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常学习、⼯作或⽣活中,有时会⾯对⾃然灾害、重特⼤事故、环境公害及⼈为破坏等突发事件,为了控制事故的发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应急预案。怎样写应急预案才更能起到其作⽤呢?以下是店铺为⼤家收集的⾃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通⽤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1 ⼀、总则
⾃然灾害应急预案是灾害发⽣后对校园受灾师⽣学习、⽣活进⾏救助的紧急⾏动⽅案。 本预案适⽤于洪涝、冰雹、地震等⾃然灾害发⽣后的应急救助反应。 ⼆、⾃然灾害应急机构
1、成⽴校园⾃然灾害⼯作领导⼩组,指导全校救灾⼯作。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作⼈员:值班教师和其他所有教职⼯ 三、灾害应急领导⼩组⼯作职责和任务
1、任何⼈员发现灾情后,要敢于承担责任,⾸先做到及时控制险情,并⽴即报告组长或副组长。 2、组长或副组长接到报告后,必须第⼀时间赶到现场,并向教体局汇报灾情和救助⼯作进展情况,负责处理校应急领导⼩组各项⼯作和⽇常事务。 3、到场⼈员必须听从领导⼩组的统⼀指挥。
4、由组长或副组长联系民政局,做好救灾物资的登记、收集、保管和分配⼯作。 5、负责灾后防疫和校园卫⽣整治⼯作,指定⼈员联系防疫部门进⾏传染病的预防。
6、落实灾后校园各项安全规范和措施,总务处监督检查灾后学校饮⽔,⾷品卫⽣⼯作,并将检查结果及时报组长或副组长。
7、组长或副组长组织教职⼯做好校园灾后该做的⼯作。 8、保障救灾信息畅通,做好救灾宣传,加强灾后值班纪律。 四、灾情报告
校救灾办应密切注意⽓象、地震和灾害预报部门发出的灾情预警。在⾃然灾害发⽣后,校救灾办必须⽴即向教体局和县救灾办报告有关情况,启动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灾情报告内容主要包括:灾害种类、发⽣时间、地点、范围、程度、灾害后果,救灾⼯作和受灾师⽣⽣活安排情况。 五、灾害救助应急反应
1、救助领导⼩组进⼊⼯作状态,研究确定救灾⼯作事宜。
2、迅速组织受灾师⽣按照预案,紧急转移,安排他们的学习、⽣活,做好⾷品、饮⽔、⾐物等救灾物资的调集和发放⼯作。
3、根据救灾⼯作的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提出救助申请。 ⽔湄⼩学安全领导⼩组
⾃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2 ⼀、预防措施
1、⾼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然灾害事件的⼯作纳⼊学校⽬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应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坡、⽔沟、电线、树⽊等建筑开展⾃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学校应在⾃然灾害事件发⽣前做好师⽣员⼯的疏散安排⼯作。 4、增加学校投⼊,切实加固好⾃然灾害事件易发⽣的基础设施。
5、加强⾃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学校和⼴⼤师⽣员⼯⾃我保护意识。 ⼆、现场处置及救援措施
1、做好疏散撤离学⽣⼯作和转移保护学校贵重物品⼯作。
2、在发⽣灾害时,后勤⼈员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窗外的悬挂物,检查旗杆、墙报栏,防⽌⾼空悬挂物和⾐盆摔落伤⼈。
3、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负责关好室内门窗。电脑室的⽼师负责检查电脑室内电脑总电源的开关。
4、发⽣破坏性灾害时,⽴即做好抗灾⾃救⼯作,发扬艰苦奋⽃、⾃⼒更⽣精神,开展⾃救活动。 5、做好卫⽣防疫⼯作,做好灾后卫⽣消毒,防⽌传染性疾病在校园滋⽣蔓延,做到⼤灾之后⽆⼤疫。
6、灾后要科学安排学习科⽬和课时,使学校教育教学⼯作尽快恢复正常。 三、事故报告及现场保护
1、学校在台风、洪灾、旱灾、地震、泥⽯流、⽕灾、冰暴、雪等⾃然灾害期间,应建⽴24⼩时值班制度,并设⽴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学校重⼤⾃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讯⽅式在1⼩时之内报告上级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四、事故调查及处理
