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加工基础知识
第一章 PCB基础知识
1、印制电路板的名称
印制电路板的英文名称为:The Printed Cricuit Board,通常缩写为:PCB。在电子产品 中,印制电路板的主要功能为支撑电路元件和互连电路元件,即支撑和互连两大作 用。
2、印制电路板的发展
1、印制电路概念于1936年由英国Eisler博士提出;
2、1953年出现了双面板,并采用电镀工艺使两面导线互连; 3、1960年出现了多层板;
4、1990年出现了积层多层板;
5、一直发展到今天,印制板老的种类提高,新的种类开拓,随着整个科技水平,工业 水平的提高,印制板行业得到了蓬勃发展。
3、印制电路板常用基材
印制电路板常用基材可以分为:
1、单、双面PCB用基板材料(覆铜薄层压板,简称为覆铜板,英文缩写为CCL); 2、多层PCB用基板材料(内芯薄型覆铜板、半固化片等);
常用的FR-4覆铜板包括以下几部分:a、玻璃纤维布,b、环氧树脂,c、铜箔。 印制电路板上,PCB用基板材料主要担负着导电、绝缘和支撑三个方面的功能;
铜箔
玻璃布+树脂 铜箔
4、印制电路板的加工流程
多层板常规的加工流程为:1、内层覆铜板下料;2、内层图形;3、内层蚀刻;4、冲定 位孔;5、内层检验;6、棕化;7、层压叠板;8、层压;9、铣边;10、钻孔;11、沉 铜;12、电镀加厚;13、外层图形; 14、图形电镀;15、外层蚀刻;16、外层检验; 17、阻焊印刷、字符;18、表面涂覆;19、铣外形;20、电测试;21、成品检验;22、 终审;23、包装出货;
按照加工原理,分为:机械加工、图形处理和湿法处理三大类;
第二章 PCB加工流程
2.1、下料
目的
依制工程设计要求,选用指定芯板(半固化片、铜箔)按照MI(生产制作指示)指定 的长宽尺寸进行切割,将基板材料裁切成工作所需尺寸供下工序加工。
目的
利用影像转移原理制作内层线路,制作流程为:前处理
贴膜 曝光 显影 内层蚀刻
前处理
利用刷轮去除铜面上的污染物,增加铜面粗糙度,以利于后续的贴膜操作,如下图所示:
铜箔 绝缘层
前处理后铜面状况示意
2.2、内层图形
贴膜
将经处理之基板铜面透过热压方式贴上抗蚀干膜,主要原物料为干膜。 曝光
经光源作用将原始底片上的图像转移到感光底板上,主要原物料为底片。曝光时透光部 分发生光聚合反应,不透光的部分不发生反应;
UV光 干膜
曝光前 曝光后
显影
用化学药水作用将未发生化学反应的干膜部分冲掉,而发生化学反应的干膜则保留在板 面上作为蚀刻时的抗蚀保护层。
显影前 显影后
2.3、内层蚀刻
目的
利用药液将显影后露出的铜蚀掉,然后 利用化学药水将保护铜面之抗蚀干膜层 剥掉,露出铜层,形成内层线路图形。 主要原物料为蚀刻药液。
蚀刻前
蚀刻后
去膜后
2.4、内层检验
目的
通过内层检验,对内层生产板进行检查,挑出异常板并进行处理;收集品质信息并及时反馈 处理,避免重大异常发生。
AOI检验,全称为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自动光学检测;
原理为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将图像回馈至设备处理,与设定的逻辑判断原则或资料图形相比 较,找出缺陷位置。 注意事项
由于AOI所用的测试方式为逻辑比较,一定会存在一些误判的缺点,故需通过人工加以确认。
2.5、棕化
目的
粗化铜面,增加与树脂接触表面积,增强内层铜与半固化片的结合力;主要原物料为棕 化药液。 工艺流程
内层检验来料→(超声波水洗→)酸洗→水洗→除油→水洗→棕化预浸→棕化→水洗→ 烘干→配板
工艺原理
黑化:CU+H2O2+黑化液→CUO+H2O
棕化:CU+H++H2O2+棕化液→铜氮硫有机金属物+H2O 控制重点
过程控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温度、药水浓度来控制黑化、棕化的厚度。 品质控制:抗拉强度(IPC标准要求抗拉强度大于4.5磅/平方英寸) 注意事项
