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354・ 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 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外科治疗120例 方广德 ,邹景平 (I.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中心卫生院普外,河南南阳473112;2.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河南南阳473012)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外科治疗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中心卫生院 1997年10月~2007年l0月间,手术治疗的120例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囊炎,54例胆囊结石患者均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50例随访1~10 a,身体恢复良好。结论院,传统手术方法切除胆囊是治疗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的首选方法,疗效确切。 『关键词]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 R 657.4 [文献标识码] B 66例慢性 在基层医 [文章编号] 1008—9276(2008)04—0354—02 南阳市卧龙区石桥镇中心卫生院自1997年10 月至2007年10月,共收治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 肌切口;身体较肥胖的患者,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 2.3胆囊切除方式胆囊切除时,术者按以下步骤 患者120例,均经手术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进行①显露:开腹后,顺序探查肝脏及胆道。用盐水 纱布垫将腹内脏器隔开,将横结肠及十二指肠向下 牵压,显露肝十二指肠韧带,提起胆囊。②分离胆囊 管:切开胆囊管前面的腹膜,显露胆囊管及其相连的 肝总管及胆总管,当胆囊管分离清楚后,将胆囊管提 起,在靠近胆囊颈处结扎,以免手术中胆囊内的小结 石挤入胆总管内,但暂不切断胆囊管。③游离胆囊: 1.1 一般资料 120例中,男52例,女68例;最大 年龄70岁,最小年龄18岁;慢性胆囊炎66例,胆囊 结石54例。 1.2 临床表现及检查 慢性胆囊炎患者其临床表 现与病理变化常不一致,其30例毫无症状,36例有 胆囊功能紊乱,导致上腹部闷胀、隐痛、暖气、胃部灼 切断胆囊动脉后,在胆囊浆膜下注射等渗盐水,以利 于胆囊剥离,在离肝脏边缘约1 cm处切开胆囊浆膜 热感和厌油腻性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常误诊为 “胃病”,有时突然剧烈绞痛与急性胆囊炎相似,多 因进食油腻食物而诱发,也可突然缓解。检查:66 层,游离出胆囊。④处理胆囊管:胆囊游离后,认清 胆囊管和胆总管,离胆总管0.5 cm处结扎胆囊管, 切断后再结扎一次。⑤缝合胆囊床,肝下区放置 引流 例均有胆囊区轻度压疼,16例右上腹可扪及圆形肿 块。B超检查:40例胆囊萎缩,全部病例胆囊壁增 厚、粗糙不平。 3 治疗结果 胆囊结石患者中30例病人长期无明显症状,24 例于饱食油腻食物后胆囊收缩或睡眠时体位改变结 石移位,引起胆绞痛或急性胆囊炎发作。体检:18 例可触及肿大而且有压痛的胆囊;36例无阳性体征 发现。B超检查:54例患者胆囊内均有一个或多个 强回声光团,光团可随患者的体位改变而移动,在强 回声光团的后方有清晰的声影。 2治疗方法 66例慢性胆囊炎患者及54例胆囊结石患者均 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恢复顺利,住院8~12 d拆线出 院。刀口I期愈合110例,Ⅱ期愈合10例。50例 随访1~10 a,身体恢复良好。 4讨论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可能有急性胆囊炎或胆 绞痛病史;右上腹或剑突下隐痛或饱胀不适、暖气, 可伴有反酸或恶心、呕吐,疼痛可向背部放射,但较 急性胆囊炎为轻。查体右上腹仅有深压痛,无肌紧 张及反跳痛。除胆囊积液或积脓外一般扪及不到肿 大的胆囊。胆囊结石的临床表现可有反复发作的急 2.1 麻醉方法 患者采用连续硬脊膜外腔阻滞麻 醉或全身麻醉。 2.2切口方式 对体形瘦长的患者,采取右上腹直 收稿日期:2008—02—15 作者简介:方广德(1962一),男,河南省南阳市人,本科,主治医师,从事普通外科临床工作。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Journal of Henan Medical College for Staff and Workers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355・ 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胆囊积液或胆绞痛,而皮肤 巩膜无黄疸或黄疸轻。