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簟1期—— 杭州市西湖区“五水共治”情况调查 黄卫国 (杭州市西湖区“共治”领导小组办公室,浙江杭州310023) “五水共治”是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倒 逼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重要载体,也是惠民利民的重要工程。自2013年 底全省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来,西湖 区围绕“除水患”、“提水质”两大核心目标,统筹治 水、城乡同步、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思想反应快、行 初步统计,2014年上半年全区投入“五水共治”各类 资金(含非工程类)4.6l亿元,其中汛前108个工程 项目资金2.59亿元。下半年实施项目265个,其中 年前完工项目165个,跨年度项目100个。下半年完 工项目投资概算9.15亿元,预计实际完成投资7.16 亿元,跨年度项目在年内完成投资2.O3亿元,2014 年全年预计投资总额为1 1.78亿元。 从2014年经历的几场大雨情况看,完工项目特 动起步快、开局推进快,经过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 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1 总体情况 西湖区内有各类河道159条(段),全长313.4 公里、水域面积641万平方米,还有24.3公里钱塘 江岸线。西湖区在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同时,水环境问 题也比较突出,治水任务特别是防洪排涝和治理污 水的任务尤为艰巨。省布置的十大治水工作中,杭州 市有3个,其中2个位于西湖区(城西地区、留下地 别是道路、小区积水治理项目较好地发挥了防汛排 涝功能,河溪治理、箱涵清淤效果明显,初步经受了 暴雨袭击的考验。 2 主要做法 2.1建立机制管质量 制定了项目进度倒逼、四位一体联动联督、承包 承诺“双承”严管等十项机制,充分运用“现场纪实监 管法”实施项目建设管理,对项目现场施工组织、监 区),西湖治水的任务具有全面性、系统性、长期性和 艰巨性。对此,区委、区加强统筹、谋定后动,排 定时序、协调推进,制定出台了“清水治污”、“排涝水 理履职、人力投入、设备数量、材料使用和施工工艺 等要素,逐一如实记录在“督查专用记录本”上。建立 “质量督查微信群”,发现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疑问时, 督查人员立即拍摄图片或视频资料发送“曝光”到微 防洪水”、“保饮水”和“抓节水”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方 案,组织各方力量展开实地勘察、调研、论证和谋划, 排定“五水共治”三年目标任务和2014年行动计划, 三年计划投入25亿元,实施346个项目。围绕省市 信上,所有管理人员同步知情、同步点评、同步会诊, 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2.2强化督查控质量 提出的三年治水“第一年要解决突出问题”的要求, 2014年上半年,全区突出以“防洪排涝”为重点,展 开实施治水行动计划,主汛期前完工项目108个。据 布设工程质量立体监督网,将监理单位现场监 督、实施主体项目管理、主管部门行业监管、治水办 豌国 目圃强 调查研究 现场督查等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四位一体”的联动 督查机制,实行“地毯式”督查和干部项目包干制,做 到每个项目都有责任监管人。区治水办全体成员组 成4个督查组,每个组由专业人员、安全生产管理员 和效能督查员组成,配备督查专车,与各建设责任单 位督查人员协作配合,打破常规作息时间,对所有项 目施工现场进行全覆盖巡回督查,所有项目一周内 必查一次、重点项目3至5天必查一次。 2.3完善保障促质量 建立治水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把治水工作完成 情况列入对部门、镇街的年终综合考评范畴,将工程 质量、工程进度、工作人员的效能和廉洁列入考核内 容。区建立治水工作周例会制度,对项目实施涉 及的性问题及时研究,以加快项目推进速度。区 治水办每周至少召开一次由相关部门和项目实施单 位、监理单位参加的项目推进会议,加强对项目的日 常管理,督促通报项目进程,对项目质量、安全提出 要求,确保工程项目建设保质保量有序推进。 2.4严肃纪律保清廉 充分发挥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助力作用,进一 步改进工作作风,以扎实的举措推进治水工作。区政 府与相关人员签订廉政责任书,承诺不发生吃、拿、 卡、要等违法违纪行为;严格控制工程量变更,区审 计、监察、财政等部门即时介入、强化审核;发挥社会 监督作用,在“三全十服务”社会服务管理网设立专 栏,收集对治水工程的投诉及意见建议,公开工程中 标单位、工程进度、投资额等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将 “五水共治”打造成民心工程、清廉工程。 3 基本评估 3.1 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在质量控制中,第一次提出了面向信誉名录库 进行费率招标的方式;第一次要求法人签定3项承 诺;第一次全区统一施工合同。上半年108个完工项 目中,通过验收和初验率均达到100%。7月26日的 暴雨中,该区部分地方2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 上埠河水位一度达到3.2米,但总体来说,工程实施 的效果较好,督查组给予较高的评价,经过了 解,群众的评价也较好。 3.2资金管理得到加强 在治水工程中,统一了履约保证金和诚信保证 金的比例和形式,规定了工程措施费一律不作调整, 规范了进度款支付,费率招标形式也较好地避免了 偏低价中标现象,工程量变大大缩减。在近3个亿的 工程中,工程量超过50万的重大变更仅2项,上埠 河整治工程因设计变更导致工程量增加,天目山路 箱涵清淤因工程量估计不足导致变更,总计工程量 变更增加不到400万元,不超过工程总投人的2%, 远远低于以往工程的平均变更水平。 3.3热点问题得到解决 一方面,通过“五水共治”使以往因借地征地等 因素无法实施的工程得到有效推进。如塘苗路雨水 管问题,几年前就已完成招标,但一直停着。在五水 治理的大环境下,省市区三级共同努力,做通了省体 育学院和省总队的工作,允许进场施工;又如上 埠河整治工程、省教育考试院的污水泵站建设、益乐 河泵站建设、城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等一些历史遗 留问题得以较好地解决。另一方面,经过“五水共治” 借力借势,反推了拆迁拆违工作。如蓬家桥三期建设 推进了E02地块的拆迁,育英河工程推进了拆违, 还有西穆坞水库承包户的清理、钱江渔味馆的拆除 等都得到了较园满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