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资料

来源:九壹网


基层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为什么要进行管理人员安全知识培训

 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 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

 员工自我保护的需要

安全生产基础概念

 安全生产:是指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作业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也就是说,既要消除危害人身安全与健康的一切有害因素,同时也要消除损坏设备、产品或原料的一切危险因素,保证生产正常进行。

 安全管理:以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技术标准为依据,采取各种手段,对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状况,实施有效制约的一切活动。

几个定义

 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不发生工伤事故、职业病、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况,即人不受伤害,物不受损失。

 不安全的结果是什么?是事故。反过来说,事故就是导致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

件。潜在的不安全因素称之为:隐患。

 事故及伤亡事故:造成死亡、疾病、伤害和财产损失及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伤亡事故指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和急性中毒事故。

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伤害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和死亡。

 危害: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或状态。

 危险源:危险的根源,是指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或物质损失事故的、潜在的不安全因素。

 “三个零”:零事故、零伤害、零损失。是一个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追求的最高目标。

 “一票否决”:是指在企业内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提高领导安全意识的一种通用做法,即在企业年度评优时,如发生安全生产一般事故以上者,不予评选。

 “两个体系”:一个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实施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另一个体系,是指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安全监督体系。

 “四不放过”:是指事故处理的原则,即指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职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

 “五同时”:指各级领导在组织生产经营的同时,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安全生产法规、标准和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工作的同时,

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 “安全生产方针”:就是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对生产方针的认识

 凡是提及“第一”,则必有“第二”,“第一”乃针对“第二”而言,否则“第一”就很抽象。“安全第一”即针对“生产第二”而言。

 所谓“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生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目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当安全和生产发生冲突之时,就必须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把生产放在第二位。在具体做法上,应视隐患可能带来的事故危害的程度,采取停止局部生产作业,乃至停止全部生产作业的措施,待积极排险后,再继续组织生产作业。

 “预防为主”:就是说,对安全生产的管理,重要的是要谋事在先,尊重科学、探索规律,采取有效的事前控制措施,千方百计预防事故的发生,做到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而不是将重点放在发生事故后的抢救、调查、找原因、追责任、堵漏洞,虽然这些都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对事故预防也有亡羊补牢的作用。

 “综合治理”:为实行“预防为主”扫除障碍,为达到预防效果提供条件。治理:依法治理和以管治理,需要立法严密、执法严明、监管有力、指导有术;综合:由于事发多处、事源多方,应以强化行业管理为主线,以使治理的任务落到实处。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安全生产责任制:

 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企业生产实际,将各级领导、职能部门、工程技术人员、岗位操作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应该做的事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作用:

 明确了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其他负责人、各有关部门和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负的责任。

 在各部门及员工间,建立一种分工明确、运行有效、责任落实的制度,有利于把安全工作落到实处。

 使安全工作层层有人负责。

 一般员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班组长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力和义务:

 安全生产法规定:

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有:

 (一)劳动合同保障权

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承担的责任。

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力

 (二)危险、有害因素的知情权、建议权

 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

 (三)批评、检举、控告权

 从业人员有权对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 (四)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的拒绝权

 从业人员对生产经营单位违反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指挥、指令以及强令冒险作业等,有权拒绝执行。

 (五)紧急情况下停止作业的紧急避险权

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并在采取可能的应急防范措施后从作业现场撤离。

 (六)事故人身伤害赔偿权

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依照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的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 (七)获得符合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

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使用。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力义务

 (八)获得安全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

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的职责和义务有:

 (一)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二)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

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三)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四)自觉遵守劳动纪律、职业道德、依法订立的厂纪厂规,爱岗敬业,专研业务技术,提高工作效率或服务质量。

一般员工主要的安全生产职责

 自觉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并随时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 不断提高安全意识,丰富安全生产知识,增加自我防范能力。

 遵守有关设备维修保养制度的规定;

