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酸枣论文

酸枣论文

来源:九壹网


青岛农业大学

课 程 论 文

论 文 题 目 谈酸枣相关研究

学生专业班级 朝鲜语10级2班

学生姓名(学号) 高玲20100927

授 课 教 师 刘润进

完 成 时 间 2011年11月

谈酸枣相关研究

【摘要】 由于现在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质量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注意自己饮食水平。本文从生物学角度出发,从酸枣的形态特征 特性 繁殖方法的生物学特性及药方选录,文献摘录 历史考证 的历史资料。提出酸枣仁功效与作用,酸枣仁制剂在现代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关键词 】酸枣 生物学特性 功效与作用 应用

酸枣(《本经》),又名:棘(《诗经》),槭(《尔雅》),山枣(陶弘景),野枣(任防《述异记》)。本植物的根皮(酸枣根皮)、棘刺(棘针)、叶(棘叶)、花(棘刺花)亦供药用。酸枣仁,别名枣仁、山枣、酸枣核,别大枣。酸枣树为鼠李科枣属植物。我国最早的一部药书《神农本草经》中说:“补中益肝,坚筋骨,助阴气,皆酸枣仁之功也。”历来很少被人重视,但该植物的生物学特性也很值得人们研究。

一、 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老枝褐色,幼枝绿色;枝上有两种刺,一为针形刺,长约2厘米,一为反曲刺,长约5毫米。叶互生;叶柄极短;托叶细长。针状;叶片椭圆形至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3厘米,先短尖而钝,基部偏斜,边缘有细锯齿,主脉3条。花2~3朵簇生叶腋,小形,黄绿色;花梗极短1萼片5,卵状三角形;花瓣小,5片,与萼互生;雄蕊5,与花瓣对生,比花瓣稍长;花盘10浅裂;子房椭圆形,2室,埋于花盘中,花柱短,柱头2裂。核果近球形,直径1~1.4厘米,先端钝,熟时暗红色,有酸味。花期4~5月。果期9~10月。生长于阳坡或干燥瘠土处,常形成灌木丛。分布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江苏等地。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赤褐色至紫褐色,未成熟者色浅或发黄,光滑。一面较平坦,有一条隆起线或纵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先端有明显的种脐,另一端具微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不明显。剥去种皮,可见类白色胚乳粘附在种皮内侧。子叶两片,类圆形或椭圆形,呈黄白色,肥厚油润。气微弱,味淡。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喜温暖干燥气候,耐旱,耐寒,耐碱。适于向阳干燥的山坡、丘陵、山谷、平原及路旁的砂石土壤栽培,不宜在低洼水涝地种植。

﹙二﹚繁殖方法

采用种子繁殖和分株繁殖两种方法。1.种子繁殖 种子处理:选连年结果生长健壮的优良母株,在9--10月上旬采已经成熟的果实,堆放于阴湿处,使果肉腐烂,臵清水中搓揉,漂出种子。在冬季封冻前,在室外向阳干燥处挖坑处理种子,坑的大小视种子量而定。将种子与3倍湿砂拌匀,放入坑内,上面盖20厘米的细砂,并压盖一层细土,压紧盖草,以防雨水浸入,同时应经常检查,以防种子霉变,若发现霉变应及时消毒处理,翌春当种子露白立即播种。育苗:春播在解冻后进行,秋播在10月下旬进行,随采随播。在整好的垄上开深5厘米,宽10厘米的沟,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3厘米,稍加。或在整好的畦内,按行距30厘米横畦开沟,深5--7厘米,每隔10厘米,播催芽种子1粒,覆土2--3厘米,稍加,盖草保温保湿。一般每亩地播种子5公斤左右。约半个朋即可出苗,同时进行田间的苗期管理,培育1--2年,当苗高60--80厘米时即可定植。定植:一般在秋季落叶后或在春季发芽前,在栽植地上,按行株距2X1米一穴,穴深和穴径各30--50厘米。选健壮,株高80厘米幼苗移栽到穴内,每穴1苗。栽前将穴底挖松,每穴施腐熟厩肥15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与底土拌匀,再覆细土10厘米,栽时将苗摆正,先覆土一半,将苗提起,使根条舒展,然后分层填土踏实,浇透水,待水渗下后用细土封穴。2.分株繁殖:秋季和春季在树的休眠期,将母株根际发出的根蘖苗与母株分离,尽量多带须根,定植在大田中,为了促进母株发根蘖苗,可在根际周围扒开表土,露出侧根,用刀砍伤根皮,用土压紧,可以多发根蘖苗。

