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

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

来源:九壹网


医学免疫学作业答案

【篇一:医学免疫学在线作业答案(3)】

ss=txt>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c 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3.关于ti-ag的描述,错误的是(d 可引起再次应答) 4.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c 抗原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5.新生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的ig是(c siga )

6.关于td-ag的描述,正确的是(d 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7.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易发生(a 超敏反应)

8.免疫的现代概念是(d 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排除“非己”的功能)

9.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d 与mhc结合) 10.对siga的错误描述是(d 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11.下列大分子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 蛋白质) 12.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b 肿瘤) 13.免疫防御功能下降易发生(c 反复感染) 14.哪一类ig升高提示机体近期感染?(b igm ) 15.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a 通过遗传获得) 16.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b 表位性质) 17.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ck是(d tnf ) 18.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材料是(d 基因工程疫苗) 19.主要刺激粒细胞系前体细胞分化的ck是(b g-csf ) 20.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的ig是(b 凝聚的iga) 21.免疫稳定功能失调易发生(d 自身免疫(病) )

22.下列对hlaⅡ类分子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b 识别与递呈内源性抗原肽)

23.apc递呈外源性抗原的关键分子是(b mhcⅡ类分子) 24.对nk细胞的错误描述是

(d 杀伤靶细胞受mhc) 2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者表示(c 已感染过结核而获得了抗结核杆菌的细胞免疫能力)

26.Ⅲ型超敏反应涉及多种免疫细胞与免疫分子,除了(d ige ) 27.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c 旁路途径→mbl途径→经典途径)

28.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c 通过细胞因子受体发挥作用) 29.有宫内感染的新生儿,脐血中升高的ig是(a igm) 30.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b igg )

31.th2细胞通过分泌哪种ck抑制th1细胞(b il-4 )

33.对异种免疫血清脱敏疗法的各项描述中,错误的是 (a 适用于已查明而难以避免接触的变应原的个体) 34.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a igm )

35.idc的特点是(d 高表达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

36.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hla分子有(c a与b均有)

37.下列对t细胞活化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

(c 第二信号是t细胞的cd28与apc的b7分子的结合) 38.补体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c c5b67 )

39.根据单元型遗传规律,同胞之间2个单元型完全相同的几率是(b 25% )

40.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ig是(d ige )

41.下列对mhc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chla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

42.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其主要炎症细胞是(a 巨噬细胞) 43.下列对hlaⅠ类分子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d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

44.病人反复局部注射胰岛素,引起局部红肿、出血和坏死,与此有关的超敏反应是: (c Ⅲ型超敏反应)

45.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是(b igg )

46.再次免疫应答在医学实践中的意义是(d 以上全对)

47.既具有调理作用,又具有免疫黏附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d c3b) 48.th1细胞的功能是(d 促进细胞免疫应答) 49.下列对t细胞双识别的描述是错误的,除了 (c tcr在识别抗原肽的同时,识别mhc分子) 50.lc的特点是(c 摄取处理抗原能力强)

54.cd8+ctl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c 靶细胞发生裂解和凋亡) 55.通常所指tcr对抗原的识别是指(c tcr对mhc:抗原肽的双识别) 56.下列补体裂解成分中,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是(a c3a) 57.对于t细胞活化第二信号的描述,错误的是(b 有抗原特异性) 58.预防因rh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症的有效措施是: (a 在第一胎分娩后72小时内,给母体注射抗rh血清) 59.hlaⅡ类分子主要表达于(a 树突状细胞)

61.可通过内分泌方式作用于远处细胞的ck是(a il-1) 62.Ⅰ型超敏反应的特点是(d 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 63.能够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b 芽胞) .具有抗吞噬作用的细菌特殊结构是(a 荚膜) 65.干扰素的作用,下列哪项是错的?(b 中和外毒素)

66.与Ⅰ型超敏反应无关的细胞是(b nk细胞)

67.mhcⅡ类分子递呈抗原的特点是(d mhcⅡ类分子: 抗原肽复合物递呈给cd4+ t细胞)

68.列提示乙肝传染性强的血清学指标是(d 抗hbc ) 69.常引起内源性感染的厌氧菌为(c 脆弱类杆菌)

70.胃和十二指肠溃疡与下列细菌感染有关(d 幽门螺杆菌)

71.与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发病有关的补体成分是(d c2a) 72.下列病毒中,属于缺陷病毒的是(d hdv )单选题 73.实验室培养真菌常用(a 沙保培养基)

74.下列叙述哪项是错的?(c f质粒决定细菌的耐药性) 75.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主要致病机理为破坏(a cd4+t细胞) 76.具有高度感染性的衣原体形态为(a 原体)

77.病原菌侵入血流大量繁殖,引起中毒症状的全身感染称(c 败血症)

78.构成细菌侵袭力的是(c 荚膜、菌毛和侵袭性酶类)

79.检测hbv感染的血清标志物中,哪项不能从血清中检测到?

