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来源:九壹网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箱箧(qiè) 恪守(gè) 分外(fèn) 矫揉造作(jiāo) ....B.冠冕(miǎn) 箴言(zhēn) 摇曳(yè) 自惭形秽(huì) ....C.矗立(zhù) 濡养(rú) 亵渎(xiè) 彬彬有礼(bīn) ....D.佝偻(lǒu) 轻觑(qù) 坍塌(tān) 强聒不舍(guā) ....2、下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代天骄 觥筹交错 一碧万倾 百废俱兴 B.山肴野蔌 段章取义 恼羞成怒 重蹈履辙 C.温文尔雅 恪尽职守 淫雨霏霏 伛偻题携 D.无与伦比 风霜高洁 薄暮冥冥 水波粼粼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网络的轮番炒作下,使“蓝瘦香菇”这个词语迅速走红,一时间成为了2016年的网络热门词汇。

B.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C.近年来,各大卫视的跨年演唱会使观众审美疲劳是因为其跟风严重、缺乏创

1 / 10

意、没有特色造成的。

D.互联网浅阅读使人们蜻蜓点水般地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但无法促进深度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5、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修辞的一句是( ) A.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就像下了火。

B.苏州是一种诱惑,是一种挑战,是一种补充。 C.我的心情还像前几天一样无法平静。 D.云归碧海夕,雁没青天时。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苗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这就是说,读书使人向*。

②一旦与此种嗜好结缘,人多半因此而向往于崇高一类,变得情趣高雅而迎避凡俗。

③读书是一种嗜好,读书人是幸福人。

④雨果说:“各种蠢事,在每天阅读好书的影响下,仿佛烤在火上一样渐;斩融化、熔化。”这就是说,读书使人避恶。 ⑤所以,我说,读书人是幸福人。 A.②①④③⑤

B.③①④⑤②

C.②⑤③①④

D.③②①④⑤

7、古诗文名句默写。

(1)出师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杜甫《蜀相》) (2)行人莫问当年事,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3)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4)醉翁之意不在酒,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5)子曰:“__________,仁者不忧,__________。(《论语·子罕》) (6)亲人相隔,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境遇不同,表达方式也各异。杜甫在《月夜忆舍弟》“__________,__________”中借家书难寄,表达对弟弟的担忧与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运用共赏明月的典故,表达对弟弟的祝福与思念。

(7)崔永元独自一人挑战整个娱乐圈,即使面对死亡威胁,依然勇往直前,初

2 / 10

心不改。我们可以借用李商隐《无题》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他的行为,对他的孤独奋战表示敬意。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患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肉食者鄙(______) ②神弗福也(______) ③望其旗靡(___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②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历史散文,以精练的笔法和精当的剪裁塑造了曹刿极具军事指挥才能的统帅形象。

B.“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这句话体现出乡人对权贵的嘲讽和消极态度。 C.在作战时机的选择上,鲁庄公的两次决策均遭到曹刿否定,一方面从侧面反映出鲁庄公在军事上的轻率,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他的从善如流。

3 / 10

D.文章以曹刿的活动为线索,详写论战,略写请见、参战等,详略得当,有力地突出了中心。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各题。

保持心灵的澄澈

韩青

①我们所在的世界,就是一个俗世,要在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那些俗人觉得他们的阴谋诡计会遇到阻拦,所以他们常常会对那些阻拦他们的人进行讽刺、打击、诽谤、诬陷乃至伤害。

②而事实上,那些好人不会因此而放弃自己的原则、底线。《资治通鉴》中就记栽了这样一个人。孙权曾经重用中书郎吕壹,吕壹因此渐渐作威作福起来,经常援引法律条文进行狡诈的诋毁。太子孙登多次规劝,孙权都不接受,群臣不敢再发表意见。一次,吕壹诬告前江夏太守嘉毁谤朝政,孙权很愤怒,于是逮捕了嘉。当时被牵连的人都畏惧吕壹,都说听到过嘉的诽谤之词。只有侍中是仪一人说没有听到,于是被连日穷追诘问,诏书也越发严厉,群臣都为他捏一把汗,但是仪还是据实回答,供词不改,孙权于是放了他,嘉也被免罪。是仪这样的人,就像一潭清水,澄澈见底,是即是,非即非,一目了然,所以他没有、也不会藏污纳垢。

③然而,生活中,一些人看上去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像个正人君子,而事实并非如此,那些都是他们装出来的。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就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两位私塾先生,住在相邻的村里,都自诩满腹道德学问。一天,他们相约一起讲解理学,前来听讲的学生达几十人。就在大家听得正出神的时候,忽然一张纸片被风吹落到台阶下。学生捡起一看,原来是两位先生密谋夺取村中一位寡妇的田产的往来信件。纪晓岚说,这是鬼神从中做了手脚,使事情露出了。而我一直认为这是天意。不是有句话叫“多行不义必自毙”吗?就是这个意思。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不能在那里装模作样。

