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东溪古镇印象记

东溪古镇印象记

来源:九壹网


秦巴山脉绵延千里,逶迤而来,在东溪像伟丈夫一样舒展血性身躯的同时,也像温婉女郎一样抛洒出了温柔,给这片美丽的土地留下了三座巍巍的青山,两条汩汩滔滔的河流。

其中一座巍峨陡峭、成南北走向的高山名为龙岗山,龙岗山脉如二龙竞相腾空,坐落着东溪古镇的一座大山人们称之为大龙岗(山高1000余米,系苍溪县第二高峰),在大龙岗背后,状若与之竞跑的一座大山称之为小龙岗。

两条河中的其中一条河古称之为宋江,又名为东河,她发源于几百里之外的陕西,流经四川旺苍、东溪古镇浩浩汤汤直奔长江的一条大支流嘉陵江。

大龙岗的南面蜿蜒伸向河滩,极像猛龙疾速下山状,河口上的码头地形极像重庆的朝天门码头,加之古镇的街道是沿山而建,坡坡坎坎,宽窄不一,因此人们美称东溪为小重庆。又因这里有来自全国各省的人在此谋生,商贸繁荣,各种文化、思想在此交汇、碰撞,思想较为开放,又被人称作小、小上海。

在这山水相伴的东溪古镇,充满了智慧的力量,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东溪古镇教育历史悠久,据考证,此地早在春秋末就设有私塾。光绪三十年(1904年),学部成立后不久就令全国设立官立、公立、私立各类小学堂,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东溪建有初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年)增建了东溪乡白岸寺初等小学堂。学堂的教师一般为科举时代的举人、贡生、秀才或者童生。十一年(1922年),英国教传教

士安政纪在东溪场下河街创办华英小学,免费招收教徒子女60多人入学。五年(1916年)至十四年(1925年)间,东溪籍杨家有位被称作杨爷的人在南充一个县任,退休还归乡梓后,想为当地人民造点福,当看到故乡方圆几十里无一所正规小学,老百姓子女上学极不方便。于是慷慨捐资建校,在东溪场原万寿宫(现东溪镇将军育才楼)建起了东溪乡杨氏私立国民学校。三十二年(1943年),东溪场地方绅士及当地民众捐资在杨氏私立国民学校的校址处创办了私立宋水初级中学,第一任校长由在法国留过学的柯志超担任,第二任校长由中国民主同盟成员钟生灵担任,当时为避战乱,多名地下党员在南方局的安排下在此任教,宋水中学在创办期间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自此宋水中学名扬川北,东溪镇的芳名也传扬开来。

东溪自古以来是水上交通要地,她是苍溪的龙山、文昌、东溪,南江、巴中、旺苍等地的粮食、食盐、布匹、木材、生活日用品、煤炭的重要集散地。旺苍的煤炭经此运往南充(顺庆府)、重庆等地,船返回时,南充、重庆的食盐、布匹、丝绸、火柴等物资运往东溪,然后从此处发往苍溪的龙山、文昌,南江、巴中等地。

在船运业鼎盛时期有运炭、运百货的专用船,有载人的高篷船(跑长途)、缆带船(跑短途)等共计两千余只。时时河面上船只忙碌穿梭,嗨嘿嗨的船工号子声此起彼伏,不绝入耳,热闹非凡。而今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需求,陆路交通十分发达,东溪陆路交通的重要位置取代了水上交通要冲的地位,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壮观景象已随历史化作一片烟云。由于诸多原因,戏楼不在,古建筑古寺庙荡然无存,漫步曾经引以为自豪和骄傲的古街,迈步曾经历沧桑、为多少代生生不息绵延香火的东溪人带来福财的古街,给我留下的是一片伤感和惋惜,是几多思考和希望。

东溪古镇的市肆也有规划,哪些地方卖盐、粮、炭、布匹和竹编农用产品都有统一地方,至今寂寞的盐店巷和熙熙攘攘的竹货一条街风貌犹在。

为方便过往行人,旧时的东溪茶馆满布,饭馆众多,旅馆也开设不少,茶馆、饭馆、旅馆生意十分火爆,真可谓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而今东溪场上尤其是老街上仍旧茶馆满布,生意火红,便是当时的遗风吧。现开设的旅馆也不少,可以满足不同层次消费者的需要,室内设备一家赛过一家,每天每个旅馆基本上都是客位满员。东溪的餐饮业也很发达,综合性的餐馆如中餐、火锅、砂锅、汤锅、干锅等应有尽有,不仅菜谱在时时更新,而且每道菜在色、香、味上都有所考究,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专门性的餐馆如鱼庄、牛杂店、米粉店、饺子馆、肥肠馆、拉面馆等也经营得非常好,如六娃子鲜鱼庄远近闻名,很有特色,诚信经营,生意一直不错。这些都是我县其它乡镇无法比拟的。

当年东溪商旅旺盛,流动人口很多,为满足人们休闲的需要,分别在古镇的文庙(原老场电影院,今新医院)、二圣公(今上环街)、三圣公(现粮站)设有营业性戏楼,唱戏的剧目均是川剧,有人们喜闻乐见、百看不厌的《越王勾践》《杨家将》《岳飞传》等重大题材的剧目,也有内含讽刺、嘲笑、幽默的剧目如《斩驸马》等,绝没有淫冶性情、庸俗荒唐的剧目。看戏时有外来的船队团体购票,由当地的富绅和中产阶级,也有囊中羞涩的短衣帮。当时剧场装潢之讲究、服装道具之漂亮、演出场面之盛大,方圆百里的山乡场镇均无以伦比。

那时唱戏也讲信用,讲效益,大致有几个人就可开场。尤其是在重大节日(春节、清明节、端午节、月半节、中秋节、寒食节等)煞是热闹,几分钱就可看一场戏,每个戏楼列坐数百人。值得追忆的是东溪场绅士冉氏(今冉曾避的祖父)曾办过戏班子,义演七天,不论哪里来的百姓,不分高低贵贱都是免费看戏,在东溪场赢得了极高的威望和良好的口碑,据说,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冉氏家人因其慷慨慈善均未遭难。

闲暇时,一提起东溪的历史,当时明朝在东溪场今神皇坝设立的磨盘县,风景优美的四季坪,古老的官府花园屋基,让人凭吊的小龙岗寺庙(佛教)、三清庙(道教)、令人仰羡的笋子河都是令人津津乐道的地方。特别是笋子河,是开国将军吴忠的故乡,因老屋下面的河

岸上有两个几米高的石笋子而得名。在离笋子河不远的地方又走出了共和国新时期的将军边明元。这里成为东溪人民神往的地方。

东溪古镇山水形胜,承巍巍龙岗之浩气,吸幽幽东河之灵气,作为虽未生于斯却长于斯的我在这里春赏烂漫的山花,夏听悠远的蝉声,秋登雄伟的高山,冬踏无垠的雪原。或独坐书房,品茗香茶,或涉猎书山,涂鸦文字,或临窗远望,看雁远翔,或沐浴清风,放飞心灵&&其乐融融,美哉无比,竟不知来此已虚度了多少年华?

现在东溪古镇在党和的关心和支持下,三桥相通,岸岸相连,已成为大半个苍溪老百姓出苍溪东向巴中、南江、达州,北上广元出川的交通要冲;这里市集繁荣,经济活跃,店铺林立,新街伸延,高楼丛生,人气旺盛,这座古老的小镇焕发出青春的气息,展现出美好的画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