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 4 田家四季歌
教学目标
1、 认识“季、蝴、蝶、麦、苗、桑、肥、农、归、戴、场、谷、粒、虽、辛、苦、了”17个生字,正确、美观地书写“季、吹、肥、农、忙、归、戴、辛、苦、年”10个生字,理解相关词语的意思。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农家四季的主要活动和生活场景,体会农家生活的辛苦和快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朗读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快乐。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认识第1、2小结中出现的10个生字,正确书写“季、吹、肥、农、忙、归、戴”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第1、2小节,背诵第1、2小节。 3、 了解农家春、夏季节的主要活动和生活场景。  教学过程
一、 出示图片,谈话导入
1、 教师配乐出示农村风光图片,学生认真欣赏。
2、 鼓励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农村风光,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对农村生活的了解。
3、 教师过渡:农村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他们一年四季都在忙些什么呢?这节课,老师就带领小朋友们到农村去体验农家的生活。
4、 教师板书课题:田家四季歌,相机指导生字“季”的书写,鼓励学生口头组词。
二、 学习课文第1、2小节  (一) 学习课文第1小节:
1、 教师过渡:春天到了,春风吹过大地,小草发芽,花儿开放,让我们一起出发,到农村去看看那里的景象吧!
2、 出示课文第1小节,鼓励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指名学生朗读第1小节,出示词语卡片:春风吹、蝴蝶、麦苗、桑叶、肥,指名学生认读,根据学生的朗读情况相机正音,强调:“吹”是翘舌音,“桑”是后鼻音。正音后再次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方式巩固认读。  4、 学生再次练习朗读第1小节,将句子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节奏。边读边看插图,说说在春天的乡村里都看到了什么。
5、 指名学生交流,引导学生将句子表达清楚、通顺,鼓励学生用上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如:我看到了一片片碧绿的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许多美丽的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麦苗,桑树上也长出了嫩绿的桑叶。)
6、 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相机出示田园春光图、麦田图、桑树图。  7、 拓展想象:此时的农民们正在忙什么呢?鼓励学生结合第1小节的内容想象表达。
8、 指名学生有节奏地朗读第1小节,全班齐读。  (二) 学习课文第2小节:
1、 教师过渡:春季里,农民们忙着播种、施肥、除草,转眼间,夏天到了,这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节,也是农民们最忙碌的日子。  2、 学生自由朗读第2小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出示第2小节中的词语:农事忙、归来、戴月光,指名学生认读,强调:“农”是鼻音,“农”是鼻音,“忙”是后鼻音,提醒学生注意区别“戴”的同音字:带、代,鼓励学生口头组词或造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区别这一组同音字。  4、 指名学生朗读第2小节,说说这个季节里农民都在忙什么。
5、 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出示农民采桑、养蚕、插秧的图片,并适当讲解,让学生直观感受夏季里农事的繁忙和农民的辛苦。
6、 鼓励学生想一想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述农民的辛苦,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
教师适时出示:起早贪黑、早出晚归、汗流浃背、披星戴月。  7、 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2小节。
(三) 教师小结:春天里,农民忙着播种、施肥,炎炎夏日,农民们采桑养蚕,种田插秧,田家的生活充满了辛勤和忙碌,让我们再一次去感受他们的辛苦劳作吧!(教师配乐播放农民劳作图)
(四) 全班有节奏地齐读第1、2小节。  三、 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 出示第1、2小节的词语卡片,通过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对读等方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
2、 课件单独出示本课前两节中要求会认的汉字,指名学生认读,并鼓励学生交流识记方法。
3、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鼓励学生利用形声字的构字特点来把握汉字的读音和意思,注意与形近字、同音字加以区分。
4、 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汉字:季、吹、肥、农、忙、归、戴,指名学生认读,口头组词。
5、 学生自主观察这些汉字,交流识记方法和书写要领。
6、 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重点指导“农”的书写,“吹、肥、忙、归”都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书写把握整体结构,写得左窄右宽,“戴”是半包围结构的字,里面的部分注意写得紧凑。
7、 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强调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 四、 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田家春、夏两季的生活,体会到了农民的辛苦和忙碌,下节课,我们将继续进行田园之旅,去感受农家秋、冬季节的生活。   板书设计:  4.田家四季歌
春:春风吹——播种、施肥  夏:农事忙——采桑、插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