内出现伴发热、咳嗽、胸痛和咯血的严重肺炎,如不及时的隔离治疗,采取严格的传染病控制措施,病人将很快的死亡,并使疫情迅速在人群中传播,造成严重的后果。
2001年11月,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到22例人类炭疽报告,其中证实病例17例,疑似病例5例,肺炭疽死亡4例,该暴发疫情就是生物恐怖袭击所导致[11]。
4我国新老“不明原因肺炎”的双重威胁
我国同样面临着新老不明原因肺炎的双重威胁;不断有肺炭疽、肺鼠疫和人禽流感疫情的报告。1991年9月7日至26日,山南隆子县雪莎乡发生人间肺鼠疫流行,发病6人,死亡5人,治愈1人,首发病例因剥食喜马拉雅旱獭而感染,其余继发病人皆因直接接触鼠疫病人而患病;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病理变化、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验,是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流行[12]。1998年甘肃省金昌市第一人民医院报道该院收治1名肺炭疽病例,由于医院误诊为普通肺炎,医护人员未采取预防隔离和消毒措施,导致4名医护人员感染肺炭疽[13]。2000年5月报告确诊肺炭疽1例[14]; 2002至2003年,我国发生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疫情,在中国、、澳门、共发现SARS 临床诊断病人7748例,死亡829例(病死率10.7 %),分别占全球91.3 %和.5%。共有24个省市(自治区)266个县发现临床诊断病例,共5 327例,其中医务人员发病1002例,占18.8%,死亡349例(病死率6.6%)[15]。2004年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发生的1例肺炭疽疫情[16]; 2004年9月至10月,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发生人间肺鼠疫的暴发流行,发病14人,死亡6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证实是一起人间肺鼠疫暴发[17]。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数据,自2003年以来在我国的11个省目前共发现人禽流感21例,其中14例死亡。从国内外人禽流感、肺炭疽、肺鼠疫和军团菌肺炎等严重传染病传染病疫情态势和我国的地理位置来看,发生或传入这类传染病的威胁始终存在。
5应对策略
人禽流感、SARS、肺鼠疫、肺炭疽和军团菌肺炎疫情等严重传染病病例在发病初期均表现为“不明原因肺炎”,其患者一般病情比较重,常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死率比较高,且可能引起较大范围的传播和蔓延,处理难度大,影响范围广,易引起公众极大的恐慌,易转变成社会危机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很大的影响。及时报告不明原因肺炎疫情,快速规范的开展实验室检测,早期、系统、全面的开展的不明原因肺现场处置,有效控制疫情,避免的疫情蔓延和扩散,是预防和控制人禽流感、SARS、肺鼠疫、肺炭疽等严重传染病疫情的重要措施。1994年9月印度暴发的鼠疫疫情,由于流行的早期没有采取强大有力的控制措施,导致疫情在短短的数天内,100多人被肺鼠疫夺去生命,疫情迅速由苏拉特市扩展到印度的8个邦。虽然经过印度的极大努力和WHO专家组的指导和配合,使这场突然暴发的鼠疫很快得到控制和平息,但其后果仍然象恶梦一样使群多国家深感不安;据专家估计,印度本次鼠疫流行至少损失上百亿美元,而且,给印度今后的国际形象蒙上了一层阴影,比经济损失更难弥补。
从国外处理疫情的经验教训和我国取得2003年抗击SARS的最终胜利的事实证明,建立一个由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管理、快速反应、监测预警、常抓不懈、依靠科学、预防为主、部门协作、各司其职的不明原因肺炎疫情的现场应急处置机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和蔓延,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保证社会的安定的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