④可见,外在的假装并不能让你拥有心灵的澄澈。在这个世界上,让心灵变

4 / 10

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四十二章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像人锻炼,去除渣滓而成器皿,器皿就会精好。学道之人,去除心地的垢染,所行就会清净了。”我们做人,也只有这样,才能像作家六六那样,“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如果一个人总是藏藏掖掖,心机重重,那么他能过得快乐、洒脱吗?

⑤当然,一些像欲望、杂念之类的杂质对人的腐蚀性是很厉害的,面对它们,你得有超强的抵抗力,否则你就会变成它们的停虏。

⑥世人都在追求成功,殊不知,最大的成功莫过于保持心灵的澄澈。女作家张曼娟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失去本性,要知道,本性在,你求中的那个理想的自我就在。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A.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要想保持心灵的澄澈,就必须动真格的。 C.做人要保持心灵的澄澈。

D.让心灵变得澄澈的最好方法就是清理掉心里的杂质。 (2)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本文论据的一项是 A.南宋文天样,无视威逼利诱,誓死不降元军。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C.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D.晋代车胤,无油点灯,囊萤苦读,终成大器。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②段中运用了举例论证,主要是为了论证俗世中做一个好人往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B.“每一天都能把自己放在台面上展览”的前提是保持了心灵的澄澈。 C.本文采用的论证方法只有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和比喻论证。 D.本文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 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鸟巢是树上的村庄

5 / 10

宫佳

①袅袅炊烟升腾之处,是村庄里院落最鲜活的一幕。鸟儿在空中展翅飞翔,累了就飞回树上的鸟巢。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此起彼落,村庄上的那些静穆的大树就生动起来。

②枝丫上坐落着三两个鸟巢,或大或小,鸟巢里有幼鸟,有辛勤哺育的雌鸟和雄鸟,一个鸟巢就是一个家。几个充满活力的鸟巢就成了树上的村庄。树下,村庄里的人们在日出日落里耕耘着希望;树上,一群飞鸟划过天空,鸟巢是他们栖息的痕迹,是村庄最骄傲的点缀。

③村庄的上空高悬着另一个村庄,两个村庄隔着树的距离遥相呼应,又相依为命。在那一树绿意葱茏中,褐色的鸟巢尤其突出。

④看过鸟类专家的统计,一对灰喜鹊筑巢需四五天的工作量,“至少衔取枯枝、树叶、草根、牛羊毛和泥团总共600余次,其中衔取枯枝250次、树叶150余次、草根120余次、生羊毛80余次、泥团50余次。”看着不起眼的鸟,原来竟是一个大工程。鸟儿往返数次,一枝一叶在辛劳里诠释着执着。枯枝和草根是一砖一瓦,泥团是水泥,雌鸟和雄鸟是建筑师,风雨兼程,一个舒适的鸟巢总算落成了,然而,工程还没结束,鸟巢里还要布置卧室。以树叶为床,以毛羽为被褥,雌鸟和雄鸟在河边,在水渠里在田野里,衔着对未来的憧憬,举案齐眉,在建筑爱巢中相濡以沫,在这份并肩作战的深情中,诞生了新的生命。当一只只雏鸟叽叽喳喳地在巢里待哺时,树上的村庄就热闹起来,那是生的欢乐,繁衍的喜讯。

⑤时候,我对树上的鸟巢充满了好奇。村庄里的小调皮蛋更是对鸟蛋垂涎三尺。曾经有一个小伙伴,赤着脚,哧溜哧溜地爬上大树,两条腿跨在树权上,伸手在鸟巢里掏鸟蛋,掏出一把就惊呼一声,向树下的我们炫耀,然后,小心地装进口袋里,直到掏空了鸟巢,才心满意足地滑下大树。椭圆形的鸟蛋或纯白或掺杂着星星点点的花纹,成了孩子们心里的向往。然而,归来的鸟儿,不见了鸟巢里的孩儿站在大树上凄惨地鸣叫,一声又一声,树上的村庄在战栗,树下的村庄在哭泣。调皮的娃儿终于明白,一个鸟蛋就是一个小生命,于是,在大人的教育下,归还了鸟蛋。树上村庄和树下村庄一团和气。

