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模板(精选3篇)

来源:九壹网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模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模板第【1】篇〗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江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 和竖钩、竖弯 2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南、莲”等生字的字音;会写竖钩和竖弯。 课前准备

1.(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制作荷叶、荷花、小鱼头饰。(教师)

2.(1)预习生字、新词。(学生)(2)读熟课文。(学生)(3)收集有关江南和荷花的或诗句。(学生)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江、南”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会写“可、东、西”3 个字 和竖钩、竖弯 2 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词,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启发谈话:同学们去过江南吗?你去过江南的哪些地方?(学生自由谈话,分享快乐。)

2.过渡:人人都说江南美,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江南水乡的风光吧!(多媒体课件播放江南水乡的美景,学生观看。)

3.引导学生谈谈观后感。 预设:

生1:那儿的水很清很清,清得可以看见水底的鱼儿。 生2:那儿的荷花粉红粉红的,特别漂亮。 生3:碧绿碧绿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美丽极了。

4.导入:是啊,江南水乡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曾经有一位诗人看到江南水乡的美景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首诗——《江南》。

二、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1.学习“江”。

(1)导学:谁来说说这是几拼音节?怎么拼读?

(2)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三拼音节,然后练习拼读,最后在班内展示拼读。

(3)导学:你有什么好办法来记住这个字? (4)学生自由交流识记的好办法。

预设:

加一加:氵+工=江。 字谜:工人在水边——江。

换一换:“红”的部首换成“氵”就是江。 (5)在电视上或班级的点名册上认识“江”。

(6)导学:我们来看看这个字是怎么演变的。(课件出示“江”的汉字演变过程。)

(7)课件演示书写过程,学生跟着课件演示书空。

(8)引导学生扩词并说一句话。(如,江水:我看过江水滚滚向前的样子。江边:小孩子最好不要在江边玩耍。)

2.学习“南”。

(1)提出自学要求:先读准字音,然后看清字形,再想一想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个字。

(2)学生按要求一步一步地自学“南”。 (3)交流自学情况。重点交流识记方法。 三、借助媒体,初读感知

1.导学:下面让我们随着诗人到江南水乡的荷花池去走一走,看一看吧!(播放古诗范读的多媒体课件,学生观看、倾听。)

2.导学: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相机贴。

3.导学:我们小朋友知道荷叶也叫莲叶,那么荷花也叫莲花。谁来做小老师把你知道的有关莲花的知识向大家介绍介绍?

4.学生自由介绍。

预设:

生1:我知道莲花在夏天开放。

生2:我昨天上网查过,莲花有好几种颜色,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

生3:莲花可以结出莲蓬,莲蓬里面有许多莲子。

生4:我还知道《小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都写到了江南的荷花。

……

5.感知内容。

(1)过渡:作者是怎么写江南的荷花的呢?让我们走进诗歌吧! (2)导学:下面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江南》这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大声地读诗,遇到拼不准的字可以请教同桌、老师、字典等。

(4)指名读全诗,学生评价。引导学生重点从字音是否正确和语句是否通畅两个方面来评价。

(5)导学:你感觉江南怎么样?(学生自由说出读文后的感受。) 四、发现规律,集中识字

1.字卡出示课文中的生字:采、莲、鱼、东、可、西、北,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认。

2.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记字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认记生字。 预设:

谜语:(1)像四不是四,方位中有它。(西) (2)大丁遇小口。(可)

3.请学生当小老师领读生字卡片并组词。 4.组织学生分组比赛读,教师随机正音。

5.分男女生两大组开火车认读去掉拼音的生字,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五、示范引领,自主写字

1.课件演示“可、东、西”三个字的书写过程,引导学生自由观察。

2.组织学生交流观察结果。(重点引导学生交流笔顺和笔画占田字格的位置。)

3.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引导学生观察重点笔画。(“可”的最后一笔是竖钩。)

4.教师示范书写生字,学生仔细观察,并跟着书空。 5.学生描红,临写,自由练写。 6.投影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六、自主学习,边演边悟 1.提出自学要求。课件出示: (1)给生字找朋友,用喜欢的词语说话。

(2)小组合作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可以边表演边读,也可以和好朋友一起读。

2.各小组汇报自主学习情况。

(1)引导学生说说生字的组词情况。

(2)组织学生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读给其他同学听。 (3)组织学生试着表演读。

(4)引导学生谈收获并质疑,为第二课时做准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结合插图,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由景入文 1.创设情境,复习字词。

(1)导入:(课件出示生字闯关游戏)首先,我们来做闯关游戏。 (2)组织游戏。

第一关:读生字并自由组词。(课件出示八个生字。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认读生字并组词。)

第二关:从“南、西、北”中,任选一个字说一句话。 第三关:读诗句,说感受。(课件出示全诗)

(3)过渡:我们闯关成功!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江南》。 2.利用媒体,由景入文。

(1)导学:同学们把生字掌握得这么好,老师让大家欣赏一幅图,作为奖励。(课件出示江南美景图,古筝伴奏)此时你有什么感觉?