 爱护和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正确佩戴和使用防护用品;

 关心安全生产情况,向有关领导或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

 发现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要及时向组长或有关部门汇报;

 发生工伤事故,要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报告领导,并协助调查工作;

 努力学习和掌握安全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本工种操作程序和安全操作规程;

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和自我保护意识;

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对个人安全生产负责。

 上岗认真操作,班中巡回检查,下班实行交制,发现隐患自己能处理的不推给别人,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并记录和告诉人。

 互相关心,互相监督,共同制止违章,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保护别人不受伤害,履行监护职责的员工,对被监护对象的安全负责。

 严格遵守其他有关安全规定。

班组长主要的安全生产职责

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及。并严格执行本单位和车间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令和要求。

 二、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 三、严格执行各项安全规程制度和交制度。

 四、经常教育和检查员工工作期间遵守车间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机器设备、工具、原材料、安全设施、个体防护用品等,并注意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 五、经常检查并保持工作地点的文明生产。保持成品、半成品、材料及废物的合理

放置。

 六、组织每周的安全活动日及其他安全活动,召开班前会坚持班前讲安全、班中检查安全、班后总结安全的事故预知活动。

 七、有权拒绝上级的违章指挥和制止本班(组)人员违章操作。遇有事故险情,有权立即指挥人员撤离现场。

 八、发生工亡事故要积极抢救伤员,保护现场,立即报告,并如实提供事故发生的情况。

 九、加强对本班组员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 十、组织职工学习并贯彻执行企业、车间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教育员工遵章守纪,制止违章行为。

 十一、负责对新员工(包括实习、代培人员)进行上岗前安全教育。

个人防护用品

主要有:

 1、安全帽:是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按材质分可有 植物编织帽、塑料帽、纸胶帽、玻璃钢(维纶钢)橡胶帽。

 2、防护服:包括帽、衣裤、围裙及鞋盖等,主要是防止热辐射、射线、微波和化

学污染物损伤皮肤或经皮肤侵入人体。

 3、防护眼睛和防护面罩:有电焊工护目镜、炉窑工护目镜和面罩、防微波和防碎屑眼睛等。

 4、呼吸防护器。根据结构和原理呼吸防护器可分为过滤式和送风隔离式两大类:

 5、护耳器。护耳器包括耳塞、耳罩、耳帽,其作用主要是防止噪声危害。

 6、防护手套。主要是棉手套,也有用新型橡胶体或聚氨脂塑料浸泡制成的手套。不同材质的手套可用于不同的工作场所,如防溶剂、耐油、耐漆、防污染、耐热、耐寒冷手套等

安全帽

 安全帽的防护作用:

 安全帽是对人体头部受外力伤害起防护作用的帽,由帽壳、帽衬、下颏带、后箍等组成,一般以浅色或醒目的颜色为宜,如红色、白色、浅黄色等;

 防止物体打击伤害

 防止高处坠落伤害头部

 防止机械性损伤

 防止污染毛发伤害

 新安全帽的出厂标识:

 使用安全帽前应检查是否有以下四项永久性标志:

 造厂名称、商标、型号;

 制造年、月;

 生产合格证和验证;

 生产许可证编号;

防护眼镜和面罩的作用

 防止异物进入眼睛

 防止化学性物品的伤害

 防止强光、紫外线和红外线的伤害

 防止微波、激光和电离辐射的伤害

防静电服检查与使用

 防静电工作服为防止衣服的静电积聚,用防静电织物为面料而缝制的工作服;

 使用前应检查防静电工作服上是否注有生产厂名(或厂记)、产品名称、商标、号型规格、等级、生产日期等(正规厂家合格产品都必须有以上标志);

