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计划
第一单元
单元主题
认识图形(二)
这部分容是在上学期
“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这正方
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
教材简析
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
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
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 1.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
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目标
2.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
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
合作的意识。
单元重点
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单元难点
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
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
方法措施
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
课时
3课时
第二单元
单元主题
20以的退位减法
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的退位减法”;二是用“
教材简析
20以的退位减
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即“用数学”。
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
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
单元目标
练地口算20以的退位减法。 2.
单元重点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等。 1.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
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方法措施
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
学习知识;3.处理
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
解决身边
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的数学问题。
课时
13课时
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
分类与整理
分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知识基础,也是发展儿童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将“分类”放在“统计与概率”领域,突出了分类与统计的密切关系。教材
教材简析
通过这样的编排,将分类与统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在分类的基础上收集、
整理并呈现分类的结果,
强调
突出分类是
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基础,同时也将统计工作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环——收集、整理数据简单地渗透给了学生。
1.通过实例让学生学会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类的方法,并能对分类的结果进行简单整理。类的意义。
2.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和整理过程,
单元目标
画表格等表现形式呈现数据的收集。
3.学生通过分一分,看一看,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分类摆放物品能使我们的
学生通过文字、图
掌握
初步感知分
生活整洁有条理,并养成有条理的生活习惯。
能够根据给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
单元重点
准下的一致性;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分类的结果。
单元难点
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方法,体会分类的优点与便利。
教学准备
课件等。
能够用自己的方
要注意在教学时体现准备性。本单元只是让学生在分类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方式(文字、图画、表格等)呈现收集、
方法措施
整理分类的结果,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经验和兴趣,是学习正式的统计图表(无表头)或统计量。因此要注意教学的度。
课时
3课时
还不
第四单元
单元主题
100以数的认识
教材的编排设计是这样的:每群10只,使学生看出有学生估计是多少只羊。
教材简析
出示主题图,先出示两群羊,
8群羊,请
20只羊,继而又来了
这一部分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
20大的多,了解生活中
继而在例1中设计了
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的
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数意识,三位小朋友数不同物体的情境(
100颗花生,100根小棒,
100个小立方体),体现了不同学生的不同数数方法,十分强调学生自主构建的十个十个数的方法。
1.正确数出100以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
单元目标
一组成的。了解到
100以数的顺序。2.能估计数量在
100
以物体的个数。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能力以及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单元重点
1.
会数100以的各数,弄清数的组成。2.认识计数器单位“一”和“十”
单元难点
1. 2.
教学准备
1.
方法措施
。
会数100以的各数,弄清数的组成。认识计数器单位“一”和“十”
。
课件等。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处理
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习的效果。
3.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
课时
10课时
第五单元
单元主题
认识人民币
本单元的学习是个难点,
教材简析
步认识各种人民币,理解
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之上,
进一
1元=10角,1角=10分。在日常
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
的教学中,应多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应用。
1.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1元、1角、5角的纸币和
1元=10
硬币与1分、2分、5分的硬币九种人民币,理解角,1角=10分。
单元目标
趣。
2.在付币、找币等活动中加强体验、培养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3.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并养成勤俭节约、爱护人民币的良好品质。
单元重点单元难点教学准备
1.
认知人民币,掌握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认知人民币,掌握他们之间的换算关系课件等。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2.引导
方法措施课时
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5
课时
第六单元
单元主题
之前学习了
100以的加法和减法(一)100以数的认识以及
20以的退位减法对进
因此学生学习这
并通过
一步学习100以的加法和减法提供了基础。
教材简析
部分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合理的练习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础。 1
.使学生会口算
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
100以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
单元目标
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重点
单元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
教学准备
1.
方法措施
课件等。
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处理
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3.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
解决身边
习的效果;4.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的数学问题。
课时
15课时
第七单元
单元主题
找规律
本单元通过“找简单的规律——摆、涂规律——动手创
教材简析
造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
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
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1.
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
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2.通过涂色,摆学具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
单元目标
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认识并能找出图形的变化规律。
发现并创造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准备
课件等。
注意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学生创造一个发现、探究的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
课时
5课时
方法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