(2)学生自由畅谈观后感受。

3.过渡:是呀,江南景美,江南诗更美。下面请同学们打开教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二、诵读诗歌,感悟意境

1.导学:刚才同学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课文,课文中一定有你喜欢的地方,把它找出来,读一读,多读几遍,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2.学生先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然后反复朗读画出的句子,读出自己的理解。

3.引导学生班内交流:你最喜欢哪几句诗?说说理由,并读出自己的理解。

随着学生的交流,重点点拨以下诗句: (1)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①导学:(课件出示莲叶图)你看到了什么?

②学生仔细观察,然后在班内交流自己看到荷叶后的感受。 预设:

生1:我看到很多莲叶,长得很美、很绿。 生2:我觉得莲叶像帽子、像伞。

③导读:你们观察得可真仔细,想象可真丰富!诗人是怎样描绘荷叶的?(莲叶何田田)

④导学:原来诗人是这样夸荷叶的。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夸一夸吗?(课件出示“莲叶真 啊!”)

预设:

生1:莲叶真美呀! 生2:莲叶真绿呀!

生3:莲叶真多呀!一层连着一层!

⑤导读:诗人看到这层层叠叠、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心里也非常喜欢。他是这样来描绘的(课件出示诗的前两行):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老师看到这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也想来夸一夸。请听老师读这句。(教师范读)

⑥导读:你觉得老师读得怎么样?你能像老师这样来夸一夸这些莲叶吗?(指名读)

⑦引读:采莲人划着小船来了,她们看到这么多、这么美的莲叶,她们也夸起了莲叶。(学生模仿采莲姑娘读)

⑧小结:好一个“何田田”,它让我们看到了一片连着一片的——莲叶,真——美。

(2)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①导学: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吗? ②学生自由畅谈喜欢的原因。

③启发想象:这么美的荷花、莲叶也吸引了好多小鱼。小鱼在水里干什么呢?

④学生大胆想象。 预设:

生1:小鱼在水里捉迷藏呢。

生2:小鱼把莲叶当成雨伞,在它下面躲雨呢!

⑤组织学生表演:你们想当快乐的小鱼,在莲叶间游来游去吗?赶快游起来吧。要按照诗中的方向游啊!先向东,再向西,然后向南,最后向北。

⑥学生一边按方位表演,一边背诵诗句。

⑦再次引发学生想象,体会情感:小鱼们!你们游得开心吗?下面,我来采访几条小鱼。这条小鱼,你游到哪儿去了?看到了什么?心情怎样?

⑧学生大胆想象,再次体会小鱼的自由自在和荷花、莲叶的美丽。 ⑨导读:那就让我们做快乐的小鱼,读出小鱼的快乐吧。 ⑩学生先独自练读,再分组读、班内展示读,最后教师引读。 引读:这真是一群快乐的小鱼,到处游——鱼戏莲叶间,一会儿游到东——鱼戏莲叶东,一会儿游到西——鱼戏莲叶西,一会儿游到南——鱼戏莲叶南,一会儿游到北——鱼戏莲叶北。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导读:是呀,莲叶是美丽的,小鱼是快乐的,让我们连起来读一读这首诗,读出江南的美。(课件出示完整的课文)

(2)学生先练习朗读,然后在组内赛读,最后指名在班内展示朗读。

5.引读背诵,积累语言。

(1)导学:看着黑板上的生字宝宝想象画面并练习背诵,也可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2)指名展示背诵,并激发想象:你刚才在背诵的时候想到了什么?

(3)导读:下面,让我们当一回采莲姑娘,来美美地吟诵这首诗,老师为你们配上音乐。

(4)(播放古筝曲《渔舟晚唱》)学生随着音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适度拓展

江南水乡美,江南的荷花尤其美。学完了《江南》这首诗,请同学们把它背给家里人听,并请爸爸、妈妈帮忙搜集关于江南或荷花的诗词,带到班里来交流。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模板第【2】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江”“南”“采”等9个生字。会写“可”“东”“西”3个生字。

2、掌握竖钩、竖折两种笔画,掌握“氵”“十”“艹”3个偏旁。 3、准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图画和朗读,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江南水乡的美。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看图导入

1、师(略带神秘):同学们,快闭上眼睛,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美丽的地方,欣赏那儿迷人的风景。(出示配乐课件“江南可采莲”。)

2、这儿的景色美吗你能把看到的美景,尽量用美的语言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吗(学生表述,教师鼓励性地点评。)

3、教师边讲述边引导学生欣赏,揭示课题。 二、读通词句,感受节奏

1、师: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诗歌,注意停顿的节奏。 2、老师示范朗读,指导停顿: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3、让同学们按照划分的节奏,再自己有感情地朗读。 4、师:同学们通过朗读,让老师感受到了鱼儿在荷叶间欢快嬉戏的情景。

三、再读诗歌,学习生字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动动小手将课文中要求会写的生字和会认的生字画出来。

2、开火车认读生字,去拼音读,听音找字。(出示:可东西) 3、让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的位置以及笔顺,然后老师示范书写。

4、指导书写“可、东、西”。

(1)“可”先写横,再写里面的“口”,末笔是竖钩() (2)“西”第五笔是竖折(),里面不要多写一横。 5、让学生练习,书写,评讲,看谁写得美。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快乐朗读,谈话导入

师:现在请同学们跟着我一起闭上眼睛,边读边想象莲叶一片连一片,鱼儿快乐地游来游去的画面。同学们,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们已经来到了一片美丽的荷塘……(指导学生朗读想象,感受江南水乡的美。)

二、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同桌之间读一读。

2、让学生自由举手朗读诗歌,其他同学仔细听,评价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你觉得该怎样读?