 穿用防静电服时,必须与GB4385中规定的防静电鞋配套穿用;禁止在防静电服上附加或佩带任何金属物件;禁止在易燃易爆场穿脱。

防护鞋的作用

 防止物体砸伤或剌割伤害。如高处坠落物品及铁钉、锐利的物品散落在地面,这样就可能引起砸伤或刺伤。

 防止高低温伤害。在冶金等行业,不仅环境气温高,而且有强辐射热,灼烤足部,灼热的物料喷溅到足面或掉入鞋内引起烧伤。另一方面,冬季在室外施工作业,可能发生冻伤。

 防止酸碱性化学品伤害。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到酸碱性化学品,可能发生足部被酸碱灼伤的事故。

 防止触电伤害。在作业过程中接触到带电体造成触电伤害。

 防止静电伤害。静电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是引起心理障碍,产生恐惧心理,引起从高处坠落等二次事故

防尘防毒用品的作用

 防止生产性粉尘的危害。由于固体物质的粉碎、筛选等作业会产生粉尘,这些粉尘进入肺组织可引起肺组织的纤维化病变,也就是尘肺病。使用防尘防毒用品将会防止、减少尘肺病的发生。

 注:长时间接触粉尘才可能引发尘肺病,防止生产过程中有害化学物质的伤害。生产过程中的毒物如一氧化碳、苯等侵入人体会引起职业性中毒。使用防尘防毒用品将会防止、减少职业性中毒的发生。

防护手套的作用

 防止火与高温、低温的伤害。

 防止电磁与电离辐射的伤害。

 防止电、化学物质的伤害。

 防止撞击、切割、擦伤、微生物侵害以及感染。

特种作业知识

 特种作业包括:

 1)电工作业;

 2)金属焊接切割作业;

 3)起重机械(含电梯)作业;

 4)企业内机动车辆驾驶;

 5)登高架设作业;

 6)锅炉作业(含水质化验);

 7)压力容器操作;

 8)制冷作业;

 9)爆破作业;

 10)矿山通风作业(含瓦斯检验);

 11)矿山排水作业(含尾矿坝作业);

 12)省、自治区、直辖市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并经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批准的其他行业。

特种作业保护规定

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考核合格后由安全生产综合部门发给《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工作。

《特种作业操作证》,每两年进行一次复审。

 高温、有毒、接触粉尘、繁重劳动、高空作业的岗位属于有毒有害作业岗位。

 从事有毒有害岗位作业,必须佩带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绝缘护品、放毒面具或防尘口罩等。

 ※在易燃、易爆、烧灼及有静电发生的场所作业时,决不能使用化纤防护用品。

搞好班组安全建设的重要性

 班组的定义:

 班组是企业中基本作业单位,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劳动和管理组织。在一般企业里,班组长不算“干部”,但实际上,班组长基本具备了“干部”的管理职能。因此,班组长也被称为“兵头将尾”。

 现代企业的管理结构一般都是三角形样式,基本上可以分为三层,即决策层(高层)、执行层(中层)、操作层(基层)。高层“动脑”,中层“动口”,基层“动手”

 班组是在劳动分工的基础上,把生产过程中相互协同的同工种工人、相近工种或不同工种工人组织在一起,从事生产活动的一种组织。

 为什么要强化班组安全教育:

 班组是企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企业管理、搞好安全生产的基础。

 无论什么行业、工种,它的共同特点就是直接承担着一定的生产任务,直接和原燃材料、产品、设备、环境以及人打交道(接触),是各种危险危害因素直接作用的对象。

 绝大部分的设备事故、人身事故的发生均与班组人员是否按章操作有关。

 据大量事故案例分析,90%以上的事故发生在班组,80%以上的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和设备隐患没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等人为因素造成的。

 有了安全不一定有了一切,但是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 班组就像人体上的一个个细胞,只有人体的所有细胞全都健康,人的身体才有可能健康,才能充满了旺盛的活力和生命力。

 安全生产的主体是人,而班组又是企业最基层的生产组织,因此班组安全文化就成为了企业安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 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落实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 因此,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伤亡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