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卷第5期2000年5月
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Vol.28May
No.52000
J.~uazhongUniv.ofsci.&Tech.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成像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李国宽彭嘉雄华中理工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
(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摘要:研究红外目标图像中弱小目标的自动检测和定位方法.将弱小目标看作是红外图像中灰度和位置均未知的暂态信号,通过对图像信号作多尺度的小波变换,可以在低信噪比条件下检测出弱小目标.实验结果表明,小波变换能很好地增强目标,抑制背景杂波,从而提高目标检测概率,降低误检测.关
键
词:图像识别;弱小目标检测;小波变换;图像分割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162000)05-0069-03
中图分类号:TP75
利用红外成像实现自动目标检测、识别与跟踪是精确制导武器的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它具有
[1]智能化程度高,隐蔽性好,作用距离远等优点.
,得到的离散小波变换1;m,7 !,!为整数集)
系数
(m,C7)=
(t)t)dt,f(m,7R~m/2(~m,a00!a0t~7b0)
由于红外传感器工作在大气热辐射环境中,目标与其周围环境存在着热交换,大气对热辐射有散射和吸收作用等,因此在红外前视图像中,目标与背景的对比度较低,边缘模糊.当目标距离很远时,目标在成像平面上的图像很小,呈现出红外弱小目标.弱小目标在图像平面上的空间尺度比杂散噪声大,是较为连续的一块小区域,其频率特性往往表现为集中在一定的频带范围内.利用小波变换实现频率选择和多尺度分解,可以起到抑制背景噪声和增强目标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单帧图像中目标检测概率,降低误检测.
!
(和b0式中,t)=am,7!m较小时,分别为伸缩步长和移位步长.当a0时间
分辨率高,适合于分析高频信号,可以深入观察过
m程的细节,更加精确估计信号所在的位置;当a0
较大时,频率分辨率较高,适合于分析低频信号,可以观察过程的全貌,这使得基于小波变换的检测器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红外背景(尤其是天空、大海自然背景中的云层和海浪)往往呈大面积的连续分布状态,在红外辐射的强度上也呈渐变过渡状态,从而使得它们的红外图像在图像灰度空间分布上具有较大的相关性,是一种缓慢变化且非平稳的二维随机过程,存在背景起伏.目标的红外辐射强度与其周围自然背景的辐射强度无关,且一般都高于背景的辐射强度.可以认为背景处在图像信号的低频部分,而目标处在图像的高频部分,通过小波变换将红外图像进行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的分离,然后对各高频分量进行分析,可以将目标检测出来.
!算法原理
设一维连续信号f((R)(即能量有t) L2
界函数)的小波变换为
1t-b()
Wf(a,b)=ftdt.!a~aR式中,(·)为小a和b为尺度因子和时移因子;!波函数,它满足允许小波条件(#)\"2
d#< ,#R式中,(#)为!(·)的傅氏变换.\" ()
\"检测方法
对于离散信号而言,小波变换存在快速算法.一维N点的离散信号S(,其离散小波变换可a)以通过下式循环计算得到:
该条件决定了小波函数!(·)是一个具有紧支撑的衰减振荡函数.
m,m(将a,令a=a0b离散化,b=7a0b0a0>
收稿日期:1999-12-03.
作者简介:李国宽(,男,博士研究生;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1972-)430074).基金项目:国防科技预研基金资助项目.
70
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2000年
WR)=SR)=
(
(
(S ~1Rg(1)!1=0
J,+2 ~11),+2 ~11)
!实验结果
[4]这里取小波函数为三次样条小波,其滤波
(h(1)S ~1R!1=0
式中,R=0,1,…,N-1;2,…,P,P表 =1,示小波变换最大层数,2P=N;g和h是对应于小波变换的高通和低通滤波器;J为滤波器长度;((S0R)可以看作是原始信号SR).器参数见表1.
表\"滤波器h和g的系数
10h10.3750g1-0.59261对于二维数字信号,小波变换具有可分性,即它可通过先对每行作变换,然后对每列作变换来实现.二维图像信号经小波变换后得到四个部分,即图像的LL,LH,HL和HH部分,分别表示图像的低频信号与水平、垂直和对角线方向的高频信号.选择小波函数具有较小的紧支集,以减小运算复杂度和提高运算速度.数字信号的小波变换可利用卷积来实现.
