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机械效率教学设计

来源:九壹网


八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 教学设计

金沙县逸夫中学

授课学科 课题 章(单元)总课时 授课 教师 授课 授课 初二(3)班 班时间 级 课型 2 2013年 06 月 24日 理论导学 物理 况福艳 第十二章 第3节 机械效率 6 本课题课时 本节课是第 1 课时 初二下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对控制变量,比较,归纳总结等实验方法,已经有一定的掌握。在1.2节的学习中,学情 分析 已经学习了杠杆及滑轮组的知识,本节课主要是学会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等知识。为下一节课学习滑轮组和斜面等的机械效率做准备。 机械效率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本节课又是学好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关键。因此对机械效率的定义和理解是本节课的重点教材分析 也是难点。应该让学生学会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知识。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进 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教学 2.过程与方法: 目标 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和图片观察。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下定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各种机械的机械效率,培养 1

学生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观察一些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从而体会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通过图片5,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的知识法制的同时,渗透尾气排放的法律知识。让学生从小养成遵纪守渗透 法的习惯。 教学 重点 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机械效率,等的相关知识。 教学 对机械效率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 学习 学生预习新课,准备滑轮组,弹簧测力计等实验器材。 准备 教学 引导,实验探究,归纳总结的方法, 方法 教学 手段 多媒体PPT课件,实验探究。

教学教 师 活 动 环节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1)(2)和(3),引导学生回忆滑轮组,及滑轮组省力情况知识。 2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并培养学生观察图片(1)观察分析思考、提出问能力和提题, 出问题的 能力,引入

实验探究 新课教学 引导分析 总结 再通过具体的实验发现问题。引导学生通引入新课。 过实验发现 问题,并找出 原因, 【板书】课题:第十二章 简 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学生预习课 本85-86页, 定义有用功, 额外功,总 功,机械效率 等知识。 板书:有用功,额外功,总功,跟随老师的机械效率等, 引导,积极思 考,与老师共 同分析,定义 有用功,额外 功,总功,机 械效率等。 展示图片(5)引导学生,了学生观察图解和认识一些常见机械的机片认识了解械效率,培养学生利用机械效常见机械的率评价机械的能力。 机械效率,提 高自己的认3

新课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问题,找出原因,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归纳总结,下定义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应用所学知识定义和理解知识的能力。 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

法制渗透 小结 课堂练习 知识巩固 识能力。 力。 利用图片(5)引导学生了解学生观察方培养学生学习与尾气排放相关的法律向,常见机械的法律意知识, 的机械效率。 识,养成从 小遵纪守 法的好习 惯。 小结:小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在老师的引培养学生, 导下,小结本归纳总结 课学到了些的能力,发 什么,我们还现问题的 想知道些什能力, 么。 知识巩固: 学生分析回加深学生展示图片(6),让学生分析,答图中问题, 对功率和回答,功率与机械效率的区 机械效率别。 的理解,和 区别 展示图片(7),让学生完成图学生完成图巩固和加中内容, 中判断题, 深对功率 和机械效 率的理解。 展示图片(8),让学生完成图学生完成图练习巩固 中内容, 中题目的计机械效率 算, 的知识;会 用公式进 行简单的 计算。 4

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怎样问题通过测量计算其机械效率? 讨论 课本P=88页,1.2.3.4.题 作业 板书设计: 学生预习课本87页,完成内容。 学生作业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设计,完成实验的能力。 巩固知识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3节. 机械效率 一. 有用功:人们想要做的功, 额外功:为了做有用功而不 得不做的功, 总功 :有用功与额外功的总和, W总W有W额二.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 W有W总1 , 常用百分数的形式表示。 机械效率总小于教学反思: 5

第十二章,简单机械

第3节《机械效率》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的内容,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这一节课。 一、教材分析:

机械效率是八年级下册,第十二章,第3节的内容。本章第1.2节已经学习了杠杆和滑轮组的相关知识。这一节课,主要是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等知识。为下一节课具体探究杠杆,滑轮组等的机械效率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和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有了一定的学习物理的能力。在前两节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杠杆和滑轮组的知识。这一节课,学生已经有了,知识上和能力的准备。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标的具体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来制定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有用功、额外功、总功。

(2)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会利用公式η=W有用/W总进

6

行简单计算。理解机械效率总小于1。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具体的事例分析,图片观察。培养学 生的观察,分析,总结,以及下定义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培养学生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的意识。

(2)通过观察一些常见机械的机械效率,使学生体会提高机械效率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突破: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阅读,总结。定义和理解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等知识。突破重点难点。 五.法制渗透:

利用汽车的机械效率,引出尾气排放标准,渗透我国的关于尾气排放标准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六. 教学过程: 首先. 引入新课:

通过图片1.2.3引出滑轮组;利用滑轮组的省力情况,引出摩擦力;从而引入本节课的内容---机械效率。 其次. 新课示导:

第一步,学生阅读教材85-86页,自己定义有用功,额外功,总功,以及机械效率等概念,教师通过图片4,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定义,理解相关内容。

7

第二步,学生观察图片五认识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机械的机械效率,学会利用机械效率来评价机械,提高自身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了解汽车尾气排放的相关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第三步,引导学生小结,本节课学到了些什么?还想知道些什么? 第四步,知识巩固和练习提高,通过比较,区别功率和机械效率,加深对机械效率和功率的理解。

最后. 问题讨论和布置作用,

七. 课后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的说课结束,请各位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