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来源:九壹网
192实践分享

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王岭荣

摘要:进入高中阶段之后,学生变得更加成熟,因此学生在这个时期要考虑好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学习各科内容时应运用学科自身的特点,采取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主动学习。

关键词: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应用

引言: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了。在最近这几年,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而新课程改革使得各个地区在教学过程当中,不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其中探究式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他的特点在于主动引导学生去对知识点进行探索,突出他们在学习当中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潜能。本文以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应用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更好地帮助高中数学教学。

1探究式教学的原则1.1主体性原则

传统的方法下,之所以教学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目标,主要原因是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展现,教师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体,一味将自己的思想传播给学生,而忽略了学生自身所具备的特性。除此之外,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会对学生的主动性进行忽略,只在乎自己怎样能够将课堂上的知识点进行传播,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1.2综合性原则

学生在学校阶段最大的任务就是学习。不管是学生自己还是家长,都希望学生能够在学业上能够有所进步,有所收获。那么要想让学生从各个角度都能够获得知识点,教师在授课时,如果学生仅仅是获得教材上的知识点,那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将教材与相关的资料进行结合之后,研究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将教材里面的内容与实践经验进行结合之后让学生将知识点用于日常生活当中。

1.3主导型原则

时代在不断发展,教育在不断革新,那么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新知识传授给学生。如果说教师满足于现状,未能及时更新教学方式,那么他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而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不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师在进行知识点传授时,将知识点传播给多个学生,这就充分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的主

导地位。

2探究式教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2.1结合教学内容,设置探究情境

一味地学习课本中的内容会让学生感觉到无趣,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的个性特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产生灵感。例如在学习“椭圆”一课时,要求学生掌握椭圆的定义和椭圆的标准方程式,如果只是单纯背诵椭圆的重点内容,是不能长久记忆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在纸上画一个椭圆,然后把椭圆需要掌握的内容交给学生,让他们探究这是如何得出的,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教师讲解是如何得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到教学内容。

2.2设计问题,诱发学生探究

为了提高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使用有效的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自主参与性,具体的操作方法可以是教师有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设计问题,从最基本的内容然后逐渐深入。例如在学习数列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习题进行学习,例如:①1、4、9、()、25、36、②4、16、48、(),③23,32,43,3,83,()这是些简单的数列,先让学生进行练习,然后再给学生出复杂的题3an=n+2)an-(n+1)a(n-1)(n-1)an=(n+1)a(n-1)an/a(n-1)=n+1)(/n-1)。让学生逐步来做,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规律,了解数列的基本定义,等学生学会之后,老师再对课本深层次的内容进行讲解。

2.3扩展空间,留有空白,延伸探究式的内容

学无止境,任何学习都是没有尽头的,数学也一样。老师在了解学生学习进度后,可以在教学的内容上进行深层次的延伸,让学生学习更多书本以外的内容,在以后学习时就可以融会贯通。

结语:

对于学生来说,高中阶段的数学知识点存在较大的难度,如果学生自身具有学习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对知识点进行探究,那么这不仅仅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培养学习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这种方式不仅让学生学到知识,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三十一中学)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