二 历史资料 ﹙一﹚药方选录

①治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二升,甘草一两,知母二两,茯苓二两,芎劳二两。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枣仁得六升,纳诸药煮取三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酸枣仁汤) ②治骨蒸,心烦不得眠卧:酸枣仁二两。以水二大盏半,研滤取汁,以米二合煮作粥,候临熟,入地黄汁一合,更微煮过,不计时候食之。(《圣惠方》酸枣仁粥) ③治胆虚睡卧不安,心多惊悸:酸枣仁一两。炒熟令香,捣细罗为散。每服二钱,以竹叶汤调下,不计时候。(《圣惠方》) ④治心脏亏虚,神志不守,恐怖惊惕,常多恍惚,易于健忘,睡卧不宁,梦涉危险,一切心疾:酸枣仁(微炒,去皮)、人参各一两,辰砂(研细,水飞)半两,乳香(以乳钵坐水盆中研卜分。上四味研和停,炼蜜丸如弹子大。每服一粒,温酒化下,枣汤亦得,

空心临卧服。(《局方》宁志膏) ⑤治胆风毒气,虚实不调,昏沉睡多:酸枣仁一两(生用),全梃蜡茶二两,以生姜汁涂炙,令微焦,捣罗为散。每服二钱,水七分,煎六分,无时温服。(《简要济众方》) ⑥治睡中盗汗:酸枣仁、人参、茯苓各等分。上为细末,米饮调下半盏。(《普济方》) ⑦治思虑过度 劳伤心脾 健忘怔仲:白术一两 茯神(去木)一两 黄芪(去芦)一两 龙眠肉一两 酸枣仁(炒 去壳)一两 人叁半两 木香(不见火)半两 甘草(炙)二钱半.上口父咀 每服四钱 水一盏半 生姜五片 枣一枚 煎至七分 去滓温服 不拘时候.(《济生方》归脾汤)⑧治肝脏风虚 常多泪出:酸枣仁、五味子、蕤仁(汤浸去赤皮)各一两.上件药 捣细罗为散 每于食后 以温酒调下一钱.(《圣惠方》)

﹙二﹚文献摘录 ①《本草图经》:酸枣仁,《本经》主烦心不得眠,今医家两用之,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生熟便尔顿异。而胡洽治振悸不得眠,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茯苓、白术、人参、甘草各二两,生姜六两。六物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四服。深师主虚不得眠,烦不可宁,有酸枣仁汤,酸枣仁二升,蝭母、干姜、茯苓、芎藭各二两,甘草一两炙,并切,以水一斗,先煮枣,减三升,后纳五物煮,取三升,分服。一方,更加桂一两。二汤酸枣并生用,疗不得眠,岂便以煮汤为熟乎。 ②朱震亨:血不归脾而睡卧不宁者,宜用此(酸枣仁)大补心脾,则血归脾而五藏安和,睡卧自宁。③《纲目》:酸枣仁,甘而润,故熟用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用疗胆热好眠。皆足厥阴、少阳药也,今人专以为心家药,殊昧此理。④《本草经疏》:酸枣仁,实酸平,仁则兼甘。专补肝胆,亦复醒脾。熟则芳香,香气入脾,故能归脾。能补胆气,故可温胆。母子之气相通,故亦主虚烦、烦心不得眠。其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及四肢酸疼湿痹者,皆脾虚受邪之病,脾主四肢故也。胆为诸脏之首,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五脏之精气,皆禀于脾,故久服之,功能安五脏。⑤《本草切要》:酸枣,性虽收敛而气味平淡,当佐以他药,方见其功,如佐归、参,可以敛心;佐归、芍,可以敛肝;佐归、术,可以敛脾;佐归、麦,可以敛肺;佐归、柏,可以敛肾;佐归、苓,可以敛肠、胃、膀胱;佐归、芪,可以敛气而灌溉营卫;佐归、地,可以敛血而营养真阴。又古方治胆气不和,甚佳。如胆气空虚,心烦而不得眠,炒用可也。 ⑥《本草汇言》:酸枣仁,均补五藏,如心气不足,惊悸怔忡,神明失守,或腠理不密,自汗盗汗;肺气不足,气短神怯,干咳无痰;肝气不足,筋骨拳挛,爪甲枯折;肾气不足,遗精梦泄,小便淋沥;脾气不足,寒热结聚,肌肉羸瘦;胆气不足,振悸恐畏,虚烦不寐等症,是皆五藏偏失之病,得酸枣仁之酸甘而温,安平血气,敛而能运者也。酸枣仁-中药材⑦《药品化义》:枣仁,仁主补,皮益心血,其气炒香,化为微温,藉香以透心气,得温以助心神。凡志苦伤血,用智损神,致心虚不足,精神失守,惊悸怔忡,恍惚多忘,虚汗烦渴,所当必用。又取香温以温肝、胆,若胆虚血少,心烦不寐,用此使肝、胆血足,则五脏安和,睡卧得宁;如胆有实热,则多睡,宜生用以平服气。因其味甘炒香,香气入脾,能醒脾阴,用治思虑伤脾及久泻者,皆能奏效。⑧《本经逢原》:酸枣仁,熟则收敛精液,故疗胆虚不得眠,烦渴虚汗之证;生则导虚热,故疗胆热好眠,神昏倦怠之证。按酸枣本酸而性收,其仁则甘润而性温,能散肝、胆二经之滞,故《本经》治心腹寒热,邪气结聚,酸痛血痹等证皆生用,以疏利肝、脾之血脉也。盖肝虚则阴伤而烦心,不能藏魂,故不得眠也。伤寒虚烦多汗,及虚人盗汗,皆炒熟用之,总取收敛肝脾之津液也。

