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0轨道石门贯通主斜井安全技术措施
一、编制原因和目的
1430轨道石门在点FS16点前16.97米处为中开始调向,按方位315º,坡度为0º,施工6.5米,与主斜井贯通(见布置图)。为确保贯通施工安全,编写本措施。
二、巷道基本情况
1430轨道石门为半圆拱直墙锚网喷支护,巷道断面:净宽×净高=4.0m×3.0m。
贯通巷道为半圆拱直墙锚网喷支护,巷道断面:净宽×净高=3.2m×3.0m。
采用锚网喷支护,支护形式为半圆拱,采用螺纹钢锚杆,规格φ20×L2000mm,间排距800×800mm,锚杆垂直于围岩面安装,每根锚杆锚注K2335树脂锚固剂2块,采用铁托盘120mm×120mm压直径5.5mm钢筋网。
三、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止顶板事故
1、施工前,班组长派专人进行敲帮问顶,由专人监护。找顶人站在安全地点,使用长度不小于2m的长柄工具,按由外向里,由上而下的顺序找掉顶、帮活石,确认安全后,方可施工。施工中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1
2、巷道施工过程中,要及时测量并上图,控制好高程,确保平整贯通,并对应好方位,若方位有偏差,立即作出调整。
3、贯通前5m,严格执行“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每次打眼前,首先在迎头巷道巷顶用5m长钎子,按0º坡度沿施工方向打一个探眼,以探明迎头与透点的距离。贯通前5.0m循环进度不大于1.0m。
4、贯通前最后一遍炮,眼深0.6m~0.8m,每孔装药量不多于0.15kg,确保炸药最小抵抗线不小于0.3 m,炮眼封满炮泥,严禁一次定炮,采用分次放炮。
5、巷道贯通后,在透点前后各20m设警戒揽绳、挂警示牌,并由专人监护,顶板控制不牢严禁人员通过。
(二)防止放炮伤人
1430轨道石门掘进施工距透点20m开始,每次放炮前,严格按放炮管理执行。具体的放炮管理:(1)、放炮地点设:回风斜井井口;(2)、放炮形式:班中炮;(3)、停电、撤人范围:主斜井、副斜井和回风斜井警戒线内(局部通风机、监控系统电源不停),即将主井、副井和回风井井下所有人员撤出至地面;(4)、岗哨位置:主斜井、副斜井井口和回风斜井井口各派人站岗3处(见放炮警戒图)。放炮前,撤人、停电、站岗由跟班长指派各工作面的瓦检员落实到位,并汇报给跟班队长和调度室。将警戒线内的所有人员撤到警戒线以外安全地点,由跟班队长亲自检查清点人员全部撤到警戒线以外后,严防人员没有撤完或人员误入警戒区域,方可通知放炮员定、放炮,放炮员接不到跟班队长的通知,严禁定、放炮。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 “三人连锁换牌”制度。站岗人员接不到跟班队长的通知前,严禁私自撤岗。放炮后30分钟,待工作面的炮烟被吹散后,放炮员、瓦检员、
2
跟班队长必须巡视爆破地点,(瓦检员走在前面,另两人走在后面,相距3m左右。)检查通风、瓦斯、顶板、支护、拒爆炮、残爆等情况,如有危险情况,必须立即处理。
(三)防止打坏电器设备
透点处无电器设备,有电缆线,必须将电缆线深埋地下进行保护。
透点处有两路风筒经过,贯通时采取措施保护,更换成铁风筒。
(四)防止透点着火
施工中严格执行好“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按本措施要求打好探眼。探眼不得作为炮眼使用。贯通施工时,炸药两端都要使用水炮泥,确保炸药最小抵抗线不小于0.3m,封满炮泥。每次放炮前后,迎头20m巷道内要洒水降尘。
(五)防止透水事故
透点处无积水。
(六)防止有害气体超限
水泵房透点处为局机通风机供风的回风,1430轨道石门施工迎头正常局部通风机供风,风筒出风口距迎头不大于5m,每次放炮前要由专人和瓦斯检查员共同到透点检查瓦斯,当瓦斯浓度超限时,首先停止主水仓掘进迎头施工,共同处理瓦斯,只有当掘进施工迎头、透点处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均在0.8%以下时,方可允许放炮。
3
(七)防止通风系统紊乱
贯通施工前,要及时通知通风科,做好调整风流的准备工作,方可进行贯通,以防造成通风系统紊乱。
(八)其它未尽事宜均按《1430轨道石门掘进作业规程》执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