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作文教案
有感而发   教学目标:
懂得写作文要有感而发,主动观察并感受生活的变化。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平时注意积累写作素材。   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做到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整洁。
教学重点:
说自己想说的话,感情真挚。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教学时数:2课时   课时   初备统复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一些“有感而发”的优秀片段。
学生:1.自学知识短文,完成练习题一的作文提纲。   每组同学分别搜集一些关于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的精彩描写。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在单元学到的几篇课文,都是感情丰富,
语言优美的文学作品,大家都很喜欢,很多同学都特别想知道他们写出好的秘诀,其实很简单,作文不可无病呻吟,必须“有感而发”。请大家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学这篇短文。
请一名同学朗读短文,其他同学思考短文着重讲了哪两点:
有感而发,首先要有感   “感”从生活中
理解、举例,教师放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背影》的朗读带,请同学欣赏“望父买橘”片段,说说作者为何描写得如此感人?
作者对父亲的外貌和动作观察细致。   字里行间渗透着儿子对父亲的爱。
请同学举例,每组推选一名朗读较好的同学,依次朗读描写人物,动物,植物,景物的精彩片段,其他同学注意聆听,想一想这些好作文给我们什么启发。
每组读完后,教师分析讲解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要学会观察生活,养成思考的习惯;观察要能捕捉事物的特点。   习作启发:
巴金对繁星进行了无数次的观察,获得繁星是母亲和朋友的亲切感受,从而产生了写作《繁星》的激情。   赵丽宏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
作,对文学有了深刻而真切的体会,才写出了《为你打开一扇门》。
老舍亲眼见到在反动治辖下害人的臭水沟被治理好,受到感动,创作了《龙须沟》。
学生齐唱〈生日歌〉,由这首歌联系自己爸爸妈妈的生日,你想到了什么,当堂完成100字以内感想,准备交流。   学生互评同桌作文。
教学建议:这一课时教师要让学生在理解短文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练习体悟到细心观察周围生活,有意识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性,通过给方法,激情趣,使学生意识到原来写作并不难,愉快地完成篇习作。   第二课时   初备统复备   教学目标:
在35分钟内完成作文草稿,格式正确,语句通顺   主动地与他人交换修改作文。   教学过程:   一.布置作文题:
题目:致小学教师的一封信
要求:感情真挚,感受真实,书写规范,格式正确。   00字左右。
提示:同学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结识了
新的同学和新的老师,学习生活也有许多变化,你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对新的生活也有一定的认识,给你的小学班主任写封信,把你的感受告诉她。   书信的格式
二.35分钟后要求同座间交换作文草稿,做到格式正确,语句通顺。   三.布置作业
课后把草稿誊上作文本。   综合实践活动——我爱文学   活动目的:
培养阅读文学作品的兴趣。
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生动形象,体会丰富的感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和实践,激励学生亲近文学、热爱文学。创作文学
教学重、难点:
文学作品的内容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意义。   通过学习,尝试表达,学会创作。   教学时间:两课时   活动课时:四课时。
教学设想:阅读欣赏,交流完成佳作欣赏表共四课时,文学活动两课时。
课时   初备统复备   课前准备:   教师:
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目录,印发给学生。   准备好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生:收集自己喜爱作家的有关资料。如:附录。   教学过程:情境启发----指导阅读-----布置任务---交流汇报-----尝试创作----展示成果   一、自我展示:
让学生围绕“我爱文学“的话题,各自介绍自己喜爱的作家及作品,教师记录并作指点。   二、制订计划:
根据印发的初中阶段课外阅读文学作品目录,结合学生自己的兴趣,制订阅读计划,教师给予方法指点。   三、安排“我爱文学”阅读周活动:   学生确定书目,精心准备阅读周。   学生分组分工,具体安排阅读周活动。   ⑴分小组开展文学创作活动。   ⑵小组配合办报。
⑶制作有关专集,介绍作家、作品。
⑷交流心得,以组为单位,确定近期研究课题。
教学建议:
