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1.28 2010 No.17 明确办学思想促进学校发展 王天峰 (庆阳市卫生学校,甘肃庆阳745000) 关键词:庆阳卫校;规模定位;专业定位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1246(2010)17-0029—02 程。在稳定发展的同时,继续办好“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教学点” 教育,充分发挥好“庆阳市医学培训中心”的作用。在教学规模 基本形成、条件许可后,积极申办“庆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或 “庆阳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在校中专生控制在3 000人以 庆阳市卫生学校创建于1965年,经几代人的努力,学校取 内,联合开办的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在校生保持在500人以上, 每年培训全科医师、社区护士200人左右,每年乡村医生在岗 得较大发展。目前开设临床医学、高级护理、中西医结合、护理、 药剂、助产等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2 980人。现有教职工120 人(含聘用人员24人),专兼职教师65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 14人,中级职称教师39人,具有研究生学历教师22人。学校 培训人数保持在500~1 000人。若申报医专成功,则开办临床 医学、高级护理、药学、影像、检验等专业,使全日制在校生规模 不少于5 000人。 占地17 57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3 325平方米,其中教学用地 1.2专业定位 9 173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2 100余万元;教学设备、仪器2200 多台(件);图书馆藏书4万余册。 建校45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上级党政部门的正 总体定位于护理、药学和医学相关类专业,辅以中医针灸 推拿等专业,在具体专业定位时注重突出灵活性,立足本地;突 出实用性,注重发展;突出超前性,着眼发展;突出社会性,全面 发展。 1.3层次定位 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累 计培养两年制以上中等卫生技术人员21 064名,并承担全市在 职卫生技术人员和乡村医生的教育及培训工作,为庆阳市卫生 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校舍面积不足、师资力量 薄弱等因素制约,某些方面与省中等医学教育机构整体发展水 平尚有一定差距,现有条件和规模难以满足市各级各类卫生技 术人才培训要求。面对新形势和新情况、新问题,笔者就我校今 后的发展前景谈几点看法。 1明确办学指导思想。准确定位 努力扩大中专招生规模,稳定发展成人高等医学教育。条 件许可时逐步压缩中专层次,以普通高等专科教育为主,进而 发展特色专业的普通高等本科职业教育。 1.4模式定位 强调多样性,采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全日制与业余制、 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面授教育与远程教育、职业培训与考试 辅导等多形式、多渠道相结合的办学模式,充分发挥我校在卫 生技术人才培养和培训方面的优势。 2优化办学策略。落实措施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卫生、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 为根、率先发展、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 教学为中心,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切实转变 在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办学规模的前提下,不断完善 系统的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追求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强调 依法办学和依规行政;减少主观随意性,讲究科学原则性,发挥 各项管理评价制度的导向功能,提高管理效率和效益。在此基 础上,首先,做到优质立校、科研兴校和名师强校。优质是我校 发展的生命线,体现在教学上,也渗透在管理中。优质教育和优 观念、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走“上台阶、求质量、讲效益”协调发 展道路。在、市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我校 创造条件,突破格局,希望通过共同努力建成一所以培养护理、 医技类专业人才为主,各学科协调发展,专业特色鲜明,教育教 学质量上乘,倍受社会青睐的且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医学高 等专科学校。 1.1规模定位 化管理是新时期获取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师生综合素质的法 宝。提升科研工作的地位,注重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将成为新 时代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骨干教师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持 续、快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学校要创造条件,为优秀教师的成 夯实基础,加快发展。从省级重点中专学校向国家级重点 中专学校的方向发展,积极争取支持,加快申报医专的进 长提供机会。通过各种激励措施,在教学、教研、学科竞赛、学生 一29— 工作、教育管理等方面,培养市内领先、省内有名、各有特色的 优秀教师,让学校充满发展生机和改革活力。其次,学校发展要 力争做到“四靠”。一靠俅障。我校发展始终依靠上级领导 和部门的扶持、业务指导和精神关怀,这是学校加快 发展的根本保障。长期以来,、市对我校非常重视,十 分支持,今后一个时期,学校更要抓住机遇,依靠当地党政部 门。赢得更优的地位和更优惠的支持。二靠优质跨越。我校 历来提倡优质教育,相信通过全体教职工的不懈努力,我校教 学质量必然得到提高,办学特包也会更加突出,学校知名度将 会不断提升。优质是我校加快发展的起点,是跨入国内名校的 桥梁。三靠改革推进。要善于把握机遇,因地制宜,通过系列改 革寻求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经过2-3年努力,进一步深化改 革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评价考核制度、福利、奖励制度等。 