基于小波变换的弱小目标检测方法为:a.确定小波变换核的尺度.这里使用二进小波变换,即其尺度为2.如果使用多级小波变换,令目标的尺度为TS,
所选的小波变换核的尺度为TW,
则用于小目标检测的最大变换层数大致为g(2TS/TW).考虑到红外弱小目标通常占有像素很少,仅做一次小波分解.b.依照上述计算式对原始图像进行分解,得到小波变换的小波系数子图像LL,LH,HL和
四个部分.小波分解后得到的高频图像为
i (I,$),i=1,2,3,分别表示高频分量LH,HL和HH部分.c.对同一层的高频图像进行分割.将高频子图像中的背景噪声近似看作是高斯白噪声,使用
全局门限法对目标和背景进行分割[2],取门限
Ti =mean(fi )+!Var(fi ),则用门限法处理后的图像为
Tfi ,$)
\"Ti ;i (I,$)
={1,(I0,fi (I,$)
#Ti .式中,!取3!5,
组合同一层的二值化图像为 (I,$)=T1 (I,$)+T2 (I,$)+T3 (I,$).d.将得到的组合图像进行聚类.为满足实时系统的要求,选用一种简单快速的聚类方法,即寻找最密集的非零点
[3].具体方法为使用一个20X
像素的模板,
其元素全为1,在图像平面上寻找累积值最大的位置,并记下此时模板内非零点,将其视作目标类.将背景噪声和目标进行分离,求取目标的质心位置作为目标的位置.
10.25000.5926120.06250.1087230.00000.0134
0.0000
0.00008
滤波器h关于原点对称,而滤波器g关于1=1/
2点中心对称,则可求取滤波器的其他系数.
采用实测的红外图像序列进行测试,观察远距离背景下飞行的机动目标,背景中存在红外云团.实验序列的技术参数为:a.小目标尺寸为20!30像素,红外图像尺寸为200X280像素;b.红外图像中存在小目标,偶尔出现目标丢失,目标作近似匀速直线运动;c.小目标在图像中运动速度为0!5像素/帧;d.图像中信噪比约为2,背景中存在起伏及红外云团;e.图像序列长度为65帧.
从实验中发现,在对原图像进行小波变换一次分解后的高频图像中,LH和HL分量在目标出现处为大幅度的振荡,在其他位置则作零值附近极小范围内的波动.HH分量则在整个图像范围内作杂乱无章的振荡,不利于检测.这里在检测方法c中仅使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高频分量,各高频分量的统计特性见表2.
表#高频分量统计特性
高频分量LHHLHH均值0.0694-0.0207-0.0029标准方差
0.5180
0.3794
0.4385
实验表明,该检测方法能从单帧图像很好地检测定位红外弱小目标,65帧图像中正确检测的
有63帧,错误检测的有2帧.需说明的是,在这2帧图像中存在极其严重的红外扫描线干扰.用其他红外小目标图像序列进行实验,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说明该方法是实用而有效的.要想获得更高的检测率,需利用小目标的帧间信息,在图像序列中检测弱小目标.
