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集备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集备

来源:九壹网


北师大版数学第十一册第一单元《圆》集备

单元教材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直观地认识了圆,并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以及它们的周长、面积计算,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进一步学习圆的知识。

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 本单元主要通过六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圆的认识(一)、圆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和圆的对称性的认识。 2.开展测量活动,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3.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的魅力。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际,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圆及圆的对称性,认识半径、直径,理解同一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会用圆规画圆。

2.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动手拼摆等实践活动,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3.结合欣赏与绘制图案的过程,体会圆在图案设计中的应用,能用圆规设计简单的图案,感受图案的美,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4.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图案设计等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5.结合具体的情境,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圆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简单现象,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结合圆周率发展历史的阅读,体会人类对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索过程,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激发民族自豪感,形成热爱数学的积极情感。 单元重难点和关键

1.教学重点:求圆的周长与面积。

2.教学难点:对圆周率“π”的真正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3.教学关键:能真正理解圆周率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一些主要的计算公式。 课时安排建议:

本单元建议教学课时数:14课时。 解读《新课程标准》第二年段要求

本单元学习要求:1.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体验图形的简单运动,了解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掌握测量.识图和画图的基本方法。

2.在探索简单图形的性质.运动现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空间观念。 3.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表示数据,归纳出有用的信息

4.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清楚地表达思考的过程与结果;在与他人交流过程中,能够进行简单的辩论。

5.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尝试解释自己的思考过程。

6.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经历回顾与分析解决问题过程的活动。 4.初步养成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良好品质 教学实例:圆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4.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圆的特征,学会用圆规画圆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圆上的概念,归纳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教师用投影出示下面的图形

1.教师提问: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都是由什么围成的? 2.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上的直线图形. (二)教师演示

一个小球,小球上还系着一段绳子,老师用手拽着绳子的一端,将小球甩起来. 1.教师提问:你们看小球画出了一个什么图形?(小球画出了一个圆) 2.小结引入:(出示铁丝围成的圆)这就是一个圆.圆也是一种平面图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的认识.(板书课题:圆的认识) 二、探究新知

(一)教师让学生举例说明周围哪些物体上有圆. (二)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学生拿出圆的学具.

2.教师:你们摸一摸圆的边缘,是直的还是弯的?(弯曲的) 教师说明:圆是平面上的一种曲线图形.

3.通过具体操作,来认识一下圆的各部分名称和圆的特征.

(1)先把圆对折、打开,换个方向,再对折,再打开„„这样反复折几次. 教师提问:折过若干次后,你发现了什么?(在圆内出现了许多折痕)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折痕总在圆的什么地方相交?(圆的中心一点) 教师指出:我们把圆中心的这一点叫做圆心.圆心一般用字母 表示. 教师板书:圆心

(2)用尺子量一量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看一看,可以发现什么?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教师指出:我们把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 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半径,并板书:半径 )

教师提问:根据半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半径应具备哪些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 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3)同学继续观察:刚才把圆对折时,每条折痕都从圆的什么地方通过?两端都在圆的什么地方?

教师指出:我们把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一般用字母 来表示.(教师在圆内画出一条直径,并板书:直径 )

教师提问:根据直径的概念同学们想一想,直径应具备什么条件? 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出多少条直径?

自己用尺子量一量同一个圆里的几条直径,看一看,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4)教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同一个圆里有无数条半径,所有半径的 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直径,所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

(5)讨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与半径的长度又有什么关系呢? 如何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

反过来,在同一个圆里,半径的长度是直径的几分之几? 教师板书: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 (三)反馈练习.

1.用彩色笔标出下面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填表. r(米) 0.24 1.42 2.6 d(米) 0.86 1.04 (四)圆的画法. 根据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这一特征,我们可以用圆规来画圆. 1.学生自学

2.教师示范画圆.

3.教师归纳板书:1.定点;2.定长;3.旋转.

教师强调: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能改变,有针尖的一脚不能移动,旋转时要把重心放在有针尖的一脚. 4.学生练习 (五)教师提问

为什么同学们画的圆不一样呢?什么决定圆的大小?什么决定圆的位置? 教师板书: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六)思考:体育课上,老师想在操场画一个大圆圈做游戏,没有这么大的圆规怎么办?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课堂练习 (一)判断

1.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半径的长度.( ) 2.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 3.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 ) 4.半径2厘米的圆比直径3厘米的圆大.( ) 5.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6.在同一个圆里,半径是直径的 .( ) 7.在同一个圆里,所有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 8.两条半径可以组成一条直径.( ) 五、课后作业

(一)按下面的要求,用圆规画圆. 1.半径2厘米. 2.半径2.5厘米. 3.直径8厘米.

(二)怎样测量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 六、板书设计: 决定

圆 圆心 半径

定点 定长

位置 决定

大小

在同一个圆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