实⾏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的⾃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事故,要进⾏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学校⾃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相应处分,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3 ⼀、社区基本情况
xx社区位于xx事⼊东 2公⾥,辖区有企事业单位8个,4个家属院落,2个物业⼩区及1个城中村,另有学校1所,辖区共有常驻居民2187户,4000余⼈。 ⼆、⼯作机构和职责
1、应急领导⼩组:负责我社区⾃然灾害防治和应急⼯作指挥、组织、协调、监管。 组 长:(社区主任) 副组长:(社区党⽀部) 成 员:
下设办公室,负责社区⾃然灾害防治和应急⼯作⽇常管理⼯作,办公室主任由xx兼任。 2、职责分⼯:
(1)组长:分管组织、指挥、协调本辖区⾃然灾害群测群防和突发性⾃然灾害各项应急处置⼯作;负责⾃然灾害灾情报告,在强降⾬期间执⾏零报告制度,并负责向社区居民公布本预案。 (2)副组长负责组织抢险⼩分队及其⼈员分⼯;组织⾃然灾害临灾抢险、排险。
(3)成员负责发布本辖区地质灾害⽓象预警信息;负责地质灾害监测资料和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资料的整理、汇总和上报⼯作。
(4)⼩组组长:负责组织本辖区居民⼩组范围⾃然灾害点监测和⾃然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负责临灾时组织受威胁群众撤离;负责及时向应急⼯作组组长报告⾃然灾害灾情。
(5)应急⼯作组其他成员:负责物质保障、灾民安置、救护和汛期值班等项⼯作。 2、社区巡查⼩组:社区两委会、社区居民⼩组、社区志愿者组成社区巡查⼩组。 三、防灾抢险
1、⾃然灾害点监测、易发地段巡查防灾避险。 2、预警及抢险救灾措施。
当遇强降⾬和上级⾃然灾害预警预报,⽴即加强⾃然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发现险情征兆,⽴即组织受影响群众撤离,并及时上报。疏散安置地点必须在汛期前实际调查选点,确保安全。划定临时危险区,在危险区边界设置境界,同时明确具体监测⼈。在强降⾬过后,根据⾃然灾害点具体情况,采取修建地表排⽔沟、埋实裂缝等简易的治理措施。 3、监测、巡查要求
旱季每⽉监测、巡查⼀次。汛期8⽉1⽇10⽉15⽇每15天巡查⼀次,如果发现监测⾃然灾害点有异常变化和暴⾬天⽓前后,应增加观测次数,每⽇观测次数不少于3次,灾害体处快速异变状态的,应该每1-2⼩时监测⼀次;易发地质灾害地段巡查不少于2次,并通知受影响社区居民加强观察、巡查,发现险情⽴即报告。监测、巡查必须做好数据记录、归档。 4、灾后处理
灾情发⽣后,社区应急⼯作组将与上级部门⼀道做好灾区群众的思想⼯作,安定群众情绪,并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及时组织灾区群众开展⾃救。 四、保障措施
1、组织到位。做到机构落实、组织落实、⼈员落实,不断把社区⾃然灾害防治⼯作纳⼊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轨道中。应急领导⼩组、应急⼯作组成员、抢险⼩分队成员、社区巡查⼩组成员于每年3⽉底前完成调查补充,修改本预案,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2、宣传到位。向社区居民宣传⾃然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公布本预案,充分认识防御⾃然灾害⼯作的艰巨性、重要性,提⾼社区民有⾃我防范意识。
3、措施到位。⾃然灾害点监测到位、易发⾃然灾害地段巡查到位;汛期前组织对避险路线、临时安置点进⾏勘查,并向社区居民公布。
4、物质到位。每个社区居民⼩组购⾬⾐、⼿电、应急灯(具体数量由社区组具体实际确定)等必备物质设备,并由俞厚祥保管。 ⾃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4
(⼀)特⼤⾃然灾害应急处置组织机构及职责: 校园特⼤⾃然灾害应急处置⼯作领导⼩组:
领导⼩组全⾯负责特⼤⾃然灾害的应急指挥、协调、抢险、救援等处置⼯作。领导⼩组下设⼯作⼩组:
第⼀责任⼈:校长 总指挥:总务主任 医务负责⼈:校医
成员:办公室主任、教务主任、政教主任、班主任
1、通讯联络组:负责事故的报警、报告及各⽅⾯的.联络沟通。通知相关部门和⼈员⽴即赶赴现场,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抢险处置情况。