﹙三﹚历史考证

酸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名医别录》云:“生河东叫泽,八月采实,阴干。”《新修本草》曰:“此即樲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开宝本草》指出:“此乃棘实,更非他物。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 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类也。”《本草图经》谓:“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坂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 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开宝本草》、《本草图经》所述及《本草图经》附图与今之酸枣原植物特征一致。《别录》:酸枣,生河东川泽。八月采实,阴干,四十日成。棘刺实,主明目,心腹痿痹,除热,利小便。《唐本草》:此(酸枣)即枣实也,树大如大枣,实无常形,但大枣中味酸者是。《本经》唯用实,疗不得眠,不言用仁,今用其仁补中益气。自补中益肝已下,为酸枣仁之功能。又干下品白棘条中,复云用其实,今医以棘实为酸枣,大误。《本草拾遗》:蒿阳子曰,余家于滑台,今酸枣县,即滑之属邑也,其地名酸枣焉。其树高数丈,径围一、二尺,木理极细,坚而且重,其树皮亦细,文似蛇鳞。其枣圆小而味酸,其核微圆,其仁稍长,色赤如丹,此医之所重,居人不易得。今市之卖者,皆棘子为之。山枣树如棘,子如生枣,里有核如骨,其肉酸滑好食,山人以当果。《开宝本草》:酸枣,陶云醒睡,而《经》云疗不得眠,盖其子肉味酸,食之使不思睡,核中仁服之疗不得眠,正如麻黄发汗,根节止汗也。此乃棘实,更非它物。若谓是大枣味酸者,全非也。酸枣小而圆,其核中仁微扁;大枣仁大而长,不类也。《本草图经》:酸枣,今近京及西北州郡皆有之,野生多在坡扳及城垒间。似枣木而皮细,其木心赤色,茎叶俱青,花似枣花,八月结实,紫红色,似枣而圆小,味酸。 《本草衍义》:酸枣,小则为棘,大则为酸枣,其实一本。然此物才及三尺,便开花结子,但窠小者气味簿,

本大者气味厚,又有此别。白棘乃是酸枣未长大时枝上刺也,及至长成,其刺亦少,实亦大。故枣取大木,刺取小窠也。

三 酸枣仁制剂在现代治疗领域中的应用 ﹙一﹚酸枣仁功效与作用

养肝,宁心,安神,敛汗。 治虚烦不眠,惊悸怔忡,烦渴,虚汗。 ①《本经》: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四肢酸疼,湿痹。 ②《别录》:主烦心不得眠,脐上下痛,血转久泄,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令人肥健。 ③《药性论》:主筋骨风,炒末作汤服之。 ④《本草拾遗》:睡多生使,不得睡炒熟。 ⑤王好古:治胆虚不眠,寒也,炒服;治胆实多睡,热也,生用。 ⑥《本草汇言》:敛气安神,荣筋养髓,和胃运脾。⑦《本草再新》:平肝理气,润肺养阴,温中利湿,敛气止汗,益志定呵,聪耳明目。【宜忌】凡有实邪郁火及患有滑泄症者慎服。 ①《本草经集注》:恶防己。 ②《本草经疏》:凡肝、胆、脾三经有实邪热者勿用,以其收敛故也。③《得配本草》:肝旺烦躁,肝强不眠,禁用。④《本草求真》:性多润,滑泄最忌