(b hbcag )

80.由蚊虫叮咬可传播的病为(b 流行性乙型脑炎)

81.急性肾小球肾炎由哪种细菌引起?(b a群链球菌)

82.能营生活的最小微生物是(b 支原体)

83.紫外线最适合于下列物品的消毒(d 手术室空气)

84.以外毒素作为主要致病物质的细菌是(c 霍乱弧菌)

85.除什么病外,下列传染病愈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c 流行性感冒)

86.下列物质中,不是细菌合成性代谢产物的是(d 抗毒素)

87.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是(b 外膜)

88.下列什么传染性疾病外,目前可用疫苗预防(b 梅毒)

.抗链球菌溶血素o试验常用于(d 风湿病的辅助诊断)

90.钩端螺旋体最主要的感染途径是(b 接触疫水或疫土)

91.鼠疫的传播主要通过(b 蚤)

92.下列哪个概念是错误的?(d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是医院感染常见菌)

93.下列病毒中,核酸类型为dna的是(b 乙肝病毒)

94.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 (aaids )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免疫的三大功能是: 免疫防御免疫稳定 和 免疫监视 2、免疫的防御功能正常时表现为 ( 抗感染--),如水平过高可导致

( 超敏反应) 的发生,如水平过低可导致 ( 免疫缺陷)。 3、免疫稳定功能正常个体,对自身组织成分表现为 (自身耐热),如

免疫稳定功能失调,可导致 (自身免疫)(病)

4、固有性免疫的表现方式是天然防御性屏障反应,包括 ( 解剖 ) 屏

障、(生理)屏障、(细胞)和 (炎症)屏障。

5、固有性免疫的主要特点是 (反应迅速)和 (菲特异性)。 6、适应性免疫是在抗原刺激后产生特异想免疫应答,包括 (细胞)免疫应答和 (体液)免疫应答。

7、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并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的这一功能称为 (免疫监视)

8、“机体针对外来病原微生物所产生的抗感染防御能力并对机体自身成分不发生免疫应答”,这是 (传统) 的免疫概念。第二章抗原

一、填空题

1、抗原的两个特性是 (免疫原性) 和 (反应原性)

2、具有 (反应原性) 而缺乏 (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3、引起超敏反应的抗拒原因,通常称为 (便应原),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称为(耐受原)。

4、半抗原与 (载体蛋白)结合后,能获得免疫原性,成为全抗原。

5、根据发生免疫应答是否需要t细胞辅助,抗原可分为 (td-ag)和 (ti-ag)两类。

6、外毒素经甲醛处理后,失去 (毒性)保留 (免疫原性),称为类

毒素。可用于 (人工自动)免疫。

7、(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机,心瓣膜或肾小球基底膜之间有(共同抗原)。

8、同一种属不同个体之间,因遗传基因不同而呈现不同的抗原成为 (同种异性抗原),如(abo血型抗原)和(hla)等。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一、填空题

1、血清中含量最高的lg是(lgg),含量最低的是(lge).

2、lg由2条 (h链)和2条 (l链)组成,链间由 (二硫键)

连接。

3、lgg的重链是 (y链),lgm的重链是 (u链),lge的重链是() 4、slga是由2个(iga单体),1个 (j链)和1个 (分泌片或sp)

组成。

5、lgg的铰链区位于(c h i)结构或与( ch2)结构之间。补体结合位点位于(ch2)结构域。

6、木瓜蛋白酶水解lgg可得到2个(fab)片断和1个(fc)片断,前者具有(结合抗原)功能。

7、机体接受td-ag刺激后,最先产生的lg是(lgm)。

8、人工制备的抗体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基因工程抗体)。

第四章 补体系统 一、填空题

1、补体激活的三条途径是 (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和(mbl途径)。 2、经典激活途径形成的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分别是(c4b2b)和(c4b2b3b)。

3、感染早期,补体活化以(旁路)途径和(mbl)途径为主,感染后

期则以(经典)途径为主。

4、将血清加热到 (56度),作用(30)分钟,补体即被灭活。 5、补体激活过程所产生的裂解产物中,具有调理作用的是(c3b),具

有趋化作用的有 (c5a、c3a、c4a).

