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来源:九壹网
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我会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关于溶液的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是均一的,稳定的,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都是由一种溶质和一种溶剂组成的

C.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的简称,其中水是溶剂,酒精是溶质 D.任何溶液中水都是溶剂

2.将下列四种家庭常用的调味品分别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食盐

B.食用油

C.味精

D.蔗搪

3.市场上有一种俗称“摇摇冰”的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使它们混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 ) A.铵

B.烧碱

C.食盐

D.生石灰

4.按照右图装置,瓶内盛放下列何种物质时,灯泡不发光„„„„„„„„„„„„„„„„„„„„„„„„„„„„( ) A.氢氧化钠溶液 B.食盐溶液

C.蔗糖水

D.硫酸钠溶液

5.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涤中所用洗涤剂不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用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

B.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沐浴露洗澡

6.向如图所示试管里的水中加入某种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后,原来U型管内两臂在同一水平面上的红墨水,左边液面升高了些,右边的液面降低了些,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铵

C.活性炭

D.氢氧化钠

7.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一定大于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B.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 C.少量的固体物质溶于水形成的稀溶液的沸点比水低 D.蒸发溶剂能析出溶质的原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9.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时,a、b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a中混有少量的b,可以用降温结晶法提纯a C.a的溶解度比大b

1

D.a、b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10.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11.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大孔,向其中注入饱和食盐水,一段时间后将食盐水倒出,在相同的温度下,发现倒出的溶液还可溶解少量的食盐,这说明倒出的溶液„„„„„( ) A.是饱和溶液 B.是不饱和溶液 C.氯化钠溶解度升高 D.氯化钠溶解度降低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厨房洗涤剂清洗油污后形成溶液 B.用硬水洗衣服不如用软水洗得干净

C.铵溶于水制得的水袋可用于给高烧病人降温 D.冬季向公路上的积雪撤盐,可使冰雪快速融化

13.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C.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D.B中含有少量A时,用溶解、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B中的A

15.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现将两试管分别装入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乙溶液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试管里甲、乙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 D.试管里甲、乙两溶液中的溶质都减少

16.t℃时,现有lOOg质量分数为5%的KNO3,溶液,若想将其质量分数变为10%,可采用的方法是„„„„„„„„„„„„„„„„„„„„„„„„„„„„„„„„( ) A.等温蒸发掉溶剂的1/2 B.再加5g的溶质KNO3

C.等温蒸发掉55g溶剂 D.将原溶液与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KNO3溶液相混合 二、我会填空

2

17.请你各举出一个实例,说明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是错误的。

⑴溶液一定是无色的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不是无色的; ⑵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是液体,但不是溶液; ⑶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是固体 实例;___________________做溶质,但不是固体。 18.13克锌与1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

⑴100克稀硫酸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克;溶剂的化学式为

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克。

⑵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克。其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质量为

_______克;溶剂是_______,其质量为_______克。

19.下图甲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 ⑴甲图中,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______,P点所表示的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t2℃时,将B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转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乙图所示,20℃时,把试管放入盛有X的饱和溶液的烧杯中,在试管中加入几小段

镁条,再加入5mL稀盐酸.立即产生大量的气泡(放热反应),同时烧杯中出现浑浊,

则X可能为 A、B、C三种固体物质中的哪一种?__________。

20.氯化钠和钾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0~100℃)的变化见下表:

NaCl(g) KNO3(g) 0℃ 35.7 13.3 20℃ 36.0 31.6 40℃ 36.6 63.9 60℃ 37.3 110 80℃ 38.4 169 100℃ 39.8 246 请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时所对应的温度范围在________________之间; ②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________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填 “>”、

“<”或“=”);

③某同学欲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钾中分离出钾,他应采取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实验室要配制50g5%的NaCl溶液。现有:①天平②量筒(10mL、50mL、100mL)③药匙。根据要求填空:

⑴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主要玻璃仪器是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

3

⑵具体操作步骤是: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⑶本实验取水应选用_________mL量筒。

22.20℃时,把9克氯化钠溶解在25克水里,恰好制成饱和溶液,则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g,该饱和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 。

23.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溶液的配制是日常生活中和化学实验中的常见操作。 下表是硫酸溶液和氨水的密度与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 硫酸溶液的密度/(g/mL) 氨水的密度/(g/mL) 请仔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20℃时,随着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逐渐增大,硫酸溶液的密度逐渐_________;

氨水的密度逐渐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 1.02 0.98 12 1.08 0.95 16 1.11 0.94 24 1.17 0.91 28 1.20 0.90 ⑵取12%的硫酸溶液100g配制成6%的溶液,向1OOg12%的硫酸溶液中加水的质量应

_________g

三、我会实验探究

2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配制一定质量的0.9%的生理盐水的全过程:

⑴指出图有_______处错误;

⑵配制的生理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0.9%,则可能造成误差的原因是_______。

A.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C.氯化钠晶体不纯 D.转移已配好的溶液时,有少量溶液溅出 四、我会计算

1.配制9%的氯化钠溶液10g ,需要氯化钠多少g?若将其稀释成0.9%的生理盐水,还需要蒸馏水多少g?

2.在实验室里,常用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学聪同学在实验前称得一定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42.5g并加入1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总质量为41.9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 + O2↑)

⑴反应后,放出氧气的质量是_______g,剩余物中含二氧化锰的质量是_______g。 ⑵计算:实验时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