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15 景 墨 ;墨 ㈠㈠㈠ 学术探讨 脱敏牙膏的抗过敏机制 王玉峰李雯侯玉帛 魏吉林长春珍 (吉林大学口腔医院130021) 【中图分类号】R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32—5281(2015)2-224—02 【摘要】牙本质过敏的患病率居高不下,给人们带来很多痛苦与不便。目前,临床上也有很多治疗方法,如局部涂布药物和粘接剂、激 光治疗、修复治疗等,但是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局限性,脱敏牙膏使用便利安全、技术要求低,可以长期使用,而且效果显著。脱敏牙膏依靠 其中添加的少量成分来发挥抗过敏作用,本文针对脱敏牙膏中抗过敏的主要成分及其可能的机制加以阐述,以期为其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牙本质过敏;脱敏牙膏;脱敏机制 牙本质过敏是指暴露的牙本质遇到外界刺激,如冷热、渗透压、 触压等物理刺激和酸甜等化学刺激时,产生短暂迅速尖锐的疼痛,同 时不能诊断为其他牙齿疾病的症状。牙齿感觉过敏不是一种的疾 病,而是各种牙体疾病共有的症状。能破坏牙釉质完整性使牙本质暴 经细胞的胞外钾离子浓度,降低了神经去极化的速度和幅度,阻断痛 觉神经冲动的传导。同时,钾盐可促进结晶的形成,阻塞牙本质小管, 提高牙本质表面钙化程度,降低牙本质小管的通透性,阻断外界刺激 的传人。长期使用钾盐,还可诱导过敏区的修复性牙本质形成。 2.2草酸盐 露的各种牙体疾病均可发生牙本质过敏,如:磨耗、契状缺损、牙折、 酸蚀、龋病以及牙周萎缩致牙颈部暴露等。谭晨珊等人“ 认为牙本质 过敏症的发生必需包含2个过程:1)牙本质小管暴露;2)暴露的牙 本质小管同时对口腔环境和牙髓开放,以便口腔环境的刺激可以通过 牙本质小管传递到牙髓引发敏感。牙本质过敏症发病率居高不下,女 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谭晨珊等人” 分析可能是因为女性对牙本质过 草酸盐可与唾液中或硬组织表面溶解的钙离子结合,也可与金属 里形成配合物,阻塞牙本质小管,起到抗敏感作用。而且这些沉淀物 比较稳定,不易溶于酸,提高牙齿的抗酸能力。在牙本质敏感形成之 前使用,可预防因酸蚀所致的牙硬组织缺损。 2_3氟化物 敏症不适更为敏感,同时女性酸性饮食的频率更高。 针对于牙本质过敏,临床上有很多治疗手段,如局部涂布脱敏药 物、粘接剂、激光治疗和调磨、充填、修复治疗等,虽然具有良好的 效果,但是存在费时和技术敏感性等问题。脱敏牙膏使用方便、安全 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患者可以长时间自行使用,也可作为预防性 临床研究表明,氟盐和氟浓缩剂涂在暴露的牙根表面,能有效地 治疗牙本质敏感。氟离子渗透到牙体硬组织中,与羟基磷灰石结合, 形成结构更加稳定的氟磷灰石,提高牙本质硬度;氟离子与钙离子发 生反应生成不溶物氟化钙。两者都能够减少牙本质小管的直径,甚至 封闭牙本质小管,增加牙本质小管的表面阻力和管内阻力,降低牙本 应用,配合医生临床脱敏处理,可以增加其效果,是目前应用比较广 泛应用的脱敏治疗手段,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1牙本质过敏机制及治疗机制 牙本质过敏症的确切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有神经纤维传导学 说、牙本质纤维传导学说和流体动力学说 。前两种学说争论颇多, 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最后一种学说。流体动力学说认为,牙本质小管 内充满牙本质液且与牙髓相沟通,成牙本质细胞层和牙本质小管的神 质的渗透性,减少了牙本质小管中的液压传导,从而降低牙本质对刺 激的敏感程度。同时,氟磷灰石和氟化钙可提高牙体组织抗酸能力, 抑制牙本质的酸溶解而防止更多的牙本质小管开放,有抗敏感功效。 另外,氟化物可对口腔致龋菌的代谢和生长繁殖产生抑制作用, 可对牙体硬组织脱矿产生抑制作用和再矿化产生促进作用。氟化物可 以延缓甚至阻止龋病的发生,减少牙齿因龋和酸蚀致牙本质暴露产生 的牙本质过敏。 2.4氯化锶 氯化锶是第一个添加到牙膏的脱敏剂,已经有5O多年的应用历 经纤维对液体的流动或突然的压力变化均非常敏感。当受到外界刺激 (物理、化学、机械等刺激),小管内液体产生异常流动,这种异常 的流动被传递到牙髓,从而引起牙髓神经纤维的兴奋,产生酸痛感, 也就是牙本质过敏现象。 史。牙釉质和牙本质均可吸收锶,但是牙本质对锶的敏感度远远超过 牙釉质。锶与牙本质中的碳酸钙作用生成碳酸锶,同时和羟基磷灰石 作用生成锶羟基磷灰石,阻塞张开的牙本质小管还增强牙齿的抗酸能 力。其渗透到牙齿的深部,使牙齿硬组织的渗透性显著减少,而起抗 根据流体动力学说,治疗过敏症状可以从两方面下手:干扰牙本 质和牙髓神经冲动的传导;封闭牙本质小管,减少或避免牙本质内的 液体流动,从而减低或阻止外界对牙本质及牙髓神经末梢的间接刺 激,缓解或消除牙本质过敏引起的酸痛症状。 2牙膏脱敏成分及其作用机制 牙膏的基本成分包括摩擦剂、洁净剂、润湿剂、胶粘剂、防腐剂、 酸脱敏作用。