2、警戒保卫组:负责组织⼈员有序疏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交通,劝退围观⼈员。。
3、抢险救灾组:负责⼈员、财产的抢救和安置。
4、医疗救护组:负责对伤亡⼈员实施救治和处置。责任⼈:宋丽萍。 5、物资保障组:负责及时提供灭⽕器材、救灾物资,做好后勤保障⼯作。
6、善后处理组:负责事故伤亡⼈员亲属的安抚、慰问⼯作,妥善处理各种善后事宜,进⾏或配合进⾏事故调查,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 (⼆) 报告程序
1、特⼤⾃然灾害发⽣后,如有⼈员受伤,校医应⽴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2、校特⼤⾃然灾害应急处置⼯作领导⼩组⽴即向区教育局应急救援指挥中⼼(电话)报告。 3、灾害应急处置⼯作领导⼩组⽴即通知各⼯作⼩组到位,按照预案规定职责开展⼯作。 4、信息通讯组⽴即与伤亡学⽣的家长或伤亡教师的家属联系。 应急处理程序: 1、灾情发⽣前:
(1)领导⼩组和各⼯作⼩组就位,进⼊应急⼯作状态。
(2)物资保障组和抢险救灾组和对抢险物资、⼯具、⽤品(如⾬具、⼿电、绳索、铁线、铁锹、⾷品、药品等)进⾏详细检查,确保备⾜和性能良好。
(3)抢险救灾组检查、消除各类建筑物、场所安全隐患。搬离⾼处各类可移动物品,加固或移⾛指⽰牌、⾬棚、线杆、花⽊等可能倾倒物品;检查和关闭所有门窗,疏通沟渠、地漏等排⽔设施。 (4)信息通讯组公布并畅通紧急联系电话,随时关注电台、⽓象台站有关预报信息,及时向师⽣通报台风等灾情进展情况或及时报警。
(5)对灾害可能威胁师⽣⽣活的,必须组织转移安置,确保师⽣⽣命财产安全,确保吃、穿、住、医等必要⽣活条件得到保障。
(6)警戒保卫组进⾏警戒巡逻,维护学校秩序。 2、灾情发⽣时:
(1)抢险救灾组在保证安全情况下进⾏巡查。 (2)随时救援危险境地⼈员。 3、灾情发⽣后:
(1)领导⼩组⽴即研究部署救灾⼯作和应急措施,经确定后由有关部门迅速实施。
(2)各⼯作⼩组⽴即检查、核实受灾情况,统计、汇总相关信息,及时上报校特⼤⾃然灾害应急处置⼯作领导⼩组。
(3)按照预案向教育局应急救援中⼼和相关部门按损失⼤⼩、困难程度、救助情况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如实报告灾情。
(4)医疗救护组对伤亡⼈员进⾏抢救和处置,按照预案报告、通知相关部门和⼈员。 (5)警戒保卫组设置警戒区域,加强巡逻执勤,维护现场秩序。 (6)物资保障组迅速组织救灾款物,确保及时到位。 (7)抢险救灾组对受损建筑物和相关设施进⾏紧急抢修。 (8)医疗救护组做好卫⽣防疫⼯作,防⽌疫情发⽣。 (三)做好善后处理⼯作
善后处理组做好相关善后处理⼯作,尽快恢复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5 ⼀、责任⼈: 园领导
⼆、处置事件的组织: 突发事件指挥领导⼩组。 三、报告程序:
(1)突发事件指挥领导⼩组在第⼀时间到达现场统⼀指挥。 (2)由园领导向教育局领导汇报。 四、预防及处置措施:
(1)安全领导⼩组要向师⽣宣传有关台风、暴⾬、地震、泥⽯流等⾃然灾害⾃救知识,增强师⽣防灾意识,提⾼在⾃然灾害发⽣时的⾃救本领。
(2)总务处排查校园的房屋、排⽔管道、电器设施、消防安全设施、树⽊、窗户等安全⽅⾯的受灾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3)信息员接到上级指令或天⽓监测预报、预警信号、需要停课的通知等,则⽴即通知园领导采取措施。必要时,在未接到上级主管部门停课通知⽽情况紧急时,由突发事件指挥领导⼩组讨论决定措施。 (4)园领导班⼦成员在接到暴风、暴⾬雪信息时,随时待命,做好有关⼯作。发现灾情时,总务主任在下班前切断电源,检查和加固校内悬挂物等。后勤园长组织各班主任负责关好教室门窗。园领导要安排加⼤学校值班⼈数。
(5)发⽣破坏性灾害后由突发事件指挥领导⼩组统⼀⼈员分配,各负其责⽴即进⾏抗灾⾃救⼯作,原则是“先救⼈、后救物”。同时,做好灾后卫⽣防疫⼯作,防⽌传染疾病在校园滋⽣、蔓延。 ⾃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6 ⼀、适⽤范围
1、本预案所指的幼⼉园是:中⼼幼⼉园。
2、本预案所指⾃然灾害应急事件包括:台风、洪灾、旱灾、地震、⼭体滑坡、⽕灾、冰雹暴雪等因素⽽造成幼⼉园校舍倒塌、校园淹没、道路阻塞等的应急事件。 ⼆、⼯作⽬标
1、加强⾃然灾害危害性的教育,提⾼幼⼉园和⼴⼤师⽣员⼯⾃我保护意识。
2、完善⾃然灾害事件的报告⽹络,做到早预防、早报告、早处置。