棕化层很薄,极易发生划伤问题,操作时需注意拿板、放板等动作;
棕化前
棕化后
2.6、层压配板
1、配板
把邦定/铆合后的内层(常规四层板只有一个芯板)按照MI要求配上外层半固化片; 控制要点
防止划伤(棕化层); 2、定位方式
邦定、铆钉、有销、无销和邦钉+铆钉 概述
把内层芯板和半固化片按照MI要求定位于工具板上,然后把各层固定在一起; 目的
对需要进行层压的内层板进行预定位。
2.7、层压
叠板概述
把配好的板按要求铺上外层铜箔后放入垫有牛 皮纸的托盘中并用打磨干净的隔离钢板层层隔离 。
压合概述
在适当的升温速率与压力作用下使半固化树脂充 分流动填充芯板图形的同时把芯板粘接在一起。
2.8、钻孔
目的
利用数控钻床选择不同规格的钻头对表面平整 的PCB进行加工以得到MI要求的孔径,在板面 上钻出层与层之间线路连接的导通孔。控制要点
①叠板层数;②钻头规格(钻径、刃磨次数); ③主轴转速、进给速度、退刀速度。
盖板钻头 垫板
2.9、沉铜
目的
通过化学反应,在已经钻完孔的孔壁上沉积上一 层铜,实现孔金属化。 工艺流程
钻孔来料→刷板→(超声波水洗→)溶胀→ 水洗 →去钻污→水洗→中和→水洗→除油→水洗→ 微蚀→水洗→活化预浸→活化→解胶→化学沉铜 →水洗→(烘干→)电镀
主要反应原理
去钻污:4Mno-4+C+4OH-→4MnO2-4+CO2↑+H2O 再生:MnO2-4-e→ Mno-4
活化中心形成:Pd(SnCl3)-+H2O→ Pd+Sn(OH)2↓+Cl- 沉铜:Cu+2HCHO+ 4OH-→Cu+2HCOO-+ 2H2O+H2 ↑ 过程控制
去钻污厚度、微蚀厚度、沉铜厚度、背光级数; 品质控制
灯芯效应、树脂收缩、层间结合力; 主要缺陷
孔内空洞、层间分离、孔内铜瘤;
2.10、电镀
目的
在化学沉铜的基础上进行电镀铜,实现层与层之间的导通。 工艺流程
掩孔全板电镀(加厚电镀):沉铜来板→除油→水洗→镀铜预浸→电镀铜→水洗→烘干 →外层图形;图形电镀:加厚完毕后进行下面的流程,外层图形→除油→水洗→微蚀→ 水洗→镀铜预浸→电镀铜→水洗→镀锡预浸→电镀锡→水洗→烘干→碱性蚀刻;
电镀铜层
主要反应原理
铜阳极的电解Cu-e →Cu+(快速),Cu+-e →Cu2+(慢速); 零件板的电镀Cu2+ +2e →Cu; 过程控制
通过药水作用控制电镀时间、电流密度、电镀面积来获取具有一定延展性能的电镀铜。 品质控制
孔壁铜厚、表面铜厚、铜层延展性 主要缺陷
镀层不均、板面铜粒(孔内铜渣)、电镀凹坑、 孔壁断裂、渗镀
掩孔电镀与图形电镀加工工艺优缺点比较:
掩孔电镀 优点 1.加工流程短,相对产能大; 2.图形分布不影响电镀的加工, 板面、孔镀铜分布较均匀; 3.能较好的控制线条的阻抗加 工; 1.采用负片图形加工,对零件板 的对位程度要求高; 2.镀铜厚度分布均匀性要求高; 3.在电镀后制作图形前需要专门 的设备对板面做处理; 图形电镀 1.采用负片图形加工,对零件板的对 位程度要求低; 2.适合于细密线条的加工; 缺点 1.加工流程长,相对产能小 2.电镀缺陷较多 3.不利于阻抗线条加工的控制 4.加工过程中图形分布较大; 2.11、外层图形
内层图形的目的:经过钻孔及通孔电镀后,内外层已经连通,利用影像转移原理制作外 层线路,以达电性的完整,制作流程为:
前处理
贴膜 曝光 显影 外层蚀刻
前处理
利用刷轮去除铜面上的污染物,增加铜面粗糙度,以利于后续的贴膜操作; 贴膜
将经处理之基板铜面透过热压方式贴上抗蚀干膜,主要原物料为干膜。 曝光
经光源作用将原始底片上的图像转移到感光底板上,最终形成客户需要的导电图形。
显影
把尚未发生聚合反应的区域用显像液冲洗掉 ,已感光部分因已发生聚合反应洗不掉而留 在铜面上成为蚀刻或电镀的保护层。
底片
外层曝光示意图UV光
外层显影示意图
干膜
2.12、外层蚀刻
目的
通过腐蚀反应获取客户所需的板面图形。 工艺流程
酸性蚀刻:外图来板→蚀刻→水洗→退膜→水洗→烘干→外层检验;
碱性蚀刻:图电来板→退膜→水洗→蚀刻→水洗→退锡→水洗→烘干→外层检验;
主要反应原理
酸性蚀刻:Cu+Cu2+→2Cu+ ;