这一课时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也是由课堂走向实践的开始。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的同时,教师更需要较好地组织指导学生,让他们能真正地把所学知识用到实践中,也让读书周活动真正落到实处。   第二课时   初备统复备   课前准备:
学生:1、学生分组分工,精心准备四组文学作品。   开展文学讨论和创作活动。
请学生带自己最喜爱的作品原文来。   教师:
设置一张佳作欣赏表。   文学作品四大内容简介。
准备好投影仪、投影片、录音机。   佳作欣赏表   篇名
精美语句摘录   本文感受最深的地方   对自己有什么影响
如没有影响最深的作品,可利用一周时间仔细阅读冰心的《繁星•春水》
让学生准备一两个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课上提问。
教学过程:   教师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文学”这个话题。   通过小学六年和平时的阅读,大家想一想哪部作品对自己感受最深?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小说组,诗歌组,散文组,戏剧组,其他组。请大家带着自己最喜欢的作品进行交流。
二、自我展示:学生主讲概述心中的文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三、教师投影概述文学作品四大内容。   四、学生按原计划分组展示。   诗歌组
A、集体朗诵诗歌
B、挑选1至2人畅谈对诗歌的感受   c、即兴创作   散文组   A、配乐朗诵
B、了解散文与诗歌的不同之处   c、片段练习   戏剧组
A、概述戏剧内容   B、了解戏剧特点
c、谈谈自己所看戏剧作品   小说组
A、学生表达对小说的理解   B、分析小说的三要素   c、分析我心中的《西游记》
五、交流心得。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对文学作品的认识。   让学生认真讨论,每组推选两到三名准备得较充分的学生,其他同学注意聆听。每个同学讲完后,教师简单分析一下,加以点评,并浅谈一下该种文体的特点。
六、老师自己谈谈最喜爱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对自己的影响。
七.教师总结。进一步要求学生制定好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勉励大家多读书。
多向思维拓宽文路——看图想象作   [习作内容]
提供画面:两棵树。要求学生合理想象,写一篇作文。   [训练目的要求]
.训练学生想象的合理、大胆、有新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开放形式,让学生写自己的所想,提高写作兴趣。
[课前准备]画面图片2张,多媒体教具。   初备统复备
启发学生思维与口述]
一、提供画面猜测意图拓宽思路激发兴趣   画面1: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
画面2:一棵枝光秃秃的、快枯死的大树。
出示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请你根据这两个画面猜想一下,这次习作要写什么?
二、拓展空间引导想象畅所欲言   依据画面1进行想象。
看到这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你想到了什么?   提示:
.它生长在哪里?从“一滴水就能折射太阳的光辉”,你可以想象它周围是一派怎样的景象呢?请你描绘。   .这棵树为什么能长得如此茂盛呢?周围的人们是怎样待它的?它会怎么想?
.小动物们喜欢它吗?它们可以在树上、树下干什么呢?那将是一幅怎样热闹的景象呢?   依据画面2进行想象。
看到这棵光秃秃的、快枯死的树,你又想到了什么?   提示:
.它以前是什么样的?怎么会变成这样呢?有几种可
能?
.如果是人们造成的,那人们是怎样伤害它的?受到伤害的仅仅是这一棵树吗?
.小动物喜欢它吗?会说些什么?   .你想为它做点什么吗?   寻找画面联系。
这两幅图可以怎样排列?从中你看懂了什么?   三、自选文体写自己所想
l.写成一篇童话或记叙文。如《树大哥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大树的遭遇》、《老友重逢》。
.写成一篇倡议书。如《爱护树木,保护家园,人人有责》、《行动起来,保护地球》。
.写成一篇状物散文。如《好大一棵树》、《同在阳光下》。
.写成一篇借物喻人的。如《边疆的大树》《喻边防战士》《街心大树》《喻叔叔》。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么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么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
⑴小明向爸爸说:   ⑵爸爸向同事说:
做这一题要注意拒绝对象的变化以及自己的身份。小明向爸爸说要有称呼,要尊重长辈。可以暗示爸爸,让他自己领悟。比如:爸爸,今天我的功课比较紧张,做作业时需要安静,你们能换一种方式或地点娱乐吗?
爸爸拒绝同事的请求也要委婉,以免让朋友扫兴。可以诚恳地向朋友说明情况,提出你的建议。例如:啊,真对不起,孩子今天功课紧张,他需要安静,我们能不能换一种娱乐形式呢?
两道题的语言表达要注意人称的变化。   【能力训练营】
.假如你的好朋友小张买了两张足球赛票约你一起去观看,不巧你有事不能去。这时,你怎样说才能使小张不扫兴而归呢?请将你所说的话写在下面横线上。
.一位作家想同某教授交朋友。作家热情地说:“今晚我请你共进晚餐,你愿意吗?”不巧教授正忙于准备学术报告会的讲稿,实在抽不出时间。于是,他亲切地笑了笑,带着歉意说:“”   【参】
.要求:委婉表达有事不能去的意思,同时表示歉意。用征询语气。如:啊,真不巧,今天约好了要跟妈妈去亲戚
家有事,你另找一位去看,可以吗?
.例如:对你的邀请,我感到非常荣幸,可是我正忙于准备讲稿,实在无法脱身,十分抱歉!下次可以吗?