3、建⽴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不因⾃然灾害⽽危及师⽣安全和财产损失。 三、⼯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经常宣传⾃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提⾼幼⼉园和师⽣员⼯的安全保护意识。加强⽇常检查,发现隐患及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努⼒减少⾃然灾害事件的损失。 2、依法管理,统⼀领导
严格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然灾害事件的预防、报告控制和救治⼯作实⾏依法管理,对于违法⾏为,依法追究责任。⾃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负责预防、指挥、协调、处理⼯作。 3、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然灾害事件的预防和控制⼯作实⾏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五个班主任领导负责,教师以⼯会⼩组为单位,⼯会负责管理。 4、快速反应,运转⾼效
建⽴预警快速反应机制,增强⼈⼒、物⼒、财⼒储备,提⾼应急处理能⼒。⼀旦发⽣⾃然灾害事件,快速反应,及时⾼效地做好处置⼯作。 四、组织管理 组 长: 副组长: 主要职责:
1、在镇⾃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的统⼀领导下,指导和落实全镇幼⼉园⾃然灾害事件预防的各项⼯作。
2、监督、汇总和收集全镇各幼⼉园⾃然灾害事件的信息情况,分析、研究幼⼉园预防的⼯作措施。 3、根据不同季节和情况,宣传⾃然灾害事件的预防知识。 4、指导和督查各班预防⾃然灾害事件的措施落实情况。 5、总结、推⼴部分班级处置⾃然灾害事件的经验和做法。 6、协同上级部门做好因⾃然灾害所发⽣的处置⼯作。
7、在镇、村领导的指挥下,迅速做好因⾃然灾害所发⽣的处置⼯作。 五、⾃然灾害事件的预防
1、⾼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然灾害事件的领导和管理。将预防⾃然灾害事件的⼯作纳⼊幼⼉园⽬标管理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幼⼉园应经常性地对校舍、场地、围墙、⼭坡、⽔沟、烟囱、电线、树⽊等建筑开展⾃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3、幼⼉园应在⾃然灾害事件发⽣前做好师⽣员⼯的疏散安排⼯作。 4、增加幼⼉园投⼊,切实加固好⾃然灾害事件易发⽣的基础设施。 六、⾃然灾害事件的报告
1、幼⼉园在台风、暴⾬、地震等⾃然灾害期间,应建⽴24⼩时值班制度,并设⽴和开通值班电话。 2、严格执⾏幼⼉园重⼤⾃然灾害事件报告制度。对发⽣的事件做到按程序逐级报告,并以最快的通
讯⽅式报告有关部门,确保信息畅通。
3、任何部门和个⼈都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隐瞒、缓报、谎报。
4、建⽴⾃然灾害事件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有责任和权⼒向幼⼉园举报⾃然灾害事件的隐患,有权向教育⾏政主管部门或上级部门举报有关幼⼉园不履⾏⾃然灾害事件应急处理规定和职责的情况。
七、⾃然灾害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然灾害事件的发⽣情况,结合幼⼉园的特点,幼⼉园应启动相应的⾃然灾害事件的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和处置。
保证组织落实,⼈⼒落实,财⼒落实,以最快、最⾼效的办法,处置好事件发⽣情况,确保师⽣的安全。
⼋、责任追究
根据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的要求,幼⼉园⼀把⼿是本幼⼉园安全⼯作的第⼀责任⼈,对师⽣安全、校园稳定⼯作负总责。实⾏责任追究制,对所发⽣的⾃然灾害事故特别是重特⼤事故,要进⾏严肃查处,坚持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责任⼈员未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有关⼈员未受教育不放过。对于玩忽职守,疏于管理,造成幼⼉园⾃然灾害事故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有关责任⼈相应处分。【⾃然灾害类专项应急预案(通⽤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