只要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和长远发展,只要符合科学性、公平性、 实效性原则,就将坚定、稳步推进。四靠特色专业。我校的发展, 除遵循基本规律、符合一般要求外,还要在特色上出成绩、扬名 声。我校特色建设将在护理专业上下功夫,使其做大做强。 诚然,坚持依法治校,抓好校园文化建设,加强硬件建设, 扩大校园面积,充实实验实训设备等常规建设也应常抓不懈。 3建立高素质教师队伍。强化内部管理 3.1建立毛素质教师队伍 打造一支数量足、梯队好、素质高、能力强的教师队伍,是 提高我校办学层次的关键。为此,要在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下大功夫。(1)争取优惠,重点引进高学历、高职称、“双 师型”专任教师,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2)加强在职教师 培养,重视学科带头人培养。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去高校、医院深 造,鼓励他们参加继续教育,支持他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以便 及时吸收本行业、本专业的新信息、新知识,掌握医教前沿动 态。(3)聘用名师。聘请市内各大医院临床经验丰富的主任医 师、博士和省内外高校离退休教授来校教学,达到“借才引智” 的目的。(4)重视教学质量评估。通过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 改、以评促管、以评促教、以评促效。(5)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 通过完善考核、评估、激励、保障制度,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 3.2加强自身管理 根据当前社会形势和学校发展需要,学校应通过对人事、 分配、教学、后勤等各方面改革,建立和健全各种管理制度,调 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益。(1)完善 管理制度。健全领导、教职工岗位职责等多种管理制度,并严格 执行。(2)落实量化考核。制定教职工工作量化管理实施细则, 注重常规检查、监督、考核,并将结果作为奖金分配、评优、晋 职、晋级依据,以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3)严格教学管理。首 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学校一切工作都要围绕这个中心开展 工作,在教学、服务、管理等方面出实招、见实效。其次,从严治 教、从严治学。学校建立以“主管校长—教务科一教研组”为主 线的3级教学管理,在教学管理工作中认真实施教学工作 计划制度、检查考核制度、奖惩制度,狠抓备课、上课、听课、评 课、教研、教风、学风、考纪等环节,注重基础理论教学与专业理 论教学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 一3()一 结合,使学校教学秩序井然,教师严谨教学,学生勤奋学习。(4) 抓好学生管理。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生素质参差不齐,需加 大学生管理工作力度。以德育为核心,进一步健全学生管理制 度,增强学生自理能力;加强班主任辅导工作,完善学生管理体 系,真正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搞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努力营造 安全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5)重视资产管理。严格财务制 度,推动学校发展。一是做好教学设备、实验设备的使用管理、 保养与维修工作;二是在基建、购置、工程维修中堵塞漏洞,防 止不正之风;三是积极做好食堂等后勤部门的社会化工作。 4切实加强就业指导。以“出口”畅通保障“进口”优质 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基本保持良好的就业趋势,特别是护 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左右。这主要得益于上级 部门的优惠和我校采取的各项有效措施。随着社会进步、 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卫生人才需求层次提高和我校中专生招生 与就业人数的增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为此必须 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4.1被好岗前培训 积极组织全体教职工参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学生职业 道德教育,把就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项教育活动中,指导 学生掌握求职、择业技巧。 4.2健全工作机构 申请编制,将“就业指导办公室”改编为“就业指导中心”, 增加工作人员,切实发挥就业指导作用,尽快加强与庆阳市乃 至我省医疗卫生单位人事部门的联系,对全省医药卫生系统人 才需求信息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建立人才信息库,根据社会人 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与课程设置,努力做到培养目标与社会需 要相适应。 4.3积极拓宽市场 加强学生就业指导,引导学生转变传统就业观念,克服狭 隘择业思想,鼓励毕业生面向市场,如到农村基层、城镇杜区卫 生单位、个体民营和外资卫生机构就业或是在国家允许的 条件下自主创业,开拓就业渠道。 4.4做好优质服务 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各种就业服务,建立毕业生求职、就业 档案,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毕业生就业。 5加强对外宣传。不断提升知名度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社会公益和社会实践活动,树 立学校形象,进一步加强社会各界对我校的了解,增强学生就 读我校的信心,提高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的信任度,从而推 动我校进一步发展。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深切体会到要想办好卫生职业教育, 必须坚持走改革创新和内涵发展的道路,扎扎实实开展卫生职 业教育改革,努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正 确把握和处理好规模、质量与效益之间的关系,始终保持科学 发展的良好势头。只有这样,才能使我校有更鲜明的特色和更 强大的生命力,才能跟上我市经济、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的步 伐,才能满足我市卫生系统对卫生技术人才培养的要求,才能 满足我市居民日益增长的—-13_—"4:保健服务需求。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