6、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物质是(抗原抗体复合物)。 7、补体系统各成分中,血清浓度最高的是(c3)。 8、c3b正反馈是(路旁)途径在激活过程中产生的。 二、单选题

1、补体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c4b67) 2、与补体旁路途径无关的补体成分是(c4)

3、遗传性血管神经性的发生时由于血清中哪种成分升高(c2a) 4 能激活补体旁路途经的lg是(凝聚的lga)

5 在抗感染过程中,补体发挥作用依次出现的途径是(路旁途径

---mbl途径—经典途径)

6 补体mbl途径的激活需要(某些急性期蛋白) 7 下列哪一补体裂解成具有过敏毒素作用(c3a)

8 即具有调理作用,又具有免疫 附作用的补体裂解成分是(c3吧)。

第五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 填空题

1 人类mhc称为 (hla复合体),位于第 (6)号染色体短臂。 2 i类经典基因包括 (hla-a)(hla-b)(hla-c) 3个基因座位。 3 ii类(经典)基因由 (hla-dp)(hla-dq)(hla-dr)3个基因座位。

4 i类经典(基因)有(a)链和(b2m)组成,其抗原钛结合槽由(a1)

和(a2)结构域组成。

5 ii类(经典)基因有(a)链和(b)链组成,其抗原钛结合槽由(a1)

和(b1)结构域组成。

6 经典的i类基因和ii类基因的二个特点是(高度多态性)和(其编

码分子具有抗原递呈功能。

7 在免疫相关基因中,与抗原加工递呈相关基因是(lmp(低分子量

多钛))和tap(抗原钛转运体)).

8 与强直性脊椎炎呈相关的hla分子是(hla-b27)。 二、单选题

1、下列对mhc的描述不正确的是(hla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2、下列对hla i类分子描述正确的是(分布于有核细胞表面) 3、根据单元型遗传规律,同胞之间2个单元型完全相同的几率是(25%)4、活化t细胞表面表达的hla分子有(i类分子和ii类分子) 5、hlaii类分子主要表达于(树突状细胞)

6、下列个cd分子中,与hla ii类分子结合的是(cd4) 第七章 细胞因子 一、填空题

1、单核/巨 细胞分泌的 (单核因子),淋巴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现统称为(细胞因子),简称(ck)。

2、通常将ck分为li、ifn、(tnf)、(csf)、(gf)和(趋化性细胞因子)。

3、i型 ifn 包括(tfn-a)和(ifn-b),其产生的细胞是(白细胞/成纤维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4、tnf可分为(tnf-a)和(tnf-b)两型,(tnf-b)主要有活化t细胞产生。

5、具有抗病毒作用的ck有(ifn-a/b)、(il-12)和(il-15). 6、ck通常以(自分泌)的方式作用于产生ck的细胞本身,或以(旁分泌)方式作用于邻近细胞。

7、epo的中文名称是(红细胞生成素),tpo的中文名称是(血小板生成素)。

8、(il-8)是趋化性细胞因子a亚家族代表性 ck,它对(中性粒细胞)菊有趋化作用。 二、单选题

1、细胞因子的作用特点是(通过细胞因子受体发挥作用)

2、下列对ifn的描述不正确的是(ifn-y)主要有单核巨 细胞产生) 3、下列对趋化性细胞因子答案中错误的是(il-6是a亚家族代表) 4、可通过内分泌方式作用于远处细胞的ck是(il-1) 5、能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ck是(tnf) 6、tnf-a的主要产生细胞是(单核/巨 细胞) 7、ils中,起负调节作用的是(il-10)

8、主要刺激粒细胞系前体细胞分化的ck是(g-csf)第九章 淋巴细胞 一、填空题

1、a bt细胞根据cd4/cd8分子表达不同,可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二个。 亚群

2、tcr-cd3复合体中,tcr特异性识别结合(抗原肽-mhc)复合物,cd3则将(抗原信号)转导到细胞核内。

3、作为t细胞辅助受体,cd4分子与表面的(mhcii类)分子结合,cd8分子与靶细胞表面的(mhc i 类)分子结合,以加强t细胞与apc或靶细胞的相互作用。

4、t细胞表面的(cd28)分子与apc细胞表面的(b7)分子结合,是t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5、b细胞可分为(bi)细胞和(b2)细胞二个亚群,通常所说的b细胞指(b2)细胞。

6、鉴别b1细胞和b2细胞的主要标志是(cd5)分子。

7、与smlg共同组成bcr复合体的是2对(lga/lgb)异二聚体分子,它们能转导抗原信号,因其胞浆段含有(itam)。

8、b细胞表面的(cd40)分子与活化th细胞表面的 (cd40l)分子结合是b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

第十章 抗原递呈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

一、填空题

1、专职apc包括(m )、(dc)、(b细胞).