氯化锶对牙本质神经起镇静止痛和减缓造牙本质细胞的 胞浆突起传导作用,并可加速继发性牙本质的形成,故可起到镇痛脱 敏作用 。锶在龋损早期可以终止病变发展,局部运用锶还有一定的 抑制致龋菌的作用。扫描电镜可清晰观察到,经含氯化锶牙膏处理后 甜味剂、芳香剂、色素和水 。其中加入一定量具有脱敏作用的组分, 如钾盐、氟化物、氯化锶、钙盐,草酸盐和中药等,赋予牙膏脱敏作 用。 2.1钾盐 的牙本质标本牙本质小管显著封闭或缩小,表面密度提高,经抗过敏 牙膏处理后,标本的显微硬度提高,牙本质通透性降低 。 2.5磷硅酸钙钠 并不是失去牙釉质和牙骨质覆盖的牙本质都会产生敏感。在非敏 钾盐是牙膏中最常用的脱敏原料。牙膏中常用的钾盐有5%的硝 酸钾,3.75%的氯化钾和5.5%的柠檬酸钾,其中都含有的钾离子为2%, 其通过阻断痛觉神经传导来发挥作用 。神经细胞发生和传导冲动时, 钾离子外流,钠离子内流。牙膏中的钾盐可增加口腔牙本质和牙髓神 224一 感区,暴露的牙本质被一层类似玷污层的复合物覆盖,或者牙本质小 管被从唾液中析出的磷酸钙等无机离子阻塞。当受到刺激时,表面的 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以保护牙本质小管,阻止刺激的传人,这种屏障 类似于生理状态下牙釉质和牙骨质的覆盖。另外,长期在复合物覆盖 一学术探讨 下暴露的牙本质,可在牙髓侧形成钙化程度更高的修复性牙本质。 诺华敏是无机物磷硅酸钙钠的商品名。它是由人体内正常存在的 2o ls 减小甚至封闭,降低牙本质的通透性。中药的多种生物碱具有的消炎 止痛和轻度局麻作用,降低神经的传导功能,对减轻患者症状也可起 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另外,中药中的消炎抑菌成分可以抑制菌斑和 牙周炎症的产生。高峰等人 噪用流体动力学对六种脱敏牙膏在离体 人牙齿上进行抗牙本质小管通透性测量。实验测试的六种抗敏感牙膏 中,忍冬花牙膏、上海防酸牙膏和芳草牙膏的抗过敏成分均为中草药, 产生尤为显著的降低牙本质通透性的作用,显示出中草药在抗牙本质 元素组成的生物活性物质,是人工合成的无机微晶玻璃。它与胶原具 有很强亲和力,可以与胶原含量超过50%牙本质紧密结合,因此对牙 本质小管产生机械性封闭作用。磷硅酸钙钠是弱酸盐,遇到水或唾液 时,可在局部形成弱碱性环境,利于硬组织的再矿化。另外,其遇唾 液释放钙、磷离子,这些是牙齿再矿化的必须原料。其中的SiO2由于 带负电荷,可以吸附组织再生所需的物质如胶原蛋白等,而且可以搭 建网状结构。口腔局部pH升高促进磷硅酸钙钠和唾液中的钙和磷酸 过敏治疗中的效果。林英光等人 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了牡丹皮 中的丹皮酚,按0.2—0.5%的量添加到牙膏中。患者使用后,牙周炎、 牙龈炎和牙本质过敏疗效甚好。 3结束语 根离子在牙齿表面沉积,随着反应持续进行,钙磷复合物不断沉积, 沉积层逐渐结晶生成羟基磷灰石,与牙釉面化学成分结构相似。残余 的磷硅酸钙钠颗粒和羟基磷灰石混合覆盖封闭牙本质小管,使牙釉质 达到在矿化的效果,强化脱敏作用。所以,磷硅酸钙在钠理论上具备 治疗牙本质敏感,促进牙齿表面再矿化、修复缺损牙面、预防龋齿的 作用。 2.6精氨酸和碳酸钙 对于牙本质暴露产生的敏感,人体唾液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唾 液可以将口腔中的钙、磷离子输送至暴露的牙本质表面并覆盖、阻塞 牙本质过敏的患病率居高不下,临床上有多种治疗方法,都显示 了不同的效果,但是也有各自的缺点。而抗过敏牙膏具有技术要求低 和价格低廉等优点,作为治疗和预防手段,患者可自行长期使用,配 合临床其他治疗方法,可提高其疗效。目前,常用抗过敏牙膏中的主 要抗过敏成分为钾盐、氟化物、氯化锶、钙盐、精氨酸和中草药等, 这些成分在临床并不是单一的应用,而是多种抗过敏成分联合使用, 收到良好的效果。 牙本质小管口,同时在表面形成一层含有钙和磷的唾液糖蛋白保护 膜,起到一定的自然缓解牙本质敏感作用 。这个过程在碱性环境中 更易于进行,因此唾液的弱碱性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有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谭晨珊,胡德渝,范旭,等.成都市青年人群牙本质过敏症流行 病学调查研究【『1_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9,27(4):394—396. 精氨酸和碳酸钙配方是基于口腔内唾液糖蛋白与钙和磷酸盐结 合阻塞生成牙本质的自然过程。作为一种氨基酸,精氨酸在生理PH 值范围内是带正电荷的。精氨酸被吸附于碳酸钙的表面,形成带正电 [2】王翰章.中华口腔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3]卞有金,胡得渝.预防口腔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4]Davies R,ScuUy C,Preston AJ.Dentifirces—an updateU】.Med ora1 Patol Oral Cir Bucal,2010,15(6):e976—982. 