⑥后来,我离开了村庄,去过很多地方。城里的钢筋混凝土冷冰冰的,鲜有

6 / 10

鸟巢,也很难看到树上的村庄。

⑦有一年,在郊区的一棵大树上看到一个喜鹊巢一只喜鹊站在枝丫上卖力地叫着,心上一喜,但总感觉那只喜鹊的叫声过于凄厉,低头,突然看到地上躺着一只黑喜鹊,嘴半张着,嘴角还有血迹,两只眼紧闭,两只小爪子弯曲着风吹过来,身上的羽毛打着旋儿,它再也无法梳理自己的羽毛,也再也飞不起来到鸟巢和自己的爱人相聚我明白了树上的喜鹊那持续不断的哀号,那是对亲人的召唤和哀悼。孤零零的鸟巢,孤零零的喜鹊,树下没有村庄,树上,独巢,独鸟,再也没有树上村庄的和谐了。鸟巢冷落了,那只喜鹊叫了几天后,再也没见踪影,空巢里长满了落寞。

⑧这几年,村庄里的很多房子都成了空巢,留守在村庄里的是老人和孩子很多房子门前因常年无人打理,长满了荒草,蜘蛛网斜斜地挂在墙头上,门前的大树一如既往地站立着,只是,很多大树上的鸟巢也成了空巢。

⑨还好,每年春天,南飞的燕子都会记着回家的路,屋檐底下又有了燕子筑巢的身影在燕子的一路鸣叫声中,树上的村庄又热闹起来,鸟儿又开始筑新巢,孕育新的生命。

——《人民周刊》2018年第19期

1.本文围绕“鸟巢”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

2.这篇文章语言平淡却蕴藏着魅力,结合语境,品析划线的两句话。 (1)至少衔取枯枝、树叶、草根、牛羊毛和泥团总共600余次,其中衔取枯枝250余次、树叶150余次、草根120余次、牛羊毛80余次、泥团50余次。 (2)鸟巢冷落了,那只喜鹊叫了几天后,再也没见踪影,空巢里长满了落寞。 3.文章中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找出其中两处,分析表达效果。 4.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文章以“鸟巢是树上的村庄”为题,蕴含了作者哪些情感?

四、写作题(40分)

完美,无疑是人人都想追求的目标。可是,人生不会因为生来完美就事事顺风顺水,也不会因为生来不完美就此生无望。女神维纳斯并没有因为断臂而缺少一丝美丽;科学家霍金也没有因为身体被禁锢在轮椅上就禁锢了他智慧的大

7 / 10

脑……生活中有那么多并不完美的小人物,包括你、我、他,正是靠着不甘心、不放弃、不认输的勇气,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别样精彩人生…… 请以“拥抱自己的不完美”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有明确的文体特征),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不少于600字。

8 / 10

参:

一 B D A D C D

(1)长使英雄泪满襟 (2)故国东来渭水流 (3)鸡声茅店月 (4)在乎山水之间也 (5)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6)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7)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二

1. 目光短浅; 赐福,保佑; 倒下

2.①大大小小的案件/诉讼事件,虽然不能全部明察,虽然不能件件都明察/了解清楚,但一定要用诚心对待。②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时士气就衰减,到第三次击鼓时士气就穷尽了。 3.B 三 (1)C (2)D (3)B

1.①鸟儿筑巢的过程②调皮的娃儿掏空鸟巢最终归还鸟蛋③一只喜鹊在鸟巢旁哀悼死去的亲人。

2.(1)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灰喜鹊筑巢工作量之大,劳动之艰难,表现鸟儿筑巢的辛劳与执着。(2)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像“长满了荒草”一样,写出了鸟巢里没有了生命活力,变得冷落孤寂凄惨的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悲伤的情感。

9 / 10

3.第一处:第(2)段“树上,一群飞鸟划过天空,鸟巢是他们栖息的痕迹,是村庄最骄傲的点缀”,与第(7)段中“孤零零的鸟巢,孤零零的喜鹊,树下没有村庄,树上,独巢,独鸟,再也没有树上村庄的和谐了”形成对比。第二处:第(4)段“当一只只雏鸟叽叽喳喳地在巢里待哺时,树上的村庄就热闹起来,那是生的欢乐,繁衍的喜讯”与第(7)段中的“鸟巢冷落了,那只喜鹊叫了几天后,再也没见踪影,空巢里长满了落寞”形成对比。将以前鸟儿欢快,鸟巢充满活力,与人类和谐相处美好的画面,和现在鸟儿被射杀孤单,鸟巢空寞,与村庄萧条荒凉的冷落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怀念和憧憬。

4.蕴含了作者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喜爱赞美,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活的怀念向往,对人类破坏自然行为的痛心愤慨,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欣慰与期盼 四

10 /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