2、专职apc中能显著刺激初始t细胞增殖的是((dc). 3、菲专职apc有(内皮细胞)、(上皮细胞)、(活化的t细胞)。 4、分布于表皮的dc成为(朗格罕细胞(lc))细胞,属于dc分化

发育过程中的(未成熟)细胞。

5、分布于淋巴结胸 依赖区的dc称为(并指状dc(idc))细胞,

具有很强的(抗原递呈)功能,但缺乏(摄取处理抗原).

6、b细胞即使(免疫活性细胞(icc))细胞,又是(专职apc)细胞。 7、外源性抗原如(被吞 的细菌),通过(mhcii)类分子递呈给cd4+t

细胞。

8、内源性抗原如(病毒抗原)和(肿瘤抗原),通过(mhc i)类分

子递呈给cd8+t细胞。 二、单选题

1、抗原递呈能力最强的apc是(idc)

2、idc的特点是(高表达mhc分子和协同刺激分子,能显著刺激初

始t细胞增殖。)

3、lc的特点是(摄取处理抗原能力强)。

4、肿瘤抗原递呈的特点是(被降解的抗原肽,与mhc i 类分子结合。 5、mhc ii 类分递呈抗原的特点是(mhc ii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提

呈给cd4+t细胞。

6、不属于专职apc特点的是(包括内皮细胞,上皮细胞和活化t细

胞)。

7、apc递呈外源抗原的关键分子是(mhc ii 类分子)。 8、内源性抗原肽进入内质网须经哪种分子转运(tap)

第十一章 免疫应答 一、 填空题

1、 tcr的双识别是指既识别apc表达自身的mhc分子,同时识

别于mhc沟槽中的 (抗原肽)

2、 apc与th细胞相互作用时受mhc(ii)类分子,而靶细胞

与ctl相互作用时受mhc(i)类分子。

3、 细胞免疫效应的两种基本形式是:cd4+ 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

应)和cd8+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4、 ctl杀手靶细胞的两种机制是(细胞裂解)和(细胞调亡) 5、 bcr-lga/lgb特异性识别抗原,产生b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

6、 活化t细胞表达的(cd4ol)分子,与b细胞表面的(cd40)

分子结合,为b细胞介导的(第二)信号。

7、 再次抗原应答的应答细胞是(记忆性b细胞),应答抗原是

(td-ag),所产生的抗原主要是(lgg)。

8、 体液免疫的效应功能有(中和作用)、(调理作用)(、激活作用)

和(adcc作用)。 二、 单选题

1、 下列对t细胞双识别的描述正确的是(tcr在识别抗原肽的同

时,识别mhc分子。

2、 下列对b细胞活化的双信号刺激的描述错误的是(第一信号刺

激由bcr接受并转导)。

3、 cd8+ctl杀伤靶细胞的特点是(靶细胞发生裂解和调亡)。 4、 下列对t细胞活化的描述正确的是(第二信号是t细胞毒cd28

与apc的b7分子结合)

5、 cd4+t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其主要炎症细胞是(巨 细胞) 6、 ctl释放穿孔素致靶细胞溶解度机理是(改变细胞渗透压) 7、 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lgm)。

第十四章 超敏反应

一、填空题

1、 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反应又称((过敏反应),iii型超敏反应又称

(免疫复合物型)。

2、 i型超敏反应的生物活性介质中,属于预先储备的是(组胺)和

(激肽原酶),属于新合成的是(白三烯)和(前列瑔素d2)等。 3、 发生新生儿溶血症的产妇,其rh血型为(rh阴性),新生儿rh

血型为(rh阳性)。

4、 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lgg)和(lgm),效应细胞是(单

核/巨 细胞)和(nk细胞)