参
考
文
献
1]李国宽,
彭嘉雄,李红.红外图像序列中小目标检测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11):20!22
loHHfd20[第5期
李国宽等: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成像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71
[彭嘉雄,李红.基于向量小波变换的小目标2]李国宽,
检测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1)73!75[李红,彭嘉雄.从图像序列中检测定位小目3]李国宽,
标的一种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学报,(:1999,278)63
!65
[4]MallatS,ZhongS.CharacterizationofSignalsfrom
MultiscaleEdges.IEEETrans.onPAMI,1992,
(:147)710!732
InfraredImagingDimtargetDetectionbasedonwavelettransform
LiguokuanPengJiaoiongAbstract:Dimtargetdetectionandlocationfrominfraredimageisstudied.Dimtargetcanberegardedas
transientsignalWithunknoWnintensityandlocation,anditbelongstohigh-freCuencypartoftheimage.Bymulti-resolutionWavelettransformfortheimage,dimtargetintheconditionofloWSNrcouldbede-tected.TheexperimentresultsindicatethatWavelettransformcanenhancethetargetandsuppressback-andimprovethetargetdetectionprobabilityandreducethedetectionerror.groundcluttereffectively,Keywords:imagerecognition;dimtargetdetection;Wavelettransform;infraredimageLiGuokuan
DoctoralCandidate;InstituteofPatternrecognition&ArtificialIntelligence,HUST,
Wuhan430074,China.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成像弱小目标检测方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李国宽, 彭嘉雄, Li Guokuan, Peng Jiaxiong
华中理工大学图像识别与人工智能研究所,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NATURE SCIENCE)2000,28(5)26次
1.Mallat S;Zhong S Characterization of Signals from Multiscale Edges[外文期刊] 1992(07)2.李国宽;李红;彭嘉雄 从图像序列中检测定位小目标的一种方法[期刊论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1999(08)3.李国宽;彭嘉雄;李红 基于向量小波变换的小目标检测方法[期刊论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 2000(01)4.李国宽;彭嘉雄;李红 红外图像序列中小目标检测方法 1999(11)
1. 荣健.申金娥.钟晓春.RONG Jian.SHEN Jine.ZHONG Xiaochun 基于小波和SVR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8,43(5)
2. 李国宽.彭嘉雄.李红.Li Guokuan.Peng Jiaxiong.Li Hong 基于向量小波变换的小目标检测方法[期刊论文]-华中理工大学学报2000,28(1)
3. 牟松涛.苏锦鑫.吴建东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外图像弱小目标检测研究[期刊论文]-红外与激光工程2004,33(5)4. 史凌峰 基于小波分析的一种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新方法[期刊论文]-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03,25(8)5. 傅莉.方帅.徐心和.FU Li.FANG Shuai.XU Xin-he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体运动目标检测[期刊论文]-兵工学报2005,26(6)
1.吴一全.尹丹艳.纪守新 基于双树复数小波和SVR的红外小目标检测[期刊论文]-仪器仪表学报 2010(8)2.印勇.赵少敏 尿沉渣图像的小波变换与二维最大熵阈值分割算法[期刊论文]-重庆大学学报 2010(4)3.吴文怡.吴一全 基于Contourlet变换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方法[期刊论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8(1)4.韦同磊.曾清平.周焰.柏斌 一种径向运动弱小目标检测方法[期刊论文]-红外技术 2007(12)5.李克昭.袁建平.岳晓奎 空间飞行器特征提取与相对定姿研究进展[期刊论文]-自然科学进展 2006(3)6.李克昭.袁建平.岳晓奎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空间飞行器特征提取算法[期刊论文]-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2006(6)7.刘建华.毕笃彦.叶广强 基于目标模型的红外弱小目标预检测[期刊论文]-空军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5)
8.汪国有.陈振学.李乔亮 复杂背景下红外弱小目标检测的算法研究综述[期刊论文]-红外技术 2006(5)9.张高煜 目标跟踪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若干问题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610.劳丽 聚类算法研究及在图像分割中的应用[学位论文]博士 200611.尹辉炳 红外序列图像中运动小目标的检测[期刊论文]-红外 2005(12)
12.许彬.郑链.王克勇.宋承天 基于信号奇异性分析的小目标检测方法[期刊论文]-红外技术 2005(3)13.张高煜.杨万海 采用高阶谱分析的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期刊论文]-红外技术 2005(1)14.郝晓冉 序列图像中运动点目标检测方法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15.曾鹏鑫 动态场景下多运动目标检测及跟踪方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16.管慧娟 基于区域的图像分割方法[学位论文]硕士 2005
17.公俊卫 基于ADSP BF532实时图像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学位论文]硕士 200518.李清顺 基于过渡区的图象分割[学位论文]硕士 200519.白鹏 X射线焊接图像中缺陷目标的检测[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0.张颖 基于数值形态滤波的红外目标检测技术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1.许彬.郑链.王永学.宋承天 红外序列图像小目标检测与跟踪技术综述[期刊论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4(5)22.聂洪山 强起伏条件下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23.史凌峰 一种红外弱小目标检测新方法[期刊论文]-红外技术 2003(3)
24.李正周.董能力.金钢 序列图像运动点目标快速检测与跟踪方法[期刊论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2(6)25.李正周.董能力.金钢 复杂背景下红外运动点目标检测算法研究[期刊论文]-红外与激光工程 2002(5)26.牛少红 目标识别与跟踪新技术研究及在型号中的应用[学位论文]硕士 2002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hzlgdxxb200005025.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