3、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

4、师:你觉得这首诗歌写了些什么?说说看。 三、入境入情,感悟诗意 1、学习第一、二行诗。 (1)指名读第一、二行诗。

(2)指导学生看图。荷花、荷叶长得怎么样?

(3)理解“田田”。(“田田”指荷叶长得层层叠叠,茂盛鲜亮。) 2、学习后五行诗。

(1)指名朗读后五行诗。思考:在荷塘里除了荷叶、莲花和莲蓬,还有什么?(齐答:鱼儿)鱼儿在干什么?(在水中游动、嬉戏。)

(2)鱼儿在莲叶间是怎样游动的?哪些地方写出了鱼儿的快乐和自在?

(3)指导朗读“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北”。

①课件出示课文第59页插图,引导学生展开联想,感受鱼儿的自由自在和快乐。

②理解方位词:东、南、西、北,引导画出方位图。

(4)师小结:鱼儿在莲叶间游玩,一会儿游到东,一会游到西,一会儿游到南,一会儿游到北,五个“戏”字写出了鱼儿的自在与快乐。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读出鱼儿的自在与快乐,注意重音和停顿。

四、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1、让我们带着愉快的心情,一起读一读这首诗。

2、给学生讲解背诵技巧,指导学生背诵。(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背诵。

[教学板书] 3江南 鱼戏莲叶东 西 南 北 自由、快乐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江南教案模板第【3】篇〗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隽永,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的心情。全诗前两行描写了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莲叶浮出水面,挨挨挤挤,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可”有适宜、正好的意思。“江南可采莲”是说江南到处都生长着莲,真是采莲的好地方。“田田”形容荷叶挺立水面,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荷叶非常茂密,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不仅景色秀丽,而且莲子必然丰收,所以采莲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五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的动人画面。

“戏”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欢乐可爱的活泼形象。这里写“鱼”,却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互相追逐嬉戏。采莲人划船之娴熟,船行之轻快,身姿之轻盈,心情之欢快,就不难想象了。这是多么秀丽的江南风光!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 5个叠句,手法独特,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更能表现鱼的灵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整个画面,花青中略带墨韵,色彩清新,格调高雅,正所谓“水墨江南”。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形象稚拙中不失灵动,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教学目标】

1. 认识竖钩1个笔画,会写“可、东“2个生字。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采莲的情景,感受江南之美。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结合插图,理解课文意思。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走进江南。 (播放江南视频)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指名说) 师小结。

2. 书写课题,齐读。 (板书:江南,生书空) 齐读两遍:③江南 认读生字,品读课文

带拼音读生字:小老师带读 — 小组赛读 — 齐读。 去拼音读生字:男女赛读 — 齐读 生自由朗读。 音频范读,划出节奏。 师生对读。

走近江南,品读诗歌乐趣 学习活动一:采莲乐

师:这是在哪里?(荷塘,池塘等)在这片荷塘里,有谁?在做什么?

采莲时,你看到了怎样的荷叶?请你用“荷叶真____呀!”的句式说一说。荷叶这样多,这样密,好像接到了天边,原来这就是“莲叶何田田”。

一阵风吹来,碧绿的莲叶随风舞蹈着,请你读:莲叶何田田。 夏天到了,圆圆的莲叶舒展开柔软的身姿:莲叶何田田。 太阳公公出来了,滚着露珠的莲叶上泛着点点亮光:莲叶何田田。 池塘里还有莲叶的好朋友们呢!他们是一群摇头又摆尾的鱼。小

鱼儿在池塘里做什么呢?你从哪个字知道的?对了,戏就是游戏的意思。

2. 学习活动二:游鱼乐

小组合作:结合课文插图,贴一贴,说一说:小鱼儿会去哪里?做什么?

(小组汇报,贴小鱼到黑板上) 3. 学习活动三:诗人乐

在这片美丽的荷塘里,有快乐的采莲人,有快乐的小鱼,自然还有——快乐的诗人!(介绍汉乐府)

(播放音乐,生听,跟唱) 4. 学习活动四:读诗乐

在歌声里,我们一同体会到这份快乐!(齐读) 课文挖空,背诵。 书写生字

师:有请生字宝宝“可”和“东”闪亮登场。瞧,他们两个多帅气!

要写好这个字,需要注意什么?(生指名说)

1. “可”带来一个新笔画——竖钩。这个字的“口”微微内收,竖钩靠右。

2. “东”字在田字格居中,压竖中线。 拓展

唐代白居易《池上》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