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浅谈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改革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改革

来源:九壹网
体育教育 Physical Education 浅谈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改革 口沈宇(江苏省兴化市戴窑中学江苏兴化225741) 摘要: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对体育课教学进行改革,可以有效地改变体育教材单调、乏味、学生学习兴趣低的问题。针对这一问题,从教 学目的和教学方法上进行有效的改变,从提高学生的兴趣入手,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为目标,使体育课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趣。充分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各项素质健康发展。 关键词:农村中学体育课教学教学改革 前言:在新课程标准下,体育课程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 身体的习惯和终身体育的思想。 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会学习和形成正 (2)运用现代的教育技术和选用时尚的运动项目。 确价值观的过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教师在教学指导上应让学生终身热爱体育运动,不仅要锻炼身体, 塑造人格及全面发展上下功夫,而且要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 然而目前在许多中小学当中,体育课还拘泥于过去注重运动技能的 传授,造成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却讨厌上体育课这一现象。课堂教学 活动往往显得枯燥、单调、乏味。使学生对其失去了兴趣和参与的欲 望。针对目前存在的这些状况,农村中小学体育课教学改革已成为 关键。 1、充分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下。课堂结构和内容的差异 新课程标准大大增加了选修教材的比例,从以前必选占55%, 限选占25%,任选占20%,改变为必选占40%,选修占60%,使课的 内容更丰富,有弹性化,多样化,为各地区学校和教师与学生创造地 进行教学提供了空间,在一定程度上放开了教学内容,为学校根据 实际情况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留有很大的余地 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三维健康观、体育的特点以及国内外 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 教学时数的课程,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拓宽了课程学 习的范围,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 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 2、体育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体育教师的自身习惯。在教学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在不自 觉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些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 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却束缚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 框之中。如在准备过程中,体育教师一般采用慢跑,跑完之后是做徒 手操.无论什么课都是如此,这种固定模式时间一长就会给学生带 来负面影响使学生失去了对体育课的兴趣。 二是课堂结构的陈式化。体育教师上课一般采用“四部分”的结 构模式,开始部分一准备部分一基本部分一结束部分。课的结构几 部分的过死,影响了教学质量。 3、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力争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1)加强体育的宣传,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教师可采用黑板 报、报栏,对形式学生进行体育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体育的作 用,运动常识。也可采用报告、电视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直接兴趣。还 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体育的各种赛事的直播或转播和学生一起讨 论观后感,提高学生的体育观赏能力,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直接兴趣。 同时对学生进行理论的教育,让他们对体育有正确的认识,真正的 了解体育,形成正确的观念。学生对体育有了一定的了解就会不断 的产生新的兴趣,有利于他们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形成自觉锻炼 教师利用最新的教育信息,丰富教育、教学手段。应用计算机多 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尤其要掌握多媒体教学软件制作和相关知识, 积极设计、制作,以其生动形象的图形,多媒体动画,深深的吸引学 生。例如:篮球的跳投,我们可以做成慢动作的多媒体动画。让学生 体会运用力的顺序。背越或跳高的竿上动作,做成动画进行变格,让 学生看清楚背躬,还有体操、武术等难度动作也可用动画来示范。 4、在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体育教师要大胆尝试课堂教学改革, 勇于创新 (1)教师观念的改变。一直以来,教师活动的本质就是传授知 识,在课程改革中。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受到可很大的冲击。新课程 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现在不 再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价 值观以及学习的经验和兴趣。 (2)教学方法的转变。教书育人是教师职责,但是不能为了教书 而教书。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那样,“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 教”。教师最终不需要教,就必须要教育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方法。在课程改革中,教师要注重场景的创设和学生的自主学 习。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探索精神,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思 考去探索练习的方法,并将其进行实践。 (3)根据实际情况,精心创设好每一节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每 个学生领域各水平以及达到水平目标的学习要求,结合各地区、学 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教学内容的性质,作用和难易程度安排 教学时数。“十项会,不如一项专”,我们大多培养的不是运动员,但 运动员这样素质很好,运动能力很强的人也不能适应每个项目。我 们不如让学生有一、两项喜爱的项目在学校好好学过,培养学生良 好的体育运动习惯,为每个人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课的安排上,一周三节体育课中,一节为普修课即学习各个 项目的基本技术和规则。另两节设为自选课,即选择两个自己喜爱 的或特长的项目。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解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 【2】蔡德坤.体育课程改革期待新型体育教师【J】.体育与种学, 2002. 【3】郭海玲等.体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与体育课程改革明.体育学 刊.2003. 2ol3.11文体用品与科技 1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