B型超声检查发现胆囊内有 结石、胆囊肿大、积液,壁厚或萎缩。 时重,长年不愈。基层医院无腹腔镜手术器械及腹 腔镜手术技术,采取传统手术方式切除胆囊,治疗慢 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仍是首选方法 。胆囊切除 虽然还有1%~3%的死亡率 ,但对年轻人或者即 使是老年患者无全身疾患,在疾病的早期施行胆囊 切除术仍然是比较安全的。对于老年体弱伴有严重 心肺疾病患者,手术治疗更应慎重,应充分做好围手 慢性胆囊炎是急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结果,胆 囊壁纤维增生肥厚,胆囊萎缩,囊腔缩小,功能丧失。 当胆囊管因结石或炎症粘连而完全闭塞,胆汁不能 进入胆囊,胆色素被吸收,而胆囊壁仍不断分泌无色 粘液,则成为“胆囊积液”。胆囊结石的成因十分复 术期处理 。 杂,是综合性因素所致。目前认为其基本因素是胆 汁的成分和理化性质发生了改变,导致胆汁中的胆 参考文献: 固醇呈过饱和状态,易于沉淀析出和结晶而形成结 [1] 黄志强,黎鳌,张肇样.外科手术学[M].第1版.北京:人民 石 ;另外,胆囊结石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存在一种 卫生出版社,1991. [2]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促成核因子,可分泌大量的粘液糖蛋白促使成核和 社。2007. 结石形成;此外,胆囊收缩能力减低,胆囊内胆汁淤 [3]段志泉.外科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滞也有利于结石形成。症状出现与否和结石的大 [4] 杨学礼.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外科治疗[J].中国医刊,1991, 小、部位,是否合并感染、梗阻及胆囊的功能有关。 26(6):26—27. 在基层医院,慢性胆囊炎及胆囊结石患者比较 [5] 叶舜宾.外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 多见,大多数采用中、西药治疗,效果欠佳,病情时轻 [责任编校:李宜培] 辛伐他汀联用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76例 陈留成 (扶沟县城郊卫生院,河南扶沟461300) [摘要]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及曲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B受体阻滞 剂、阿斯匹林,加用长效心痛治20 mg,2次・d 口服。治疗组应用p受体阻滞剂、阿斯匹林,加用辛伐他汀 20 mg・d~,曲美他嗪12 mg・d~,分3次口服。治疗4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5%,对照组总有效率 71.1%,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68.4%,对照组47.4%,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辛伐他汀联用曲 美他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可靠。 [关键词] 心绞痛;不稳定型;辛伐他汀;曲美他嗪 [中图分类号] R 54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9276(2008)04—0355—02 近几年来,他汀类(辛伐他汀)药物调脂之外抗 氧化、抗炎、抗血栓形成、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改 1资料与方法 善心功能等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曲美他嗪为强效 1.1 研究对象2003年7月~2006年7月扶沟县 抗心绞痛药物,能够降低血管阻力,明显增加冠脉血 城郊卫生院就诊的心绞痛患者76例,年龄38~76 流量,促进心肌代谢及心肌能量的产生,同时减低心 岁,平均62.4岁,不稳定型心绞痛以美国心脏病学 脏负荷,降低心肌氧及能量消耗,从而改善心肌氧及 会及美国心脏病协会2000年指南为标准,将患者随 能量的供需平衡¨ 。该文2药联用治疗不稳定型心 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治疗组合并 绞痛以观察其治疗效果。 高血压12例,糖尿病6例,对照组合并高血压11 例,糖尿病7例,除外心功能不全及明显心律失常患 收稿日期:2008—02—25 作者简介:陈留成(1962一),男,河南省扶沟县人,大专,主治医师,从事内科临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