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下住宅与房地产【建材装饰】
现代座椅造型设计的创意构思分析
赵 琦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计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摘 要:文章基于现代座椅造型设实例分析,将其按照不同的设计构思进行分类,总结出现代座椅造型设计创意的不同构思方法。通过分析现代座椅设计的多样化、人性化和个性化的特点,探讨了造型设计的艺术性和象征性在座椅设计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关键词:座椅设计;造型设计;创意构思中图分类号:F40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5-0163-01 “造型设计”往往是一件“座椅设映了20世纪70年代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展的产物,通过对复杂事物的理解、剖
计作品”最终呈现方式的关键所在,它不仅关乎作品的外在展现形态,也更能关乎设计者直观地表达设计的思路和中心思想。因此,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越来越多的设计师,无论是家具设计师、建筑师或是产品设计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用于对座椅的研究与设计,这便使得“座椅设计”逐渐从众多的家具设计中脱颖而出,成为一门的设计研究课题。
“座椅”是人类坐姿活动不可或缺的家具,甚至是日常生活接触最密切也最频繁的家具,因此座椅的设计直接反映社会的生活形态以及技术与材料发展的现状。座椅的造型设计,除了对材料和科学技术的应用,还应该关注座椅设计的社会性与经济性,即通过不同的造型构思方法,赋予座椅社会象征性或使座椅成为设计师表达个人观点媒介。1 超常规尺度设计
“超常规尺度设计”主要是指选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形态,改变其尺度,并选用合适的家具材料,使其具有座椅功能的设计方法。超常规尺度设计可以基于以下两点来分析:①设计出发点往往偏向于象征性而非一般的功能性。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座椅更像是其表达个人思想的媒介和与使用者进行时空对话的载体;②超常规尺度的创意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观者的好奇心和对座椅的关注度。座椅已经不是一件简单的日常用品,而是观者逻辑思维的艺术品。
通常情况下,设计师在运用超常规设计时不会对物体的形态做过多的变化,而是改变物体的尺寸以及局部的加减设计,使其满足座椅的基本功能要求。这种简单纯粹的设计手法,在保留了物品本身自带属性的熟悉度基础上,进一步放大和突出了其在被设计过程中体量的变化,使其来源于生活却又异于生活,从而引导人们对某些源于生活或社会现象的思考与反省。德国设计师弗兰克·施赖纳在1983年设计的“购物者小憩”(Consumer’s Rest),是限量生产100件的“现成座椅”系列产品之一,其设计创意灵感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超市购物车。通过对购物车表面的镀锌处理以及局部的切割、弯屈,以及添加透明的塑料板坐垫,使其具有了座椅的形态和基本使用功能。这件作品实质上反
随着欧洲经济的逐步复苏而产生的一种“消费主义”。因此这件作品具有其自身的社会及文化意义。2 仿生物形态设计
仿生设计学(Design Bionics)是在设计学和仿生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其中“仿生物形态设计”是最常用到的仿生设计方法之一。“仿生物形态设计”是指以自然界形态中的生物的特征为切入点,通过提取、简化、归纳动物的主要特征,结合座椅形态及人机工程学相关要求,设计出的个性化较强的座椅造型;又因其设计灵感多来自于自然生态环境,按照有机物生长的方式发展形态结构,重视构成的各部分相互联系而又不可分割的统一性,故具有赋予设计作品生命的设计意味。有机设计摒弃了无用的多余装饰,通过对功能、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的摄入研究,创造一种简洁、自然、流畅并极具美感的设计方法。
通常情况下,仿动物形态的恰当运用可以增强座椅设计的趣味性,并且具有较强的空间点缀效果,因此非常适合放置在休闲区域,从而营造轻松的活动氛围。芬兰著名的家具设计师艾洛·阿尼奥在20世纪60年代设计出了震惊设计界的“球椅”后,逐渐将目光转向一种新型材料——聚氨酯泡沫的应用,其设计风格也逐渐偏向于强烈的视觉效果与辨识度。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在1970年完成了“小马椅”(Pony chair)的设计,座椅的材质采用了聚氨酯泡沫覆盖天鹅绒饰面,其造型设计即采用了动物形态设计的手法,使座椅的整体造型强烈有力,但又不失诙谐幽默。
与“仿动物形态设计”表达的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空间氛围相比,“仿植物形态设计”的灵感来源则更贴近于人们生活的现实环境,设计师亦希望通过永恒的设计来表达瞬息万变的自然与文化环境。日本当代设计师正德梅田的设计作品以表达对日本传统文化及自然精神的尊崇而为世人熟知。他在1990年设计的一系列以“花”为创作灵感的座椅,希望以此可以重新发掘传统文化的根基。
3 几何形态设计
几何形态设计是现代艺术产生和发
析、抽象、简练等步骤,运用点、线、面、体等基本的几何元素创造符合现代艺术特征的座椅。几何形态元素是一类简约的造型语言,不仅强调注重美学表现和功能应用,而且旨在将家具产品的造型简约化到极致,以尽量减少无谓的材料消耗,因此成为现代家具设计中常见的造型设计灵感来源。与其他几种设计方法相比,几何形态的运用使座椅造型的线条感更加强烈,座椅结构和材质本身的特性也因为线条的简化而更具存在感。
对一般几何形体的处理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几何形体进行加法或减法的设计,加法可以将简单的几何形体通过重复、叠加、渐变等形式美法则,将其组合成较为复杂的结构体;减法是对基本几何形体进行分割、切削、等处理方法,得到简洁统一的造型。丹麦设计师维纳·潘通在1958年设计的“锥形椅”正式运用的锥形为灵感,并对设计进行了减法处理,整个作品造型独特、结构简单,现代感十足。4 结束语
创意构思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作品的灵魂所在,因此对于设计师来说,设计的创造性是对现代设计理念最直接的诠释。无论是对现实生活的理解还是对自然环境的观察,都将成为设计创新的源泉,继而通过设计师对不同元素的提取、总结、简练,将其转变为设计的语言,创造出不同于传统座椅的现代风格。参考文献:
[1] Charlotte&Peter Fiell.1000 chairs[M].Taschen,2013.
[2] Charlotte&Peter Fiell.Design of the 20th Century[M].Taschen,2012.
[3]樊洁.创意家具设计构思分析[J].设计论坛,2012.
[4]杨茂林.动物结构特征对包装形态设计的启示[J].装饰,2010.
作者简介:赵琦(1987-),女,山东济南人,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艺术设计。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