(1)中草药别名

【别名】枣仁,山枣仁,酸枣,酸枣核,酸枣子,棘仁,棘实,棘刺实,樲仁,樲枣仁,樲枣实,野枣仁,山酸枣仁,调睡参军,刺酸枣。【商品名】酸枣仁,山枣仁。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干燥,无杂质者为佳。【处方名】酸枣仁,枣仁,早人,枣人,生枣仁,炒枣仁,熟枣仁。处方中写酸枣仁,枣仁,枣仁指生枣仁。为原药材去杂质,淘净晒干,捣碎生用入药者。 炒枣仁又名熟枣仁,炒酸枣仁。为净枣仁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摊晾后捣碎入药者。 【采集】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将果实浸泡一宿,搓去果肉,捞出,用石碾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药材】干燥成熟的种子呈扁圆形或椭圆形,长5~9毫米,宽5~7毫米,厚约3毫米,表面赤褐色至紫褐色,未成熟者色浅或发黄,光滑。一面较平坦,有一条隆起线或纵纹,另一面微隆起,边缘略薄,先端有明显的种脐,另一端具微突起的合点,种脊位于-侧不明显。剥去种皮,可见类白色胚乳粘附在种皮内侧。子叶两片,类圆形或椭圆形,呈黄白色,肥厚油润。气微弱,味淡。 以粒大饱满、外皮紫红色、无核壳者为佳。【炮制】酸枣仁:原药放入竹箩内,沉入清水缸中,使仁浮在水面,壳沉水底,将枣仁捞出、晒干。炒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臵锅内用文火炒至外皮鼓起并呈微黄色,取出,放凉。焦酸枣仁:取洁净的酸枣仁,臵锅内用武火炒至有五成变黑红色,取出,放凉。【性味】甘,平。

﹙三﹚酸枣仁的药理作用:

1、镇静、催眠作用 酸枣仁煎剂给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均表现镇静及嗜眠,无论白天或黑夜,正常状态或咖啡因引起的兴奋状态,酸枣仁均能表现上述作用,小白鼠口服时的镇静指数为1.95,与巴比妥类药物表现协同作用,连续应用6天,可使动物睡眠变浅,持续时间缩短,即产生耐受性,但停药1周后可消失。口服酸枣仁可使防御性运动性条件反射次数显著减少,内抑制扩散,条件反射消退,抑制由吗啡引起的躁狂现象。生枣仁与炒枣仁的镇静作用并无区别,但生枣仁作用较弱,久炒油枯后则失效,有认为其镇静的有效成分可能与油有关,另有认为与水溶性部分有关。

2、镇痛、抗惊厥、降温作用 酸枣仁煎剂5克/公斤注射于小白鼠腹腔有镇痛作用,对小鼠无论注射或口服均有降温作用,但不能拮抗实验性电休克。

3、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酸枣仁可引起血压持续下降,心传导阻滞。对大白鼠以两肾包膜法形成的高血压,在手术前或手术次日给酸枣仁(20~30克/自由取食),均有显著的降压作用,但大白鼠吃酸枣仁时将外层薄皮留下,并未见镇静现象。

4、对烧伤的影响 酸枣仁单用或与五味子合用,均能提高烫伤小白鼠的存活率,延长存活时间,还能推迟大白鼠烧伤性休克的发生和延长存活时间,并能减轻小白鼠烧伤局部的水肿。

5、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对狗因去水吗啡引起的呕吐无抑制作用。不能拮抗家兔的咖啡因中毒。

﹙四﹚食疗价值

秋末冬初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碾碎果核,取出种子,晒干。生用。能滋养心肝,安神,敛汗。 用于阴血不足,心悸怔忡,失眠健忘;体虚多汗。

1,酸枣仁粥:酸枣仁10g,生地黄15g,粳米100g。枣仁、地黄水煎取汁,入粳米煮粥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酸枣仁滋养安神,生地黄养阴清心。用于心阴不足,心烦发热,心悸失眠。

2,枣仁人参粉:酸枣仁20g,人参12g,茯苓30g。共研为细末。每次5~6g,温水送服。亦可入粥中煮食。源于《普济方》(原无方名)。本方以酸枣仁敛汗,人参补益肺气,茯苓安神。用于体虚自汗、盗汗。因三者又能养心安神,故也可用于虚烦不眠。

