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九壹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文言文二则》自学指导

最新2019年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文言文二则》自学指导

来源:九壹网
21.文言文二则

预习导航

1.仔细观察“哉、巍、曝”这几个字的结构,并在田字格中认真书写,做到正确、美观。

2.借助注释和已有文言基础,读懂两则故事的大意,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两个故事。

3.“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

4.思考:从《书戴嵩画牛》的故事中你读懂了什么?

字词识记积累

识记生字

生字 音序 部首 笔画 课文中字义 文言语气助词。 组词 善哉、妙哉、怪哉 巍峨、巍然、巍巍 易混字组词 或者huò .栽种zāi .魅力mèi .魏国wèi .哉 巍 弦 轴 曝 Z 口 6 W 山 17 高大。 X 弓 5 乐器上发声的线。 像车轴的用来卷绕东西的圆柱形器物。 晒。 琴弦、弦歌、恢弘.hóng 管弦 炫耀xuàn .Z 车 5 空chōu 画轴、卷轴、抽.轴心 曝晒、一曝十寒、曝光 西柚.yòu 暴躁bào .爆炸bào .P 日 15

咬文嚼字 ★字音辨析

多音字:

轴:①zhóu轴心;画轴。②zhòu压轴;大轴子。本课读音同①。 斗:①dǒu北斗;斗胆。②dòu打斗;争斗。本课读音同②。 易误读字:

★字义辨析

近义词:若—像 曝—晒 反义词:谬—对 好(hào)—恶

新词释义

鼓:弹奏。 听:倾听。 绝:断绝。

志在太山:心中想到高山。 曰:说。

善哉:赞美之词,有夸奖的意思。即“好啊”、“妙啊”或“太棒了”。 巍巍:高大的样子。 若:像……一样。

志在流水:心里想到河流。 汤汤:水流大而急的样子。 足:值得。 复:再,又。 好:喜欢。 宝:珍藏。 拊掌:拍手。 搐:抽缩。 股:大腿。

谬:错误。 婢:女佣人。

成语天地

有关“知音”的成语:

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破琴绝弦:比喻知音断绝。

曲高和寡:曲调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少。旧指知音难得。现比喻言论或作品不

通俗,能了解的人很少。

古调独弹:独弹,独自弹。曲调古雅,没有人能相附和。比喻人的行为不合时宜,

难觅知音同道。

牙生辍弦:牙,伯牙;辍,中止。伯牙活着的时候不复操琴。表示对亡故的知音

朋友的沉痛悼念之情。

得一知己,死可无恨:知己,彼此相知的朋友;恨,遗憾。能得到一位知心朋友,

就是死了也没有遗憾。形容知音难觅。

篇章阅读感悟

结构图示

伯牙鼓琴

俞伯牙(鼓琴) 钟子期(听之) 志在太山 巍巍乎若太山 知音 志在流水 汤汤乎若流水

书戴嵩画牛

拊掌大笑 尤所爱 牧 童—— 头牛图—— 处 士 谬 也 (掉尾而斗) 然 之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整体感知

《伯牙鼓琴》通过伯牙寄情怀于琴音,而钟子期能领悟琴音传达出的情感意趣,表现了两人高超的音乐造诣,同时也表达了他们心意相通、惺惺相惜的深厚情感,阐述了知音难觅的道理。

《书戴嵩画牛》是北宋文学家苏轼所作的一篇散文。文章通过讲述一个牧童指出大画家戴嵩的《牛》画得有错误的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也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实际出发的道理。同时也告诫人们:要因事求人,不要做凭空想象的外行人。简单的故事,却给人以深深的启示。

句段简析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 伯牙弹琴,锺子期倾听琴声。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锺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锺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

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锺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锺子期的思念。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与?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

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写作特点

1.《伯牙鼓琴》:(1)运用比喻,化无形为有形。如“巍巍乎若太山”、“汤汤乎若流水”。(2)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形象。

2.《书戴嵩画牛》: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讲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暗含了实践出真知和艺术源于生活的深刻哲理。

课后练习提示

第1题 《伯牙鼓琴》短短几十个字却写出了一个动人的故事。在理解文本意思的基础上感受伯牙、锺子期心意想通的美好意境,体会锺子期死后,伯牙破琴绝弦,知音难觅的无边孤寂之情,然后再试着背诵课文。

第2题 锺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锺子期的思念。

第3题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杜处士)尤其珍爱。他用玉做了画轴,用锦囊装起来,经常随身带着。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画的是斗牛啊!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翘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笑,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91gzw.com 版权所有 湘ICP备2023023988号-2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