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课标下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新课标下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九壹网
新课标下语文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内容摘要:高中语文新课改下,新课标要求: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而寻找单元“大概念”是教师实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情境化”的拦路虎,如果能从“概括单元主题”和“提炼单元目标”两个方面去着手,就比较容易获得,而这些都需要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升。

关键词:大概念 大单元 结构化 情境化概括单元主题提炼单元目标

从2022年秋季起,陕西省高中阶段便开始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新课程新要求,新教材新教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在“关于学科课程标准”的相关说明中,针对“学科教学内容”作了新的阐释:“进一步精选了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景化,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单就语文学科而言,它就要求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一定改变传统的教法学法,不能只重视学生语文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而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时不只能进行碎片化式的单篇教学,而要以语文学科大概念为核心,教学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引领,使教学内容情境化。

然而,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的课堂仍然沿袭传统的单篇教学法,对于一个单元的课文,仍然是一篇接一篇地教,而没有形成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大单元“结构化”“情境化”的课程体系。

那么实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情境化”的根本困难在哪里呢?在长期的教学实线中,我发现寻找单元“大概念”是我们实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情境化”的拦路虎,也是在老师进行大单元教学最头疼的问题。那么什么是“大概念”?,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认为:

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问题,它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大概念是一种“上位知识”,它处在学科知识的“金字塔”,能够体现学科的本质,具有可迁移的特点。那么,面对一个教学单元,我们怎么样才能准确地提炼出该单元的学科“大概念”?通过长期地学习与实践中,我发现语文学科单元大概念的提取,如果能从“概括单元主题”和“提炼单元目标”两个方面去着手,就比较容易获得。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概括单元主题”和“提炼单元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认真研读“基本理念”“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课程实施”等相关内容,了解新课标、新时代对教师教学理念的新要求,明确新课标对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的新规定。而研读教材不仅包括每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还包括每个单元的单元导语、课文后的学习提示、每个单元后的单元学习任务。研读课文,需要我们准确把握每个单元内每一篇课文的作者经历、写作背景、内容与结构特点、思想感情与主题、表达技巧与语言风格等,明确每个单元内各篇文章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研读单元导语会让我们了解本单元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法。而课文后的学习提示,则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目标、学习方法。每一个单元后面的单元学习任务,则明确规定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为教师给每一课设计情景化学习任务提供了参考。可以说,研读新课标、新教材既是我们获得学科大概念的基础,也是我们全面落实语文核心素养,实现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情境化的必然途径。

我们以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一单元为例。本单元包括《沁园春·长沙》《立在地球上放号》《红烛》《俄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五首诗歌和《百合花》《哦,香雪》两篇小说。本单元的人文主题为“青春激扬——树立伟大的抱负,理解作者对国家命运前途的关注,激发青春的热情,敞开心扉,追寻理想,拥抱未来。”其中《沁园春·长沙》表现的是青年面对当时错综复杂的形势产生的忧患意识,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使命担当精神,显示了不可遏制的青春力量。《红烛》则表现了年轻的闻一多面对黑暗的现实,“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牺牲精神。《俄日朵雪峰之侧》表现的是在那个特殊的岁月中,青年王昌耀面对恶劣的环境,不甘沉沦,痛苦挣扎,坚持奋斗的人生追求与感悟。《致

云雀》是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代表作,展现了年轻的诗人对欢乐,光明,自由和理想的深情向往。小说《百合花》塑造了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两个年轻的生命,表现了战争年代人与人之间圣洁的情感以及普通人身上所具有善良、淳朴的人性之美。《哦,香雪》通过描写火车给台儿沟带来的变化,表现了改革开放中青年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综合分析七篇课文,我们可以将本单元表现的“人文主题”概括为“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青年激扬生命,勇于担当的精神。”

本单元是诗词与小说单元,属于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新课标指出:“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情感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这些内容既体现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要求,也是对本单元“大目标”的表述,结合本单元的课文,我们可以将它们细化为三点:1.理解诗词运用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手法,把握小说叙事和抒情的特点,体会不同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2.感受文学作品丰富的意蕴,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审美能力。3.尝试诗歌写作,提高语言表现力。这三点涉及到七篇课文的具体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将它们再进一步“抽象提炼,使其脱离具体的事实”,从而得到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感知不同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

根据前文所说,“大概念”可以通过“概括单元主题”和“提炼单元目标”的方法获得,那么我们对它们再进行整合概括,就可以获得本单元的“大概念”——感知不同时代青春生命的担当与不同文体作品的独特魅力。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大单元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教学理念,因此要落实好大单元教学,我们必须首先要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加强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都获得长足发展。

总之,以“大概念”为核心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要以《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和语文核心素养为纲,通过“概括单元主题”和“提炼单元目标”获取单元“大概念”,然后再以“大概念”为核心设计单元教学,实现教学内容的“结构化”。 “情境化”。这就对习惯于传统教学的我们提出了挑战,而要应对挑战,就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思维与方式,不惧困难,勇于探索,在学习与实践中不断总结与提升。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

【2】《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3】吕映.语文学科的“大概念”:概念辨析、要读与研究展望[J].语文建设,2021(9)

【4】刘劲凤.大单元教学中提炼“大观念”的可行性路径[J].学语文,202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