﹙五﹚临床应用

1治疗失眠:每晚睡前1小时左右服生枣仁散或炒枣仁散,或两者交替服用,每次3g、 5g和l0g,

最多有1次服30g者,连服7日。治疗失眠患者87例,有效率为73.5%,并表明生品与炒用同样有效,据此认为“多眠用生”恐系不确之谈。有7例一次口服生或炒枣仁散20— 30g,未发现任何副作用及麻醉作用。又用以酸枣仁、延胡索为主药的复方酸枣仁安神胶囊,每次服1粒(重0.5g,相当原生药5g),睡前半小时温开水吞服,连服3日为1疗程,一般1— 2疗程。治疗失眠症172例,有效率为84.15%,优于朱砂安神丸(有效率67.06%),与 安眠酮(有效率 81.61%)相仿。以耳穴贴炒酸枣仁,主穴为耳神门、皮质下,配穴为心、肾、脑点。每次选1--2穴,双耳同时应用。一般5日换药1次(夏季3日),4次1疗程。一般1疗程。观察30例,结果9例显效,19例进步,2例无效。2治疗不射精症:酸枣仁30g,细茶末60g,共研细末。人参须6g,煎水送服药末,每次6g,每日2次。治疗不射精症4例,均愈。3治心脾气血两虚,脾不统血证(《现代中药临床研究》):白术3g,当归3g,白茯苓3g,黄芪3g,龙眼肉3g,远志3,酸枣仁3g,木香1.5g,甘草1g,人参3g.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方中酸枣仁宁心安神,为佐药。 3治阴亏内热,心神不宁(《正体类要》):生地黄120g,人参15g,丹参15g,玄参15g,白茯苓15g,远志15g,桔梗15g,五味子30g,当归身30g,天门冬30g,麦门冬30g,柏子仁30g,酸枣仁30g。上药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三、五钱为衣,临卧竹叶煎汤下三钱,或圆眼汤佳。方中酸枣仁养心安神,为臣药。目前,中医界普遍认为酸枣仁的功用是养肝.宁心,安神、敛汗,可以治疗虚烦不眠、惊悸怔忡、自汗盗汗等症。近代药理证实,酸枣仁确有镇静、催眠作用。有人曾作试验,用酸枣仁煎剂给大白鼠口服或腹腔注射,无论白天或黑夜,均表现出良好的镇静及嗜眠效应,并认为生枣仁与炒枣仁的镇静效果无明显区别,并巳没有任何副作用;还有报导说,酸枣仁有持续性降低血压的功能。因此,酸枣仁煮粥食用,对长期失眠、心慌心悸,或自汗盗污多汗的中老年人来说,极为合适。因此,只要能够坚持食用,一定会收到养心安神的效果。中医论证认为,酸枣仁味甘、酸,性平。能滋养心肝,对于轻度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重度患者建议结合中药马莱眠可取得较为显著的疗效。中医对于心阴虚所导致的失眠,经常投以100克以上收功明显,但避免超过150克,.白天入睡困难用炒酸枣仁,夜间入睡困难用生酸枣仁.区别使用,效果明显.。酸枣仁150克/公斤给予小鼠灌胃无毒性症状,大鼠慢性毒性实验证明其毒性极低,小鼠腹腔注射半数致死量为14.33〒2.015克/公斤。但极大剂量亦可有毒性表现。 参考文献 《纲目》:楼氏医家系世传,博学全善辑《家庭医药》2005年第10期

《普济方》:明太祖第五子周定王主持,教授滕硕、长史刘醇等人执笔汇编 1406年

《圣惠方》: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官修药方百卷:作者: 黄春;蒲昭和 吾喜杂杂志《家庭医药》 2009年 第06期

《本草汇言》:倪朱漠编.公元1624年

《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外科急腹症》:郑显理,石水生编著.198

《本草备要》:汪昂编著 公元1694年,清康熙33年

《本草衍义》:寇宗爽编著 公元1116年,宋政和6年

《丹溪心法》:元.朱震亨著述,明.程充校订

《本草经疏》:明.缪希雍撰,又名《神农本草经疏》

《药品化义》:明.贾所学撰,清.李延昰补订

《本经疏证》:清.邹谢撰 公元1832年

《本草正义》:张山雷编著 公元1920年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