5、 a族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iii)型超敏反应性疾

病,感染a族12型溶血性链球菌后所致的肾小球肾炎,属于(ii)型超敏反应性疾病。

6、 在iii型超敏反应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免疫分子是(补

体),免疫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7、 iv型超敏反应又称(迟发性超敏反应),常见的微生物变应原有

(病毒)、(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

8、 油漆、化妆品、药物等小分子变应原进入皮肤后与(表皮细胞角

质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可以诱发(接著 型皮炎)

医学微生物学 答案

自测题必知内容

一、填空题

2. 脂多糖(lps)是革兰 阴 性菌的细胞壁成分,由 特异性多糖 、 非

特异性核心多糖 和 脂质a 三部分组成。

4. 高压蒸汽灭菌法用的温度是 121.3℃ ,维持 15~20分钟 。

7. 肺炎链球菌是革兰 阳 性菌,脑膜炎奈瑟菌是革兰 阴 性菌。 8. mrsa中文为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etec中文为 肠产毒

素型大肠埃希菌 ,bcg中文为 卡介苗 。

10.肠热症由 伤寒沙门菌 引起,腥红热由 a群链球菌 引起。 14.由于不正规使用抗生素,可由 艰难 梭菌导致 抗生素相关性 腹泻

等发生。

16.结核菌素试验用以测定机体对结核菌素有无 变态 反应,以判断机

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有无 免疫力 。

18.临床上鼠疫有 腺 鼠疫、 肺 鼠疫、 败血症型 鼠疫三种类型。 20.预防白喉用 白百破混合 疫苗。

23.钩端螺旋体属种类较多,对人致病的主要是 问号 钩端螺旋体。 25.流行性感冒病毒包膜上嵌有两种刺突,即和。 26.近年国内外发生的禽流感,病毒的抗原结构是 h5n1 。 29.

32.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途径为 血液或血制品 、 母婴 和 密切接触 。 34.易发展为原发性肝癌的肝炎病毒是 hcv 和 hbv 。 35.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媒介是 蚊 ,储存宿主是 猪等家畜 。 37.hiv主要感染 cd4+ t 细胞和 单核巨噬 细胞。

38.从感染狗体内分离到的病毒毒力 强 ,称 野(街)毒 株;病毒

经变异对人和狗不致病而作为疫苗预防,称 固定毒 株。 三、更正题

答:肠道病毒由粪-口途径传播,主要引起无菌性脑膜炎、心肌炎等。 20.五型肝炎病毒的核酸均为rna;五型肝炎病毒均有包膜。 答:五型肝炎病毒中,hbv核酸呈dna,其他为rna;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无包膜,其他三型有包膜。

24.艾滋病目前已有疫苗预防,但用一般消毒药品不能灭活其病原体。 答:艾滋病目前尚无有效疫苗预防,一般消毒药品可以灭活病毒。

1. 毒血症是细菌及其产生的内毒素均进入血循环所致。

答:毒血症是细菌只在局部生长繁殖,不到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

素入血流或败血症是致病菌侵入血流,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中毒症状。

5. 伤寒沙门菌不侵入血流,而痢疾志贺菌很快进入血流。 答:伤寒沙门菌侵入血流引起菌血症;痢疾志贺菌不侵入血液。 6. 厌氧性细菌均为革兰阳性菌,均产生芽胞。

答:厌氧性细菌有革兰阳性和阴性菌,有部分革兰阳性杆菌产生芽胞。

7. 破伤风梭菌产生的外毒素有肠毒素和细胞毒素。

答:破伤风梭菌产生外毒素有痉挛毒素和溶血毒素;或艰难梭菌产生肠毒素和细菌毒素。

17.甲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人的禽流感由乙型流感病毒引起。 答:甲型流感病毒不只感染人,还可感染猪、禽等动物。人的禽流感由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

18.肠道病毒由粪-口途径传播,引起肠道吐泻等症状。

【篇二:医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作业答案 在线】

=txt>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2.下列对抗毒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经外毒素脱毒制成

b 只能中和外毒素

c 既可中和外毒素,又可能引起超敏反应

d 用于人工自动免疫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3.关于ti-ag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辅助

b 只有b细胞表位

c 不引起细胞免疫

d 可引起再次应答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4.下列大分子物质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是(a 蛋白质

b 多糖

c 核酸

d 类脂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5.关于td-ag的描述,正确的是(a 产生抗体不需t细胞的辅助

b 只能引起体液免疫

c 不能引起再次应答

d 具有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6.抗原的特异性取决于( )

