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塔东古城区块钻井提速配套技术及应用

塔东古城区块钻井提速配套技术及应用

来源:九壹网
西部探矿工程 2016年第1期 塔东古城区块钻井提速配套技术及应用 迟家俊 (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黑龙江大庆163411) 摘要:塔东古城区块目的层埋藏深,岩性致密、可塑性强、韧性大,PDC和牙轮钻头可钻性差,机械 钻速低,寿命短。通过钻头优选形成的钻头序列、直螺杆与PDC复合钻井提速技术与新型井下工具 (扭力冲击器或液动旋冲工具)配合专用PDC钻头提速钻井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够大幅度提高机械 钻速,缩短钻进周期。提速技术在古城7井、城探1井和东探1井等3口的综合应用,提速效果非常明 显,3口井平均机械钻速3.71m/h,平均钻进周期184.8d,同比邻井古城4井和古城6井平均机械钻速 提高95.26%,平均钻进周期缩短133.5d。钻井提速技术的综合应用为塔东古城区块深井钻井提速提 供了技术保障。 关键词:新型井下工具;提速;塔东区块;现场试验 中图分类号:TE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5716(2016)01—0020-05 塔东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塔东库鲁克塔格 断隆与车尔臣断裂之间,西为古隆起的东界古城4 井一线,南达车尔臣断裂,北至孔雀河斜坡,东为阿尔 金山,面积约12.57x10 km。。塔东区块油气资源丰富, 适合使用PDC钻头,只能应用牙轮钻头钻进; (3)奥陶系却尔却克组“黑被子”地层泥岩发育,研 磨性强、可钻性差,常规钻进机械钻速较低,在钻井提 速上为重点需要攻关井段; 将成为大庆油田天然气勘探的战略接替区。该区块勘 探程度低,钻井速度缓慢。古城区块主要目的层平均 埋深超过5000m,砾石层及高硬度、高研磨性砂泥岩发 育、可钻性差,机械钻速慢,严重制约钻井速度。经过 对该区块底层岩性分析,通过一系列技术措施,先后在 古城7井、城探1井和东探1井等3口井在钻井提速方 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在塔东古城区块初步形成了一 套可行的钻井提速技术。 1深井提速难点分析 (4)目的层(奥陶系下部和寒武系)为碳酸盐地层, 对于高硬度、高研磨性的灰岩及白云岩,需要做好相应 的钻头选型工作。 综上可知提速难点主要为地质条件复杂,上部地 层松软成岩性差,钻进过程中易塌、易漏;中部地层奥 陶系却尔却克组“黑被子”地层为提速难点,泥岩发育, 研磨性强,可钻性差;下部地层碳酸盐地层高硬度、高 研磨性,导致机械钻速低,钻井周期长。 2钻井配套提速技术及应用 通过理论和现场应用分析,实行钻头优选,并在第 二、三和四次开钻井段分别配合相应的提速措施实行 提速,具体为:二开井段提速技术措施为直螺杆配合 PDC钻头复合钻井提速;三开井段上部井段施工采用 古城地区下古生界厚度巨大,基本在5000m以上, 志留系、泥盆系分布局限,主要发育在古城鼻隆北部倾 末端,石炭系基本全区分布,缺失二叠系;中生界厚约 1000m,三叠系向东南减薄缺失,侏罗系~白垩系由西 向东、由南向北增厚,并不整合在三叠系、石炭系和奥 陶系不同地层之上。根据实钻资料总结钻井提速难点 有以下几点: 直螺杆配合PDC复合钻进提速,下部井段奥陶系却尔 却克组“黑被子”地层采用新型井下工具进行提速;四 开井段由于井深较深及井眼尺寸相对较小的实际情 式。 (1)上部地层(第四系和第三系上部)岩性疏松,成 岩性较差,易塌、易漏; (2)三叠系底部砾石层发育,可钻性相对较差,不 收稿日期:2015一l1—20 况,提速工具的应用受到,因此均采取常规钻进方 2.1钻头优选提速技术及应用效果 作者简介:迟家俊(1982一),男(汉族),吉林德惠人,工程师,现从事深井钻井技术研究和科研管理工作。 2016年第1期 西部探矿工程 23 在城探1井奥陶系“黑被子”地层,应用 196mm 速效果显著。 型液动旋冲工具与Q635PDC钻头,机械钻速比古城8 2.4综合应用效果 井使用扭力冲击器提高了45.99%(表5)。 通过钻头优选、复合钻进技术和新型井下工具钻进 由以上2个表可以看出,新型井下工具+专用PDC 技术的综合应用,尤其是突破了“黑被子”地层钻速慢的 钻头提速技术对塔东古城区快奥陶系“黑被子”地层提 难题,整体上钻井提速效果显著,现场应用3口井见表6。 表5城探I井液动旋冲工具使用数据与邻井对比表 3口井在平均完钻井深增加345.1m的情况下,平 均钻速同比提高了95.26%,平均钻进周期同比缩短了 参考文献: 133.5d,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提速效果。 [1】张云连.冲击旋转钻井工具的发展现状及应用研究[J].石油 3结论与建议 矿场机械,2001,30(5):12—14。 (1)针对塔东古城区块提速难点,通过古城7井、城 [2]陈志学,于文化,朱进祖,等.液动冲击钻井技术在青藏地区 探1井和东探1井共计3口井试验优化组合配套提速技 的试验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06,28(5):19—21. 术,即钻头优选、复合钻井、新型井下提速工具等三方 【3】李萌,于兴胜,罗西超,等.螺杆钻具的前沿技术[J].石油机 械。201 1,39(9):19-22,46. 面技术。现场应用表明配套提速技术能够满足钻井施 [4]刘伟,李丽,胡大梁,等.钻井新技术在川西中深层的应用[J]. 工提速的要求,其提速效果显著,实现了大幅度提高机 钻采工艺,2008,31(2):120-122. 械钻速,缩短了钻进周期的目的。 【5】滕学清,白登相,杨成新,等.塔北地区深井钻井提速配套技 (2)建议在塔东古城区块提速配套技术中尝试应 术及其应用效果fJ].天然气工业,2013,33(7):1—6. 用复合钻头及涡轮钻具进行提速,进一步完善提速配 [6 宋建伟,6】何世明,龙平,等.国内深井钻井提速技术难点分析及 套技术措施。 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2013(12):73—77. (下转第27页) 2016年第1期 西部探矿工程 滨浅湖沉积亚相。 (3)沉积相剖面和平面特征表明,营城组砂层厚度 1994:845. [12】邱安南,王林生,高炎,等.准噶尔盆地百口泉油田八道湾 组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识别与沉积特征[J].海洋地质前 缘,2012,28(2):17—22. 和砂地比由南向北逐渐减薄,物源来自西南部,向东北 部逐渐减薄。西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 微相,北部发育滨浅湖沉积,中间过渡带为辫状河三角 洲水下分流间湾微相。 【13】肖明国,安志渊,曹少芳,等.准噶尔盆地石南31井区下白 垩统清一段湖泊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J].地层学杂志, 2008,32(4):381—388. 【14]侯启军,冯志强,冯子辉.松辽盆地陆相石油地质学[MI.北 参考文献: 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129—177. 【1】张传林,赵省民,文志刚.准噶尔盆地南缘辫状河三角洲沉 积特征及储集性[J】.石油地质,2003,15(3):202—205. Research on the Braided River Delta Sedimentary Facies of 【2】张希明,芳.塔北地区辫状三角洲沉积特征及油气勘探 Yingcheng Formation of Shiwu Oilifeld in Southern SongHao 意义『J1.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2):21—24. Basin [3】李文厚,林晋炎,袁明生,等.吐鲁番一哈密盆地的两种粗碎 屑三角洲[J].沉积学报,1996,14(3):113—121. [4]于兴河,王德发,孙志华.湖泊辫状河三角洲岩相、层序特征 XU Jun-yu 及储层地质模型——内蒙古岱海湖现代三角洲沉积考察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J】.沉积学报,1995,13(1):48—58. SINOPEC,Beijing100083,China) [5】王先德,柳志伟,杨发群,等.白音查干凹陷白垩系巴彦花群 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J].中国矿业,2012,21(12):74—84. bstract:The braided irver delta iS an important reservoir type and 【6】薛良清,Galloway W E.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体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target in continental sedimentary basins. 系的分类[J].地质学报,1991(2):141—153. Through detmled observation and study of cores and thin section, [7】徐蒙,王家豪,徐东浩,等.苏里格气田苏120区块盒8段浅 well logging and single well phase analysis.it can be inferred that 水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演化规律[J】.沉积学报,2013,31(2): braided delat facies are developed in ̄ingcheng formation,which can be subdivided into more sedimentary subfacies.There are 340—349. [8]谢辉.浅水粗粒辫状河三角洲沉积微相特征与油气产能的 eight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have been identiifed.and underwa. 关系——以焉耆盆地宝浪油田为例[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 ter distributary channel facies mostly developed,where the most fa- 报,2004,26(4):37—40. vorable reservoir facies belts.Each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is 【9】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 described in detail according to lihtology,separation,psephicity, sedimentary structures,logging curve shapes.Thus establishing a 社,2002:21l一212. 【l0】姜在兴.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375-401.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the area. [11】冯增昭,王英华.中国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Key words:braided river delta;sedimentary facies;Southern Songliao Basin;Yingcheng Formation (上接第23页) [8】李秋杰,王春华,李玉海,等.液力衡扭旋冲提速工具及其在 【7】辛建华.玉北9井扭力冲击器钻井提速技术[J].勘探地球物 达深16井的应用[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2015,42(1): 理进展,2013,3(1):65-68. 3 1—33I3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