荷的附聚体,很容易被带负电荷的牙本质表面吸引,并继续深入同样 带负电荷的牙本质小管内。同时,磷酸盐作为一种PH缓冲剂,可以 提供一种碱性环境,有利于内源性钙、磷离子的沉积。因此,精氨酸 引导碳酸钙进入开放的牙本质小管,并在小管内和牙本质表面混合沉 积,形成牙本质封闭层。 2.7中药 中药抗敏剂中的挥发油成份使牙本质内蛋白质凝固变性,覆盖在 牙本质表面牙本质表面;渗透到牙本质小管内的药物,使小管的直径 【5】李玉晶,栾文民,孙勤.实用口腔内科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 [6】胡少平.牙膏中抗过敏组分的应用研究fD].重庆大学,2006. [7]Shiau H J.Dentin hypersensitivityⅡ]doum ̄of E ̄dence Based Dental Practice,2012,12(3):220—228. f81张瑞,赵少轶,张朋.中药抗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的临床研究 及扫描电镜观察卟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05,21(2):262-265. (上接第223页)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 with platefixation:radiographic and clinical 很好的恢复颈椎生理曲度及序列,融合率高,融合节段短,可保留较 results[1].Neurosurgery,2010,4:639—647. 【2]Bazaz R,Lee MJ,Yoo ju.Incidence of dyspha#a after anterior cervical spine surgery:a prospective study们.Spine(Phi/a Pa 1976),2002, 27:2453—2458. 多颈椎活动度,术后轴性疼痛发生率低 。下颈椎骨折脱位往往合并 椎间盘损伤或突出,后路手术虽对小关节脱位绞锁复位较好,但后路 无法处理前方间盘,而且单纯后路复位时还可能造成损伤间盘压迫脊 髓 ,产生继发性脊髓压迫损伤。前路手术仰卧位即可完成,无需变 [3]Coelho DG,Brasil AV,Ferreira NP.Risk factors of neurological 化体位,还可避免前后路手术在体位变化时可能导致脊髓损伤。本组 病例均采用前路手术,手术疗效满意,也提示了前路的安全有效性。 但前路也存在不足之处,颈椎骨折脱位时常伴有韧带复合体或小关节 骨折绞锁,术中牵引、前路减压撑开难以通过韧带复合体来达到复位, lesions in low cervical spine fractures and dislocations[J].Arq Neuropsiquiatr,2000。58【4):1030—1034. 【4]Lambiirs E,Zouboulis P,Tyllinakias M,et a1.Anterior surgery for unstable lower cervical spine injuriesU】.Clin Orthop l ̄elat Res,2003,41 1: 61-69. 则需后路对小关节进行切除或撬拨等“解锁”处理;再者,前路融合 需前路钛板固定,有研究显示钛板的厚度与吞咽困难正相关,钛板可 对食管造成机械性刺激,产生吞咽困难的发生 。 总之,对于无神经损伤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处理,应术前行颅骨牵 【5]Tribus CB.Cervical disc herniation in association tll traumatic facet dislocation[I】.Tech O ̄hopa,1994,9(1):5-7. [6]Lee MJ,Bazaz R,Furey CG,et a1.Influence of nteriaor cervical plate design on dysphagia:a 2-year 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follow—up stuayⅡ]J Spinal Disord Tech,2005,18(5):406—409. 引,获得暂时性颈椎稳定,术前完善检查,做好评估,尽早采取手术 治疗,无明显前路禁忌时,优先采用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 位,不仅恢复了颈椎稳定性、获得即可稳定,而且可有效防止继发性 脊髓损伤,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简单安全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Chang SW,Kakarla uK,Maughan PH,et a1.Four-levd anterior 作者简介: 王敏.男.1985年O1月.硕士研究生.单位:陕西中医学院2012级硕士 研究生.研究方向:脊柱外科。 一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