a 分子量大小

b 表位性质

c 结构复杂性

d 化学组成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7.对siga的错误描述是( )

a 是黏膜局部抗体

b 其sp能保护siga不被蛋白酶水解

c 初乳中含量最丰富

d 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8.适应性免疫的特征是( )

a 出生时即具有

b 反应迅速

c 特异性

d 无记忆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9.新生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得的ig是(a igg

b igm

c siga

d igd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0.对抗原特异性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

a 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系

b 与相应抗体结合

c 与相应效应淋巴细胞结合

d 与mhc结合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1.免疫稳定功能失调易发生(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2.固有性免疫的特征是( )

a 通过遗传获得

b 特异性

c 反应缓慢

d 有记忆性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3.免疫的现代概念是( )

a 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 机体清除衰老、损伤细胞的功能

c 机体识别、清除突变细胞的功能

d 机体识别“自己”与“非己”,并排除“非己”的功能 正确答案:d

单选题

14.免疫防御功能过强易发生( )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自身免疫(病)

正确答案:a

单选题

15.哪一类ig升高提示机体近期感染?(a igg

b igm

c ige

d iga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6.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 )

a 超敏反应

b 肿瘤

c 反复感染

d 免疫耐受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17.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 )

a 抗原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b 抗原不能与应答产物发生特异性反应的特性

c 抗原能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d 抗原与载体蛋白结合后诱导免疫应答的特性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8.下列对mhc的描述是正确的,除了( )

a 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

b 人的mhc称为hla复合体

c hla复合体位于第17号染色体

d 与细胞间的识别及将抗原肽递呈给t细胞有关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19.能够抵抗吞噬细胞吞噬的细菌结构是( )

a 鞭毛

b 芽胞

c 细胞壁

d 菌毛

正确答案:b

单选题

20.补体激活后形成的膜攻击复合物是( )

a c4b2b

b c567

c c5b67

d c4b2b3b

正确答案:c

单选题

【篇三:医学免疫学必做作业参】

t>第一章 免疫学概论

一、填空题

1.免疫防御 免疫稳定 免疫监视

2.抗感染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

3.自身耐受 自身免疫(病)

4.解剖生理 吞噬细胞 炎症

5.反应迅速 非特异性

6.细胞体液

二、单选题

1.d2.b3.c4.a5.d6.a7.c

三、更正题

1.传统免疫认为,机体的免疫功能是指对外来病原微生物的防御。或

现代免疫认为,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现代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可以对机体有利,如抗感染;也可对机体造成损伤,如超敏反应。或 传统免疫认为,免疫应答的结果总是有利于机体。

3.固有性免疫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或

适应性免疫是机体从环境中接受抗原刺激后建立的。

4.机体接受多种抗原刺激后诱导产生的免疫称为特异性免疫。或

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又称非特异性免疫。

四、名词解释

1.免疫的现代概念

是指机体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反应。

2.免疫监视

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体内的突变细胞和异常细胞的功能。

五、问答题

1.简述免疫三大功能的正常和异常表现。

免疫功能 正常表现(有利) 异常表现(有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免疫防御 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超敏反应、易受感染或免

疫缺陷病

免疫稳定 对自身组织成分耐受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监视 防止细胞癌变或持续感染 肿瘤或持续性病毒感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章 抗原

一、填空题

1.免疫原性反应原性(或免疫反应性)

2.反应原性免疫原性

3.载体蛋白

4.td-ag ti-ag

5.溶血性链球菌 共同抗原

二、单选题1.c2.a3.b4.d5.d6.d7.c

三、更正题

1.胚胎期未与免疫活性细胞接触过的自身成份(如精子、眼晶体蛋白等)、经理化生物因

素修饰过的自身成分均具有抗原性。

2.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 基底膜之间有共同抗原。或 大肠杆菌o14与人类结肠黏膜之间有共同抗原。

注意:不要答成“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类结肠黏膜之间无共同抗原”

四、名词解释

1.抗原

抗原是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2.表位

表位或称抗原决定簇,指存在于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般由5~8个氨基酸、单糖或核苷酸残基组成。表位的性质、数量和空间构象决定抗原的特异性。

3.异嗜性抗原

一类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称为异嗜性抗原。

五、问答题

1.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点。

td-ag ti-a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位 t细胞表位和b细胞表位 b细胞表位

