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位妊娠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方法:160经临床诊断为异位妊娠患者住院治疗,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60例患者经过治疗15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异位妊娠是妇科患者中常见的急腹症,只有尽早及时确诊,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提高治疗愈率,降低病死率。标签: 异位妊娠;临床分析 正常妊娠时,孕卵着床于子宫体部内膜,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发育称异位妊娠,习称宫外孕,是妇产科最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95%左右。该病是早孕期孕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报告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据我科临床统计,该病发病率增幅明显。我科于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160例异位妊娠患者,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60例异位妊娠患者,年龄为17-43岁,平均29.5岁;停经天数40-80d,平均54d;已婚已育者68例,已婚未育者52例,未婚者40例;手术治疗149例(4例为药物保守治疗失败转手术治疗),药物保守治疗成功21例。1.2 临床表现 异位妊娠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停经、阴道出血和腹痛[3],停经史156例,阴道出血123例,有腹痛134例,临床伴休克22例。1.3 诊断方法 均详细收集病史,临床症状、体征,并选用以下辅助检查:腹部或阴道超声波检查,血β-HCG及血孕酮检测,必要时后穹隆穿刺、诊断性刮宫或阴道排出物送病理确诊。1.4 治疗 ①保守治疗:当日给予5%葡萄糖液500ml+MTX 50mg静脉滴注,次日给予米非司酮50mg口服,1次/12h,连服3天,此为一个治疗周期。治疗期间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体征变化、药物副反应、血β-HCG、B超等,如治疗5~7天后血β-HCG下降幅度≤15%,则重复一个治疗周期,但是停用MTX,保守失败得患者立即转手术治疗。②手术治疗:采用根治性手术和保守性手术,根治性手术是患侧输卵管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及输卵管妊娠破裂出血较多并发休克的患者。保守性手术包括输卵管伞端妊娠物挤出术、壶腹部妊娠行输卵管切开取出胚胎再缝合、峡部妊娠行病例变节段切除及断端吻合术、卵巢妊娠行卵巢楔形切除术。2结果 160例患者经过手术或保守治疗158例治愈,治愈率为98.75%,2例患者死亡,皆因延误到医院就诊,死于失血性休克。3讨论 近20年国内外报道,异位妊娠发生并呈上升趋势,导致输卵管炎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以及为预防输卵管炎发作后完全性管腔阻塞,抗生素治疗的有效性,二者皆与异位妊娠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关。对于早期异位妊娠的治疗,近年来提倡保守性手术及非手术治疗。由于现代超声技术提高,快速、敏感的尿血β-HCG的应用,使异位妊娠能够得到及时的早期诊断,为保守治疗提供了时机,降低了病死率[4]。 保守治疗我科采用MTX与米非司酮联合治疗, MTX是目前药物治疗异位妊娠中最常用,疗效较肯定,其治疗机制是通过与细胞内二氢叶酸还原酶活性部位结合,使其失去活性,间接抑制一碳基因代谢,阻断二氢叶酸还原为具有生物活性的四氢叶酸,抑制嘌呤和嘧啶的合成,从而干扰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胚胎滋养细胞增生,破坏绒毛,使胚胎组织坏死、脱落、吸收。现已证明滋养细胞对MTX高度敏感,MTX虽可杀死胚胎,但对输卵管的正常组织却无破坏作用,不破坏输卵管管壁组织和干扰管壁的修复,因而可有效保持其通畅。MTX具有副作用,引起毒性大、骨髓抑制、口腔炎、消化道反应、转氨酶升高、脱发等并发症,米非司酮作为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新药物,为口服用药,患者乐于接受,同时具有安
全简便、无任何副作用,临床上米非司酮联合MTX效果更满意。米非司酮的作用机制是:RU486为受体水平的抗孕激素药,具有强烈的抗孕激素活性,引起蜕膜与绒毛膜板的分离,蜕膜组织变性、坏死;促使LH下降,黄体溶解,从而使依赖黄体发育的胚囊坏死、吸收。应用联合治疗的最大好处是避免了损伤性手术,利用药物的协同作用,大大减少了单一用药药物的剂量,因此药物的毒副反应也明显减少。药物保守治疗成功的判定标准:临床症状与体征消失,治疗后血HCG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B超提示盆腔包块缩小或消失。失败的指标: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输卵管破裂内出血而急诊手术者,或血HCG持续升高,或包块不缩小反而增大,或腹痛反复发作,原有内出血增多,或治疗期间出现胎心搏动。符合上述1项为失败。保守治疗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失败立即改为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具有以下优点:可以迅速止血预防、纠正休克,以防反复出血,加重病情,延误治疗;对有生育要求者可做输卵管成形术,保护患者的生育能力;积血清除,预防再次感染及再次异位妊娠的发展。 总之,异位妊娠是一种进展快、凶险的妇科急腹症,需要医生高度重视,根据个体化病情,选择合适治疗方案,并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才能治愈患者,保证其生命安全。参考文献[1]罗丽莉,李志凌,胡瑞霞,腹腔镜早期治疗可疑异位妊娠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47:47-48.[2]冯炜炜,曹斌融,李勤,近10年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变化[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3,5(7):408-409.[3]乐杰,主编.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05-107.[4]李丽珍,韩吉萍,保守治疗稳定型输卵管妊娠的临床观察.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4,20(9):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