再生:6H++6Cu++ClO-3 →6Cu2+ +Cl-+3H2O HCl提供酸性条件,通过氯酸钠做再生剂。 碱性蚀刻:Cu+Cu2+→ 2Cu+;
再生:氧化剂+ Cu+→ Cu2++H2O;
氨水提供碱性条件,通过特定氧化剂做再生剂。
褪锡:4HNO3+Sn/Pb+OX→Pb(NO3)2+Sn(NO3)2+R; 再生:R+O2→OX;
氧化剂作用在于加速褪锡速率,稳定剂可抑制与铜的反应。 过程控制
铜离子含量、PH值、溶液的比重(溶液的添加均采用自动添加系统)、蚀刻速率; 品质控制
线宽、线距、蚀刻因子;
2.13、外层检验
通过外层检验,对外层生产板进行检查,挑出异常板并进行处理;收集品质信息并及时 反馈处理,避免重大异常发生。
AOI检验:全称为Automatic Optical Inspection,自动光学检测;
通过光学反射原理将图像回馈至设备处理,与设定的逻辑判断原则或资料图形相比较, 找出缺陷位置。
2.14、印绿油(油墨)
目的
A.防焊:防止波焊时造成的短路,并节省焊锡的用量;
B.护板:防止线路被湿气、各种电解质及外来的机械力所伤害;
C.绝缘:由于板子愈来愈小,线路间距愈来愈窄,需要对板面加印绿油达到绝缘的 效果; 加工流程
前处理
印油墨 预烘 曝光 显影 后固化
前处理
去除表面氧化物,增加板面粗糙度,加强板面油墨附着力;主要原物料:磨板机。 印油墨
利用丝网上图案,将油墨准确的印刷在板子上;主要原物料:油墨。 主要控制点:油墨厚度。 预烘
赶走油墨内的溶剂,使油墨部分硬化。 曝光
影像转移;主要设备:曝光机。
显影
将未聚合的感光油墨利用化学反应去除掉。 固化
印油墨后,通过固化主要让油墨彻底硬化。
印油墨后 显影后
油墨
2.15、丝印字符
目的
在板面上,印上各种元器件和导线等位置的标记,便于识别和维修。 加工流程
印一面字符
固化 印另一面字符
2.16、表面涂覆
目的
产生供电气连接及电气互连的可焊性的涂覆层和保护层。 表面涂覆类型
喷锡、化学镍金、镀金手指、化学锡、OSP。
工艺流程 喷锡
阻焊丝印→微蚀→水洗→酸洗→水洗→吹干→涂覆助焊剂→热风整平→软毛磨刷→水 洗→热水洗→水洗→风干→烘干→外形; 化学镍金
阻焊丝印→刷板→酸性除油→水洗→微蚀→水洗→酸洗→水洗→预浸→活化→水洗→ 后浸→化Ni →水洗→化Au →水洗→抗氧化→水洗→清洗烘干; OSP
成检→除油→水洗→微蚀→水洗→ OSP处理→风干→干燥→成检; 镀金手指
阻焊丝印→剪板→贴抗镀胶带→磨刷→水洗→浸酸→活化→镀镍→镀金→热水洗→水 洗→烘干→喷锡;
主要反应机理 化学镍金
H2P2O2+H2O →H++[HPO3]—+2H Ni2++ 2H → Ni↓+2H+
[H2P2O2]—+H → H2O+OH-+P
[H2P2O2]— + H2O → H+ +[HPO3]— +H2↑ 过程中使用离子钯做活化剂; OSP
生成金属有机膜
表面涂覆层
表面涂覆示意图
过程控制 喷锡
Sn / Pb比例、喷锡温度、喷锡停留时间; 化学镍金
过程反应浓度、温度、时间(活化槽、镍槽、金槽); OSP
微蚀厚度、OSP槽反应温度、时间、PH值、酸度; 镀金手指
与电镀控制参数同; 品质控制
各涂覆层的厚度
Sn/Pb:1~25微米;化学镍金:镍层厚度>2.5微米, 金层厚度>0.05微米; OSP:0.2~0.7微米;
2.17、外形
目的
利用数控铣床机械切割,让板子裁切 成客户所需规格尺寸。
边框 板件
外形前 外形后
2.18、测试和成品检检、包装
测试 目的
用电测的方法判定加工的PCB板能否满足客户电性 能要求,防止不合格的零件流入客户手中; 主要设备
①、专用测试机;②、通用测试机(双面、双密) ;
③、飞针测试机; 测试工作内容
①、绝缘阻值;②、导通阻值、测试电压;③、 针床制作;④、测试资料读取;
成品检验 目的
防止不符合客户外观要求的零件流入客户手中。 依据标准
①、客户要求和协议;②、IPC相关标准; 对于轻微的外观缺陷可以修补。 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