应答类型 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

t细胞协助 需 不需

抗体类型 igm、igg等 igm

免疫记忆 有 无

再次应答 有 无

抗原举例 大多数蛋白质抗原,如 脂多糖、荚膜多糖、

各类微生物、细胞、血清 聚合鞭毛素

蛋白等

2.举例説明异嗜性抗原的临床意义。

1)与某些疾病的发病有关: 如,溶血性链球菌的多糖或蛋白质抗原与人的心肌、心瓣膜或肾小球 基底膜之间有共同抗原。人体感染此菌后,所产生的抗体可与上述组织结合而引起组

织损伤,以致引起心肌炎、风湿病或肾小球肾炎。

2)可用于某些疾病的辅助诊断:如外斐反应可用于斑疹伤寒的诊断,因为引起斑疹伤寒的立克次体与某些变形杆菌有共同抗原,就可用变形杆菌作为抗原,测定患者血清中的抗体,以助诊断。

第三章 免疫球蛋白

一、填空题

1.iggige

2.iga单体 j链 分泌片(或sp)

3.igm

二、单选题

1.b2.d3.c4.b5.a6.d7.b

三、更正题

1.免疫球蛋白与抗体含义不同。免疫球蛋白包括抗体与非抗体,抗体是机体受抗原刺激所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结合的免疫球蛋白,而非抗体是缺乏抗体功能的,但两者均为免疫球蛋白。

注意:不要答成“免疫球蛋白与抗体不是同义词”。

2.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最先产生igm。

注意:不要答成“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不是最先产生igg”

3.siga是黏膜抗体。

注意:不要答成“iga不是粘膜抗体”。

四、名词解释

1.调理作用

是指抗体、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的作用。

2.adcc

是指表达igg fc受体的nk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等通过识别结合igg的fc 段,直接杀伤被抗体igg包被的靶细胞。

3.mcab

由一个b细胞克隆识别一种抗原表位所产生的高度特异的同源抗体,称为mcab。

五、问答题

1.igg有那些重要的生物学活性?

1)igg在血清中含量最高,半寿期长;

2)能通过胎盘,起自然被动免疫作用;

3)抗原-igg复合物能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4)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是主要的抗感染抗体;

5)某些自身抗体(如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核抗体)、Ⅱ型和Ⅲ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也属igg。

2.igm的合成与结构特点在临床上有什么意义?

1)igm在胚胎晚期就能合成,不能通过胎盘。宫内感染时igm升高,因此脐血中igm明显升高时,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2)抗原刺激机体后,最先产生igm,其半寿期又短,因此,血清特异性igm升高,表示有近期感染;

3)igm为五聚体,分子量大,主要分布于血管内;g菌的lps刺激b细胞只产生igm;

-4)igm激活补体能力强,能溶解结合了抗体的g菌;

3)与4)使igm在抗g菌 的感染中起重要作用。 --

第四章 补体系统

一、填空题

1.经典途径 旁路途径 mbl途径

2.旁路mbl经典

4.抗原抗体复合物

5.c3

二、单选题

1.c2.d3.b4.c5.a6.d

三、更正题

1.补体是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

注意:不要答成“补体不是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中一组具有酶活性的免疫球蛋白” 。2.补体是新鲜血清中一组不耐热的球蛋白。

注意:不要答成“补体不是新鲜血清中一组耐热的蛋白质”。

3.只有补体经典途径的激活必须有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或

补体旁路和mbl途径的激活,都不需抗原抗体复合物的存在。

四、名词解释

1.补体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活性的球蛋白,广泛参与机体抗微生物防御反应及免疫调节作用,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

2.过敏毒素

c5a、c3a、c4a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局部水肿等过敏症状,故称过敏毒素。

五、问答题

1.补体系统有那些生物学活性?

(1)溶菌、溶细胞作用

感染早期,旁路途径和mbl途径可发挥溶菌作用,特异性抗体产生后,主要依靠经典途径溶菌 。

(2)调理作用

c3b分子的一端与靶细胞结合,另一端则与吞噬细胞结合,从而促进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

吞噬,此即

c3b的调理作用。

(3)免疫黏附与免疫复合物的清除

免疫黏附是指ic激活补体后,通过c3b黏附于具有c3b受体的红细胞、血小板等细胞上,形成较大的聚合物,易被吞噬清除;ic与红细胞结合后,可随血流进入肝、脾,被吞噬细胞吞噬清除。

(4)中和病毒

指补体某些成分与病毒结合后,使病毒不能吸附或进入易感细胞。

(5)炎症介质作用

1)激肽样作用——c2a具有激肽样作用,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性充血。如先天性缺乏c1inh,血中c2a增高,可导致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

2)过敏毒素作用——c5a、c3a、c4a又称过敏毒素,能与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应受体结合,使之脱颗粒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出现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强、平滑肌痉挛和局部水肿等过敏症状。以c5a的作用最强。

3)趋化作用——c3a、c5a和c567具有趋化作用,以c5a作用最强,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向炎症部位聚集。

第一章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一、填空题

1.hla复合体 6

2.hla-ahla-b hla-c

3.hla-dp hla-dq hla-dr

4.高度多态性 其编码分子具有抗原递呈功能

5.hla-b27

二、单选题

1.c2.d3.b4.b5.c6.a

三、更正题

1.hla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注意:不要答成“hlaⅠ类分子不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

2.hla多态性是指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3.肿瘤细胞往往低表达或不表达hlaⅠ类分子,造成肿瘤细胞逃逸t细胞对其的杀伤。

四、名词解释

1.mhc

是由一群紧密连锁的基因组成,其编码分子与细胞间识别和将抗原肽递呈给 t细胞有关。

2.多态性

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位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导致不同个体在同一基因座位上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及由此产生不同的基因产物。

五、 问答题

1.比较hlaⅠ类分子和Ⅱ类分子在组织分布和功能方面的不同。

HLAⅠ类分子分布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Ⅱ类分子分布于apc,活化的t细胞。

HLAⅠ类分子的功能是识别和递呈内源性抗原肽,与t细胞的cd8结合,对ctl的识别起作用;Ⅱ类分子的功能是识别和递呈外源性抗原肽,与t细胞的cd4结合,对th细胞的识别起作用

2. 为什么hla基因型和/或表型的检测可用于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

由于:

(1)hla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无亲缘关系个体间,hla基因型完全相同的机会几乎等于零;

(2)个体所拥有的hla基因型别一般终身不变;

(3)家庭内hla以单元型方式遗传。

因而hla基因型和/或表型的检测在法医学上已广泛用于个体识别(如罪犯血渍鉴定,死亡者确认)和亲子鉴定.

第七章 细胞因子

一、填空题

1.单核因子 淋巴因子 细胞因子 ck

2.tnf csf gf 趋化性细胞因子

6.自分泌旁分泌

7.红细胞生成素血小板生成素

二、单选题

1.c2.b3.a4.d5.a6.b

三、更正题

1.只有活化状态的免疫细胞能分泌ck。或

静止状态的免疫细胞不能分泌ck。

注意:不要答成“不是静止状态和活化状态的免疫细胞均能分泌ck”。

2.ck的分泌是短时间的自限性分泌。

注意:不要答成:“ck的分泌方式不可长时期维持”。

3. ck的分泌方式以自分泌和旁分泌方式为主。

注意:不要答成“ck的分泌方式不是以内分泌方式为主”。

4. 适量ck具有生理性调节作用,过量ck可致病理性损害。

注意:不要答成“不是ck分泌量越多,生理效应越好”。

5.ck并不预存于胞浆内。细胞受刺激后ck基因才开始转录、翻译、分泌。

四、名词解释

1.细胞因子(ck)

ck是指由活化免疫细胞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蛋白质。

2.自分泌

ck作用于ck产生细胞,即ck的产生细胞与靶细胞为同一细胞,称为自分泌。

五、问答题

1.ck的作用特点与效应特点有哪些?

作用特点:(1)非特异性,即细胞因子对靶细胞作用无抗原特异性。

(2)不受mhc。

(3)通过靶细胞表面细胞因子受体(ckr)作用于靶细胞,以自分泌、旁分泌

或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效应特点:高亲和性 、多效性、协同性、拮抗性、双向性、网络性等。

2.ck的主要生物学活性有哪些?

(一)介导天然免疫此类ck,主要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表现抗病毒和抗细菌感染的作用。

(三)诱导凋亡 如tnf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四)刺激造血 csf有刺激造血作用,如g-csf可刺激粒细胞增多、epo可刺激红细胞生成。

第九章 淋巴细胞

一、填空题

1.cd4 cd8

2.抗原肽-mhc 抗原信号

3.mhcⅡ类 mhcⅠ类

4.cd28 b7

5.b1 b2b2

二、单选题

1.c2.b3.d4.d5.a6.b

三、更正题

1.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以抗胞内病原体感染。

注意:不要答成“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不可以抗胞内外一切病原体感染”。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